隨著東歐的劇變和蘇聯的解體,捷克斯洛伐克爆發了「天鵝絨革命」,分裂為捷克共和國和斯洛伐克兩個國家。
捷克斯洛伐克是南斯拉夫和蘇聯解體後的第三個社會主義國家。那麼為什麼捷克斯洛伐克作為一個獨立的國家在天鵝絨革命之後分裂成捷克和斯洛伐克呢?Ming Su先生會給你一個分析。
首先,讓我們先來看看捷克斯洛伐克的地理環境。
奧匈帝國崩潰後,捷克和斯洛伐克脫離奧匈帝國,作為一個獨立的國家誕生。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捷克斯洛伐克被德國佔領。在蘇聯的幫助下,捷克斯洛伐克解放了,捷克和斯洛伐克再次合併,組成聯合政府。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由於捷克斯洛伐克處於東西方對峙的邊緣,捷克斯洛伐克成為美蘇兩大陣營爭奪和滲透的對象。美國試圖用「馬歇爾計劃」來幫助捷克斯洛伐克國家社會主義黨(捷克斯洛伐克國家社會主義黨)以影響其政府,但是失敗了。
生命的不可承受之輕
蘇聯在美蘇爭霸中處於有利地位,對東歐國家也加強了控制。20世紀60年代,捷克斯洛伐克的國內經濟發展遇到了困難,長期得不到改善。只有通過改革才能擺脫當時的困境。杜布切克統治時期,為了擺脫經濟困境,進行政治民主化改革,我們稱之為「布拉格之春」。但這一改革被蘇聯視為對其領導的挑戰,因此蘇聯聯合派遣了30萬軍隊,佔領了捷克斯洛伐克6個小時。布拉格之春被打斷了。
這一改革最初有助於改善當時捷克斯洛伐克的政治經濟困境,並「創造了符合捷克斯洛伐克國情的新型民主人道的社會主義模式」,以加速經濟發展。然而,這一改革被蘇聯的幹預打斷了,捷克斯洛伐克擺脫了它。蘇聯模式被拖延了很長時間。
蘇聯解體後,捷克斯洛伐克通過「天鵝絨革命」和平地脫離蘇聯模式,分裂為兩個獨立的國家獨立發展。經過20多年的發展,捷克和斯洛伐克已成為東歐最發達的國家。
那麼為什麼捷克斯洛伐克最終分裂成兩個州,因為蘇聯模式可以擺脫和平?
1。捷克與斯洛伐克之間不可調和的民族矛盾。
捷克和斯洛伐克的人口分別為1563萬(1989)。捷克和斯洛伐克是捷克斯洛伐克的兩個主要民族,其中捷克人約64%人,斯洛伐克人30%人。1918年捷克斯洛伐克建國後,捷克斯洛伐克由於捷克人佔全國人口的大多數,統治了國家的發展,而斯洛伐克是少數民族,他們的權利得不到保障,他們的獨特性喪失了。斯洛伐克已成為捷克統治和剝削工業發達國家的對象。兩國經濟發展程度越來越不平衡,差距越來越大。1960年制定的憲法廢除了斯洛伐克的自治,民族矛盾進一步尖銳化。1989「天鵝絨革命」後,捷克共和國與斯洛伐克之間的經濟矛盾更加突出。斯洛伐克由於兩國經濟發展水平不同,經濟改革後承受力不同,處於更加不利的地位。因此,斯洛伐克更傾向於走自己的自主發展之路。
二是捷克和斯洛伐克政黨的強大推動力。
1992年捷克斯洛伐克大選後,捷克共和國民主黨和斯洛伐克民主斯洛伐克共和國在各自共和國的選舉中獲得多數。兩黨在聯邦議會中名列第一和第二大政黨。兩個獲勝政黨的主席克勞斯和Mechal上任。經過幾輪談判,這個問題未能達成一致。在這種情況下,沒有更好的辦法將兩個共和國分開,所以兩個主要政黨將在其未來的政策議程中朝著獨立的方向前進。
在隨後的第五輪談判中,捷克共和國民主黨和斯洛伐克共和國爭取民主斯洛伐克運動同意將捷克共和國和斯洛伐克聯邦共和國分成兩個獨立的主權國家。因此,已經存在74年的捷克斯洛伐克解體,新的捷克共和國和斯洛伐克共和國於1993年1月1日正式成立。
如果蘇聯不幹涉布拉格之春的改革,也許捷克斯洛伐克可以創造出不同於蘇聯的新經濟發展模式。如果這種情況發生,捷克斯洛伐克就不會在今天解體,而且可能作為一個更強大的國家存在。
蘇聯的幹預導致了布拉格春季改革的流產。捷克斯洛伐克擺脫蘇聯模式的時間被人為推遲了24年。在這個時候,捷克斯洛伐克不得不為了更好的發展而把自己的家庭分開。獨立後,捷克的人均GDP是20368美元,斯洛伐克略低於17605美元,成為東歐最發達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