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國是第三個解體的社會主義國家,如今成為東歐最發達的國家

2020-12-19 愛上煎餅的雞蛋

隨著東歐的劇變和蘇聯的解體,捷克斯洛伐克爆發了「天鵝絨革命」,分裂為捷克共和國和斯洛伐克兩個國家。

捷克斯洛伐克是南斯拉夫和蘇聯解體後的第三個社會主義國家。那麼為什麼捷克斯洛伐克作為一個獨立的國家在天鵝絨革命之後分裂成捷克和斯洛伐克呢?Ming Su先生會給你一個分析。

首先,讓我們先來看看捷克斯洛伐克的地理環境。

奧匈帝國崩潰後,捷克和斯洛伐克脫離奧匈帝國,作為一個獨立的國家誕生。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捷克斯洛伐克被德國佔領。在蘇聯的幫助下,捷克斯洛伐克解放了,捷克和斯洛伐克再次合併,組成聯合政府。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由於捷克斯洛伐克處於東西方對峙的邊緣,捷克斯洛伐克成為美蘇兩大陣營爭奪和滲透的對象。美國試圖用「馬歇爾計劃」來幫助捷克斯洛伐克國家社會主義黨(捷克斯洛伐克國家社會主義黨)以影響其政府,但是失敗了。

生命的不可承受之輕

蘇聯在美蘇爭霸中處於有利地位,對東歐國家也加強了控制。20世紀60年代,捷克斯洛伐克的國內經濟發展遇到了困難,長期得不到改善。只有通過改革才能擺脫當時的困境。杜布切克統治時期,為了擺脫經濟困境,進行政治民主化改革,我們稱之為「布拉格之春」。但這一改革被蘇聯視為對其領導的挑戰,因此蘇聯聯合派遣了30萬軍隊,佔領了捷克斯洛伐克6個小時。布拉格之春被打斷了。

這一改革最初有助於改善當時捷克斯洛伐克的政治經濟困境,並「創造了符合捷克斯洛伐克國情的新型民主人道的社會主義模式」,以加速經濟發展。然而,這一改革被蘇聯的幹預打斷了,捷克斯洛伐克擺脫了它。蘇聯模式被拖延了很長時間。

蘇聯解體後,捷克斯洛伐克通過「天鵝絨革命」和平地脫離蘇聯模式,分裂為兩個獨立的國家獨立發展。經過20多年的發展,捷克和斯洛伐克已成為東歐最發達的國家。

那麼為什麼捷克斯洛伐克最終分裂成兩個州,因為蘇聯模式可以擺脫和平?

1。捷克與斯洛伐克之間不可調和的民族矛盾。

捷克和斯洛伐克的人口分別為1563萬(1989)。捷克和斯洛伐克是捷克斯洛伐克的兩個主要民族,其中捷克人約64%人,斯洛伐克人30%人。1918年捷克斯洛伐克建國後,捷克斯洛伐克由於捷克人佔全國人口的大多數,統治了國家的發展,而斯洛伐克是少數民族,他們的權利得不到保障,他們的獨特性喪失了。斯洛伐克已成為捷克統治和剝削工業發達國家的對象。兩國經濟發展程度越來越不平衡,差距越來越大。1960年制定的憲法廢除了斯洛伐克的自治,民族矛盾進一步尖銳化。1989「天鵝絨革命」後,捷克共和國與斯洛伐克之間的經濟矛盾更加突出。斯洛伐克由於兩國經濟發展水平不同,經濟改革後承受力不同,處於更加不利的地位。因此,斯洛伐克更傾向於走自己的自主發展之路。

二是捷克和斯洛伐克政黨的強大推動力。

1992年捷克斯洛伐克大選後,捷克共和國民主黨和斯洛伐克民主斯洛伐克共和國在各自共和國的選舉中獲得多數。兩黨在聯邦議會中名列第一和第二大政黨。兩個獲勝政黨的主席克勞斯和Mechal上任。經過幾輪談判,這個問題未能達成一致。在這種情況下,沒有更好的辦法將兩個共和國分開,所以兩個主要政黨將在其未來的政策議程中朝著獨立的方向前進。

在隨後的第五輪談判中,捷克共和國民主黨和斯洛伐克共和國爭取民主斯洛伐克運動同意將捷克共和國和斯洛伐克聯邦共和國分成兩個獨立的主權國家。因此,已經存在74年的捷克斯洛伐克解體,新的捷克共和國和斯洛伐克共和國於1993年1月1日正式成立。

如果蘇聯不幹涉布拉格之春的改革,也許捷克斯洛伐克可以創造出不同於蘇聯的新經濟發展模式。如果這種情況發生,捷克斯洛伐克就不會在今天解體,而且可能作為一個更強大的國家存在。

蘇聯的幹預導致了布拉格春季改革的流產。捷克斯洛伐克擺脫蘇聯模式的時間被人為推遲了24年。在這個時候,捷克斯洛伐克不得不為了更好的發展而把自己的家庭分開。獨立後,捷克的人均GDP是20368美元,斯洛伐克略低於17605美元,成為東歐最發達的國家。

相關焦點

  • 蘇聯解體後,這兩個國家也紛紛解體,如今成為了東歐最發達的國家
    說起解體的社會主義國家,想必大多數人第一印象都是蘇聯,但其實除了蘇聯以外,還有兩個解體社會主義國家,那就是南斯拉夫與捷克斯洛伐克。幾十年來,捷克斯洛伐克經歷了不少磨難,可是,今天的它卻浴火重生,成為了東歐最為發達的地方。
  • 曾比中國富的歐洲3個國家,東歐劇變後為何國家變窮?此國是禍根
    歐洲3個國家,東歐劇變前比中國富有,現在為何被中國超越?在我們印象中,歐洲代表著發達現代化國家,其實這是一種假象,所謂的發達國家只是西歐的英、德、法、意等國,在中東南歐的國家並不富裕,有的窮的叮噹響。而且東歐劇變前比中國富有的3個歐洲國家,現在被中國所超越。
  • 同樣是歐洲,為何西歐國家個個發達,東歐國家一個比一個窮?
    【歷史】我們打開歐洲的地圖可以發現,整個歐洲地區西歐是最發達的,英、法、德、瑞士、荷蘭等等,各個都是發達國家,人均GDP動不動就是5萬美元以上,盧森堡更是高達10萬美元。其實在中世紀的時候,歐洲最發達的地方就是在東歐一帶,尤其是後來奧斯曼帝國掌控的巴爾幹半島,東歐地區,憑藉陸地上的東西貿易,變得富裕。而西歐那個時候卻是窮的不得了,為何短短幾百年,發生徹底逆轉呢?其實主要有以下三點。第一,是出海口。我們看到東歐的地盤雖然廣大,資源也很多,如俄羅斯,烏克蘭,波蘭等都是資源大國。
  • 被遺忘的東歐,究竟有多少發達國家?有兩個國家不能不提
    歐洲是全球經濟最富裕的地區之一,發達國家數量眾多,目前全球一半以上的發達國家都集中在歐洲。不過在歐洲大陸,有一個片區卻經常被人遺忘,這就是東歐。傳統的東歐國家主要指前華沙條約組織成員,包括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羅馬尼亞和保加利亞等。
  • 全球最發達社會主義國家,30年前卻要求併入鄰國,其中有何隱情?
    「東歐劇變」和蘇聯解體的突然發生,給整個全球所有社會主義國家都帶來了極大的震撼和衝擊,許多社會主義國家見到蘇聯解體的悲慘結局,都紛紛脫離了社會主義國家的隊伍。其中,東德作為當時全球最為發達的社會主義國家,甚至主動選擇與鄰國合併。
  • 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為什麼社會主義國家只有5個?
    以美國為例,它是世界上頭號資本主義強國,但美國最富有的1%人群卻擁有著全國40%左右的財富,可見美國貧富差距之大,甚至有美國民眾宣稱:美國夢是屬於富人的美國夢!既然資本主義國家容易造成貧富差距,為什麼世界上只有5個社會主義國家那麼少?
  • 吳恩遠:二十年後看蘇聯解體東歐劇變
    一、 蘇聯解體東歐劇變對世界局勢的影響1、解體之初,當時西方世界一片歡騰,認為是社會主義「歷史的終結」,西方文明世界的勝利。二、蘇聯解體、東歐劇變後果的總體評價蘇聯解體對從法理上承繼了蘇聯遺產的俄羅斯來說究竟是悲劇還是喜劇,是我們評價這個問題的邏輯起點:它決定後人應當吸取其正面經驗還是負面教訓。1、認為俄羅斯等國將從劇變中受益,步入西方文明世界的殿堂;事實恰恰相反。
  • 東歐劇變:蘇聯解體後的波蘭國家轉型,擁抱歐盟更擁抱美國
    東歐劇變和歐盟東擴都是在冷戰背景之下,所以演變出的最終結果。從冷戰整個發生的開始過程到結束來看。其實沒有哪一個陣營是主動的,更沒有哪一個陣營是被動的。西方國家想讓世界變成一個自由的世界,而以蘇聯為主的社會主義陣營則主張解放全人類。雙方的目的雖然不同,但各自形態方面的輸出卻別無二致。正是在兩大陣營的不斷夾擊之下,其他國家或選邊站隊或保持中立。
  • 同為社會主義國家,此國算最窮,搞改革開放卻什麼也沒改
    前言:世界曾經長時間的處於戰爭時期,很多軟弱的國家在打仗的時候戰敗,因此成為其他強悍國家的殖民地。但是,戰爭的結束各個國家清晰的認識到主權完整的重要性,因此紛紛開始成為國家的獨立做出改變。在資本主義國家的壓迫之下,殖民地國家都對各個列強國家表示極大的憎惡。
  • 此國是蘇聯最小加盟國,蘇聯解體後淪為歐洲最窮國,女人更可憐!
    蘇聯解體是人類歷史上最大的悲劇之一,在這場重大變故中,只有極少數的陰謀家成為了既得利益者,而更多的平民百姓則成為了蘇聯毀滅的陪葬者。然而,在陰謀家的蠱惑之下,很多蘇聯的人民卻成為了這場分裂國家行動的參與者。然而當他們的願望真的實現後,他們卻發現,自己除了擁有一獨立民族國家的國籍,失去的是更多值得珍惜的東西。對於這一點,摩爾多瓦人感同身受。
  • 蘇聯解體後,有個國家內有個「國中國」,被稱為「最憋屈」的國家
    文/玉濁清蘇聯解體後,有一個國家內有個「國中國」,被稱為「最憋屈」的國家有很多的國家在歷史上都極具影響力,特別是在戰爭爆發的時期,每一個國家都有自己的特色,也有自己出色的地方,甚至人們還給他們一個個的標註了標籤。
  • 曾經發動侵華戰爭的八國,有一國已經四分五裂!解體成十個國家!
    如今一百多年過去了,我國終於強大起來,成為世界強國,上述的幾個國家再也不敢造次。但我們沒有忘記這八國曾經給我國帶來的災難,最近小編在看這段歷史的時候,發現在這八個國家裡,有一個國家卻並不是熟悉,但他卻參加了侵華戰爭。這個國家就是奧匈帝國。如今它發展了怎麼樣了?
  • 東歐8個社會主義國家,為什麼唯獨南斯拉夫敢不聽蘇聯的話?
    1948年,曾經被視為莫斯科「最堅強、最徹底、最富有戰鬥力的追隨者」的南斯拉夫,與蘇聯的關係開始急轉直下。1948年3月19日,蘇聯將派駐在南斯拉夫的全部非軍事顧問撤出南斯拉夫。最終,堅持獨立自主發展的狄托,先與印度總理尼赫魯、埃及總統拉塞爾推行了不結盟運動,保證了國家的獨立自主。同時,擺脫蘇聯的束縛之後,狄托領導南斯拉夫走上了一套符合自己國情的經濟工業道路,並將南斯拉夫建設成社會主義國家中人民生活最富裕的國家之一。
  • 蘇聯解體分成了哪些國家?這些國家除了俄羅斯還認識那個
    在20世紀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發生了一件大事——東歐劇變。我們的老大哥蘇聯解體分成了十五個國家,由社會主義變成了資本主義。那麼,在這十五個國家之中,到底是那十五個呢?烏克蘭:烏克蘭(Ukraine)位於歐洲東部,是歐洲除俄羅斯外領土面積最大的國家,原蘇聯15個加盟共和國之一,是僅次於俄羅斯的第二大加盟共和國。而且是世界上第三大糧食出口國,有著「歐洲糧倉」的美譽。
  • 什麼是「東歐劇變」?
    由於蘇聯在反法西斯戰爭中的重要影響,戰後,東歐國家大多成為蘇聯的衛星國,並相繼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依照蘇聯的模式進行國內革命和建設。1955年,出於與以美國為首的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相抗衡的需要,蘇聯領頭成立了華沙條約組織,所有東歐國家均加入,由此形成了以蘇聯為首的東歐社會主義陣營。
  • 東歐性價比高的國家,絕非只有美女
    ,日漸成為了這個國家的標籤。△烏克蘭的坦克上結了厚厚的冰也許很多人不知道,如今成為中國國防重要的一份子,東海的定海神針遼寧艦,曾經差點成了廢鐵,就來自於烏克蘭。在河流下遊,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市著名的度假勝地,這座在1775年由葉卡捷琳娜二世下令修建的城市,如今是烏克蘭的航天科技城和鐵路和航運樞紐,同時也是歷史文化名城。黑海之濱的重要港口城市敖德薩是著名的療養勝地,著名蘇聯電影中的《戰艦波將金號》中的經典片段,讓敖德薩波將金階梯成為遊客的打卡地。
  • 東歐性價比最高的國家,絕非只有美女
    △烏克蘭的首都基輔/unsplash不過,從落地籤到電子籤,再到免籤,逐漸對華放寬的籤證限制,讓這個國家受到了更多中國遊客的關注,傳聞中滿街的烏克蘭美女,車諾比禁區探險,日漸成為了這個國家的標籤也許很多人不知道,如今成為中國國防重要的一份子,東海的定海神針遼寧艦,曾經差點成了廢鐵,就來自於烏克蘭。遼寧艦的前身是「瓦良格號」航母,1985年誕生於烏克蘭黑海造船廠,直到蘇聯解體,「瓦良格號」變成烏克蘭軍事財產的時候,它都沒有真正建造完成。
  • 中國(遼寧)中東歐16國國家館在瀋陽啟動
    於海洋 攝  此舉旨在落實中國和中東歐國家領導人去年7月在保加利亞索非亞達成的《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索非亞綱要》,為推進遼寧服務「一帶一路」建設和拓展中東歐合作搭建起更高起點、更廣闊的平臺。觀眾拍下中東歐16國路線圖。
  • 斯拉夫人:可分為三支,主要分布在13個歐洲國家,彼此關係不佳
    最後一支南遷到巴爾幹半島,成為東羅馬境內的蠻族,相對東斯拉夫人,他們更深受東羅馬帝國文化和東正教的影響,形成了南斯拉夫。現在以斯拉夫人為人口主體的國家有13個,即:東斯拉夫三國,俄羅斯、烏克蘭和白俄羅斯;西斯拉夫三國:波蘭、捷克和斯洛伐克;南斯拉夫七國:塞爾維亞、黑山、克羅埃西亞、斯洛維尼亞、北馬其頓、波赫和保加利亞。
  • 東歐為何會劇變?根本原因是什麼?
    【歷史】從世界近現代歷史來看,最大的國際變局,恐怕只有東歐劇變了。在上個世紀80年代末,建立長達半個多世紀的東歐眾多社會主義國家,幾乎一夜變天,重新回到了西方制度,使得整個冷戰體系崩潰。現在已經過去20多年了,對此,到現在很多人都不還理解,為何當年東歐那麼多國家會突然劇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