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儲晶片稀缺龍頭!聯手合肥長鑫,諾安成長高位進場

2020-12-12 可來APP

周末存儲晶片行業發生了一件大事,重慶SK海力士外籍員工出境後被確診為無症狀感染者,目前已隔離停產。

該工廠負責海力士40%以上NAND Flash封測產能,停產後將影響海力士的供給,存儲晶片目前產能依舊過剩,所以該事件也有望加速行業去庫存,值得大家關注。

一、存儲晶片價格有望觸底反彈

存儲晶片行業具備周期屬性,目前正在經歷著從主動去庫存到被動去庫存過渡階段,即市場需求復甦,行業產能、庫存持續收縮

2020年以來存儲晶片價格繼續下跌,主流DRAM/NAND品類合約價10月跌幅也在3%-6%左右。

2020年三季度全球DRAM/3D NAND存儲器庫存月數下降至3.95個月,環比下降2%。

同時期,全球NOR/SLCNAND/Mask ROM存儲器庫存月數下降至3.82個月,環比下降22%。

一般周期性行業價格在被動去庫存階段觸底,主動補庫存階段加速上漲,存儲晶片價格經過了一輪下跌後,有望觸底反彈。

5G手機、伺服器、汽車電子是存儲晶片下遊最主要的市場,這三個領域是存儲晶片需求恢復的主要驅動力。

國金證券預計2021年二季度存儲器價格將逐步復甦,後面主要跟蹤庫存是否繼續下降,存儲器廠商的資本開支同比及佔營收比是否反轉。

二、存儲IC的競爭格局

存儲IC主要包括快閃記憶體IC和內存IC,快閃記憶體IC主要分為NOR Flash和NAND Flash兩大類,內存IC主要是DRAM。

NAND Flash主要有SLC、MLC、TLC 和QLC四種技術,其中SLC技術較低。

從結構上又可分為2D、3D兩大類,3D NAND快閃記憶體對比2D有明顯的壽命優勢,技術不斷迭代升級。

相比NAND Flash,NOR Flash缺點明顯,容量密度小、寫入速度慢、擦除速度慢、價格高,但讀取速度更快、可靠性更強和使用壽命更長。

NOR Flash雖然技術門檻較低,卻在不斷升級,製程微縮仍在繼續,大容量低功耗產品不斷上市,短期內很難被市場淘汰。

NOR Flash行業集中度非常高,全球前五大供應商佔據90%以上份額,旺宏、華邦一直佔據前二位置。

2019年兆易創新首次成為全球第三NOR Flash廠商,市佔率18%,產品以中低容量為主,製程55/65nm,主要應用於消費電子和汽車電子領域。

國內NOR Flash競爭格局分散,玩家眾多,不過兆易創新無論是技術還是客戶認證,都優於其他企業。

Cypress和美光有意清退NOR Flash產能,旺宏、華邦開始向車載、工控等市場滲透,NOR Flash 供給端增長有限,兆易創新市佔率有望持續提升。

上文我們提到DRAM/3D NAND價格有望企穩反彈,NOR Flash價格波動與DRAM/3D NAND整體上趨同。

所以明年存儲晶片價格如果上漲,兆易創新也有望受益,不過要持續追蹤行業和公司基本面

三、兆易創新的四大業務

1、NOR Flash是核心產品

兆易創新NOR Flash產品累計出貨量超130億顆,2020上半年,推出國內首款2G容量產品。在消費電子領域,公司進入蘋果TWS耳機快閃記憶體供應鏈,是蘋果AirPods2和AirPods pro的主要供應商,AirPods的訂單有望持續拉動公司業績。

在汽車電子領域,GD25全系列 SPI NOR Flash產品已完成AEC-Q100認證,是唯一實現國產化車規級快閃記憶體晶片,已供應國內外車企,打開汽車電子應用市場。

2、積極布局NAND Flash產品

兆易創新也在積極布局NAND Flash產品,2017年切入了SLC NAND市場,38nm產品已以實現量產並批量供貨,產品容量覆蓋1Gb到8GB,與NOR Flash形成協同效應,

公司NAND產品包括eMMC 、eMCP和SLC NAND三大類,正逐步從38nm切換到24nm。

國金證券預測,如果SLC NAND市佔率達到NOR Flash水平(18% ),將為公司貢獻至少15億收入,等於再造一個主業。

3、攜手長鑫存儲進入DRAM領域

DRAM是最大的存儲IC市場,行業技術壁壘高,全球市場規模近千億美元,主要被三星、SK 海力士以及美光三家企業壟斷,市佔率達96%。

DRAM分為市場分為主流市場和利基市場,利基市場規模佔比為8%,近百億美元,未來需求增長主要來自於伺服器。

國產市場上在IC端和製造端與海外企業仍有較大差距,IC端僅兆易創新和中芯國際,製造端僅長鑫存儲(月產能4萬片/月)等少數幾家企業。

兆易創新DRAM業務包括分銷和自研兩大類,其中自研DRAM在2021年交由長鑫存儲大批量投產,採用17nm/19nm製程,製程在國內遙遙領先

預計自研DRAM業務將在2022年實現20億元以上收入,進一步提升公司營收水平。

4、發力車載MCU

MCU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有很大的應用前景,全球前五大廠商市佔率超70%,被微芯、意法半導體、德州儀器、瑞薩科技、恩智浦等企業佔據。

國內擁有量產能力MCU廠商僅中穎電子、兆易創新、東軟載波少數幾家,兆易創新相關業務收入為4.04億元,是國內32位MCU最大供應商,即將出貨技術難度最高的車載MCU,有望長期保持30%以上收入增速。

通過以上業務分解,當下NOR Flash奠定了業績基礎,NAND Flash、DRAM和MCU產品則是未來長期增長的希望。

三季度,諾安成長基金新進855萬股,佔流通股比例2.25%,同時北向資金小幅加倉,著名投資人葛衛東、華夏國證基金也在十大流通股股東之中。

參考研報:國金證券《存儲微控全布局,業績夢想齊雙飛》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具體投資建議,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作者主要是羅列上市公司的核心邏輯供投資者參考,而不是讓大家直接買入。

相關焦點

  • 「晶片熱」之下,本土廠商如何做好一顆嵌入式存儲晶片?
    zRSEETC-電子工程專輯國內嵌入式存儲晶片行業現狀存儲市場佔比最高的有NAND和DRAM兩大類別,對應了手機、伺服器和PC三大應用領域,在全球有著超過1000多億美金的年銷售。隨著5G、大數據、智能物聯網以及AI的迅速崛起,NAND存儲的應用還在增長,特別是NAND Flash的成長,因為大數據的成長和雲存儲的成長。
  • 國際存儲晶片市場超級景氣將結束 人才引進是捷徑
    報導認為,在中國政府的政策和資金支持下,中國存儲晶片企業用了不到3年時間,已經成長到跟生產了20年半導體的臺灣企業不相上下的水平,韓國企業應提防中國向當年三星超越日本企業一樣,被長江存儲、合肥長鑫等企業超越。   我國於2014年頒布了《國家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推進綱要》,經過政府和企業近幾年潛心的努力和投入,已形成存儲半導體三大研發和製造基地,即長江存儲、合肥長鑫和福建晉華。
  • 老特下臺,美國解凍,中國晶片要起飛?
    在這些晶片種類裡面,以存儲晶片的市場規模最大,在行業中的佔比已經超過了25%,每年的市場規模達到千億美元。我們常用的存儲晶片有PC機上的內存條,SSD,手機內存等。 雖然國內存儲晶片企業有長江存儲和合肥長鑫存儲,但是遠遠不能滿足行業的需求,中國市場基本被三星,東芝和威騰電子所壟斷,在NAND快閃記憶體行業,這三大巨頭幾乎佔領了99%的市場,而長江存儲這個國產品牌,經過多年的努力才拿到餘下的1%,而就是因為我們突破了這1%,人家就不爽了。
  • 這顆指甲蓋大小的晶片,投資1500億!
    存儲廠商三星、海力士還一度被發改委約談。如今,這種任由外資廠商漲價而無可奈何的局面有望打破。9月20日在安徽合肥召開的2019世界製造業大會上,長鑫存儲內存晶片自主製造項目宣布投產,其與國際主流DRAM產品同步的10納米級第一代8Gb DDR4首度亮相,這顆晶片只有一個指甲蓋大小。一期設計產能每月12萬片晶圓。
  • 金泰克推出驍帥系列DDR4內存:長鑫國產顆粒 8GB 2666MHz
    隨著合肥長鑫量產DDR4內存晶片之後,國產內存條迎來了一波爆發,此前光威、威剛、金百達、七彩虹等公司都推出了長鑫內存晶片的內存條,現在金泰克也推出全新的驍帥系列DDR4內存,8GB DDR4-2666,同樣是國產長鑫晶片。
  • 滬矽產業—半導體領域龍頭
    來源:新浪博客點擊進入5.27日直播分析昨天科技股的表現很亮眼,申通地鐵換手後漲停,軸研科技高位震蕩,雖然沒有漲停但總算穩住了人氣,科技股的機會我們分析了不少,大方向的晶片、半導體、集成電路、華為方向等都是主線,只不過是先漲後漲的問題
  • 採用長鑫晶片,國產高端固態硬碟——光威弈ProM.2固態開箱評測
    一、必備常識 一直以來,普通用戶的電腦上使用的存儲顆粒大多來自三星、東芝、鎂光、海力士。繼光威弈 Pro SATA SSD 之後,我拿到了首款中國芯固態硬碟 弈Pro M.2 512G,一款採用完整國產方案的SSD產品(主控+緩存+存儲顆粒均為國產),其中主控為憶芯STAR1000P,緩存是長鑫生產,存儲顆粒來自長江存儲,生產製造是嘉合勁威,整套供應鏈全都在國內,這款純血國產高端固態硬碟究竟是個什麼水平?我們多個角度來看,理性選擇,適度消費。
  • 2200億晶片項目再提速!這些產業鏈公司或再迎利好
    《科創板日報》(上海,研究員 何律衡)訊,周一(13日)盤後,合肥城建公告稱,近日與合肥長鑫籤訂了項目合作框架協議,將為後者提供廠區、辦公區、生活區等專業化項目代建等服務,主要涉及合肥長鑫去年宣布投建的2200億元製造基地項目。此次合作敲定,意味著該項目正式落地的腳步越來越近。
  • 「鏈」上合肥 「芯」光燦爛
    今年前三季度,合肥集成電路產業產值同比增長17.2%。疫情影響下,直觀的數字,透露出合肥發力晶片領域的信心。鋪展合肥集成電路產業的全景圖,不難發現,聯發科技、長鑫存儲、晶合集成、通富微電等近280家企業「芯」光熠熠,串起了一條耀眼的「合肥芯」「合肥產」「合肥用」產業鏈,崛起了一座現象級產業地標。
  • 諾安成長混合基金介紹,賭徒型基金,風險超高
    截止收盤,半導體板塊下午跳水,諾安成長混合基金預估收益-1.16,諾安成長混合基金自從10月份以來,水平線式震蕩2個月,市場中存量資金博弈,震蕩行情,掙錢效應較差。諾安成長混合基金全稱為諾安成長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成立於2009年3月10日,基金代碼為32007,屬於混合型基金,目前資金規模為277.31億元,從19年12月份的66.97億元到現在的277.31億元,一年時間資金規模漲了近4倍。
  • 先進位程CMP耗材用量大增兩龍頭吃掉外企壟斷份額
    一方面,全球半導體產業規模不斷增長;另一方面,隨著生產工藝進步,晶片特徵尺寸的減小及堆疊層數增加,拋光步驟和 CMP耗材用量隨之增加,驅動CMP材料市場進一步擴大。14納米以下邏輯晶片工藝要求CMP工藝達到20步以上,使用的拋光液將從90納米的5~6種增加到20種以上。3D NAND Flash目前以64層堆疊為主流產品技術。
  • 國產晶片龍頭股有哪些
    國產晶片龍頭股有哪些        新一代人工智慧晶片發布,國產晶片概念股繼續逆勢走強,那麼,國產晶片龍頭概念股有哪些? 2017年,滬深兩市快速殺跌,國產晶片概念股逆勢拉升,表現搶眼。截至發稿,紫光國芯漲停,聖邦股份、捷捷微電、景嘉微、華力創通、長電科技、北方華創、國科微等個股紛紛拉升。
  • 中國晶片產業深度分析,一文看懂國產晶片現狀!|晶片|中芯國際|華虹...
    代工方面,雖然與國際巨頭相比,追趕仍需較長時間,但中芯國際28nm製程已突破,14nm加快研發中;存儲方面,長江存儲、晉華集成、合肥長鑫三大存儲項目穩步推進。封測業:國內封測三強進入第一梯隊,搶先布局先進封裝。設備:國產半導體設備銷售快速穩步增長,多種產品實現從無到有的突破,星星之火等待燎原。材料:國內廠商在小尺寸矽片、光刻膠、CMP材料、濺射靶材等領域已初有成效;大尺寸矽片國產化指日可待。
  • mcu晶片是指什麼晶片_mcu晶片概念股
    mcu晶片概念股   如今國內對於晶片的開發,已經到了如火如荼的地步,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mcu晶片概念股有哪些?   1.韋爾股份   收購北京豪威之前,韋爾股份主營是半導體分銷,晶片設計業務佔比26%左右(國內晶片設計企業稀缺)。
  • 中國晶片產業深度分析報告:一文看懂真實國產晶片現狀
    代工方面,雖然與國際巨頭相比,追趕仍需較長時間,但中芯國際28nm製程已突破,14nm加快研發中;存儲方面,長江存儲、晉華集成、合肥長鑫三大存儲項目穩步推進。封測業:國內封測三強進入第一梯隊,搶先布局先進封裝。設備:國產半導體設備銷售快速穩步增長,多種產品實現從無到有的突破,星星之火等待燎原。材料:國內廠商在小尺寸矽片、光刻膠、CMP材料、濺射靶材等領域已初有成效;大尺寸矽片國產化指日可待。
  • 全球第一模擬代工廠TowerJazz與合肥籤署框架協議,建12寸廠
    據報導,以色列晶片巨頭TowerJazz公司近日與合肥籤署框架協議,將建設一座12寸模擬晶圓代工廠。相關人士透露,TowerJazz項目或將落戶在合肥新站區,「具體還在談,但已籤意向性協議」。TowerJazz是全球排名第一的模擬晶圓代工廠,排名第六的晶圓代工廠。
  • 一個殘酷的事實:中國存儲產品生產,80%設備來自美、日
    眾所周知,全球最牛的存儲晶片廠商是三星,DRAM內存全球第一,份額高達40%,而在NAND快閃記憶體領域,三星也是全球前三強。 而中國是全球最大的晶片消耗國,每年進口晶片金額超過3000億美元,其中三分之一是存儲晶片,所以這些年為了存儲產品,國內可是花了大價錢的。
  • 不止是晶片!半導體全產業鏈分析
    代工方面,雖然與國際巨頭相比,追趕仍需較長時間,但中芯國際28nm製程已突破,14nm加快研發中;存儲方面,長江存儲、晉華集成、合肥長鑫三大存儲項目穩步推進。封測業:國內封測三強進入第一梯隊,搶先布局先進封裝。設備:國產半導體設備銷售快速穩步增長,多種產品實現從無到有的突破,星星之火等待燎原。材料:國內廠商在小尺寸矽片、光刻膠、CMP材料、濺射靶材等領域已初有成效;大尺寸矽片國產化指日可待。
  • 晶片指數飆升5.7%,是時候布局最強硬科技了
    以2017年的數據為例,美國的晶片設計公司營收佔全球同行的53%。在國內,晶片設計的龍頭是聯發科、海思和紫光集團等。在晶圓製造方面,臺積電是行業絕對龍頭,市場佔有率高達56%。而大陸主要的晶圓製造公司是中芯國際和華虹宏力。其中臺積電已經能夠實現7nm製程,中芯國際主要是28n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