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劉昶榮
近日,國務院同意設立內蒙古滿洲裡、廣西防城港邊境旅遊試驗區。文化和旅遊部、外交部、發展改革委、國家民委、公安部、財政部、自然資源部、交通運輸部、海關總署、體育總局等10部門聯合印發了《文化和旅遊部等10部門關於印發內蒙古滿洲裡、廣西防城港邊境旅遊試驗區建設實施方案的通知》(文旅旅發﹝2018)1號)。
邊境旅遊面臨尷尬局面
文化和旅遊部有關負責人表示,我國邊境旅遊發展雖取得一定成效,但發展中仍然存在不少困難和障礙,依然面臨一些制度性瓶頸:邊境旅遊管理體制機制相對滯後,現有旅遊管理制度越來越無法適應邊境旅遊日趨紅火的趨勢;邊境旅遊產業發育不充分,部分邊境旅遊線路老化,遊客在邊境地區停留時間短、消費少,一些邊境地區至今沒有擺脫「旅遊通道」的尷尬局面;部分邊境地區出入境不夠便利,人員車輛互通水平仍然有待提高等。
我國陸地邊界線總長2.2萬多公裡,與14個國家接壤。雖然沿邊地區旅遊資源豐富,但經濟社會發展長期處於欠發達水平,加上交通不便利、市場發育程度不高,邊境旅遊還處於小、散、弱狀態,沿邊地區更多地承擔出境旅遊通道功能,旅遊消費難於留在當地,旅遊業對經濟拉動作用尚有較大空間。
為有效解決上述問題,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明確提出,要「加快沿邊開放步伐,允許沿邊重點口岸、邊境城市、經濟合作區在人員往來、加工物流、旅遊等方面實行特殊方式和政策」。之後,《國務院關於支持沿邊重點地區開發開放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見》(國發﹝2015﹞72號)明確提出要根據十八屆三中全會的有關精神,強化政策集成和制度創新,研究設立邊境旅遊試驗區,並明確由國家旅遊主管部門牽頭,會同發展改革委等部門負責開展此項工作。
「分批實施,成熟一個推出一個」
設立邊境旅遊試驗區堅持「分批實施,成熟一個推出一個」的原則,首先選擇旅遊資源稟賦較好、旅遊產業發展較成型、 口岸通關綜合條件較好、與毗鄰國家旅遊合作相對成熟的邊境城市率先開展改革探索,並在實踐中積累經驗做法,之後再逐步推廣。
滿洲裡試驗區位於內蒙古呼倫貝爾大草原的西北部,北接俄羅斯,西鄰蒙古國,是歐亞大陸橋重要戰略節點,試驗區具有融草原文明、紅色傳統、異域風情為一體的口岸文化,口岸年出入境人數居中俄沿邊境口岸之首,試驗區航空、鐵路、公路立體旅遊交通格局已經形成。
防城港試驗區位於北部灣畔,是我國西部第一大港,是中國與東協海、陸、河相連的門戶,內有十萬大山、北崙河口、江山半島、京島等旅遊資源,口岸年出入境人數居中越沿邊口岸之首,試驗區高速公路、高速鐵路已與全國路網聯接,與南寧吳圩國際機場形成1小時經濟圈,與越南開通了「海上胡志明小道」高速客輪旅遊航線。
從29個邊境地區中遴選出兩個
據該負責人介紹,國務院提出設立邊境旅遊試驗區工作以來,旅遊主管部門切實增強抓好落實的責任感和緊迫感,聯合相關部門,先後赴內蒙古、黑龍江、遼寧、吉林、新疆、雲南、廣西等省區進行了13次調研,先後在吉林省延邊州和雲南省西雙版納州召開工作推進會,前後召開9次專家論證會,組織4次部委協商會,多方聽取意見建議,對設立試驗區有關問題進行了充分地研究論證。外交部、國家民委、財政部等各部門主動將邊境旅遊發展納入各自對外開放工作布局,形成了通力協作、共同推進的局面。
按照「一區一方案」原則,指導29個有條件的邊境地區研究編制試驗區建設實施方案(草案),並進行了三輪遴選。第一輪通過專家評審遴選出11個,第二輪經部委會商從11個中遴選出5個,第三輪經部委會商並報國務院同意,最終遴選確定滿洲裡、防城港作為首批邊境旅遊試驗區。在每輪遴選過程中,還同時完成了政策協調和方案修改工作。之後,我部還委託中國社科院對兩個試驗區建設實施方案進行了第三方評估。
旅遊試驗區設立具有重大戰略意義
內蒙古滿洲裡、廣西防城港兩個邊境旅遊試驗區的設立,對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構建和諧穩定周邊,具有重大戰略意義。
據了解,邊境旅遊試驗區是國家層面確定的唯一以改革為指向的旅遊業發展重點區域。在經濟新常態和開放新格局背景下,在國家層面設立邊境旅遊試驗區,目的在於通過強化政策集成和制度創新,推進沿邊重點地區全域旅遊發展,打造邊境旅遊目的地,從而對全國旅遊業的改革創新發揮先行示範作用。
邊境旅遊試驗區建設是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支撐。隨著「一帶一路」建設不斷深入,沿邊地區在促進人員和經濟要素自由流動、資源高效配置和市場深度融合方面的作用日益增大。旅遊業通過遊客之間的雙向流動為彼此擴大消費市場,較易形成雙方國家利益的最大公約數。因此,大力發展旅遊業成為周邊多數國家加快經濟發展的重要選擇,並迫切期望與我國進行更多更深層次的旅遊交流與合作。邊境旅遊試驗區建設能夠充分發揮旅遊業在沿邊地區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獨特作用,將成為深化「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經貿往來、推動形成更多沿邊經濟合作模式的重要途徑。
邊境旅遊試驗區建設是興邊富民的重要內容。旅遊業是興邊富民的重要途徑和產業支撐,是帶動沿邊地區群眾脫貧致富的重要手段。發展旅遊業,一方面能夠吸引大量內陸旅遊者,加強內陸對沿邊地區的了解和聯繫,有利於開闢更多內陸與沿邊合作的途徑;另一方面,跨境旅遊活動還加強了沿邊地區與周邊國家的相互了解和聯繫,創造了更多經濟合作機會,促進並帶動沿邊地區相關產業行業的發展,推動沿邊地區的產業結構升級和經濟社會發展。
中青在線北京4月13日電
旅遊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