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加拿大暴發沙門氏菌感染,它是導致腹瀉的重要元兇

2020-12-24 澎湃新聞

美國、加拿大暴發沙門氏菌感染,它是導致腹瀉的重要元兇

2020-08-20 08: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原創 DY MedSci梅斯

導語:如何防治?

WHO

日前,美國和加拿大暴發沙門氏菌感染。美國疫情擴大到美國43個州,據美國CDC統計的數據顯示,截至8月11日,已累計有640個沙門氏菌病例,包括85個住院患者。而加拿大公共衛生局截至7日共報告了239例病例,其中29人住院。目前尚無死亡報告。

美國CDC

美國CDC確定這次的疫情源自加州貝克斯菲爾德的農產品供應商湯姆森國際公司的紅洋蔥。這些洋蔥被分銷到全國各地和加拿大的批發商、餐館和零售店。目前已召回。

但美國康奈爾大學食品安全教授Martin Wiedmann說,由於患者從進食到染病、再到發病和報告相關機構的過程存在滯後性,很可能在未來幾周內報告大量案件。

沙門氏菌是一種常見的食源性致病菌。1885年,一個叫沙門的人在一場豬霍亂中發現了這類細菌,故將其定名為沙門氏菌屬。沙門氏菌屬有的專對人類致病,有的只對動物致病,也有的對人和動物都致病。

沙門氏菌,Salmonella

沙門氏菌屬於腸桿菌科的革蘭氏陰性桿菌屬。主要寄生在人類和動物的腸道中,它會通過腸黏膜上皮細胞進入毛細血管和淋巴管,從而通過血液和淋巴循環感染全身。而在體外,它也無處不在,在乾燥的環境中可存活數周,在水中可存活數月,生命力十分頑強。因此,在我國90%以上的感染源自蛋、肉、禽、奶等畜禽產品。而在很多西方國家,由於飲食習慣等原因,蔬菜等食物引起的感染亦十分嚴重。同時,它也可以從動物(貓、狗、鳥等寵物和烏龜等爬行類動物)身上傳播給人。人與人之間的傳播也可通過糞口途徑進行。

而食源性疾病造成的負擔是巨大的:每年幾乎每10個人中就有一個人患病,損失3300萬個健康的生命年。而沙門氏菌是全球腹瀉病的4個主要病因之一。據統計,在全世界各種類細菌性食物中毒中,沙門氏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常列榜首。全球每年有超過1億人感染沙門氏菌,其中有大約15.5萬人會死亡。其每年在美國造成約135萬例感染和2.65萬例住院治療。而我國的細菌性食物中毒有70%-80%是沙門氏菌引起。

大多數沙門氏菌病症狀都很輕微,但有時會危及生命。疾病的嚴重程度取決於宿主因素和沙門氏菌的血清型。免疫力較弱的人群,包括老年人、孕婦、嬰幼兒尤其容易發展為重症。而在沙門氏菌屬的2500多個血清型中,個別的如鼠傷寒沙門氏菌、腸炎沙門氏菌、豬霍亂沙門氏菌等極具殺傷性。

一般病症可持續2至7天。症狀包括嘔吐、腹瀉、發燒和腹部絞痛。病情嚴重的人還可能會出現高燒、頭痛、皮疹或血便。

當實驗室檢測到人的大便、身體組織或液體中含有沙門氏菌時,即可診斷為沙門氏菌感染。重症病例的治療包括電解質置換(以提供因嘔吐和腹瀉而丟失的電解質,如鈉、鉀和氯離子)和補液。

對於健康人的輕症或中症病例,不建議進行常規的抗生素治療。這是因為抗生素可能無法完全消滅細菌,可能會因為耐藥作用導致藥物治療失效。抗生素耐藥是一個全球性的公共衛生問題,而沙門氏菌已出現部分耐藥血清型。例如,CHINET報導的我國2019年三級醫院收集的454株腸沙門氏菌氨苄西林耐藥率可高達83.2%。

來源:CHINET

但是,嬰兒、老年人、免疫力低下的患者等高風險人群可能需要接受抗生素治療。

在極少數情況下,感染可能會從腸道擴散到血液,然後擴散到身體其他部位。在這些人中,除非及時使用抗生素治療,否則可導致死亡。

當然,防範感染仍是重中之重。北京市疾控中心日前發布了應對沙門氏菌感染的小妙招,具體包括:

1. 保持清潔

餐前便後要洗手,

洗淨雙手再下廚。

飲食用具勤清洗,

昆蟲老鼠要驅除。

2. 生熟分開

生熟食品定要分,

切莫混雜共保存。

刀砧容器各歸各,

避免汙染惹病生。

3. 燒熟煮透

肉禽蛋品要煮熟,

貪吃生鮮是糊塗。

致病細菌需殺盡,

再度加熱要充分。

4. 安全存放

熟食常溫難久藏,

食畢及時進冰箱。

食前仍需要加熱,

冰箱不是保險箱。

5. 材料安全

飲食用水要安全,

食物新鮮仔細挑。

保質期過不再吃,

莫為省錢把病招。

特別提示:

接觸家禽,小動物後也要洗手。

來源:北京市疾控中心

這些措施不止可以防範沙門氏菌感染,對於避免大多食源性疾病都有一定效果。這提醒我們,保持良好衛生習慣至關重要,尤其在新冠疫情暴發的當下。

參考文獻:

1.https://www.who.int/news-room/fact-sheets/detail/salmonella-(non-typhoidal)

2.https://www.cdc.gov/salmonella/index.html

3.https://www.canada.ca/en/public-health/services/diseases/salmonellosis-salmonella.html

來源:梅斯醫學綜合報導

授權轉載、投稿及爆料請聯絡梅斯醫學管理員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沙門氏菌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美國、加拿大暴發沙門氏菌感染,它是導致腹瀉的重要元兇!
    WHO 日前,美國和加拿大暴發沙門氏菌感染。美國疫情擴大到美國43個州,據美國CDC統計的數據顯示,截至8月11日,已累計有640個沙門氏菌病例,包括85個住院患者。而加拿大公共衛生局截至7日共報告了239例病例,其中29人住院。目前尚無死亡報告。
  • 美國爆發沙門氏菌感染 國家食藥局提示風險
    稍早以前,美國剛剛發生了一起沙門氏菌感染引起的食品安全事件。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8月19日發布的報告顯示,美國11個州近期爆發沙門氏菌感染,造成65人患病,而導致這次食源性疾病暴發的元兇可能是人們喜愛的金槍魚壽司。據了解,我國由沙門氏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居細菌性食源性疾病的首位。
  • 沙門氏菌席捲美國23個州感染212人,加拿大也出現數十個病例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王逸】美國沙門氏菌感染的規模正在迅速擴大——目前已經波及23個州,212人感染。與此同時,美國鄰國加拿大也報告了數十個沙門氏菌感染病例。據《今日美國報》26日報導,截至當天,全美23個州共有212人感染了沙門氏菌病毒。最早的感染者是6月19日發現的。目前,俄勒岡州的沙門氏菌病例最多,共51例,猶他州40例。
  • 美國23個州暴發沙門氏菌疫情 數百人感染
    圖源:Getty 海外網7月26日電 美國《國會山報》25日消息稱,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正在調查波及23個州的沙門氏菌暴發事件,目前已有數百人感染,尚無死亡病例沙門氏菌菌株的具體來源尚不明確。 根據聯邦機構通報數據,自上周二(21日)以來,全美新增87例沙門氏菌病例,新增受影響的州有8個,共波及23個州。截至23日,共有212人感染了沙門氏菌病毒,其中38人來自新增的8個州:亞利桑那州、佛羅裡達州、愛達荷州、緬因州、北達科他州、內布拉斯加州、南達科他州和維吉尼亞州。
  • 美國33州暴發沙門氏菌疫情 已造成100人感染
    原標題:(科技)美國33州暴發沙門氏菌疫情新華社洛杉磯7月14日電(記者郭爽)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的最新數據顯示,美國已有33個州暴發了沙門氏菌疫情,目前已造成100人感染,其中30人住院治療,但尚無此次疫情引發死亡的報告。
  • 沙門氏菌食物中毒嚴重會致死 如何預防很重要
    在2015年9月份的時候,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發布報告,美國11個州近期爆發沙門氏菌感染,造成62人患病,而導致這次食源性疾病暴發的元兇可能是人們喜愛的金槍魚壽司。美國CDC稱,患者絕大多數都是在吃了超市生魚片壽司後被感染。
  • 夏季如何避免沙門氏菌感染
    夏季如何避免沙門氏菌感染  王磊  近期,美國發生沙門氏菌感染事件。分布在40多個州的1500餘人感染了這種細菌並出現發熱、腹瀉、腸絞痛等症狀。沙門氏菌是引起細菌性食物中毒的常見菌種,我國的細菌性食物中毒有70%到80%是由沙門氏菌引起的。那麼究竟什麼是沙門氏菌?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又該如何避免和預防被這種細菌感染呢?
  • 美國43州640人感染沙門氏菌,來源或為洋蔥
    新京報快訊(記者 錢雅卓)據CNN 8月8日報導,在美國新冠肺炎疫情持續蔓延之際,由沙門氏菌引發的感染範圍也正在擴大。根據美國疾控中心消息,截至目前,已有來自43個州的640人感染,其中至少85人已住院接受治療,而沙門氏菌的來源或為洋蔥。
  • 食品安全風險解析:解讀沙門氏菌食物中毒
    中國經濟網北京9月7日訊 據外媒報導,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發布的報告顯示,美國11個州近期爆發沙門氏菌感染,造成62人患病,而導致這次食源性疾病暴發的元兇可能是人們喜愛的金槍魚壽司。美國CDC稱,患者絕大多數都是在吃了超市生魚片壽司後被感染。
  • 沙門氏菌居食源性疾病首位 食藥總局提示謹慎食用
    據外媒報導,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發布的報告顯示,美國11個州近期爆發沙門氏菌感染,造成62人患病,而導致這次食源性疾病暴發的元兇可能是人們喜愛的金槍魚壽司。美國CDC稱,患者絕大多數都是在吃了超市生魚片壽司後被感染。加工出廠這批金槍魚的印尼公司已經召回問題產品。
  • 美國沙門氏菌疫情已致43州640人感染 來源或為洋蔥
    (圖源:美國疾控中心) 海外網8月9日電 新冠肺炎疫情當前,美國又出現了沙門氏菌暴發事件,且呈持續擴散趨勢。美國疾控中心消息稱,沙門氏菌疫情已經波及43個州,至少有640人感染,而來源可能與在全美銷售的洋蔥有關。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8日報導,疾控中心聲明稱,目前已經有至少85人因感染沙門氏菌入院,民眾家中的洋蔥若被列為召回產品,則應立即扔掉,「如果不清楚洋蔥的具體來源,那就不要吃或出售,與這些洋蔥一同放置的其他食物也是如此」。
  • 美國又出現沙門氏菌爆發事件,嚴重嗎?到底和洋蔥有無關係?
    在新冠病毒肺炎肆虐的時候,美國又傳來另一個壞消息,當地媒體報導,美國出現沙門氏菌爆發事件,美國疾控中心稱,已經波及43個州,至少有640人感染。有媒體報導稱與洋蔥有關,這是真的嗎?這次暴發事件嚴重嗎?美國此次沙門氏菌暴發與洋蔥有關嗎?據美國媒體報導,這次沙門氏菌感染共有兩起,一起可能因接觸家禽有關,當地公共衛生部門調查400多名感染者,其中有74%的人有雞鴨的接觸史。而另外一起則可能與一家名為湯姆森國際公司供應的洋蔥產品有關,目前已經有多家公司召回洋蔥產品,包括有洋蔥配料的食物。
  • 成都一幼兒園34名師生發熱腹瀉,沙門氏菌感染會危及生命嗎?
    看到這起事件,大家也一定好奇,沙門氏菌究竟是什麼,為什麼有的孩子感染沙門氏菌會那麼嚴重呢?沙門氏菌(Salmonella)是一種常引起食源性疾病的細菌,是造成食物中毒的主要原因之一。它是一大群形態、生化性狀及抗原構造相似的革蘭氏陰性桿菌。
  • 沙門氏菌感染會有哪些表現 應該如何預防
    沙門氏菌大家應該並不陌生,是一類常見的食源性致病菌。根據引起的疾病症狀不同可分為傷寒沙門氏菌和非傷寒沙門氏菌,前者主要通過水進行傳播,常見於欠發達的發展中國家。後者主要通過食物進行傳播,在世界各地都很常見。據報導,美國最近就暴發了波及40多個州的大規模沙門氏菌感染。
  • 生食易感染沙門氏菌是真的嗎?如何預防
    沙門氏菌大家應該並不陌生,是一類常見的食源性致病菌。根據引起的疾病症狀不同可分為傷寒沙門氏菌和非傷寒沙門氏菌,前者主要通過水進行傳播,常見於欠發達的發展中國家。後者主要通過食物進行傳播,在世界各地都很常見。據報導,美國最近就暴發了波及40多個州的大規模沙門氏菌感染。
  • 沙門氏菌爆發 導致美國召回2.06億枚問題雞蛋
    上周六,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宣布對沙門氏菌事件進行調查,該事件與科羅拉多州、佛羅裡達州、新澤西州、紐約州、北卡羅萊納州、賓夕法尼亞州、南卡羅來納州、維吉尼亞州和西維吉尼亞州的雞蛋銷售有關。隨後生產這些雞蛋的農場——Rose Acre Farms的農場主經過「謹慎的考慮」,召回了這些雞蛋。
  • 【星醫百】美國洋蔥驚現沙門氏菌,已有上千人感染,日本新冠病毒...
    來源:北美留學生 近段時間,美國又爆發了一種名叫沙門氏菌的感染病菌。 到目前為止,美國已有43個州,640人感染,至少85人已經住進了醫院。
  • 冰箱裡的東西還在隨便放嗎,每年超1億人感染它,小心沙門氏菌
    生活中有非常多的細菌,而沙門氏菌就是比較常見的一種。那麼你知道嗎?全球每年超1億人感染沙門氏菌,其中大多數人會在短期內自行恢復,但也有大約15.5萬人會死亡。所以,今天我們特地給大家介紹一下沙門氏菌。沙門氏菌是誰?
  • 加拿大召回疑受沙門氏菌汙染的豆蔻莢
    食品夥伴網訊  據加拿大食品檢驗局(CFIA)消息,近日,加拿大Community Natural Foods Ltd.公司宣布召回一款豆蔻莢(cardamom pods),因為該產品可能受到沙門氏菌汙染。
  • 【必看】校園多發嘔吐腹瀉?學會「套路」就能防住它
    出手招式兒童多以嘔吐為主;成人則以腹瀉居多;一出手就能撂倒一大片。被沙門氏菌汙染的食物一般看起來、聞起來都很正常,讓人難以判斷。人一旦進食被沙門氏菌汙染的水和食物則可能導致感染。生存環境有研究表明,我國細菌性食物中毒中有20-40%是由沙門氏菌引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