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最火的國產劇就是《隱秘的角落》了,豆瓣評分目前高達8.9
劇中展現出了人性的陰暗面同時也有很多原生家庭帶給我們的巨大影響,即便你離家很遠,但你走過的路,接觸的人,甚至細微到你應對這個世界的方式,都深切地帶著原生家庭的影子。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原生家庭是如何影響你的。
劇中三個小孩為什麼會有不幸的童年和悲慘的結局,多半和自己不幸的原生家庭有關。我們很多技能、習慣與為人處世方式都是在原生家庭中習得,例如如何與人溝通互動、如何處理我們的情緒、怎樣表達我們的需求。
最重要的是我們對自我的看法是源自原生家庭:如果我們大多數時間在家庭中感受到自己是被愛、有安全感的,我們就會發展出穩定和健康的自我意識;如果在成長過程中我們缺乏愛和安全感,我們就會變得敏感、脆弱,產生不穩定的自我意識。
片中朱朝陽從小父母離異,跟著母親周春紅生活。母親在景區工作,不能經常回家,只關心孩子的成績,父親再婚生了女兒,更是很少在意朱朝陽。
朱朝陽是個內向的孩子,正因為他生活在不幸福的家庭裡,他與他人的交往會敏感,懷疑自己,因此與同學之間的人際關係較差,只有擁有幸福的童年才會換來相對穩定幸福的一生。
童年時缺愛的孩子很難認為他們父母是壞的、性格不健康的,他們會將父母不愛自己的責任攬在自己的身上,認為一定是自己不夠好父母才不喜歡自己。他們會不斷讓自己變得「更好」來贏得父母的愛。但這種認知不能讓他們如願以償得到父母的愛,只會陷入一次又一次的失望中。這樣孩子長大後的個性和自我認知都會受影響。
朱朝陽學習成績優異,父母知道他得第一名才會得到父母輕描淡寫的表揚,但轉身又去做自己的事。讓他一直努力讓自己成為父母喜歡的樣子,成為他們的驕傲,卻永遠也得不到父母對他真正的肯定和關愛。
這樣的教養方式也會讓孩子在長大後也會陷入混亂的人際關係中,用這種方式「愛」他人,讓自己的愛情和親情友情都受到很大影響。
片中朱朝陽的母親對他關心不夠但控制欲滿滿,老師善意提醒朱朝陽應該重視人際交往,媽媽一席話卻讓老師無言以對,在她眼裡她只希望自己的孩子好好學習。這是典型的控制型教養方式的第一個特點:
1. 強調嚴格控制和孩子的無條件服從,不在乎孩子自己的需求和意願。正如父母常說的:「我是為你好」。
2.以愛的名義,過分管教孩子。控制型父母會說我是太愛你,才管你這麼多。殊不知,關心愛護和控制不應劃等號。
3.讓孩子產生愧疚感是控制型父母常見的武器。
當朱朝陽和父親走得越來越近後,她的控制欲也爆發,認為朱朝陽和父親走得近是對自己的背叛,想通過愧疚感把孩子拉到自己一邊。但朱朝陽年幼的心底早已經看出父母真實的自私慾望,早已知道殘忍的現實的他,孤獨的在生活中維持心中的美好:我是個成績優異的好孩子,聽話懂事成為父母的驕傲。
控制型父母教育出的孩子很容易產生焦慮、退縮、不快樂的情緒,雖然看似乖巧反社會行為較少,但自我調節能力和適應能力都會較差。
願每一個在原生家庭受到過傷害的孩子都能被世界溫柔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