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初中是尖子生,到了高中成績卻排倒數。很多家長覺得高中課業太多,孩子的學習負擔過重,就會導致成績下滑。甚至還有家長認為,「女生不如男生聰明,上了高中成績就不好了」。其實,這與孩子的智商無關,是孩子太聽話了。
資深老師進行了總結,這類孩子具有三個共同的特點,一是填鴨式學習,二是報了輔導班,三是性格內向,過於聽話。若是這三個特點齊全了,孩子高中很可能跟不上。
案例
上初中時,謝靜一直品學兼優,在全年級排名靠前,是老師們特別關注的尖子生。經過緊張的中考,謝靜順利考入重點高中,開始了高中的學習和生活。
高一的第一次月考,謝靜的成績不太理想,這讓她非常失落。她更加努力地學習,想要繼續保持初中的優異成績。但幾次月考下來,謝靜的學習成績在班級排倒數,她感覺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
為此,謝靜默默地哭了很多次,學習興趣下降,學習動力嚴重不足。父母為了幫助她恢復自信,找到學習的動力,給她報了輔導班,但收效甚微。
謝靜的父母與班主任進行了溝通,班主任告訴他們,「孩子成績會下降,與智商沒有關係,是孩子太聽話了。孩子沒有養成主動學習的習慣,沒有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到了高中就會手忙腳亂,成績下滑是必然的結果。」
孩子初中成績很優秀,但是到了高中完全跟不上,甚至出現成績倒數的現象,並不是智商的原因,主要與孩子的學習能力有關。若是孩子沒有養成主動學習的習慣,到了重點高中,優秀的學生更多,競爭更大,孩子成績倒數就是正常現象了。
孩子為什麼會出現「初中優秀,高中卻跟不上」的現象?
1、在填鴨式教育下,孩子主動學習能力差
進了重點高中的孩子,若是高一成績下滑嚴重,在班裡成績倒數,多數是出自於私立初中,特別是一些縣城的私立初中,可能學校管理較為嚴格,而且升學率比較高。但這類初中學校的學生,不管是上課,還是晚自習,都是在學校和老師的安排下,按部就班地學習,孩子缺乏學習的主動性。
但大城市中的初中生,大多上的是公辦初中,學校管理沒有那麼嚴格,孩子回家自主安排學習,學習上主要依靠孩子的主動性、自覺性。這類初中學校出來的學生,主動學習能力強,能夠較快適應重點高中的學習生活。
一些初中學校比較重視學生的成績,卻不關注孩子綜合能力的發展,尤其是缺乏思維能力的培養。但進入高中後,思維能力很重要。高一又是孩子的重要轉折點,數理化較為抽象,政史地也更注重能力。若是學生不能適應高中的學習,就會「潰不成軍」。
2、報了輔導班的孩子,成績虛高
為了升入比較好的高中,在初中階段,很多家長會為孩子報昂貴的輔導班,給孩子補習功課,以提升孩子的學習成績。孩子在有人輔導的情況下,成績就會快速提升。一旦沒有老師輔導,孩子的成績就會下滑。初中階段過於依賴補課,到了高中就會暴露出學習上的缺陷,想要彌補就特別困難。
孩子報了輔導班以後,雖然提升了成績,但是孩子缺乏學習能力,學習主動性不強,思維不活躍,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學習上存在的問題。而高中的知識更難,更為抽象 ,需要勤學苦練,才能把知識點學懂、吃透,否則孩子在學習上依然是做無用功。
3、孩子太聽話,成為老師的「複印機」
若是孩子太聽話,尤其是女生,老師講什麼,就是什麼,缺乏主動思考能力和發散思維能力,單純地學習、完成作業,在學習上很難有較大的進步,甚至會出現成績倒退的可能。
這樣的孩子就如同是老師的「複印機」,只能簡單複製老師講授的知識點,不會動腦筋,屬於只會「死學」的孩子,不會「活用」知識。在進入高中以後,學的知識越多,孩子積累的學習短板就越多。
孩子高中成績下滑,一般是初中學習階段種下的「因」。所謂「有因必有果」,在高中學習階段,初中學習的缺點就會暴露出來,孩子也會從尖子生變成差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