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分、分、分是學生的命根」,在孩子上學以後,家長常會以試卷分數的高低作為判斷孩子智商的依據。
當然一些成績不那麼優秀的家長總是有這樣的疑問:難道我的孩子天生就比別人差嗎?我記得小時候挺聰明的,為什麼成績就越來越差?都是同樣的老師、同樣的課程,為什麼差別這麼大呢?
當有這樣的疑惑時,我們要明確一點,學習成績的好壞其實與智商沒有太大的關係,往往取決於細節和日積月累的堅持。
尖子生不可能出生就是尖子生,後進生也不是一下子就成為後進生的。
一轉眼文雯也到了六年級,眼看著就要升初中了,但文雯的父母卻犯了愁。
文雯小的時候特別聰明,說什麼東西一點就透,也很機靈,很是討人歡心,身邊人都說文雯長大了一定是個學霸。
可是對於馬上要升學考的文雯,別說學霸了,就連考到好的初中都有些困難。剛升小學的時候,文雯學習還很好,記憶力也不錯,沒想到五年級的時候成績就明顯下滑嚴重。
這次模擬考,文雯又沒考好,成績排在年級後邊。文雯媽媽認命似的說,文雯一定是遺傳了他爸,他爸從小學習就不好。
老師聽到後認真的說:「其實文雯一點也不笨,相反還很聰明。學習好壞其實大部分原因不在於智商,而是在於這些細節,比如學習方法和習慣,只要她調整好,一切都有機會改變。」
1)細心程度
細心是學習的前提。總是馬馬虎虎,明明已經掌握知識點總是因為不細心而發生錯誤,這是學習中最忌諱的事情。一定要細心,避免失誤。
2)對學習的態度
態度決定一切這句話不無道理。在尖子生眼中,學業就是現階段最重要的事,優於其他,心無旁騖,一往直前。作為學生一定要心中有數,目前值得我們耗費精力的就是學習。
3)歸納總結的能力
在課堂、家庭作業、預習鞏固等每個階段,做完一套題不對答案沒總結知識點,相當於沒做!要舉一反三,透過一道題理解相關的所有知識點。
4)學習效率與方法
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並根據方法設定自己的學習計劃。
計劃是督促自己前進的動力,設定計劃並一步步去實施,可以節省很多時間,而且還有效提高了學習效率。
☆設定簡單易達到的小目標
目標就是一個人前進的方針,學習也必須有目標。
沒有目標的學習,就像在黑夜中行走,看不到光亮看不到終點。可以先設定簡單易達到的小目標,一步步來。
人只要還活著,他就必須不斷設定目標並不斷前進,沒有目標會使腳步停滯,止步不前怎麼會成功。
☆督促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一個成績優異的人必定有良好的學習習慣,所以在培養孩子學習習慣上家長一定要下苦功夫。
要讓孩子感受到學習的快樂,激發孩子的興趣,才有可能自覺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巧用時間表,提高學習效率
並不是學的越長越有用,關鍵得看學習效率。
合理安排時間表,每天各個時間段都適合做什麼學什麼,把時間利用到最大化,才能提高孩子的學習效率。
寫在最後:細節是個分水嶺,把學生分為尖子生與後進生!注重細節才能走向成功!細節才是成為尖子生的墊腳石!
今日話題:作為家長,您有沒有培養孩子注重學習細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