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進生」和「尖子生」的差距在哪?不在智商,而在這些細節

2020-09-17 Angelia媽咪

都說「分、分、分是學生的命根」,在孩子上學以後,家長常會以試卷分數的高低作為判斷孩子智商的依據。

當然一些成績不那麼優秀的家長總是有這樣的疑問:難道我的孩子天生就比別人差嗎?我記得小時候挺聰明的,為什麼成績就越來越差?都是同樣的老師、同樣的課程,為什麼差別這麼大呢?

當有這樣的疑惑時,我們要明確一點,學習成績的好壞其實與智商沒有太大的關係,往往取決於細節和日積月累的堅持。

尖子生不可能出生就是尖子生,後進生也不是一下子就成為後進生的。

孩子學習成績好不好,其實與智商無關

一轉眼文雯也到了六年級,眼看著就要升初中了,但文雯的父母卻犯了愁。

文雯小的時候特別聰明,說什麼東西一點就透,也很機靈,很是討人歡心,身邊人都說文雯長大了一定是個學霸。

可是對於馬上要升學考的文雯,別說學霸了,就連考到好的初中都有些困難。剛升小學的時候,文雯學習還很好,記憶力也不錯,沒想到五年級的時候成績就明顯下滑嚴重。

這次模擬考,文雯又沒考好,成績排在年級後邊。文雯媽媽認命似的說,文雯一定是遺傳了他爸,他爸從小學習就不好。

老師聽到後認真的說:「其實文雯一點也不笨,相反還很聰明。學習好壞其實大部分原因不在於智商,而是在於這些細節,比如學習方法和習慣,只要她調整好,一切都有機會改變。」

「後進生」和「尖子生」的差距到底在哪?多在於這些細節

1)細心程度

細心是學習的前提。總是馬馬虎虎,明明已經掌握知識點總是因為不細心而發生錯誤,這是學習中最忌諱的事情。一定要細心,避免失誤。

2)對學習的態度

態度決定一切這句話不無道理。在尖子生眼中,學業就是現階段最重要的事,優於其他,心無旁騖,一往直前。作為學生一定要心中有數,目前值得我們耗費精力的就是學習。

3)歸納總結的能力

在課堂、家庭作業、預習鞏固等每個階段,做完一套題不對答案沒總結知識點,相當於沒做!要舉一反三,透過一道題理解相關的所有知識點。

4)學習效率與方法

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並根據方法設定自己的學習計劃。

計劃是督促自己前進的動力,設定計劃並一步步去實施,可以節省很多時間,而且還有效提高了學習效率。

家長可以通過這幾點來幫助孩子學習

☆設定簡單易達到的小目標

目標就是一個人前進的方針,學習也必須有目標。

沒有目標的學習,就像在黑夜中行走,看不到光亮看不到終點。可以先設定簡單易達到的小目標,一步步來。

人只要還活著,他就必須不斷設定目標並不斷前進,沒有目標會使腳步停滯,止步不前怎麼會成功。

☆督促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一個成績優異的人必定有良好的學習習慣,所以在培養孩子學習習慣上家長一定要下苦功夫。

要讓孩子感受到學習的快樂,激發孩子的興趣,才有可能自覺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巧用時間表,提高學習效率

並不是學的越長越有用,關鍵得看學習效率。

合理安排時間表,每天各個時間段都適合做什麼學什麼,把時間利用到最大化,才能提高孩子的學習效率。

寫在最後:細節是個分水嶺,把學生分為尖子生與後進生!注重細節才能走向成功!細節才是成為尖子生的墊腳石!

今日話題:作為家長,您有沒有培養孩子注重學習細節呢

相關焦點

  • 差生和尖子生之間的差距,真不在於智商,而在於這些關鍵細節
    差生和尖子生之間的差距,沒有家長們想的那麼大,只要某些關鍵細節做到位,學渣也能逆襲成學霸。老師笑笑說:「這孩子其實一點也不笨,比那些成績好的尖子生還要聰明學習好壞不在於智商,而是在於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只要她端正態度,一切都來得及。」
  • 中等生和尖子生之間的差距,差的並不是智商,而是這些重要原因
    而今天我們就來說一下:中等生和尖子生之間的差距,差的並不是智商,而是因為這些關鍵原因。中等生和尖子生之間的差距,是因為這幾個方面1.學生們從小就知道複習和預習的重要性,每天下課的時候老師也都會叮囑學生們「回家之後預習知識點」,但是卻很少有學生能夠做到這一點。而好學生卻通常都會複習和預習,將知識點重新歸納總結,這也是中等生和尖子生之間的差距了。
  • 從後進生到尖子生,原來靠的是這十個習慣
    讀一樣學校,一樣的老師教,為什麼有的同學功課遙遙領先,成了令人羨慕的尖子生?有的同學卻功課落後於人,成了班級裡的差生?難道是他們智商各有高低?其實,智商絕不是形成差生,尖子生差距的主要原因。據研究,每個班孩子的智商水平大致是相同的,在一個40人的班級裡很難找出一個智商過低或過高的學生。那,尖子生們都是如何練出來的?每個學生都能成為尖子生,這其中的秘訣就是;良好的學習習慣。習慣是一個很強大的東西,日積月累的堅持,就能把習慣轉化成一種堅實的力量。
  • 靈商引航:從後進生到尖子生,原來靠的是這十個習慣
    讀一樣的學校,一樣的老師教,為什麼有的同學功課遙遙領先,成了令人羨慕的尖子生?有的同學卻功課落後於人,成了班級裡的差生?難道是他們智商各有高低?其實,智商絕不是形成差生、尖子生差距的主要原因!據研究,每個班孩子的智商水平大致是相同的,在一個40人的班級裡很難找出一個智商過低或過高的學生。那,尖子生們都是如何煉成的?
  • 後進生和尖子生之間,差的是這十個習慣
    尖子生們都是如何煉成的?難道是他們智商各有高低?其實,智商絕不是形成差生、尖子生差距的主要原因!據研究,每個班孩子的智商水平大致是相同的,在一個40人的班級裡很難找出一個智商過低或過高的學生。那麼,尖子生們都是如何煉成的?每個學生都能成為尖子生,這其中的秘訣就是:良好的學習習慣。
  • 學渣和學霸間的差距,有時候不在智商,這些細節就可以看出
    家長們認為,學習好的人,一定就是智商很高,而自己的孩子不喜歡學習,智商也就高不到哪裡去。對於學習不好的孩子也是在沒有辦法了。很多時候,優秀生跟差生之間的差距,沒有家長們想的大,只要在某些細節上好好培養,學渣也是可以逆襲成學霸的。
  • 尖子生是智商高嗎?原來他們是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
    面對這種所謂的尖子生,在小時候的我們往往只能投過去羨慕的目光。難道我們真的是比這些尖子生智商低嗎?他們的智商真的是那麼高嗎?還是說這些尖子生的能力就是比我們強。其實都不是,這些尖子生與普通學生的區別就是他們有更加良好的學習習慣。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看似是一個普通的特點,但是經過日積月累,其所養成的學習能力將是不容小覷的。尖子生不可能是經過一天的努力而形成的。
  • 普通學生和尖子生差的不是成績,而是這些習慣
    學生在學校學習知識的時候是平等的,但是經過一次次的檢測和考試之後,學生的不足與分數上的區別也就明顯了。與其說普通學生和尖子生之間的差別是成績的好壞,不如說他們之間的不同表現在個人習慣方面,家長需要知道的是,擁有以下這幾種習慣的學生,想不成為尖子生也難。第一個是認真聽課的習慣。認真聽課實際上是每個學生需要具備的基本素質,但是想要做到並不是很容易。
  • 拉開中等生和尖子生差距的,不是智商,歸根結底是這一點!
    很多緊迫的事情不一定等同於重要的事情,一定不能成為急事的奴隸。我們可以將任務按照重要和緊急兩種不同程度進行劃分,得到「既緊急又重要」「重要但不緊急」「緊急但不重要」「既不緊急也不重要」四個象限。◆ 既緊迫又重要的事,馬上去做這些事在短期內會帶來較大的收益,需要在當下優先完成。
  • 「陽光分班」,尖子生還是尖子生差生還是差生,中等生失去什麼?
    中等生、差生的家長歡欣鼓舞:終於不用把孩子分三六九等了,終於能和尖子生站在同一起跑線上了。當然,潛意識裡還有另一個聲音:既然都是免費,憑什麼大家享受的待遇不一樣?過去,重點初中都按「火箭班」、「重點班」、「平行班」劃分,有一次和一位中等生家長聊天,她表示,強烈反對這樣的分班方式,問她為什麼?她支吾了半天,說不出來,反正就是一口咬定:這樣的分班方式,有缺陷。至於缺陷在哪?她也不清楚。其實,無論哪種分班方式,都不會十全十美,有拍巴掌歡迎的,就必然有跺腳反對的。
  • 題出沒:「尖子生」是這樣煉成的
    坦白來說,人和人之間智商差異不大,為何成績差異卻參差不齊?而優秀的「尖子生」都存在一下共同特點:對於學習 強烈的學習動機是自身最重要的因素,學習只有主動學習才能有動力,被動的學習會對學習為了誰為誰學發生轉觀
  • 好學生和差學生,真正的差距到底在哪?附尖子生的10大好習慣
    但在我們老師的眼裡,好學生和差學生真正的差距不在學習時間長短、智商高低,而在於你是否專注於某件事。1、定心專注某件事,是造成學生學習差異的重要原因 。老師們帶過班級都能從中得到體會。這種注意力不集中情況似乎是個頑疾,無論教師怎樣管教,很大一部分同學就是改不了。長期觀察後發現,能否定心專注於一件事,是造成學生學習差異的重要原因,成績優秀的學生,大多能專注於某一件事。
  • 後進生和尖子生之間,差的是這些
    3.講究條理將重要的學習用品和資料用書立或指向裝好,分類存放,避免用時東翻西找。每天有天計劃,每周有周計劃,按計劃有條不紊地做事,不一曝十寒。4.學會閱讀學會速讀和精讀,提高單位閱讀量。學會讀一本書或者一個單元的目錄、圖解和插圖,提前了解內容,獲取更有效的信息。
  • 真正拉開孩子差距的,不是智商,而是這8個習慣!
    這些細節往往就決定了同一個班級中尖子生與後進生的差距,家長一定要提醒孩子注意。
  • 別再讓智商「背鍋」,學霸和學渣之間的差距,體現在這些細節上
    在學校每個班級當中,都會有學習好的學生和學習差的學生,而學習的好壞,很多家長都將原因歸結到了智商上面,覺得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智商是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但是其實,不得不否認學習是和智商有著一定的關係,但是,其實並不是每個學生生下來就非常聰明的,都是通過後天的努力才形成的。
  • 智商不是拉開孩子差距的關鍵,這8個習慣才是
    這些細節往往就決定了同一個班級中尖子生與後進生的差距,家長一定要提醒孩子注意。一樣的學校上學,一樣的老師上課,為什麼有的同學功課遙遙領先,成了令人羨慕的尖子生?難道是他們智商各有高低?其實,智商絕不是形成差生、尖子生差距的主要原因!
  • 趙俊矗|尖子生和中等生有什麼差別呢
    愛故鄉 發現美 書寫美 傳播美尖子生和中等生的差別趙俊矗尖子生和中等生有什麼差別不過,總而言之是尖子生學習成績好,什麼都好。果真是這樣嗎?兩次的監考讓我產生了不一樣的看法。第一次監考監的是年級前三十名的學生,也就是尖子生,第二次監考監的是二百名左右的學生,也就是中等生了。尖子生和中等生在考場上的表現就看出了他們的不同。考試前五分鐘發題。發題時老師一般是按列數開,從前往後傳下去。
  • 初中的尖子生,如何才能蛻變成為高中的尖子生?
    上一篇我談了初中的尖子生,上了高中以後為什麼會有強烈的挫敗感和失落感!接下來,我沿著這個話題,談一談如何克服困難,在高中階段脫穎而出!作為尖子生,在初中階段有很多成功的經驗,很多優秀的學習方法。但是,上了高中以後,不能再照搬初中的學習方法,必須對原有的學習方法進行優化,使之能夠適應高中階段的學習。不同的學習階段,有不同的學習方法,墨守成規者,必定是不適應的。第二,調整心態。
  • 小學的尖子生為什麼後來大都普通了?這樣避免陷入優等生悖論
    當年的尖子生為什麼現在大都碌碌平庸?這種反差讓周武陷入了久久的深思:為什麼尖子生沒有按照當初的預想發展下去,而一些不起眼的學生長大後竟能脫穎而出呢?跟蹤調查結果表明,有一些小學時期的尖子生比較穩定地保持住了很好的成績。但是卻有相當一部分的尖子生,在進入中學後沒能保持住原有的名次,而「淡出」優秀之列,有的甚至還一滑再滑。
  • 初中是尖子生,上了高中卻排倒數?老師:和智商無關,是太聽話了
    孩子在初中是尖子生,到了高中成績卻排倒數。很多家長覺得高中課業太多,孩子的學習負擔過重,就會導致成績下滑。甚至還有家長認為,「女生不如男生聰明,上了高中成績就不好了」。其實,這與孩子的智商無關,是孩子太聽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