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長假,每一個團隊管理者最頭痛的問題就是需要面對假期結束以後,慵懶鬆散,尚未從放假狀態中調整過來的員工,不僅影響工作,還影響整個團隊的士氣,別說員工,可能連管理者自己也很難一時從放假的狀態中解脫出來。如何再讓他們從節後症候群中喚醒已經沉睡的戰鬥狀態?這個需要面對問題去尋找答案。
每個人都有過這樣的經歷,在長假過節以後,面對即將結束的假期,都會感覺心慌,失眠,四肢酸軟。這樣的感覺會持續到上班以後。伴隨著強烈的無力感和焦慮,影響自己的工作狀態。這就叫做長假症候群,一個優秀的員工會從5個方面來調整自己的工作狀態:
1. 提前3天調整自己的作息,將自己的作息習慣調整到上班時候的狀態。當然,也有很多人直接就養成了堅持固定作息的習慣,即便是再長的長假也會保持。調整自己的作息後,節約的時間會選擇做家務或者進行健身,來恢復自己生理上的戰鬥狀態。
2. 制定工作計劃或者個人計劃,有些工作比如銷售,運營工作比較有步驟性。制定工作計劃會是一個收心的好手段,工作以後也會有工作內容的參考,不至於節後太過於迷茫。當然有些工作可能並沒有進度參考,那就為自己做一個節後的小計劃,也能收到同樣的效果。做計劃,就相當於一個站前準備,讓自己在心理上進入工作狀態。
3. 聯繫同事,組織同事間的聚會。很多時候人太久沒有見就會感到疏離,親戚朋友如是,公司同伴也會。假期過後也會相互分享假期的樂趣,何不如提前進行,約幾個關係好的同組同事,既可以快速進入工作狀態,又可以提前分享與工作無關的事情,一舉兩得。
4. 提前半天去公司進行辦公環境的清理。以前小的時候有一項很有意義的活動,就是寒暑假放假以後,來學校報名當天老師會組織辦公環境的打掃。值得關注的時候,很多的小朋友會把自己的座位特別進行「照顧」,這就是一個從家庭環境到學校環境的一個好的過渡。往往我們看到優秀的同事,會有意識的提前對工位進行打掃和整理,這有異曲同工的妙處。也是收心工作最重要的一環。
5. 提前聯繫領導,進行部門工作安排的詢問。這個恐怕就很少有人會去做了,很多時候假期回來產生的不滿情緒,大多是因為對於上級工作安排了解的空白。上下難以銜接就很難開展工作,有意識的同事會提前和領導進行對接,以便在工作後心裡有數,方便進行工作計劃的制定(第2條)。更有意識的同事,會聯合第3條一起,幫助團隊進行組織活動,這樣的人往往升遷極快。
所以假期收心對於個人來說是極其重要的,但是對於管理來說,你不可能要求你的員工像上面一樣做得面面俱到,但是孫子說過:「治眾如治寡,分數是也。」對團隊的收心工作和對個人的收心工作其實大同小異,要讓團隊每個人都知道「要做什麼」「怎麼做」「何時做」。具體步驟如下:
1. 做假期時間倒計時。工作前兩天可以在群裡做工作時間的提醒,可以用祝福簡訊的方式進行,刷自己的存在感,展現負責的形象之餘。提醒團隊的同事開始收心。達到提前預防節後綜合症的效果。
2. 可以考慮提前兩天組織一次團建。團建一直是團隊凝聚力建設的一個重要手段,這個時候這個手段就可以拿出來。團建一定要「爽」,要吸引人,要讓團隊成員怦然心動。每個人都參加。有兩個目的,一個是提前組織人力到崗,達到「點名籤到」的作用。一個是組織團隊成員從假期的單獨行動提前回歸團隊。再留一天休息調整,達到「收心」的作用。
3. 組織辦公環境整理。這個屬於收心工作的「選修課」了,一些公司可能自己有專業的保潔,而且組織這個如果不能形成長期的團隊文化,感覺有形式主義的嫌疑。但是可以前期以「重利」進行引導,整個團隊成員來相互打分的形式,養成習慣,成為團隊文化的一環。勤勞,整潔的工作環境融入到團隊形象力,這樣對整個團隊的組織力也大有裨益。
4. 提前進行團隊工作會議。這個是最重要的,很多團隊會選擇節後工作以後才來進行。其實這個會議並不需要多正式,也不需要太多時間,在各種網絡工具上就可以進行。目的是引導團隊成員建立個人目標。一個團隊要有凝聚力,首先要讓每一個人在目標上達成共識,每個人要知道自己「要做什麼」,並達成共識。但是很多團隊管理者自己清楚,團隊的目標有時候並不是個人的目標,可能還會有衝突。這時候就需要引導每個人建立個人目標,在每個人的個人目標上找到共同點,進而建立共同的團隊目標。目標產生計劃,計劃就會產生步驟,進而產生對工作的思考。節後收心的效果就慢慢就發揮出來了。
團隊的工作群如果有頻繁的工作交流,可以臨時組織一個交流群,或者乾脆辦一個脫離工作以外的群,總之,要能暢所欲言。一個連開玩笑,連出去玩樂都組織不起來的團隊是失敗的。所以,會議可以測試組織度,也可以探測團隊成員的狀態,工作計劃。另外會議也能達到上傳下達的使命。
「治大國如烹小鮮」團隊管理工作就像是做菜,強調掌握火候,翻炒烹煮之餘,物料的提前準備也是很重要的一環。長假回崗是人心最為動蕩的時刻,收心工作是每個團隊管理的老大難,也是最為重要的工作,不得不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