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泓國際絨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德泓國際」)於12月21日發布公告稱:公司於12月18日收到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中級人民法院2020年12月11日出具因公司作為被申請人的破產申請的裁定書。
依照相關法律規定,受理回復美霖對德泓國際絨業股份有限公司的破產清算申請。並於同日指定寧夏寧人律師事務所作為德泓國際絨業股份有限公司管理人。
公開資料顯示,德泓國際前身叫德海(寧夏)土畜產品股份有限公司,是德泓國際董事長馬海科於1998年回寧創立。2005年德海(寧夏)國際紡織有限公司正式成立;2014年改制更名為德泓國際絨業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12月在全國股轉系統掛牌轉讓。
2009年以來,德泓國際連續被評為中國紡織服裝企業競爭力500強企業和中國羊絨行業十強企業,德泓國際主營業務產品以生產精紡羊絨面料及製品為核心,實現了從原絨收購、分梳山羊絨及精梳絨條到各類精紡和粗紡羊絨紗線、精紡和粗紡羊絨面料、羊絨製品的生產和銷售,是羊絨紡織行業內產業鏈最為完整的企業之一。
2020年對大部分的企業都是一個新的挑戰,疫情的影響導致各自種不確定的因素。行情的不穩定,融資環境也不樂觀。
破產倒閉成了所有企業的揮之不去的噩夢。
但是看著一家家公司破產,還是忍不住要問一句「怎麼今年流行破產嗎?」不然你為什麼這件500強企業都沒有撐住?
公開資料顯示,德泓國際成立於2005年,是一家中外合資企業。
它坐落在中國寧夏銀川經濟技術開發區金鳳區工業園,總佔地面積420畝,公司註冊資本2.8億元人民幣,總投資7億元人民幣。
2009年以來,德泓國際連續被評為中國紡織服裝企業競爭力500強企業和中國羊絨行業十強企業。
德泓國際主營業務產品以生產精紡羊絨面料及製品為核心。
他們真正做到了在工作中實現了從原絨收購、分梳山羊絨及精梳絨條到各類精紡和粗紡羊絨紗線、精紡和粗紡羊絨面料、羊絨製品的生產和銷售。
德泓國際產品外銷香港、韓國、日本、義大利、英國、德國、美國等國家和地區,內銷內蒙古、寧夏、北京、天津、上海、浙江、江蘇、陝西、新疆等地。
主營各類絨、條、紗線、面料、服裝及相關加工製品和工藝品的生產、銷售,進出口機械設備和代理進出口業務
就是這樣一家規模和資本都在行業前列的企業在這場風暴之中都轟然倒塌,那麼企業的形勢可想而知。那些融資渠道不暢,客戶資源不穩定的企業更加度日艱難。
從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可以看出,兩大股東均為外企。
早在2017年搜狐網就對法人馬海科做過相關報導。
此文中有這樣一句開頭:
前有泰國首富投資寧夏曉鳴農牧,現有日本首富投資寧夏德泓國際。
其隱含的就是SBCVC FINE SHINE COMPANY LIMITED(軟銀中國資本),持有8.43%股份。軟銀中國是在2010年投資德泓國際的,投資金額為2640萬。
2009年,德泓國際被寧夏自治區確定為重點龍頭企業和重點出口創匯企業
被商務部評為企業誠信AAA①和進出口示範單位
2009年以來連續被評為中國紡織服裝企業競爭力500強企業和中國羊絨行業十強企業
2010年以來多次獲寧夏紡織工業十強企業
寧夏輕紡創新發展先進集體
自治區工業經濟(保增長)工作先進企業
衛生先進單位、最具影響力十大企業
文明單位和銀川市小巨人企業等稱號
可以說這樣一個」急速生長「的企業,就在七月份證監會就發出公告
然而2016年政府補助可達2781萬,可謂給企業帶來了發展的」動力。
2016年,德泓國際獲得政府補助2781.2萬,2015年獲得3477.5萬。其中新三板掛牌這塊,銀川市政府補貼150萬,自治區財政廳補貼25萬;另一方面,德泓國際也與國際國內知名品牌公司、廠家有著廣泛的業務往來。
其實,對於部分企業來說破產不見得就只有壞處。
要知道公司破產的根本原因就是「資不抵債」,公司所負擔的債務超過了資產的價值,導致公司無力償還到期債務,才會宣告破產。所以公司破產時,有些公司的資產連破產費用都無法支付,進行破產清算的程序都無法進行,破產管理人有可能無法獲得相應的收入。因此,對於一些企業來說申請破產也許也是一種能夠讓它重生的機會。因為能夠申請到破產的企業可能可以完成重組重新的進行經營。
當然,每個企業每個人都會經歷人生的光輝時刻,但越是前途坦蕩,越需要冷靜下來腳踏實地去努力,畢竟越高的站位越狹窄就越容易摔下來。
如果不是被迫無奈誰又願意選擇破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