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年底,一股屬於「德絨的熱」席捲而來。作為行業記者的我,接到了「去研究研究德絨這個新品類」選題的任務。於是,我在某寶上鍵入「德絨」二字,數據顯示有銷量10萬+的產品,也有月銷幾件的產品,價格則是從幾十元到上百元不等。再打開某度,對於「德絨」的介紹僅有寥寥幾行字。
這些都讓人不禁想問,德絨到底是什麼來頭?其宣稱的保暖效果,到底是商家噱頭還是確有其事?價格為何懸殊如此之大?是有等級之分,還是真假德絨混雜不清?
為此,《紡織服裝周刊》記者先後聯繫到了應用德絨的面料企業、紗線企業和德絨中國總代理,從他們那裡詳實深入地認識德絨。
受訪人:浙江依雲紡織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創始人周紅麗(左二),耀原(上海)貿易有限公司執行總裁桑傑順(中),無錫四棉紡織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寧寧(右二)。
真假德絨的較量
探究紡織服裝面料繞不過紡城柯橋,在這裡有一家應用德絨的下遊面料企業——浙江依雲紡織科技有限公司,向我們透露了不少有關德絨的信息。
這家企業主營中高端童裝和內衣面料,經過多年積澱,已成功躋身曼妮芬、李寧、以純、英氏、安奈兒等國內外知名品牌的優質面料供應商體系,其發言權可見一斑。
依雲紡織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德絨保暖系列產品。
近年來,在資金、團隊相對成熟的前提下,公司又開始從擅長的嬰童面料向內衣和家居服領域延伸。公司總經理、創始人周紅麗表示,「德絨」手感趨近羊絨,其獨特的幹法紡絲工藝,使得纖維非常蓬鬆,能夠起到很好的保暖效果,同樣測試條件下,會有6-8℃的升溫,且有著抗起毛抗起球抗靜電等特點。種種性能,都非常適合內衣、家居服和童裝品類。早在2018年,依雲紡織便已經獲得了德絨吊牌許可證授權,並開始了產業化應用。據悉,其自主品牌「花聽言」旗下一款使用了德絨纖維的女士即暖發熱親膚內衣入冬以來一直熱銷,其柔軟滑爽的手感極其優異的保暖性能得到了消費者的一致好評。
也正因此,周紅麗非常看好德絨的未來。「在2019年,德絨產品賣得非常好,市場認可度也比較高,2020年受疫情影響,銷售有所下滑,但最讓我們頭疼的是電商平臺上『假德絨』對市場的蠶食。」周紅麗說道。
確實如此,「火」起來的德絨引來眾多商家的趨之若鶩。電商平臺造假成本極其低廉,同樣一張宣傳德絨的文字和圖片被複製黏貼在眾多商家頁面,且價格更具優勢,這讓真正做德絨的商家感覺很「受傷」。
面對魚龍混雜的消費市場,該如何辨別呢?周紅麗的建議是:首先看吊牌標識的面料成分,如果成份標識含聚酯纖維而無腈綸字樣的,絕對與德絨沒有任何聯繫;其次看授權證書,正規品牌都會先申請授權許可證,沒有授權許可證的可以視為假貨;最後再看防偽吊牌,更新的德絨吊牌每一張吊牌都含有獨一無二的防偽碼。
這能極大地促進德絨的市場規範性。
德絨潛力仍待挖掘
我們都知道,紗線是面料的源頭,因此,記者又走訪了上遊的紗線供應商——無錫四棉紡織有限公司。這家企業正是依雲紡織的紗線供應商,也是德絨進入中國市場首個批量使用德絨纖維的企業,更是德絨的最大使用者。
無錫四棉一直是差異化紡織技術的領跑者,也是綠色環保差別化纖維紡織產品的創意生產商,其總是以獨特的產品和服務贏得市場的青睞。近年來,公司從瑞士、義大利、德國進口了國際一流的生產工藝設備和試驗檢測設備,使公司生產能力、產品質量又邁上了一個新的臺階。據了解,該公司年產12000多噸紗線,800多萬米各類服飾面料,公司「球鶴」百年品牌在業界家喻戶曉,其產品更是遠銷全球近30多個國家和地區。2013年至今,無錫四棉開啟了與德國拜耳公司(德絨)深度的戰略合作。
無錫四棉紡織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寧寧在接受《紡織服裝周刊》記者採訪時表示,徳絨具有較好的穩定性,無論從手感、染色性能還是保暖性方面,都有著優越的表現。目前,公司的徳絨產品佔產品總量的15%-18%,四棉開發的德絨系列產品主要用於冬季保暖內衣、襯衣、毛衫、休閒打底衫、無縫保暖褲以及家紡、牛仔等領域。近來,無錫四棉又開始將德絨與差別化纖維多組分混紡,生產的彈力紡、絲韻紡產品更具賣點,且兼具功能性。
確實,德絨畢竟是一個新型纖維,市場還有待繼續開發。實際上,對於大多數下遊企業來說,對德絨面料的性能方面持積極肯定的態度,但也都提出,希望企業能夠以德絨的原材料為基礎,結合德絨原材料的保暖舒適的特性,開發出更多風格的面料。
對於「假」徳絨,王寧寧認為,任何新事物的從無到有,從被關注到被模仿,再到步入正軌,都會經歷這樣一個陣痛期。紡織品的仿冒,實際上很多是選用原料的紗廠出現了問題,如果選原料的紗廠魚龍混雜,那麼產品肯定很難避免。首先企業應誠信經營為本,自律守正,對消費者負責。徳絨的打假應該從產業鏈抓起,為上下遊相關企業建立產業鏈誠信檔案,保障下遊企業的切身利益,緊抓管控合作。
啟用新吊牌為德絨護航
為進一步探究「德絨」源頭,《紡織服裝周刊》聯繫到了德絨中國總代理——耀原(上海)貿易有限公司執行總裁桑傑順。
「老外」桑傑順是個地道的「中國通」,他介紹,德絨(dralon)纖維源於德國拜耳股份公司(Bayer AG)推出的一種幹法腈綸,在紡絲過程中用先幹法紡絲工藝從溶液中分離出來,製成的異型腈綸纖維,具有雙T型截面,織物蓬鬆度高於其他同類纖維10%,其中有Y型和X型兩大系列產品,其中,徳絨X35、X251晴綸纖維的性能明顯優於其他晴綸纖維,適合於羊絨、棉花、真絲等天然纖維和其他合成纖維(莫代爾、粘膠)混合使用,其製成的衣物具有柔軟、蓬鬆、輕便、透溼、透氣等特點,並且保暖效果顯著。
雖然在2001年拜耳公司將德絨公司出售給了義大利企業,但德絨產品的生產以及品控仍保留在德國拜耳工業園區。
桑傑順介紹,目前公司的腈綸產能在20萬噸/年,這其中包括幹法工藝腈綸10萬噸,溼法工藝7萬噸,以及2萬噸的Dolon。
德絨早在2001年就開始進入中國市場,但一直是小批量訂單模式。桑傑順表示,德絨在當下和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裡德絨的市場發展仍然是願意著眼於差異化產品並有意願為之支付更高價格的一部分下遊用戶。
針對目前市場上的仿冒品,桑傑順認為,在一個新產品出現初期,一定會有一些追隨者,其實也在一定程度上幫助了品牌在消費領域的傳播,但當品牌發展到一定階段,這無疑會傷害到真正使用德絨的用戶,因此桑傑順也坦言,德絨的下一步工作是要做好品牌維護工作。
同時桑傑順指出,德絨公司要求產品中德絨含量在30%以上才符合品牌授權許可,對於德絨的下遊用戶,公司都會對其產品進行檢測。「dralon(德絨)是全球範圍內受保護的商標,是品質的保證,商標保護是許可證合同發放的一部分。只有含有dralon(德絨)成分的產品,才能被授權使用dralon(德絨)吊牌。」桑傑順表示,如果下遊客戶發現有仿冒產品,可以向公司進行反饋,他們會向市場監管局等相關部門進行匯報和投訴。同時,針對徳絨下遊客戶提出的吊牌不防偽的問題,桑傑順則是現場為記者出示了全新的吊牌。桑傑順介紹,新吊牌會為每一款產品賦予一個獨一無二的防偽碼,消費者可掃描吊牌上二維碼識別真偽。在目前的過渡期,新老吊牌會同時使用,在2021年將全部採用新的吊牌。
結語:
實際上德絨進入中國市場已經有多年,但為什麼今年會如此火爆?很多業內人認為是「寒冬」帶動了整個保暖內衣產業的行情,從而讓更多人認識了德絨,當然,雖然有很多消費者追捧德絨,但真正了解德絨的人還是少數。
記者了解到,腈綸主要用於地毯、毛毯以及羊絨混紡等領域,近年來出現了相關替代產品。
目前全球腈綸的年產能已由原來的250萬噸降至現在的160萬噸左右,中國的產能約在80萬噸左右,呈現一種下降趨勢。
實際上,就國際市場來講,徳絨也並非沒有替代品,日本在腈綸纖維領域一直是佼佼者,其產品在多樣性及品質方面甚至更勝一籌,但日本腈綸在中國市場,價格方面也不具優勢。這,也許就是為什麼德絨能夠成為保暖內衣界網紅,走進千萬家的原因所在。
如果說德絨自發熱保暖是將德絨推向大眾眼球的第一步,那麼,如何發揮出爆品下的巨大潛力、讓這一市場百花齊放,則需要行業人共同付諸努力。
廣 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