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記》教學設計

2020-12-20 啞鈴不沉原創小小說

一、學情分析:

《桃花源記》是八年級下冊第七單元的一篇文言文,作者是晉宋時期詩人、辭賦家、散文家陶淵明。《桃花源記》描寫了一個美好的世外仙界,在那裡生活著的其實是普普通通的人,一群避難的人,而不是神仙,只是比世人多保留了天性的真淳而已;他們的和平、寧靜、幸福,都是通過自己的勞動取得的。在這篇短文中,作者表達了自己對現實生活的不滿,以及對美好社會的嚮往。

經過了兩年的學習積累,學生已經基本掌握了學習文言文的一般方法,也積累了一定的文言常識和文言字詞。而這篇小短文,有故事有情節,學生理解起來應該不難。所以要更多地放手讓學生自學感悟。

二、學習目標

1、查找資料,了解作者生平,了解本文的寫作背景。

2、認讀生字,能準確朗讀並背誦課文。

3、掌握常見文言實虛詞,積累古今異義詞;會翻譯課文。

4、學習本文敘事脈絡清晰、描寫生動、語言精練準確的特點。

5、理解本文深刻的主題思想,感受作者美好的社會理想。

三、學習策略:

在課堂模式上,我選取了我校一直在探究的「一四三」教學模式。即「一個中心、四個環節、三種學習」。

在學案的編寫上,要儘可能的多給學生一些資料,以減少學生查閱資料的時間,從而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要多指導學生學會有效的預習文言文。比如,反覆誦讀,熟悉文章內容;根據課下注釋和參考書翻譯全文,把有難度的句子翻譯和詞語解釋批註在相應的詞句旁邊;看課下注釋和參考書也解決不了的問題,要在課本上做標記;要學會分類整理詞語和特殊句式等。有了充分的自學預習,課堂上的小組合作探究學習才是「有源之水,有本之木」。在課堂學習時,要把更多的時間交給學生。始終遵循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課堂學習模式。使學生的潛能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

四、教學過程:

(一)分發學案,指導預習:

預習部分的簡單內容,比如資料的閱讀背記和字音字形的掌握,可以讓學生在課下完成;較難的內容,像句子翻譯、詞語的積累,還有對課文內容的整體感知,可以放在課堂上,先由學生自學,然後全班交流明確。以確保學生所學知識的準確性。

A、閱讀下列有關資料,批畫背記重點內容:

1、有關「記」:「記」是一種文體,這種體裁出現得很早,至唐宋而大盛。它可以記人和事,可以記山川名勝,可以記器物建築,故又稱「雜記」。在寫法上大多以記述為主而兼有議論、抒情成分

2、有關作者:陶淵明是漢魏南北朝800年間最傑出的詩人,也是傑出的辭賦家與散文家。陶淵明的詩感情真摯,樸素自然,有時流露出逃避現實、樂天知命的老莊思想,因此,陶淵明有「田園詩人」之稱,也是田園詩派的鼻祖。他的詩從內容上可分為飲酒詩、詠懷詩和田園詩三大類。

3、有關作品:《桃花源記》是東晉文人陶淵明的代表作之一,約作於永初二年(421),即南朝劉裕弒君篡位的第二年。描繪了一個世外桃源。以武陵漁人進出桃花源的行蹤為線索,按時間先後順序,把發現桃源、小住桃源、離開桃源、再尋桃源的曲折離打的情節貫串起來,描繪了一個沒有階級,沒有剝削,自食其力,自給自足,和平恬靜,人人自得其樂的社會,是當時的黑暗社會的鮮明對照,是作者及廣大勞動人民所嚮往的一種理想社會,它體現了人們的追求與想往,也反映出人們對現實的不滿與反抗。另有同名動畫《桃花源記》和相關話劇《暗戀桃花源》。

B、讀出下列詞句,注意加點字的讀音。並把這些字音批寫在課文上:

夾(jiá)岸 便舍(shě)船 豁(huò)然開朗 劉子驥(jì)

阡(qiān)陌(mò)交通 黃髮垂髫(tiáo) 怡(yí)然自樂

便要(yāo)還家 邑(yì)人 皆嘆惋(wǎn) 此中人語(yù)雲 及郡(jùn)下 詣(yì)太守 不足為(wèi)外人道也

屋舍(shè)儼(yǎn)然 遂(suì)與外人間(jiàn)隔

C、熟讀課文:讀準字音,讀準停頓。

D、解釋加點字詞,並翻譯句子:

1、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

2、緣溪行,忘路之遠近。

3、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4、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

5、林盡水源,便得一山。

6、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

7、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

8、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9、 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

10、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

11、 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

12、 村中聞有此人,鹹來問訊。

13、 自雲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

14、 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

15、 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16、 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

17、 餘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

18、 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

19、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

20、 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

21、 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

22、 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

23、 未果,尋病終, 後遂無問津者。

E、文言知識積累:

請在學案上寫出各類詞語的解釋以及特殊句式。

1、重要實詞:

 緣、異、窮、具、鹹、妻子、邑人、絕境、間隔、無論、語、足、及、詣、津

2、重要虛詞:

 

3、古今異義:

無論妻子絕境鮮美交通不足間隔儼然外人如此仿佛開朗

4、詞類活用:

盡:  :  :  :  :  :  未果,果

5、一詞多義:

  : : : : : : : : :  

6、同義詞

都——悉:皆:鹹:並:具:

沿——緣: 扶

邀請—要:延:

7、特殊句式:

 (1)判斷句:

 (2)省略句:省主語:   省賓語

F、請分別用四個字概括每段主要內容:

發現桃林——桃源做客——離開桃源——再尋桃源(不見桃源)

(二)創設情境,激趣導學:

師:有誰知道「世外桃源」這個詞語的意思?

生:世外桃源,借指不受外界影響的地方或幻想中的美好世界。

師:那麼誰又能告訴大家這個成語的出處呢?

生:「世外桃源」出自陶淵明寫的《桃花源記》。

師:同學們說得很對。那麼陶淵明為什麼要虛構這麼一個故事?為什麼要把他虛構的社會描繪得這麼美好呢?今天,我們通過學習《桃花源記》來了解在這個故事中,陶淵明為我們描繪了一個怎樣的社會?這篇文章寄託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三)出示目標,明確方向:

1、查找資料,了解作者生平,了解本文的寫作背景。

2、認讀生字,能準確朗讀並背誦課文。

3、掌握常見文言實虛詞,積累古今異義詞;會翻譯課文。

4、學習本文敘事脈絡清晰、描寫生動、語言精練準確的特點。

5、理解本文深刻的主題思想,感受作者美好的社會理想。

(四)朗讀課文,複述故事情節,進一步整體感知文章內容。

(五)小組合作,討論交流:

共有四個思考題,分給七個小組分別進行討論交流。各小組推舉出自己的中心發言人。小組成員討論出問題的答案之後,要協助中心發言人準備展示講解。

1、細讀課文,說說作者心目中的這個理想社會有哪些吸引人的地方?

——第一、二小組

2、本文所描繪的桃花源是否真的存在?你的依據是什麼?

——第三小組

3、作者為什麼要虛構這樣一個美好的桃花源?這其中寄予了作者怎樣的社會理想?

——第四、五小組

4、請結合課文內容分析本文的寫作特點。

——第六、七小組

(六)小組展示,互動生成:

在各小組合作交流探究的基礎上,進行全班的學習效果的展示和交流。每小組選出一名中心發言人作主要的發言。發言不到位的地方有本組補充,或其他的組的同學做補充和糾正。其他組的同學還可提出自己的疑問,由交流的小組答疑解難。

學生講解不清或理解不透的問題,由教師明確講解。教師的講解要注重方法的指導。

明確問題:

1、會的代名詞,細讀課文,說說作者心目中的這個理想社會有哪些吸引人的地方?

答:景色優美土地肥沃,資源豐富,風俗淳樸,人人各盡所能的參加勞動,老人和孩子都生活幸福,愉快,人與人之間都極其融洽友好。(或——自然環境:優美富饒。 社會環境:安定和平。 人文環境:自由快樂。)

2、本文所描繪的桃花源是否真的存在?你的依據是什麼?

答:桃花源並不是真實存在。漁人處處「志」之,可是幾番尋找卻沒有結果,桃花源的無跡可尋,其實是一種隱喻,隱喻著桃花源這樣的理想社會是不存在的。在階級社會,這樣的理想社會是不可能實現的。

3、作者為什麼要虛構這樣一個美好的桃花源?這其中寄予了作者怎樣的社會理想?

答:寄託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廣大人民的意願;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對黑暗社會的否定、批判。

4、請結合課文內容分析本文的寫作特點:

答:(1)懸念迭起、引人入勝:本文不過三百來字,卻寫出了一個有頭有尾情節完整的故事,而且寫得曲折迴環、懸念迭起、引人入勝。漁人「緣溪行,忘路之遠近」,設下懸念:迷路了,會怎麼樣?「忽逢桃花林」為之一喜。此為第一折。接著寫桃林美景,「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懸念又生:桃林走完了嗎?桃林前面是什麼地方?「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又為之生疑,這是第二折。接著寫漁人舍船而入的探險舉動。「初極狹,才通人」又產生了懸念:裡面有什麼?能走得通嗎?「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又為之一驚,這是第三折。接著便具體描繪美好的世外桃源,介紹了桃源的生活環境和社會風尚。漁人辭去時,桃源人囑咐「不足為外人道也」,又設懸念:漁人出去後給「外人」說了嗎?「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這是第四折。「太守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懸念又起:找到了嗎?「不復得路」,留下了更大的懸念。為之迷惑不解。這是第五折。

(2)組織材料,詳略得當:本文是作者的寓意之作,因而能否表達寓意,就成了材料取捨的關鍵。總的說來,桃花源裡面寫的詳,桃花源外面寫的略;生活圖景寫的較詳,一般過程較略;漁人進桃花源時寫的詳,出來時寫的略;桃花源中人「自雲」寫的詳,漁人的答話寫的略。正因為該詳就詳,該略就略,詳略得當,所以全文僅用320字,就創造了一個有頭有尾、有環境、有情節、有人物和有對話的動人故事,完美表達了寓意。

(3)漁人見聞,虛實結合:文中桃源內外的景物,村中的風俗人情都是通過漁人的觀察和感覺或藉助漁人的活動表現出來的。而文章開頭寫他「忘路之遠近」,臨末又寫他「遂迷,不復得路」是要通過這些帶有神秘色彩的描述,暗示讀者,這裡所寫的世外桃源是一個虛無縹緲、可望而不可及的幻想世界。

(六)當堂反饋,查缺補漏:

A、填空:本文是以( )為線索,按( )順序來寫的。

B、請用原文回答下列問題:

1、文中描繪桃花林中草美花繁(桃花林奇異景象)的語句是:

 

2、本文中是什麼吸引漁人「欲窮其林」的?

 

3、本文中描寫桃花源美好的自然環境的句子是:

4、本文中描寫了桃花源社會環境安寧的句子是:

  

5、本文中描寫了桃花源人安居樂業、和平幸福的境況(或:明顯精神面貌)的句子是:

6、本文最能體現桃花源人熱情好客、民風淳樸的句子有:

  

7、「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桃花源人為何嘆惋不已?

 

9、「村人」不知有漢、無論魏晉的原因?

10、「村人」滿足於桃花源生活厭惡外界生活的體現是:

C、研讀第二段,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對桃花源中的人們進行描寫的?

D、本文的語言簡潔而含蘊豐富,試舉一例進行說明。

中考連接:

(一)廣東省(09)

 1、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句子。(3分)

  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

 

2、根據本文內容,恰當選用文中的四字短語填空。(2分)

  武陵漁人「忘路之遠近」,發現了桃花林,甚是好奇,就「 」。進入桃花源,他感到桃花源人的生活是那麼「 」。離開桃花源時,他「 」,但再來尋找時還是「 」。

3、從第②③段對桃花源的描寫可以看出,桃花源讓作者嚮往的是:(1)_______;(2)_______;(3)_______。(3分)

(二)蕪湖市(09安微省)

  【甲】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鹹來問訊。自雲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餘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

  (節選自陶淵明《桃花源記》)

  【乙】孔子過泰山側,有婦人哭於墓者而哀。夫子式①而聽之,使子路問之,曰:「子之哭也,壹②似重有憂者。」而曰:「然!昔者吾舅③死於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夫子問:「何為不去也?」曰:「無苛政。」夫子曰:「小子④識之,苛政猛於虎也。」

  (節選自《禮記·檀弓下》)

  【注釋】①式:同「軾」,車前的扶手橫木,這裡用作動詞。②壹:真是,實在。③舅:公公。古代以舅姑稱呼公婆。④小子:古時長輩對晚輩或老師對學生的稱呼。

  17.解釋下面加點的詞語。(4分)

  ①阡陌交通: ②便要還家:

  ③子之哭也: ④苛政猛於虎也:

  

18.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各句。(4分)

  ①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②今吾子又死焉

  

19.從表達方式看,甲乙兩文都運用了 (填2字);從藝術表現手法看,甲文主要運用了 (填2字)的手法寄託作者的理想,乙文主要運用了 (填2字)的手法突出主題。(每格限填1字)(3分)

  

20.桃花源人、泰山婦人為什麼都不願意離開他們各自生活的地方?(用自己的話回答)(4分)

  

五、教學反思:

1、朗讀課文:

a、方法:分組分段輪流朗讀,反覆輪流競賽。

b、效果:朗讀積極性、熱情空前高漲,一次比一次聲音高,氣勢盛。

c、自思:分數的激勵、榜樣的帶動力量、互相的競比氣氛、熱烈的情緒都感染、鼓舞著每一個學生。

2、解釋翻譯課文:

a、方法:分組分任務翻譯,加分標準:號位靠後者翻譯講解分數更高(1號位發言加一分……8號位發言加8分);本組譯完之後,其他組可以提問題,本組任何一位同學都可回答:回答正確則提問者不加分;回答不正確則提問者加分;其他組幫助回答正確也同樣加分。

b、效果:①負責翻譯的組準備更加充分,更加細緻周到、更加準確。②其他同學聽得更認真,記筆記也更認真。③參與面極大,幾乎所有的同學都參與了進來。

c、自思:號位不同分數不同,能使優秀的學生自覺、主動、有效地幫助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每個學生都能通過努力為組裡爭取更多的分數,自豪感、成就感大大地得以滿足,學習的積極性和熱情自然就更高了。

3、檢測解釋翻譯:

a、方法:只檢測號位靠後的同學,不會時其他同學可以搶答,並酌情加分、扣分。

b、效果:猶如萬馬奔騰,個個興奮,個個爭先。

c、自思:傾聽度增高,專注讀更高,因為只有聽清楚老師提出的問題,才能快速做出反應,才能搶到發言的機會,為組裡掙到分數。

4、背課文:

a、方法:比比看誰先背會課文:前5名加10分,前10名加九分……7號位、8號位再另外多加一分。

b、效果:背課文檢測爭先恐後。

c、自思:加分不同,幾乎每一個同學都可根據背會的先後加分,不留檢測死角。

相關焦點

  • 初二語文--《桃花源記》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1.指導學生掌握、積累一部分文言常用詞語,了解古今異義現象。2.使學生理解本文記敘的順序、詳略,體會本文優美、 精煉的語言。3.認識作者通過描寫「世外桃源」所表達的不滿黑暗現實,追求理想社會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難點:教學重點: 1.掌握課文中古今異義詞和省略句的用法。
  • 2020年甘肅教師招聘面試試講技巧:初中語文《桃花源記》教學設計
    在甘肅教師招聘考試中,一般含有面試環節,面試內容一般包括說課技巧,講課技巧,答辯技巧考點,為方便各位考生了解甘肅教師招聘面試備考,甘肅中公教育為大家整理了甘肅教師招聘試講技巧:初中語文《桃花源記
  • 【初二下冊教案】第9課:《桃花源記》教學設計
    第9課:《桃花源記》教學設計教學目標:
  • 據說這部古裝《桃花源記》拍的很深刻!
    據說這部古裝《桃花源記》拍的很深刻!《桃花源記》富於人文內涵,故事脈絡清晰完整,內容豐富,人物性格鮮明,這樣一部寓意深刻,引人思索的劇都有誰來演繹呢?張可佳張可佳飾桃花張可佳,出生於山東青島,畢業於北京廣播學院表演系,中國內地女演員。
  • 出自《桃花源記》中的寶寶名字 字美名更好
    陶淵明的《桃花源記》中描寫了一個與世無爭的世外桃源,是多少人內心的理想之地,不過今天我們不聊這個,今天我們聊名字,出自《桃花源記》中的寶寶名字,大家可以做個參考。出自《桃花源記》中的寶寶名字出自《桃花源記》中的寶寶名字緣溪
  • 《桃花源記》7.3公測 GIG系統曝光
    《桃花源記》是由深圳淘樂網絡研發運營的公平免費回合制網遊。千古名篇喚醒每位玩家「心中的世外桃源」! 極致細膩畫面,還原桃源仙境;無商城公平交易系統,實現人人平等;多重聲望與貨幣寄售系統,真正天道酬勤!更有百科全書式全系統玩法與豐富的個性休閒設置!立足公平遊戲世界,打造玩家心中的世外桃源!
  • 錦上添花《新桃花源記》據說這是個專題新服
    舉國同慶的日子,《新桃花源記》怎麼錯過呢?新專題即將上線到全服,相信在體服玩的小夥伴已經都體驗到了新玩法帶來的方便。其他伺服器的小可愛不要著急,我們的新專題會隨著新服【錦上添花】的開啟,而同步上線到全服。
  • 絕代雙驕 各領風騷《桃花源記》新服12時開啟
    多重活動 齊賀六一  桃花遊樂場 戰鬥休閒兩不誤  約飛流,打幫戰,刷副本,遊戲節奏是否太過緊張?那就來《桃花源記》遊樂場放鬆放鬆吧!  等級達到40級以上的玩家,在遊戲界面左上角功能列表內,可直接打開進入「桃花遊樂場」(ALT+P)。  《桃花源記》遊樂場現共有5款遊戲,每天可玩的次數不限制。每天玩前4次玩小遊戲還能獲得獎勵,系統當天按照順序給予其中1款作為推薦遊戲,前2次完成推薦遊戲可獲得的經驗獎勵翻倍。
  • 《桃花源記》新服」千秋萬代「今日12時震撼開啟
    《桃花源記》新服「千秋萬代」今日12時震撼開啟,人氣爆棚的新服將會陪伴您度過一個精彩的假期!   小白休閒娛樂 大神燒腦PK   在《桃花源記》這款唯美清新的遊戲中,除了有寶石之戰、精靈樂章、小狗賽跑、禮物大作戰等非常有趣的休閒玩法之外,還有跨服競技場、龍淵之戰、幫派聯賽
  • 《桃花源記》新版幫戰福利UP
    《桃花源記》新版幫戰福利UP   2014年公平免費回合制網遊《桃花源記》是深圳淘樂研發的以我國古典名篇為背景的2D回合制網遊大作。遊戲通過在傳說中的桃源仙境——桃花源界中的一個小人物的奇遇與成長,為玩家逐步揭開關於這個福地洞天中不為人知的秘密,把一個清新脫俗超然世外的人間幻境帶給每一名玩家。
  • 有人說《桃花源記》是一個鬼故事,是真的嗎?
    換句話說,陶淵明編撰了一部靈異志怪短篇小說集,《桃花源記》就是其中之一。當然這部書很大可能是假託了陶淵明的名氣,這種事在小說界非常常見,比如金庸新著,古龍巨著這種,借著人家的名氣,小說的銷量就上去了。這個陶潛新著《搜神後記》,使用陶潛的名氣,又選了《桃花源記》,說明當時的人的確是把《桃花源記》當鬼故事去看的,陶淵明也因此成為靈異小說榜排名前三的大神,所以靈異小說集就願意掛著大神的名。古人覺得《桃花源記》是鬼故事,你去趕著他們罵滿腦子陰謀論吧!
  • 《桃花源記》其實是一篇鬼故事細思極恐,最恐怖的在於最後一句話
    陶淵明的《桃花源記》是一篇傳頌千古的美文,寄託了作者對與世無爭寧靜和諧生活的一種嚮往。但網上卻有人解讀出了另一種意境,那就是《桃花源記》其實是一篇鬼故事,字裡行間更是透露出這個與世無爭的村子其實是一片墳場,是一個死人國,著實讓人思細級恐。
  • 《桃花源記》原型在哪裡?此處山清水秀,處處是桃源
    《桃花源記》是東晉文學家陶淵明的代表作之一,東晉田園詩人陶淵明的《桃花源記》中所描述的桃花源,到底在哪裡?有的說這是作者的幻想和希望,不是實指某個具體的地方,也就是說,它是類似於海市蜃樓的虛無縹緲的東西。應該說,這種觀點也有一定的道理。
  • 9《桃花源記》高效教學優秀教案
    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1、加深對一詞多義、古今異義等語言現象的認識。2、朗讀、背誦課文,理解並積累文言實詞、虛詞,如「皆、具、妻子、交通」等。3、掌握本文以漁人的行蹤為線索來敘事的手法。忽逢桃花林……復前行,欲窮其林。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2.桃花林的自然景色是怎樣的?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3.桃花源的生活環境是怎樣的?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
  • 湖南省一個縣,人口超90萬,因為《桃花源記》而得名!
    在歷史上,桃源縣於北宋時期建縣,因為陶淵明的《桃花源記》而得名,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了。 四 最後,就桃源縣來說,縣名因東晉陶淵明名篇《桃花源記》所述及的桃花源故名。一說縣西南有桃沅山,即陶淵明《桃花源記》所記地,故名。
  • 《桃花源記》賞讀
    《桃花源記》是東晉文人陶淵明的名篇,選自《陶淵明集》,是《桃花源詩》的序言。在這篇作品裡,作者描繪了一幅沒有剝削、沒有壓迫、人人勞動、平等、自由的理想生活圖景,表現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願望和對當時現實生活的不滿。這篇文章約作於永初二年(421),即南朝劉裕弒君篡位的第二年。
  • 【經典名篇】魏晉•陶淵明《桃花源記》賞析
    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
  • 陶淵明的《桃花源記》裡,漁民的原型是誰?桃花源又代表哪裡?
    東晉時期陶淵明的《桃花源記》是一篇名作,嚴格來說是志怪小說,是說有一個捕魚為業的武陵人,乘船遇到一個桃花林,進入探索,來到一個異界。而陶淵明作《桃花源記》故事來源之一,與南陽劉驎之入山採藥有關,劉驎之入衡山採藥,因為過於深入而迷失了道路,最終被伐樹人所救,聽說山中有靈丹妙藥,卻也不得遇見。
  • 一言不合就發糖 《桃花源記》七夕天賜良緣
    原標題:一言不合就發糖 《桃花源記》七夕天賜良緣   七夕抬頭望碧霄,喜鵲雙雙搭鵲橋。七夕到底怎麼過?《桃花源記》特此忠告單身:生活不只眼前的狗糧,還有天賜良緣!浪漫七夕,快來《桃花源記》尋找你的意中人吧!
  • 《桃花源記》經典題訓練
    《桃花源記》經典題訓練《桃花源記》(40分)(15分)2.緣溪而行的漁人忽然看到美麗靜謐的桃林,此景激起了他極大的好奇心,並讓他產生了窮盡桃林的願望請從文中找出這處景物描寫(用原文回答)2.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3.第一段中表現桃花源優美環境的句子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