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詩歌的現實主義精神,漲知識值得一看

2020-12-23 夢回舊景雅美

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是盛唐一顆光焰萬丈的巨星。這位一生憂國憂民、恪守 儒家 傳統的詩人,以他最為自覺最為深沉的社會意識,把個體人格化入廣闊的社會人生,以他出自至性至靈的呼喊,把對 自家命運的自嘆自憐、對社會人生的大悲大痛融為一體;從以凝重的詩筆,血淚的歌唱,描繪了盛唐由盛而衰、萬方多難的時代社會畫卷,真實而深刻地反映了各種尖銳複雜的社會矛盾和廣大人民災難深重的生活,以及自己悲天憫人、愛國愛家的博大情懷,熔鑄成了一部具有眾多社會內容、鮮明時代特色、強烈政治傾向和兼擅眾長、沉鬱頓挫風格的 「詩史」,彪炳青史,流芳千古。其詩歌的現實主義精神具有深遠的價值。

  杜甫詩歌的現實主義精神體現來自於他高度成熟的現實主義創作方法,這主要體現在杜甫詩歌為數眾多、質量很高的敘事詩上面。

杜甫善於選取具有典型意義的人和事,加以藝術的概括,塑造眾多的人物形象,描寫廣闊的社會生活畫面。逾牆而逃的老翁,應急河陽役的老嫗,新安被徵的男子,暮婚晨別的新娘,無家可歸的獨身漢,夔州負薪的老處女,鞠躬盡瘁的諸葛亮,殷勤勸飲的田父,昏庸無能的大臣……組成一個人物形象畫廊。栩栩如生,刻畫淋漓盡致,如此眾多的、真實、鮮明的具有典型意義的形象,是杜甫詩歌的傑出貢獻。

  杜甫善於把主觀的思想感情融化於客觀事實的描述中,讓人物和事實本身說話,自然感人。就象我現在所從事的 新聞 宣傳工作一樣,在新聞稿件中講述客觀事實,讓作者的傾向性從作品中流露,而不是在作品中強調作者的主觀意識。例如杜甫詩歌《麗人行》寫到 「三月三 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態濃意遠淑且真,肌理細膩骨 肉勻。繡羅新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銀麒麟。……紫駝之峰出翠釜,水晶之盤行素鱗。犀箸厭飫久未下,鸞刀縷切空紛綸。……後來鞍馬何逡巡,當軒下馬入錦茵。楊花雪落覆 白萍,青鳥飛去銜紅巾。炙手可熱勢絕倫,慎莫近前臣相嗔 !」

  這首詩諷刺了楊氏兄妹的驕奢荒淫,曲折地反映了君主的昏庸和時政的腐敗,妙在從頭到尾,都用精工細膩的筆觸,鮮明富麗的色彩,嚴肅認真的態度,來描寫場面和情節,讓詩人自己的傾向和感情從場面、情節中流露出來。正如浦起龍在《讀杜心解》中所說: 「無一字譏語,描摹處語語刺譏;無一聲感嘆,點逗處聲聲感嘆。」從而有了比一般輕鬆的諷刺更為強烈的藝術批判力量。另外,如《石壕吏》、《兵車行》、《垂老別》等著名詩篇,都出色地運用了這種手法,讓傾向從事物本身流露 出。

  杜甫在描寫人物時還善於用人物個性化的語言來刻畫心理、塑造形象。無論是對話還是獨白,都精彩傳神。比如 《新婚別》一詩,完全用新娘的口吻寫出:「 兔絲附蓬麻,引蔓故不長 。嫁女與徵夫,不如棄路旁。結髮為妻子,席不暖君床。暮婚晨告別,無乃太匆忙。君行雖不遠,守邊赴河陽。妾身未分明,何時拜姑嫜。父母養我時,日夜將我藏。生女有所歸,雞狗亦得將。君今往死地,沉痛迫中腸。誓欲隨君去,形勢反倉皇。勿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婦人在軍中,兵氣恐不揚。自嗟貧家女,久致羅儒裳。羅儒不復施,對君洗紅妝。仰視百鳥飛,大小必雙翔。人事多錯迕,與君永相望。」這首詩很好地體現出杜甫愛國與愛民的思想,對人民苦難的同情。詩將新娘送別丈夫的無奈、憤恨、抱怨、憂慮、沉痛、勉勵、期待的複雜心理展示無疑,從而塑造出一位感情豐富、深明大義的勞動婦女形象。因為在當時只有先平定戰亂,才能得到最起碼的休養生息的環境。顯然是新婦的呼聲,也體現了杜甫的思想。它如《無家別》、《潼關吏》均採用對話方式;這些人物的話語,通俗樸素,各各符合性格、身份、年齡特徵,顯示出現實主義的特色。因為人物的語言傳神,使我們在閱讀時如聞其聲、如見其人,有著真實、親切的感覺。

相關焦點

  • 用杜甫詩歌構築中小學生人文精神的堡壘
    在杜甫以前,我們從遺存的詩歌中能看到詩人恣情縱意、觀花弄月的瀟灑自在形象,卻極少從詩歌中看到詩人作為父親、兒子、百姓、臣子等有血有肉、可觸摸的日常存在,但自杜甫始,這一現象逐漸改變。杜甫作為傑出的現實主義詩人,一生憂國憂民,關愛百姓,呼喚正義,關注未來。
  • 杜甫詩歌的當下「喚醒」
    可是進入1990年代後,情況卻悄然發生了變化,即和向西方詩歌大師們學習並行不悖,古典詩人杜甫在新詩場域中倍受推崇,他被熱愛的程度甚至遠超李白。詩人們紛紛將其作為書寫資源,肖開愚、周瑟瑟分別用長詩、組詩《向杜甫致敬》,黃燦然、梁曉明、廖偉棠、西川等不約而同地以《杜甫》為題,與之做跨時空的精神對話,至於通過文本鑲嵌或題材選擇的方式書寫杜甫的作者、作品更難以計數。
  • 唐代杜甫《武侯廟》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杜甫簡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聖」,其詩被稱為「詩史」。
  • 李白和杜甫開玩笑的詩歌,李白:你寫得慢!杜甫:你寫得快!
    在中國的詩歌史上,若論詩壇好基友,很多人首先想到的一定是中唐時期的元稹和白居易,他們兩人互相唱和的詩歌有很多,兩位好朋友經常在一起談論詩詞歌賦,兩人合稱「元白」,應該說他們是詩壇的一對首席基友。我們今天聊的李白和杜甫也是一對好朋友,他們都是盛唐時期的頂級詩人,合稱「李杜」。
  • 很多關於杜甫的陳詞濫調該被打碎了
    杜甫的詩歌滿足了歷史的要求,我們習慣於把詩和史聯繫在一起,這使他成為了一個如此重要的詩人。這種情況在當代詩歌裡沒有。當代詩歌基本上已經不負擔述史的作用,與此同時我們又受到外國文學的影響,包括浪漫主義、現實主義、現代主義、後現代主義的影響,我們大多數人寫的基本上是抒情觀念之下的詩歌。
  • 紀念杜甫-光明日報-光明網
    中國傳統的愛國主義,儒家仁者愛人的思想蘊涵其中,憂國與憂民渾然一體,反抗侵略與匡扶正義高度統一,這種心憂天下窮且益堅的家國情懷和忘我精神,是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也是中國古代歷史長河中的進步之光。愛國主義思想的傳承,在中國詩歌發展史中特別突出,而杜甫起了承前啟後的重要作用。誦讀杜詩,可以清楚地看到,《詩經》、《楚辭》及漢魏晉《樂府》對於杜甫的影響。
  • 杜甫很忙?杜甫真的很忙!
    導讀: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漢族,本襄陽人,後徙河南鞏縣。自號少陵野老,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稱為「老杜」。杜甫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被後人稱為「詩聖」,他的詩被稱為「詩史」。
  • 漲知識:李白稱詩仙,杜甫稱詩聖,你知道詩王和詩奴是誰嗎?
    二、詩聖—杜甫杜甫是唐代一位現實主義詩人,他的詩作都吸收現實素材,在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而且他的思想跟儒家息息相關,所以就成了人們眼中的「聖人」,因此後世稱其為「詩聖」。朋友們,你們有沒有漲知識呢?趕緊收藏吧!喜歡我的文章可以點擊關注哦,十分感謝!
  • 活動丨「大、小杜甫」齊聚杜甫草堂,「杜甫詩歌獎」頒獎典禮盛大舉行
    這位偉大的詩人就是杜甫,他為成都留下杜甫草堂,為成都留下了無數壯麗詩篇,更為成都留下了詩歌的精神,而這種詩歌精神與追求,也早已成為了天府文化的一部分,代代相傳。為弘揚天府文化,傳承詩聖精神,發掘青年詩人,延續詩歌血脈,在今年9月,由成都市委宣傳部指導,市網信辦、市教育局、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市文聯主辦,市網際網路文化協會、成都商報社承辦,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協辦的成都詩詞大會第二季——首屆全球「杜甫詩歌獎」當代原創詩歌大賽正式開啟。
  • ...詩人杜甫出生 「杜甫很忙」風靡一時 史上真實的杜甫究竟什麼樣
    原標題:2月12日 唐朝詩人杜甫出生 「杜甫很忙」風靡一時 史上真實的杜甫究竟什麼樣   杜甫(712-770),字子美,漢族,唐朝河南鞏縣(今河南鞏義市)人,自號少陵野老,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
  • 2月12日 唐朝詩人杜甫出生 「杜甫很忙」風靡一時 史上真實的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漢族,唐朝河南鞏縣(今河南鞏義市)人,自號少陵野老,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稱為「老杜」。杜甫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被後人稱為「詩聖」,他的詩被稱為「詩史」。後世稱其杜拾遺、杜工部,也稱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生活於唐朝由盛轉衰的歷史時期,杜甫出身在一個世代「奉儒守官」的家庭,家學淵博。早期作品主要表現理想抱負和所期望的人生道路。
  • 【發招脈絡類】6、中唐詩歌創作的概況
    簡述中唐詩歌創作的概況。 中唐詩人在盛唐那樣的藝術高峰面前,表現出拓展新的詩歌藝術領域的巨大努力,從而使中唐成為繼盛唐之後詩歌的又一繁榮時期,不僅詩人和詩作的數量大大超過盛唐,而且流派繁多。 從盛唐到中唐,是一個巨大的轉變。
  • 從天津卷作文看,我們必讀的書:《杜甫·憂國憂民的詩聖》
    《榜樣的力量:杜甫》寫的是杜甫的一些故事,不僅告訴你他成功的事實,更重要的是展示他們奮鬥的歷程,展現他們在失敗和挫折中所表現出的傑出品質,從中我們可以吸取一些有益的精神元素。杜甫簡介杜甫(712年—770年),唐代著名現實主義詩人。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杜甫官場不得志,親眼目睹了唐朝上層社會的奢靡與社會危機。天寶十四載,安史之亂爆發,杜甫先後輾轉多地。
  • 李白和杜甫誰對後世的影響更大?
    前言唐詩是中國文學尤其是詩歌中的高峰,而李白和杜甫就是這座高峰頂上最閃耀的兩顆明星,各有「詩仙」「詩聖」之稱,並稱「李杜」。也有時稱李白和杜甫為「大李杜」,是因為晚唐李商隱和杜牧被稱為「小李杜」。李白和杜甫二人都對後世詩歌甚至是文人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 通過杜甫感受中華文明精神特質
    今年早些時候,伍德撰稿並主持的紀錄片《杜甫:中國最偉大的詩人》一經播出也引起轟動,讓西方觀眾感受到了「中國詩聖」及其作品的魅力。他關於杜甫的新書《追隨杜甫的足跡》(In the Footsteps of Du Fu)預計於明年出版。實際上,伍德早在學生時代就已經對杜甫以及中華文化產生濃厚興趣。 「文明的精神特質在其詩歌及文學作品中表現得淋漓盡致。」
  • 童年語文書上的「杜甫很忙」到底是誰畫的?
    使中國的水墨人物畫由文人士大夫審美情趣的跡化轉換為表現人生、人性,表達人文關懷,呼喚仁愛精神的載體。蔣兆和的《杜甫像》以白描加皴的手法表現詩聖杜甫的孤寂傲骨。杜甫的詩歌是現實主義的,充滿的家國情懷,悲憤而蒼涼。
  • 杜甫半生悽涼,顛沛流離,「詩聖」經歷過了什麼?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是我國唐代著名的現實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聖」的杜甫,他的詩被譽為「詩史」。02杜甫詩歌的影響杜甫的詩風沉鬱頓挫,憂國憂民,他所作的詩多涉筆社會動蕩、政治黑暗、人民疾苦,反映了當時社會矛盾和民間的疾苦,也側面的體現了唐朝由昌盛轉變為衰敗所發生的變化,更多地表達了儒家崇高的仁愛精神和強烈的憂患意識。
  • 山有秦嶺 詩有杜甫
    席崇熙攝提到杜甫,我們大多數人會想到的最恰當的形容就是「偉大」。其人性的溫暖、悲天憫人的博大胸襟和憂國憂民、以天下為己任的崇高精神,如閃耀的晨星,穿越時空,至今仍照亮我們思想的星空。杜甫是中國的,更是世界的最近,英國BBC紀錄片《杜甫:中國最偉大的詩人》播出,唐代大詩人杜甫在1000多年後成了「國際網紅」。
  • 杜甫詩歌音樂會開啟 唱一曲《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6月21日上午,杜甫草堂大雅堂琴聲悠悠,樂音婉轉,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系列活動之「且詩且歌,詩韻千古」杜甫詩歌音樂會詩意呈現。在《經典詠流傳》節目中,陳彼得將杜甫的《成都府》譜曲演唱,唱出對故鄉的眷戀與渴望,張靚穎演繹的《春夜喜雨》,讓人們在歌聲裡感受巴山夜雨,體會成都這座城市獨有的溫婉魅力。 ↑活動現場杜甫是中國古典詩歌的集大成者,被尊為「詩聖」,他的詩歌被譽為「詩史」。
  • 小學生惡搞杜甫,班主任看哭了,美術老師卻贊:可造之材
    杜甫很忙,除了寫的詩歌給同學們帶去各種情緒以外,還給枯燥的課本製造了一些有趣的點。不知道從何時起,很多小學生就喜歡惡搞杜甫先生,用他的插畫創造一些與眾不同的形象。既有流行的,也有懷舊的,既有未來科幻感很強的,也有比較現實主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