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和杜甫誰對後世的影響更大?

2020-12-15 小白讀詩文

前言

唐詩是中國文學尤其是詩歌中的高峰,而李白和杜甫就是這座高峰頂上最閃耀的兩顆明星,各有「詩仙」「詩聖」之稱,並稱「李杜」。也有時稱李白和杜甫為「大李杜」,是因為晚唐李商隱和杜牧被稱為「小李杜」。李白和杜甫二人都對後世詩歌甚至是文人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李白: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因詩風飄逸脫俗,被後人譽為「詩仙」,或因官職稱李翰林,有《李太白集》傳世。文學史上李白也留有詞賦,「李白詞」享有極為崇高的地位,不過有部分為後人偽作。

李白是中國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之一,他生活在盛唐時期,性格豪邁,熱愛交友遊歷,同時有因為仕途不順而鍾情黃老學說,求仙訪道,所有詩中自然境界開闊,高飛飄渺之感。再加上李白詩歌中個人色彩濃厚,他強烈地表現自我,突出抒自己的獨特個性,愛憎分明,並喜用善用誇張,在詩中毫不掩飾、也不加節制地抒發感情,因而他的詩歌具有鮮明的浪漫主義特色。

李白詩天才型的詩人,他的詩歌往往發想無端,思緒飄渺,將自身感悟與才學通過詩歌一一傾吐出來。所以唐代大詩人賀知章在看了李白的《蜀道難》之後感嘆:「公非人世之人,可不是太白星精耶?」這是李白「詩仙」得名之始。

杜甫與李白同時而小11歲,他們曾有一年多相處的日子,之後老杜一直無法忘記李白,他盛讚李白「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群」,「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

韓愈說:「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唐朝文宗御封李白的詩歌、裴旻的劍舞、張旭的草書為「三絕」。

現代詩人余光中有一首《尋李白》,中有詩句「酒入豪腸,七分釀成了月光,餘下的三分嘯成劍氣,繡口一吐,就半個盛唐」,不是過譽。

杜甫:語不驚人死不休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被後人稱為「詩聖」。有「三吏」、「三別」等記錄「安史之亂」時期社會現實的名作,被稱為「詩史」。杜甫現有約1500首詩歌被保留了下來,大多集於《杜工部集》。

杜甫是中國最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是唐代詩歌藝術的集大成者。與李白詩自成一體不同,杜甫不僅有天才,而且善於學習總結,「別裁偽體親風雅,轉益多師是汝師」,他主張多學習多吸收。他繼承《詩經》漢樂府和建安詩歌的傳統,在現實主義詩歌的道路上越走越寬,越走越遠,擅長各種詩歌體裁。沉鬱頓挫是他大部分詩作,尤其是安史之亂後的總體風格特徵。

杜甫的詩歌在格律上,具有鍊字精到、對仗工整等特點,但他又不僅是擅長律詩。絕句、古風也能寫得很好。杜甫的詩歌在風格上,也是能兼備多種風格的,元稹這樣評價杜甫:「至於子美,蓋所謂上薄風騷,下該沈、宋,言奪蘇、李,氣吞曹、劉,掩顏、謝之孤高,雜徐、庾之流麗,盡得古今之體勢,而兼人人之所獨專矣。」唐代韓愈說:「獨有工部′稱全美,當日詩人無擬論。」北宋蘇軾:「古今詩人眾矣,而杜子美為首,豈非以其流落饑寒,終身不用,而一飯未嘗忘君也歟?」這些都是對杜甫集大成的詩歌藝術的很好肯定。

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

但是要說誰的詩作水平高?李白還是杜甫?

李白在詩壇一出現就震驚八方,當時朝野上下都許為奇才,若干人紛紛拜倒在地,包括大詩人杜甫。在唐人眼中,李白杜甫都具有極高地位,不過宋以後,杜甫地位極高,出現些許對李白的非議之詞。

杜甫在在世時,地位不算太高。等到中唐以後,元白詩派學漢樂府,學杜甫,韓、孟等也學杜甫,他的地位逐漸升高。到了宋代,詩壇上愛他的練字、對仗,從者如過江之鯽,杜甫的地位極高。

到底誰好?古人多有爭論。就像粉絲擁戴自己的偶像,李杜就是千百年來諸多文人的頭號偶像,所以有時候不免為了維護偶像踩一踩別人。但是誰好呢?傻瓜才做選擇,真正的名士都愛都學。正如嚴羽有一段話很是值得參考,嚴羽在《滄浪詩話》說:

「李、杜二公,正不當優劣。太白有一二妙處,子美不能道;子美有一二妙處,太白不能作。子美不能為太白之飄逸。太白不能為子美之沉鬱。太白《夢遊天姥吟》《遠別離》等,子美不能道。子美《北徵》《兵車行》《垂老別》等,太白不能作。論詩以李、杜為準,挾天子以令諸侯也。少陵詩法如孫吳。太白詩法如李廣。」

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

那麼李白和杜甫對後世詩壇的影響誰大一些呢?

歷來眾說紛紜。有許多人仰慕太白為人瀟灑,詩風飄逸多變,言語真誠而又有感染力。宋朝開始,杜甫的地位變得更高,許多人學杜甫的吟詠、練字,最著名的數宋代黃庭堅為代表的「江西詩派」,明著尊杜甫為主,黃庭堅、陳師道、陳與義為宗,並稱「江西詩派」的一祖三宗。李杜對詩壇、對文人的影響都很大,不過可能各有側重。

李白對後世的巨大影響,更多地是在他詩歌中表現出來的獨特的人格力量和個性魅力,他的驕傲自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仰天大笑出門去,我們豈是蓬蒿人」;他的風骨「戲萬乘若僚友,視同列如草芥」;他為求官時的豁達「生不用封萬戶侯,但願一識韓荊州」等等,都是他真實的情感表達。這在中國古代保守、壓抑的傳統中,李白這樣狂放不羈、純真豁達的性格實在是有著巨大的吸引力。而他詩歌的豪放飄逸、變幻莫測,以及對「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的自然美的語言追求,都對後世的蘇軾、陸遊等有影響。

杜甫是一位詩歌藝術的集大成者,也是一位承前啟後的詩人。他的格律、練字等對元白詩派、韓孟詩派、江西詩派等等有深遠影響。但是,杜甫更為重要的影響,是在他的人格、思想情操上。宋以後的詩壇學杜甫較多,就是這樣一個非詩歌本身的原因,那就是儒家提倡文以載道,詩歌要有一定的教化作用,大抵就是孔子「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的延伸,這就是道德角度。杜甫時時刻刻心念國家安危,同情生民疾苦,這樣憂國憂民在宋代儒學又重新興盛之後更加適合當時社會。

還有許多詩人學杜甫不學李白,有詩評家說得比較尖銳,但是也很在理。因為太白寫詩純以氣象勝,學太白沒有一定的才氣和心氣,最終落得一個四不像。但是學杜甫,即便學不成,得到一鱗半爪也是足夠嚼用了。

但是不管怎麼說來,李杜並舉是後世許多文人的共識。偶爾有些狂妄之徒,也翻不起大的波浪。正如杜甫那首詩歌所說的「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等你們都化作塵土不復存在,長江黃河照樣長流不息,這些貶低諷刺兩位大詩人的無名之輩,永不能掩蓋兩位大詩人的光芒。

相關焦點

  • 李白和杜甫的詩詞水平到底誰更勝一籌
    說起唐詩,我們不得不說起李白,也不得不說起杜甫,一人稱詩仙,一人謂詩聖,有人問誰的詩歌水平更勝一籌呢?眾所周知,李白和杜甫屬於同一時代的詩人,李白年長杜甫11歲,兩人有深交,有相同點,也有不同點, 一生也都活了五、六十年的光景。
  • 李白和杜甫不是兩個人——忽然想說說李白和杜甫
    在文學地位大不如前的現代社會中,李白和杜甫都已經走下了神壇,但他們作為一個詩人的成就,在他們之後的任何時代,包括現在絲毫也未曾減低。兩位詩人的差異,不但論詩者,即使一般的讀者也能注意到,但對於他們的相同和相似之處卻所論甚少。對兩位偉大詩人的評價,前人已經總結了太多。
  • 後世最狂妄的一首詩,藐視李白杜甫,卻寫得深入人心
    此詩簡直可以稱為,後世最狂妄的一首詩,藐視李白杜甫,卻寫得深入人心。這首古詩的作者,乃是清朝的著名才子趙翼,他一生富有文採,精通詩歌音律。他不僅對古文深有研究,而且還一直致力於推陳出新,為古代詩歌加入全新的元素。在千古文學史上,他可謂是一個難得的積極分子。
  • 孔子和老子誰的文學成就更高,對後世的影響更大?
    孔子和老子誰的文學成就更高,對後世的影響更大?一個民族得以長足的發展和繁衍,與其優秀的文化及精神文明有著重要的聯繫。中華上下五千年,文化傳承永不斷。在中華幾千年的文明史上,億萬華夏人民生生不息,優秀的中華文化源遠流長。
  • 李白和杜甫,為何被稱為「詩仙」和「詩聖」,區別是什麼
    李白和杜甫,為何被稱為「詩仙」和「詩聖」,區別是什麼文/成長新視點序言:詩歌,是一種抒情言志的文化載體,更是中華文化的瑰寶,源遠流長,群星璀璨。唐代,是我國詩歌發展的黃金時代。他的詩,範圍廣、成就高,極大地豐富了古體詩的表現技巧,把樂府詩的寫作推進到了一個新的高度,他和王昌齡的七言絕句一起被後世推為唐人七絕的代表作。李白的詩,顯示出很高的才華、豐富的想像力,富有濃鬱的浪漫主義色彩,充分表現了盛唐社會士人的自信與抱負,神採飛揚、充滿理想。
  • 李白和杜甫誰更厲害?詩人們已經吵了一千多年
    「詩仙」李白和「詩聖」杜甫他們可是家喻戶曉、人盡皆知 不過以百弟的水平實在是說不出誰更厲害一些 但是百弟發現歷代的詩人們也在爭論這個問題而且「吵」起來就是上千年 百弟這就帶著大家看看他們的意見最早提出李白和杜甫誰更厲害這個話題的,是中唐的著名詩人元稹。
  • 杜甫為什麼稱為詩聖?李白杜甫究竟有什麼淵源,你更喜歡誰
    杜甫為什麼稱為詩聖?李白杜甫究竟有什麼淵源,你更喜歡誰中國的詩詞文化一直是享譽社會的,詩詞文化博大精深,而在唐朝宋朝是中國詩詞文化發展最牛的時代。而杜甫是很多人都知道的名人,杜甫生平寫出了很多的詩詞,而且很多都流傳至今,我們小時候學的杜甫的詩詞現在還能朗朗上口。杜甫在歷史上被稱為詩聖,杜甫被稱為詩聖的原因:對近體詩發展所做的貢獻無與倫比。而近體詩又是唐代以後的主流,唐朝之後的詩人大多都受到杜甫的影響,這一點非常重要。
  • 都是在月夜乘船遠遊,李白和杜甫各寫下首經典五律,高下立判
    雖說「文無第一,武無第二」,但卻終究擋不住大家對李白和杜甫誰是唐詩第一的爭論。如果用武俠人物將二人做一個對比,那李白或許就是楊過,他個性灑脫浪漫,出招不講究章法,憑的是出奇制勝;而杜甫則更像郭靖,他個性沉鬱耿介,出招穩健,憑的是硬實力。若這兩人真的打起來,誰勝誰負當真是未知數。
  • 李白灑脫不羈賦含「西式浪漫」,為何在西方粉絲卻比不上杜甫?
    李白的詩在情懷抒發和想像比喻上後世無人可比,絕對的浪漫主義。但他的詩作很難研習複製,畢竟他都是從心出發,形式從無固定套路。2.然而杜甫的詩作在人生磨礪裡不斷成長相較於李白的渾然天成灑脫不羈,杜甫的詩作就是踏踏實實從張白紙出發的。
  • 唐詩四大家分別指誰?他們有何成就?除了李白杜甫沒想到還有他!
    唐詩是中華民族珍貴的文化遺產之一,是中華文化寶庫中的一顆明珠,同時也對世界上許多國家的文化發展產生了很大影響,對於後人研究唐代的政治、民情、風俗、文化等都有重要的參考意義。自唐初陳子昂和「初唐四傑」起,唐朝著名詩人層出不窮。其中,有四位詩人被稱為「唐詩四大家」,他們分別是誰?在詩歌方面有何成就?
  • 太陽和月亮的相碰——李白和杜甫的友情
    杜甫早已欽佩李白的詩才,這番朝夕相處,李白奔放、率真、浪漫的情懷,張揚的人格魅力,都讓杜甫傾慕不已。我們不難想像,在他們的交往中,李白是主導者,杜甫是追隨者。杜甫注視「偶像」的目光裡,該有多少的崇拜和欽敬。所以,在分別多年之後,杜甫曾多次寫詩回憶這段日子。李杜攜手暢遊洛陽,談詩論文,當然,更少不了舉杯暢飲。
  • 李白、杜甫、白居易若同時參加殿試,誰能及第
    李白、杜甫、白居易,是唐朝最偉大的詩人,他們都有遠大志向。李白曾寫過「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這樣的豪言壯語。杜甫更是以憂國憂民著稱,「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今天讀來,還讓人印象深刻、感動不已。至於白居易,也是入世之人。
  • 李白很經典的一首詩,躺在沙丘城想念杜甫,最後10字成千古名句
    文/顧無【引觴漫談】大家印象裡李白和杜甫的關係是怎樣的?是偶像和粉絲的關係,還是忘年交,或者是互相看不慣的仇敵?然而歷史上還就是有這種人,他們還認認真真的去做考證,從歷史中發現一些李杜不和的蛛絲馬跡,然後費盡心思的炒作,希望大家接受自己的觀點,以至於在後世也產生了不小的影響,不是有很多人都認為李白看不上杜甫嗎,杜甫給李白寫了14首,李白卻僅僅給杜甫寫了3首詩。一個很簡單的道理,李白如果看不上杜甫,當初就根本不會與杜甫見面。
  • 杜甫和李白差在哪,為何死後數千年的今天,他才被真正追捧起來
    放眼五千年歷史,恐怕再沒有一個時代能夠有如此昌盛的作詩之風,上至皇帝百官,下至市井百姓,大唐幾乎無人不會作詩,其中最傑出的代表人物,就是李白與杜甫。雖然在後世,他們同樣備受讚譽,共稱詩壇雙壁,但在唐代人的認知中,李白和杜甫絕不是一條水平線的詩人。在唐朝,李白詩名遠播,天下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無論生前死後,都是人們心中名副其實的"詩仙"。
  • 有一種情感,叫「杜甫和李白」
    唐朝,是中國歷史朝代中公認的最強盛的朝代,在享國的289年中,無論是在政治、經濟、文化和外交方面,湧現出不少豪橫中華民族歷史的人物,尤其在詩歌方面,唐詩在中華民族的文化歷史中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影響了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文化素養,而唐詩的作者們中,李白和杜甫則是頂級流量代表人物。
  • 漲知識:李白稱詩仙,杜甫稱詩聖,你知道詩王和詩奴是誰嗎?
    既然唐詩是漢民族文化的一顆璀璨明珠,那麼那些唐代詩人就是親自雕刻明珠的工匠,他們因為自己不同的作詩風格而得到後世不同的讚譽,今天小編就來整理一下唐朝各位大才子所受到的美譽。一、詩仙—李白李白是家喻戶曉的大詩人,幾乎每一個上過學的人都學過他的作品,他的詩作善於從神話、傳說中汲取素材,常常給人一種飄逸的感覺,因此後人稱他為「詩仙」。
  • 李白和杜甫開玩笑的詩歌,李白:你寫得慢!杜甫:你寫得快!
    在中國的詩歌史上,若論詩壇好基友,很多人首先想到的一定是中唐時期的元稹和白居易,他們兩人互相唱和的詩歌有很多,兩位好朋友經常在一起談論詩詞歌賦,兩人合稱「元白」,應該說他們是詩壇的一對首席基友。我們今天聊的李白和杜甫也是一對好朋友,他們都是盛唐時期的頂級詩人,合稱「李杜」。
  • 被詩詞耽誤的化學家——李白、杜甫
    李白和杜甫都是唐詩的頂級經典作家,一個詩仙,一個詩聖,似乎都和化學風馬牛不相及,怎麼會成化學家
  • 詩仙是李白,詩聖是杜甫,您心目中的詞聖和詞仙是誰?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詩聖」是杜甫,但是沒有人說誰是「詞聖」,題主還提供了幾個著名的詞人:李後主、蘇軾、辛棄疾、周邦彥、姜夔……我們知道,李白是詩仙,杜甫是詩聖,那麼詞聖需要具備什麼特點呢?老街認為詞聖應該有這個幾個特點:首先,是男性詞人(不是歧視女性啊);其次,其作品應該有憂國憂民之心;另外,他的作品數量與質量都應該比較高。
  • 被詩詞耽誤的化學家--李白、杜甫
    李白和杜甫都是唐詩的頂級經典作家,一個詩仙,一個詩聖,似乎都和化學風馬牛不相及,怎麼會成化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