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歲寶寶不給面,爺爺一抱就開始哭,爺爺:明明以前最喜歡我抱了

2021-01-21 齊姐育兒

文 | 齊姐育兒 本文為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有人說,嬰兒有辨別善惡的本能。他能夠很敏銳地察覺到,別人對他散發的是善意還是惡意。

不過這個說話一直沒有得到驗證,所以我們也無法判斷到底是真是假。

但是,有一點是毋庸置疑的,那就是寶寶對待不同的人反應也不同,甚至寶寶的態度還會隨著時間而變化。

周晶的女兒小粥粥已經一周歲了,小傢伙眼睛又大又亮,長得十分可愛。

在她的周歲宴當天,周晶邀請了很多親朋好友,其中就包括小粥粥的爺爺奶奶。

爺爺一看到小粥粥就歡喜的不行,抱著她囡囡長囡囡短,但小粥粥卻不怎麼給面,一見到爺爺就哭,哭的稀裡譁啦的。

後來周晶心疼女兒,就把她抱回來了。

奶奶也嫌棄爺爺,怪他把小孫女還嚇到了,爺爺很委屈,嘟囔道:「囡囡明明以前最喜歡我抱的,怎麼現在突然變了呢!」

寶寶突然見到陌生人會哭,其實是他到了認生期。

大家都知道,寶寶在剛出生的時候,視力基本為「0」。

在他的眼裡,世界都是模模糊糊的一團,更沒有任何色彩。這個時候,他基本上不會認人,因為他壓根就看不清別人的臉。

等到他慢慢長大,視力逐漸發育得越來越清晰,包括聽力、嗅覺、觸覺。

基本上等到4個月的時候,他就能辨別出常見的幾個人和陌生人的區別,同時會出現陌生人焦慮。這種心情,就好像天生的盲人突然有一天看到了整個世界。除了開心之外,他更多的情緒是面對陌生事物的恐慌和極度的不適應。寶寶也是如此。

所以,這個時候寶寶不僅會見到陌生人就哭,還會特別依賴媽媽。

這也是為什麼4個月以前的寶寶見到陌生人不僅不會哭,甚至還會笑,但是4個月以後卻突然特別害怕陌生人的原因。

除此之外,寶寶見到某個特定的人會哭的特別厲害,那大概是以下幾個原因:

①長相不符合他的審美

沒錯,就是審美觀。別看寶寶年紀這麼小,實際上他也有自己的審美觀。他對於「美」和「醜」有自己的一套判斷標準。

如果不符合寶寶的審美,他會覺得你的長相特別有攻擊性,讓他感覺非常害怕,他也會特別排斥你的接近。

所以,長得把娃嚇哭那真不是說說而已。

②氣味令寶寶感到不適

寶寶的視覺範圍雖然比較窄,但他的嗅覺還是比較正常的。

就比如,當媽媽抱起他的時候,她身上傳來的特殊味道會讓他感覺到安心,哪怕在睡夢中他也能感覺到安心。

但如果這個人的身上有非常不好的味道,且刺激性很大,例如酒味、香菸味、刺鼻的香水味,寶寶的本能就會讓他下意識地遠離氣味源。

所以寶寶並不是不喜歡你,可能只是討厭你身上的氣味罷了。

寶寶認生是非常正常的生理現象,說明他的視力發育和大腦發育都已經趨向於成熟了。所以寶媽不用過分擔憂。

不過需要父母格外注意,多多陪伴,因為這個時候他會極度缺乏安全感。

相關焦點

  • 爸爸抱新生兒像「端菜」,爺爺搶來抱姿勢「豪橫」,隔代親無疑了
    對於「新生力量」,總是看也看不夠,都想上去抱一抱。可是未見得每個家長都會正確地抱娃哦,還因此鬧出了不少笑話。第一次抱這麼小的一團兒,爸爸有些心虛,他努力地抱起孩子,輕輕搖晃。看寶爸那「四平八穩」的樣子,越看越像「端菜」,寶媽忍不住笑了起來,還得忍著刀口的疼痛。或許是不太舒服,嬰兒哇的一聲就哭了。
  • 新手爸爸不會抱新生兒,動作生疏惹人笑,爺爺搶來抱姿勢如出一轍
    今日問題:抱新生兒也是一門大學問剛出生的孩子極其惹人疼愛,誰看了都想上去抱一抱親一親,這是對孩子表達愛意的一種方式。老人們對隔代的孩子尤其寵愛,現在不像以前那麼多規矩了,以前媳婦剛生完孩子,公公是不能進去的。現在,很多公公也會選擇在第一時間和兒子一起進去看媳婦和孫子。新生命的誕生有一股神奇的力量,讓人忍不住想接到自己的懷裡抱著。
  • 「寶寶哭不抱,不哭才抱」的創始人,後來怎麼樣了?結局很諷刺
    昨天晚上去朋友麗麗家做客,發現麗麗和婆婆因為什麼時候抱孩子開始爭吵。婆婆聽到孩子哭了,立馬跑過去抱住孩子,但是麗麗卻勸婆婆等孩子不哭了再抱,否則孩子以後會養成了愛哭的壞習慣。但是莉莉婆婆卻說「孩子現在哭的時間比不哭的時間長,你都要孩子一直哭著嗎?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麗麗氣不打一處來,明明是怕婆婆太累,婆婆卻說是自己做錯了,到底誰對誰做呢?在查閱過資料之後發現「寶寶哭不抱,不哭才抱」最早是來源於國外,創始人名叫約翰·華生。
  • 爺爺嫌寶爸抱娃像「端菜」,自己搶過來抱時,寶媽:刀口差點笑開
    孩子出生是一家人最開心的時候了,尤其是爺爺和奶奶,看見自己的隔輩人更是喜愛的不行,捧在手心怕摔了,含在嘴裡怕化了,恨不得把全世界最好的東西都給他。讓寶爸寶媽都懷疑,到底自己是親生的還是隔輩親是親生的。小婷十月懷胎罪可是沒少遭,好不容易挨到了分娩的這一天,全家人也都齊聚醫院等著迎接寶寶的到來。剖腹產手術非常順利,很快小婷和寶寶就被推回了病房,這時候興奮的寶爸說要抱抱寶寶,但是年輕的寶爸卻一點抱孩子的經驗也沒有,顫抖著雙手把寶寶給託了起來,動作還非常的僵硬,讓寶寶頓時失去了安全感開始大哭。
  • 寶寶滿月辦酒席,爺爺「上菜式」抱孩子:確定不看看我家寶寶嗎
    按照村子裡的習俗,滿月酒的時候,家人需要將娃娃抱出來讓親戚好友們看看,但是當時恰巧寶寶的爹媽忙著照顧客人,只剩爺爺一個人是比較清閒的,所以抱娃這個任務就落在爺爺的頭上。大家紛紛入席就座後,等著娃的爺爺抱娃出來。在眾人的目光下,爺爺終於抱著娃來上了,但是看到爺爺抱孩子的方式後,大家都忍不住笑了出來。
  • 寶寶滿月辦酒席,爺爺「上菜式」抱孩子:確定不看看我家寶寶嗎
    按照村子裡的習俗,滿月酒的時候,家人需要將娃娃抱出來讓親戚好友們看看,但是當時恰巧寶寶的爹媽忙著照顧客人,只剩爺爺一個人是比較清閒的,所以抱娃這個任務就落在爺爺的頭上。在眾人的目光下,爺爺終於抱著娃來上了,但是看到爺爺抱孩子的方式後,大家都忍不住笑了出來。爺爺端著一個洗澡墊,娃就乖乖地躺在墊子的中間,爺爺的身體略微僵硬,生怕手中的孩子遭到什麼意外。這位爺爺上菜式的抱娃,似乎在說:確定不看看我家寶寶嗎?
  • 我要乖,因為只有爺爺抱我:二胎來了,大寶的情緒你注意到了嗎
    媽媽終於意識到大寶的反常了,詢問大寶是不是不開心。大寶委屈地說:「媽媽抱弟弟,奶奶抱弟弟,爸爸抱弟弟,只有爺爺抱我,我要乖乖的。」一席話讓全家人意識到二寶的到來,對大寶的影響有多大,雖然他是一個才2歲的孩子,但這段時間他已經敏銳地覺察到了家人對他的變化。他表現出來的與年齡不相符的聽話懂事,只因為不想失去家人的愛。
  • 為什麼寶寶被某個人一抱就哭?不要迷信,原因要心中有數
    上個星期,我和幾位寶媽聊天,有寶媽說起,今年五月份家裡寶寶突然不讓爺爺抱,爺爺一抱就哭,好像很害怕。之後,沒過多久,孩子的爺爺就遭遇意外,與世長辭了。她家裡人懷疑,不是是寶寶早已預感到不好的事情發生,所以才有那種表現?接著,我又聽見有寶媽說,她家裡寶寶在幾個月大的時候,也是只對某個人比較敏感,寶寶願意讓很多人抱,就是不讓某些人抱,非常奇怪。
  • 為什麼寶寶被某個人一抱就哭?並非迷信,背後有科學道理
    上周,幾個寶媽一起聚會,其中一位媽媽提到,今年五月,家裡的寶寶突然拒絕讓爺爺抱他。爺爺一抱他就哭,好像很害怕。不久後,孩子的爺爺出了車禍走了,她的家人便懷疑,是不是寶寶事先預見到不好的事情會發生,所以才會有這種表現?
  • 【朗讀者】我的爺爺 | 鄭文豪
    我還依稀記得,上幼兒園後,有一次在幼兒園裡,我從很高的滑梯上面摔下來,兩個膝蓋都擦破了,流著血,疼的哭了起來。直到我看到爺爺來接我的時候,我不哭了,被爺爺抱到他那二八自行車的車梁上坐下時,就踏實了。因為我知道,爺爺是一名醫生,什麼病都能看好的神醫。從小,爺爺就是我的脊梁,我的靠山。
  • 爺爺抽完煙就會去抱寶寶我老說也不太好
    前日16:00,一女士來電:我剛剛生了寶寶,家裡總是有人抽菸。本來他們都是蠻注意的,我也經常會提醒他們,但總有問題存在,而且老說也不太好。  比如爺爺抽完煙就會去抱寶寶,或者去碰寶寶要用的東西。我想知道這種「三手煙」有哪些危害?我們家裡人都很愛看快報,所以想請你們來說說這方面的危害,引起他們的重視。
  • 寶寶哭了到底抱還是不抱?聽聽專家怎麼說
    每個寶寶都是爸媽的心頭肉,寶寶因為年齡小,有什麼需求只能通過哭解決,所以,我們經常會聽到寶寶的哭聲。那麼,寶寶一哭,作為爸媽的我們,需要馬上抱起來嗎?李玟瑾教授說過:孩子一歲以內哭了就要立刻抱起來。一歲以內的養育方式對孩子起著重要的作用,會決定孩子的性格和情感、會決定孩子的言語發育、會決定社會性發展,以及認知方式。要讓孩子感受到快樂。其實,作為撫養人的我們,每天都在照顧孩子,如果仔細觀察,會發現寶寶會通過哭聲來表達他的情緒。
  • 爺爺抽菸後抱孩子,被孩子媽媽說臭:隔輩親該怎麼做才好
    奶奶給楠楠做了蛋羹,楠楠也不是故意的,正好手一扒拉,整個蛋羹全都碎在地上,奶奶當時就有點不高興的樣子。所以,爺爺奶奶誤以為梅子背後和孩子說了什麼壞話,所以和爺爺奶奶不親近。楠楠小時候,爺爺剛抽完煙就抱楠楠,弄得楠楠滿身煙味,梅子當時忍不住背後和孩子說:真臭。
  • 別再聽爺爺奶奶的話,夏天給孩子穿這種褲子,除非你不想抱孫子
    導讀:別再聽爺爺奶奶的話,夏天給孩子穿這種褲子,除非你不想抱孫子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別再聽爺爺奶奶的話,夏天給孩子穿這種褲子,除非你不想抱孫子!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一抱就笑,一放就哭」,寶寶為什麼總是喜歡被抱著走?
    執筆:楊十一編輯:楊十一定稿:歐陽比文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寶寶特別喜歡被抱起來走,每次當寶寶哭鬧時,把他抱起來來回走兩圈都是特別有效的但是當你覺得差不多了,準備把他放下來,他又開始哭鬧不止了,那麼孩子為什麼這麼喜歡被大人抱起來走呢?
  • 爺爺給寶寶買只小雞,寶寶愛不釋手,做出的動作卻讓爺爺著急
    一開始小雞站在床上不敢動,慢慢適應著周圍的環境,小孫子也用自己的手輕輕撫摸小雞,可能在想這是什麼東西,然後熟悉以後輕輕把小雞抱起來,與小雞一起玩耍,小雞也逐漸適應了眼前的小主人。但是當爺爺覺得小孫子可以跟小雞和諧相處,一起玩耍的時候,出人意料的一幕出現了。
  • 爺爺想抱新生兒,卻遭寶媽拒絕:您不能抱,解釋原因後全家點讚
    一位媽媽講述自己生產過後的一件趣事,懷孕九個月以後,本來離醫生說的預產期還有三個星期的時候,她開始出現宮縮的情況,一家長不清楚是不是要生了,再加上孕婦的身體本就虛弱,於是辦理了住院。好幾個小時過去以後,孩子總算是生下來了,寶寶先被護士抱出去清理身體,然後護士就開始給孕婦做生下來的清理和護理工作,等她被推出產房看見父母、丈夫的那一刻,就覺得自己終於活過來了。
  • 爺爺嫌兒抱娃像「端菜」,搶來抱姿勢更「豪橫」,寶媽笑得刀口疼
    不久之後,寶寶就出生了,全家人都很高興,媽媽做的是剖腹產手術,看到可愛的寶寶,爸爸簡直愛不釋手,於是抱起了孩子仔細的看著,但是爸爸因為沒有抱娃的經驗,抱娃的姿勢也十分僵硬,就像是在「端菜」一樣,小心翼翼讓人看了也很擔心,這時候爺爺看不下去了
  • 爸爸抱孩子手忙腳亂,爺爺「搶」過娃來示範,網友:正宗菜雞互啄
    而寶爸看到躺在旁邊的寶寶時非常的興奮自己也終於成為了一個爸爸,所以就想要動手去抱抱孩子。但是因為寶寶身上實在是太軟了,寶爸一時不知道應該從何下手,所以在抱著他的過程當中全程都很僵硬。一旁的爺爺看著非常的著急,一直在說這麼大個人了連抱孩子都不會。直接接過了自己的小孫子,抱在自己的懷裡。
  • 「娃哭不抱、不哭才抱」,「哭聲免疫法」的創始人,他的孩子咋樣
    聽到寶寶哭聲的那一刻,就證明這個世界又多一個鮮活的生命,同時也意味著,父母要承擔起養育孩子的責任。尤其是在一歲以前,孩子是不會用語言表達自己想法的,只能用哭聲來表達,這個階段帶孩子是最難的時候。在中國,孩子只要一哭,不是餓了,就是困了或是尿了,再不濟就是想讓父母和自己玩兒,因此很多父母聽到孩子一哭,便立刻抱起來安慰。但在國外卻一直盛行一種哭聲免疫法的育兒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