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湯中,如果按食材的高級程度來算,鮑魚雞湯或者參雞湯算是當中的佼佼者了。
一人一鍋,似乎是屬於參雞湯的執念。
拋開其他不講,一鍋僅由自己獨享的雞湯,光是儀式感就足以讓人沉迷了。
一口小石鍋端到面前,先嘗一口未加任何調味的原湯,然後用金屬扁筷向雞肚子部位稍稍著力,燉得肉爛骨酥的雞仔很容易就能拆解開來,塞滿腹中人參、糯米、大棗、堅果也終於亮相。
所謂參雞湯之意不在雞也不在湯,最美妙的部分就是這些已經吸飽湯汁的米粒,看上去油亮油亮,吃到嘴裡軟軟糯糯。
剔出大塊雞骨,整鍋攪拌到色白濃稠,令肉、米、藥香一同撲鼻,連湯帶米帶肉地舀起來吃,全身發汗,呼哧帶喘也停不下來。
等到一鍋見底,回過味來,會感到像蛋白質+人參這樣朝氣蓬勃的組合,不以如此充滿鬥志的勁頭吃下去,就無法詮釋出這道食物要為人補養的精神。
那麼怎樣才算是一鍋正宗的參雞湯呢?
先說雞,選用農場散養,而且是49天齡以內的童子雞來製作。因為老母雞肉質太老,只有散養的童子雞才能皮脆肉嫩,而且久燉也不會散架。
然後去頭去腳,再把雞肚子剖開後往裡面塞入糯米、紅棗、板慄和高麗參。這些是基本且不可或缺的食材。
高麗參能大補元氣,而且安神生津;糯米和板慄都時溫和暖胃的食材,紅棗又能補血。吃到肚子裡比吃十全大補湯還令人踏實。
別以為這樣就完了,韓式參雞湯還有個小細節,就是會把兩條腿打個結。這樣才能把那一肚子好貨都「封存」在雞的身體裡。
真正好的參雞湯,湯色應該是白淨澄澈的。雞湯和食材是彼此涇渭分明的狀態,不會形成一鍋混沌。
雞湯雖然看起來很醇厚,但不僅不油膩,口感還很清爽。
湯裡的雞肉也被燉煮得極爛,筷子一夾之下骨肉分離,肉又牽扯出滿滿粘糯彈牙的糯米。尤其那充分吸收和汲取了雞湯、高麗參、紅棗和板慄精華的糯米吃起來比嫩雞肉更要美味。
冬日裡,冷風颼颼,最適合喝一碗熱乎乎的靚湯啦!
參雞湯做法
食材:
童子雞1隻 / 姜5片 / 長白山6-7年鮮參1支 / 紅棗適量 / 水適量 / 鹽適量
步驟:
1、 清水洗淨鮮參根須上的泥巴,大棗洗淨備用。
2、清水加薑片煮沸,雞洗淨,放入沸水中焯燙除去血後撈出衝淨,放進湯鍋中。
3、放入洗淨的紅棗和長白山鮮參(不想要太濃的參味,可以切片放少量)。
4、加入清水沒過食材,大火燒開後轉中小火燉煮2小時。
5、(開鍋後可適量撒些枸杞略煮一會兒)食用前加鹽調味即可。
湯是好喝,但肉也營養十足。喝湯吃肉,這個冬天不怕冷!
ps:關於煲煮雞湯 —— 公雞比母雞脂肪含量少;想要脂肪更少,也可以將雞皮去除後再進行煲煮。
吃參雞湯,當然要搭配蘸料。
傳統吃法一般會上兩個醬碟,一個辣碟,一個芝麻油碟。
辣碟的做法很簡單,先在碟子裡加入醬油、醋、白糖和水,再把小米椒切碎後加入醬碟中攪拌均勻即可。
芝麻碟略微複雜一點,先把芝麻用低溫慢烤到焦香,然後裝入碟子中,再加一點研磨黑胡椒、芝麻油調勻。
蘸過辣碟的雞肉自帶鮮甜,餘味又有一絲絲辣,提味開胃。而在芝麻碟裡滾了一圈的雞肉更顯香嫩多汁,正適合不能吃辣的人。
好了,整隻童子雞燉煮的參雞湯,喝完讓我們這個冬天不怕冷。
今日話題
#你喜歡喝參雞湯嗎?#
留言告訴小鸚鵡,咱們一起聊聊呀~
往期精彩回顧
福建小吃請收下我的膝蓋
好吃到忘記它曾經是什麼
每一碗豌雜,都值得被認真對待
除了泡它,帶你解鎖方便麵的神仙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