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夢·踐行者】東莞男子堅持吹嗩吶41年 年近花甲仍難覓徒弟

2020-12-16 金羊網

【中國夢·踐行者】東莞男子堅持吹嗩吶41年 年近花甲仍難覓徒弟

金羊網  作者:文聰  2019-08-29

吳培雄從16歲開始學習吹嗩吶,至今已有41年。儘管曾經一度為了謀生賣掉了嗩吶,但內心的堅持讓他重拾「老夥伴」。

吳培雄常在大朗體育館吹奏嗩吶

文/圖 金羊網記者 文聰 通訊員 戚嘉琳 方曉文

「嘀嘀嗒嗒……」在東莞市大朗鎮體育館的正門,傳來一陣陣婉轉悠揚的嗩吶聲。循聲望去,年近花甲的吳培雄坐在樹蔭下,手裡拿著一把古銅色的嗩吶,動情地吹奏著《老酒》。樂曲聲越過繁華的馬路,穿過高聳的大樓,傳向四面八方。

吳培雄從16歲開始學習吹嗩吶,至今已有41年。儘管曾經一度為了謀生賣掉了嗩吶,但內心的堅持讓他重拾「老夥伴」。多年難覓徒弟的他,如今仍在堅持,希望能吸引更多的人來學習和傳承發揚嗩吶文化。

外公葬禮上與嗩吶結緣

今年57歲的吳培雄是湖南懷化人,2000年的時候來到大朗鎮工作。平時除了家人和朋友,嗩吶是他最親密的夥伴。27日,吳培雄在家中打開柜子,從一個盒子裡輕輕拿出伴隨了自己19年的嗩吶。這把嗩吶管身烏黑泛光,暗黃的喇叭口上沉澱著一些銅斑。吳培雄一邊仔細擦拭,一邊向記者介紹稱:「嗩吶的管身是木製的,呈圓椎形。上端裝有帶哨子的銅管,下端套著有銅製的喇叭口,也稱作『碗』。嗩吶是中國民族吹管樂器的一種,音色高亢、嘹亮,不少人舉辦婚喪壽慶、喬遷新居儀式,都會請嗩吶演奏師傅前來吹奏一番。」

這把嗩吶已陪伴吳培雄19年

吳培雄第一次近距離接觸嗩吶,是在外公的喪葬儀式上。那時的他才16歲,儘管現已過去了四十多年,但他仍然清晰記得當初嗩吶聲給他帶來的那種震撼和吸引力。「當地兩位頗有名氣的嗩吶師傅前來葬禮上伴奏,他們吹奏嗩吶時,手指跳躍於管孔之上,悽揚的樂聲被吹奏出來。我不禁被吸引住了,看著放置在一旁的嗩吶,好幾次都忍不住想摸一下。」

葬禮結束後,吳培雄到處打聽有關嗩吶的知識。知子莫若父,父親看出了他的心思後,便帶著他上門拜師。吳培雄很感謝父親的堅持,「過去的門戶之見比較深,有些人怕把嗩吶技藝教給別人,就砸了自己的飯碗。我父親張羅了好久才找到一個願意教我的師傅,以前的師傅是以『口傳心授』為主,因為我有8年吹笛子的基礎,因此在學習嗩吶方面還是有一定的天賦,短短四天就學成出師,從此踏上靠吹嗩吶謀生的路。」

曾經賣掉嗩吶外出打工

入門容易,想真正吹好嗩吶卻很難,一首吹奏遷入新宅的曲子,吳培雄就練了八年。吳培雄拿出兩把嗩吶,向記者展示了一次同吹兩把嗩吶的技藝。「在遷入新宅儀式上,就需要我們嗩吶師傅一張嘴同時吹奏兩把嗩吶。一邊吹嗩吶,一邊爬梯子。爬到梯子的頂端後,還得在曲子不停的情況下,巧妙地用尾指勾開紅布,拿到紅布裡的大紅包,寓意著紅紅火火。」

嗩吶是一門獨特的民間藝術,由於過於冷門,嗩吶演奏師傅的收入都不太穩定。1998年,因為吹嗩吶不足以支付整個家庭的開銷,吳培雄不得不狠下心,賣掉嗩吶,離開家鄉外出打工。2000年,他來到大朗鎮工作,平時看到公園裡有人在吹嗩吶,心裡不禁泛起一陣羨慕之情,想上前交流,卻礙於情面又忍住了。

「最後我還是沒忍住,買了一把48塊錢的嗩吶。那把嗩吶做工不好,發音不標準,我特地回去老家一趟,向大伯求得一把1982年買的嗩吶,平時吹完都放在盒子裡鎖起來。」吳培雄在來莞的這些年,先後結識了三位嗩吶愛好者。每次邀約切磋技藝時,他都會帶上那把大伯送的嗩吶。

同時吹奏兩把嗩吶

表演市場較小難覓傳人

與吉他、鋼琴這些樂器相比,嗩吶的表演市場比較小,很少有年輕人願意學。吳培雄說,他曾經收過兩個徒弟,兩人都有吹笛子的基礎,對嗩吶也非常感興趣,但最終因為多方面的原因,最終還是放棄了嗩吶的學習。

這些年來,吳培雄再也沒有收過徒弟。對此,他也很無奈,「吹嗩吶是個力氣活,想要學好不容易,必須控制好高音、低音,要一句一句、一段一段,不斷反覆練習,所以,很難找到願意堅持的年輕人。現在時代都變了,婚喪嫁娶、禮樂典祭都不再需要嗩吶伴奏,各種先進科技產品已經逐漸取代傳統藝人的地位,一個按鍵就可以隨意播放音樂,嗩吶調也瀕臨失傳」。

吳培雄希望通過媒體的報導,能吸引更多的人來學習和傳承發揚嗩吶文化。吳培雄笑著說,只要自己堅持,終會有收穫。「說不定哪一天,我在體育館的樹下吹奏著最愛的《老酒》,一個年輕人會走上來問:『老師傅,能教我吹嗩吶嗎?』」

編輯: 寶厷

相關焦點

  • 《百鳥朝鳳》:嗩吶不是吹給別人的,而是吹給「自己」的!
    ,一部關於中國傳統文化、傳統樂器嗩吶的電影。普通一般的人只能吹兩臺,中等的吹四臺,上等者吹八臺,只有德高望重的人才有機會被吹一首"百鳥朝鳳"。而恰好在這時來自隔壁村的人讓他的兒子來做焦師傅的徒弟,也就是第一位進門的徒弟遊天鳴。
  • 會吹嗩吶是種怎樣的人生體驗?這部電影告訴你!
    有一天,名叫遊天鳴的主人公由父親領著,老大不情願地去另一個莊子裡,朝著嗩吶班的班主焦三爺拜師學習吹嗩吶這門手藝。那時候的男主並沒有料到他未來將會面臨什麼,自己對於嗩吶一無所知,全憑著父親的固執堅持,被迫去拜師學藝。
  • 經典影片拾遺:一曲嗩吶吹一生,送走的是別人,也是自己
    這部影片,可以說即是對這一中國民俗唱衰的輓歌,又是在自己生命歷程的終點處畫下的一個句號。黃河邊,鄉村裡,命脈裡流淌著嗩吶聲在中國以往的習俗中,嗩吶是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的。不管是紅事還是白事,往往都會請嗩吶班吹上一場。
  • 他把嗩吶吹出爵士風
    但上個月,嗩吶大師郭雅志來到成都,與「天姿國樂女子民樂團」進行了一場名為「當JAZZ遇上國樂」的跨界音樂會,把嗩吶吹出了爵士風,讓不少慕名而來的觀眾直呼「完全顛覆了對嗩吶的想像」。  其實,素有「國樂嬌子」「天下第一吹」之稱的郭雅志,也常與著名音樂家趙季平合作,是《好漢歌》《三國演義》《滄海一聲笑》等影視歌曲的嗩吶配樂,同時他吹奏的《縴夫的愛》《999朵玫瑰》《百鳥朝鳳》等歌曲也家喻戶曉。
  • 25地鼻子吹嗩吶!非遺編號Ⅱ-37,嗩吶落伍了嗎?
    嗩吶傳承人我有機會試了一下嗩吶,肺活量不夠大,只吹出了細微的聲響,嗩吶藝人常年吹奏練就了強大的肺活量。想吹好一把嗩吶,非一時之功。在這些嗩吶傳承人中,普遍存在一種絕技!那就是用鼻孔吹嗩吶!普通人尚無法用嘴吹奏的嗩吶,傳承人竟然可以用鼻孔吹奏!而且還是按樂譜吹奏!
  • 吹嗩吶人:斯諾登
    一個吹哨人怎麼可能撼動波音與聯邦政府幾十年來建立的利益輸送關係?2008年次貸危機引發全球金融災難,之前也有人吹哨,同樣無法制止災難發生,因為華爾街與美國政界的利益關係比波音更緊密。如果由於「吹哨人」概論一時風行,一些中國知識分子就想連美國的「吹哨人制度」也嫁接過來,本質上是本末倒置的想法,文字遊戲而已。在美國,別說吹哨,你吹嗩吶都沒有用。
  • 《百鳥朝鳳》:嗩吶是吹給自己聽的,不是吹給別人聽的
    可是師傅第一個讓他訓練的事便是看能否用長長的杆把水吸上來,那個對於天鳴來說好難好難,可是他總是傻傻地堅持著,最後他吸上來了,當他告知師傅這個開心的事時,師傅又給了更長的杆子讓他吸!就在這段時間,又有大人帶了一個孩子來拜焦師傅,這個孩子叫做藍玉,因為藍玉超級有天分,便收留了他,他們便一起練習,每天生活在一起,也會幫師傅下地幹活!
  • 《百鳥朝鳳》嗩吶一響便為王,傳承不僅是技藝,更是一種精神
    《百鳥朝鳳》這部影片2014年2月影片完成剪輯製作,同年3月吳天明導演溘然長逝,2016年5月才得以在商業院線艱難上映。在影視業發展蓬勃的現代,文藝片始終是一股清流,節奏慢,受眾小,沒有太多商業價值,哪怕上映時間段和場次的安排都不會太好。
  • 傳承千年的民間藝人嗩吶,你是否還記得呢?
    他的徒弟聽到師傅的召喚,紛紛拿起鑼鼓傢伙四面而來,圍著師傅兩邊坐下,一個徒弟討好似的端上茶缸,恭恭敬敬地遞到師傅手上,師傅接過,不管是否燙嘴,咕嘟咕嘟幾口,一缸子茶水就見底了,然後,他把空茶缸遞給徒弟,吐一口濃痰,抬頭看看四周,看見人到的差不多了,拿起嗩吶說一聲「徒兒們,架勢整。」徒弟們聽到號令,各自抄起傢伙,吹打起來。
  • 《百鳥朝鳳》:嗩吶,雖然是吹給別人聽,更多的是吹給自己聽!
    《百鳥朝鳳》:嗩吶,雖然是吹給別人聽,更多的是吹給自己聽!本部影片的開始,是遊本盛帶著自己的兒子天鳴去找當地非常厲害的一個吹嗩吶的老師傅學習本事,這部影片的發生地方是在農村裡面,貧窮的時候,人們就會把自己的孩子從小就送去給老師傅學習一門手藝,以後才能夠靠著這個本事來養活家人,那個時候還是比較落後的時代。在那裡,嗩吶還是一種能夠讓人尊敬的樂器。
  • 2013中國夢踐行者致敬辭
    2013中國夢踐行者——曲格平、馮侖、雷軍、鬱亮、廣州恆大足球俱樂部(代表:康冰)、李冰冰、郭敬明、梅葆玖(代表:胡文閣)、快遞員(代表:順豐快遞員秦永輝),在沃爾沃2013中國夢踐行者致敬盛典現場接受了致敬。中國夢踐行者 曲格平
  • 北京人被周家班震到了,一聲嗩吶吹徹悲歡人生
    周家班所傳承的中國民間吹打樂藝術,以其所居住的地區命名「靈璧菠林喇叭」,2014年入選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據文獻記載,嗩吶這種樂器在中國流傳已久,明代嗩吶曾用於軍中。傳說明代將領戚繼光曾把嗩吶作為軍樂,每逢作戰,排嗩吶陣於軍前吹打以壯軍威。由於嗩吶吹奏樂曲大多節奏明快,易與大眾產生強烈的樂感共鳴,故而在民間廣泛傳播,用於婚、喪、嫁、娶及節慶等。
  • 樂器界的battle之王,我只服嗩吶
    無論是與鋼琴小提琴比,還是跟吉他架子鼓比,中國民族樂器的地位都比較尷尬。一方面,民樂頗有幾分處廟堂之高的意思,說起來都是民族自豪感的一部分。另一方面,這些樂器如今民間不聽不奏,實在沒有多熟悉。2017年有一部電影叫《閃光少女》,編劇是以《失戀33天》成名的鮑鯨鯨。
  • 與電聲搖滾跨界,嗩吶也可以吹《菊次郎的夏天》
    人們對嗩吶的傳統印象來自婚喪嫁娶,沒想到,嗩吶還能吹《菊次郎的夏天》這樣洋派的曲子。11月28日晚,由上海民族樂團嗩吶演奏家姜峰、閆晉龍等領銜的「嗩吶也搖滾」在上海思南公館登場,一場嗩吶與電聲搖滾的跨界,為2020「思南賞藝會」完美收官。
  • 嗩吶吹給自己聽 《百鳥朝鳳》是吳天明精神自傳
    京華時報5月10日報導 《百鳥朝鳳》表面上是講述陝西民間嗩吶匠人技藝失傳的困局,其實質上是傳統記憶的斷裂,更可以說是中國現實主義電影在2010年代的無處彷徨的絕境。《百鳥朝鳳》是對1990年代以來中國電影大勢走向的影像搬演,從表至裡有著深刻的邏輯自洽,尤其是電影裡從生機盎然的大自然到衰落破敗的演出現場的對比。在《百鳥朝鳳》片尾,吳天明還是給出了一個稍微令觀眾覺得有那麼一點點信心的方案,遊天鳴成為洋氣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似乎嗩吶的傳承有了些許轉機。
  • 嗩吶,是吹給自己聽的
    一個朋友說要老家有人要聽點歡快的嗩吶,讓我幫忙找找,於是我就去網上找嗩吶,結果排名第一也是最熱的,就是《百鳥朝鳳》,然後我聽了下,挺歡快的啊,就發給他,結果他一看名字,回了我句,這嗩吶是葬禮上用的,瞬間尷尬無比(可見我多沒文化-_-||)。
  • 教嗩吶收入40萬,這些民樂高手是如何在抖音快手爆火的?
    關於嗩吶的影視作品,還有一部電影也值得提及,這就是 2016 年上映的《百鳥朝鳳》,中國第四代導演領軍人物吳天明的絕唱之作。影片講述的是嗩吶老藝人焦三爺培養徒弟們學習嗩吶,傳承嗩吶精神的故事。《百鳥朝鳳》是嗩吶曲目裡公認的技巧最全面的一首。它原本是以熱鬧歡快的曲調,模仿百鳥和鳴之聲,讚美大自然的美景。
  • 專家建議:取消農村喪事吹嗩吶?每一個農村孩子都有一段嗩吶記憶
    那把陳舊的嗩吶,吹得我心傷遠遠的,就聽到了那高高低低起起伏伏的調子,哀怨得令人心如刀絞、卻也可以高昂到令人激情澎湃。那是嗩吶的聲音,高亢、嘹亮而又激烈,仿佛是一個絕望的人最後的吶喊,又仿佛一個極度興奮的人開懷長嘯,我被這聲音深深吸引,腳步再也無法挪動。
  • 【中國夢·踐行者】在孤島上的第20個中秋 他卻忙著為颱風善後無暇...
    【中國夢·踐行者】在孤島上的第20個中秋 他卻忙著為颱風善後無暇過節金羊網  作者:徐雪亮、張豪  2018-09-24 「這原本是大門,被颱風吹到海裡,後來撈上來的。」黃燦明指著一組黃色的鐵柵欄說。被吹毀的不止舢舨洲的大門,還有幾處鐵圍牆,原本方正的鐵圍牆已經凹陷成三角形,甚至原本修的筆直的混黏土過道也被衝擊的彎彎曲曲。由於舢舨洲島四周環海,颱風登陸時它經常受害。「去年天鴿的時候就很厲害,把我種了十幾年的芒果樹都吹毀了,那邊的過道也弄斷了一截。」
  • 民樂線上課堂|中國民族樂器與音樂賞析 嗩吶
    嗩吶 為中國民樂類中的管樂類。公元3世紀,嗩吶由波斯、阿拉伯一帶傳入中國。嗩吶的音色明亮,音量大,管身木製,呈圓錐形,上端裝有帶哨子的銅管,下端套著一個銅製的喇叭口(稱作碗),所以俗稱喇叭。一、歷史公元3世紀,嗩吶由波斯、阿拉伯一帶傳入中國。西晉時期,新疆拜城克孜爾石窟第38窟中的伎樂壁畫已有吹奏嗩吶形象。在金、元時期,傳到中國中原地區。曾譯作「鎖吶」「銷吶」「蘇爾奈」「鎖奈」「唆哪」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