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南生今世說
2019年,咱們中國加大了清庫存力度,不僅進口的大米縮減至254.6萬噸,而且還出口了200多萬噸大米。此外,亞洲和非洲的主要買家的自身糧食生產水平也獲得了較大提高,大米進口需求放緩,使得全球大米進出口市場同比下滑。
印度,繼續是全球最大的大米出口國
全球大米市場下降的結果就是使得全球最大的大米出口國——2019年,印度的大米出口量由上年的1200萬噸左右大幅下降至987萬噸。大幅低於年初的計劃,但出口總量仍在全球排第一,即印度繼續捍衛了其全球最大的大米出口國地位。
據報導,2019年印度出口的大米中,香米大部分銷往了沙烏地阿拉伯,伊拉克等中東國家。非香米則供給了給孟加拉國、尼泊爾等南亞國家,以及塞內加爾等非洲國家,銷往中國的大米屈指可數。
據印度官方的規劃,2020年(今年)的大米總產量預計近1.15億噸,繼續是僅次於中國的全球第二大大米生產國。其中,大約1億噸的大米供印度自身所需,1400萬噸到1500萬噸左右的大米可用於出口。
但新冠疫情使得全球數十個國家先後宣布進入緊急狀態,包括大米在內的糧食出口受到限制。此外,印度疫情在4月份出現了加劇擴散的趨勢,印度農業生產因此受限,這有可能會導致印度大米產量下滑,出口量可能和2019年一樣「再次不能按計劃完成」。
泰國、越南的大米出口排第二、第三名
前幾年,印度大米的出口量大約都是在1100萬噸到1200萬噸左右,泰國大米出口量則在1000萬噸到1100萬噸左右。但2019年全球大米市場的需求量大幅縮減,印度大米出口量降到了1000萬噸以下。
泰國大米的出口量降幅更大——數據顯示,2019全年泰國大米出口量達758萬噸,降幅超過了30%,但在全球仍僅次於印度,繼續是全球第二大大米出口國。今年由於疫情的影響,泰國大米出口協會將出口目標定在了750萬噸,這意味著泰國大米出口量或將再創新低。
第三名是越南,但與印度、泰國不同,越南的大米出口量不降反升了。據越南工貿部的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越南大米出口量同比增長4.2%,總量升至637萬噸,拉近了和泰國大米出口量的差距。
為什麼越南大米出口不降反升呢?
2019年全球大米市場相對低迷,中國雖然也進口了200多萬噸大米,但同時也出口了200多萬噸,且出口量還略大於進口量。加上亞洲其他國家,部分非洲國家的大米進口量也出現了下降,使得印度、泰國的出口大米大幅下滑,可為什麼越南的大米出口還能增長4.2%呢?
答案就是價格戰。2019年越南的大米出口數量增長了4.2%,但出口價格卻下降了8.3%——這說明越南大米其實是在用價格換取出口優勢。與越南相反,泰國大米的出口數量降幅超過30%,但出口單價卻提升了,使得出口總金額僅下降了25%。
中國大米產量、庫存量都是全球最高
與印度、泰國、越南不同,中國更加重視「糧食安全性」。我們的大米年產量超過2億噸,穩居全球第一,我們的大米庫存量常年超過1.1億噸——已和印度大米的年總產量相當。當前每年進口一部分,出口一部分,主要是為了調劑,滿足居民對食物多樣性的需求。
此外,在小麥上也基本如此,中國的主糧整體安全,且庫存較大。如果僅僅是為了出口,我們完全可以成為第一,但沒必要。真正缺乏的是大豆(用來榨油、作飼料),最近幾年的進口量都在9000萬噸左右。本文由【南生】整理並撰寫,無授權請勿轉載、抄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