擔心!32歲臺劇男神高度近視,患3種遺傳性眼疾,再不手術恐失明

2020-12-19 TVB劇透社

本文編輯劇透社:年年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發現抄襲者將進行全網投訴

最近,據臺灣傳媒消息,今年32歲的臺劇男神王家梁,原來一直深受眼疾所苦。他除了有高度近視以外,還有疑似患有白內障、青光眼。

但是因為戲越接越多,為了拍戲始終沒有時間好好治療。最近王家梁已經在物色醫院準備要做手術,不排除會有失明的風險。

如果現在有追臺劇的朋友,應該對這位臺劇男神王家梁印象深刻。長相帥氣的他擁有一雙濃眉電眼,又有可以媲美健身教練的好身材。

王家梁除了曾經是籃球校隊隊員,19歲時就開始進入健身的行列,他還在2015年推出過健身寫真書,記錄和分享他健身的過程。

2009年王家梁入行拍戲,先後參演劇集《熱血青春》、《柿柿如意》。2015年,王家梁因出演臺視播出的愛情偶像劇《愛上哥們》中的吳翰昇一角而受到觀眾的關注。

多年來,王家梁參演過不少劇集,例如:《料理情人夢》、《愛情來了,請打卡》、《回到愛以前》、《22K夢想高飛》、《原鄉》、《好想談戀愛》、《超級大英雄》、《唯一繼承者》、《我和我的十七歲》、《大人情歌》等。

如今,王家梁已經戲約不斷,最近在偶像劇《黑喵之情》和臺灣8點檔的我的《青春沒再怕》裡都有演出,而且他飾演的深情黑道大哥的角色非常受女粉絲們的喜愛。

最近,王家梁為了評估眼睛到底怎麼樣了,跑了好幾家不同的醫院,希望能找到技術好的醫生為他做高難度的眼睛手術。

由於之前沒有好好治療,王家梁現在再不及時治療可能會有看不見的危機。

雖然今天只有32歲,但是王家梁的眼睛患有遺傳性的疾病,除了近視高達1000多度以外,也有提前老化的現象,出現白內障青光眼的症狀,黃斑部也有異狀,如今必須要佩戴專門定製的眼鏡,否則就看不見。

一向被網友認為很帥氣的王家梁,表示男生帥氣應該有三個必要條件,歷練、專長和態度,更是要有一些經歷。

一個人對事情的態度全面,找到專長者的自信,當你全心全意做一件事情,成長了就會讓大家看到你真誠的一面。王家梁表示,比起外在的帥氣女生可能更在意的是被認真的態度。

進入演藝圈多年,王家梁城與曾沛慈等人傳出緋聞,不過,戀情都是無疾而終。當時兩人的分手理由是,彼此無明確的未來規劃還是退回朋友關係就好。

跟經紀公司合約到期後,王家梁就轉到郭採潔的經紀人葉乃文的娛樂房產旗下,將赴內地發展,但沒過幾個月就又回臺灣拍戲,可能在內地發展的不是很順利,他還在臺灣又考取了寵物溝通師的證件,希望未來能多一個出路。

對於眼睛的情況,王家梁目前的經紀人表示目前還在檢查當中。雖然看過醫生,但沒有抽出時間來做全面性的檢查,現在還是以拍戲為主。得等到戲殺青了才有辦法去做徹底的檢查,至於現在的病情也不是很方便透露。

其實小編覺得,拍戲固然重要,但身體才是革命的本錢,如果眼睛不適,建議王家梁早點去做徹底的檢查。

高近視患者比一般人得白內障的危險高出10倍,而且很容易引起失明的危機,增加治療的難度。

希望臺劇男神王家梁早點去做徹底的檢查,早點做手術早日康復,繼續為大家拍更多好看的劇集。

相關焦點

  • 高度近視會導致失明嗎?
    高度近視越來越多一般來說,成人高度近視是指近視600度及以上。《重視高度近視防控的專家共識(2017)》顯示,全球有1.63億人患高度近視,而據2016年北京大學中國健康發展研究中心發布的《國民視覺健康》白皮書,截止2012年,中國高度近視患者達3000萬以上。而且,高度近視在中國呈現出越來越年輕化的趨勢。
  • 三水70歲老伯右眼失明、左眼看不清,竟是因為兒童時期高度近視!
    近日,右眼失明、左眼看不清的劉伯接受白內障手術後,左眼重見光明。當多彩的世界重現眼前,剛好70歲的他握著醫生的手哭出了聲:「唐醫生,謝謝你!」而導致他右眼失明、左眼看不清的罪魁禍首竟是來自兒童時期的高度近視! 「這個地板是黃色的,鐘上的字是紅色的,這兩個凳子是藍色的,這個的藍色深一點。」
  • 北京首大眼科時維新:高度近視答疑中心-高度近視會導致失明嗎?
    度近視答疑中心---高度近視會導致失明嗎? 一般來說,成人高度近視是指近視600度及以上。大部分人的高度近視都是在青春期出現,在成年後度數基本趨於穩定,而病理性高度近視成年後度數可能也會繼續增長,眼軸不斷變長,並伴有眼底損害和視覺損傷。
  • 給高度近視的人提個醒:出現這種情況,你未來可能會失明
    眼底檢查的結果一出來:小斌的右眼診斷為孔源性視網膜脫離,眼底科的醫生建議儘快手術!拿著住院通知單,小斌的媽媽先找了近視防控專科的醫生,一再的表示感謝,如不是醫生的建議,小斌錯過了更佳的治療和手術時間,手術預後會差很多。當天,長沙愛爾眼科醫院眼底病專家朱小華教授為小斌進行了手術,手術預後良好。
  • 高度近視會導致失明?真相是……
    ,這種描述並不誇張 鏡裡鏡外是兩個世界,苦不堪言 號稱「人生勝利組」的小夥子甘仲維,在某知名公司擔任要職,入職3年,每天都是持續工作。直到某一天,他突然看不到任何東西,最後被眼科醫生確診為高度近視引發的急性青光眼。因為眼壓太高,眼科醫生為他做了手術,只是手術後的兩年,他並沒有吸取教訓,繼續長時間工作,導致兩年時間內一共開了11次刀,最終醫生宣告:他失明了。
  • 50歲高度近視患者險些失明,竟然是白內障惹的禍?
    今年50歲剛過於鳳霞(化名)年輕時也是個「知識分子」,一直以來都愛看書看報,早些年就是近視眼了,現在已經是高度近視,雙眼近視度數都在1000度以上,特別是近些年來,眼睛模糊越發厲害了,於鳳霞也沒當回事只是以為是近視度數不斷增長的緣故,比較頻繁的更換近視鏡,直到最近雙眼已經基本到了視物不見的狀況。
  • 患眼疾「放大鏡姐妹」:眼瞎也要堅持讀書
    她們是一對雙胞胎姐妹,今年16歲,她們喜歡打籃球,卻根本看不見籃筐。原因是幾年前她倆相繼出現眼疾,眼睛再也看不清書本上的文字了,姐妹倆就用上了高倍放大鏡,可惜放大鏡每次移動只能裝下兩個字,還要距離5釐米才能看見。即便這樣,她們的成績仍然很好,一個是年級第一,一個是年級第三。 她們是就是宜賓玉和苗族鄉中心校的初二學生,梅小歉和梅小英。
  • 25歲即墨小夥身高1.94米 患上"馬凡氏症候群"
    半島都市報3月17日訊(記者 郭玉華 實習生 劉梅香) 25歲的即墨小夥張元(化名)身高1米94,今年春節期間老是感覺胸悶,到醫院一查竟是主動脈瘤合併夾層,這是一種非常兇險的疾病,這種病也是導致馬凡氏症候群患者死亡的主因。齊魯醫院醫生用了4種手術並行的方式,耗時14個小時救了他一命。
  • 高度近視會導致失明?記住眼科醫生的5個忠告
    高度近視的人更容易眼底視網膜病變如:視網膜脫離、黃斑病變、白內障、青光眼等病變還有可能致盲!有些可以通過及時進行雷射或手術來防治,有些卻沒有很好的治療辦法,視力可能會變得很差,戴眼鏡也不管用。視網膜脫落:視網膜脫落是高度近視引發的一種比較嚴重的併發症。
  • 患先天性青光眼5歲男孩面臨失明危險
    N本報記者 林寶珍 5歲男孩亮亮最近感覺「身體不好」,走路老是覺得頭暈,但不會發熱、發燒,家人以為他患了感冒或者腸胃炎,就帶著亮亮到醫院看病,可是走了好多家醫院,藥也吃了很多,仍然沒有效果。直到五天前,亮亮說眼睛脹脹的難受,家人趕緊帶他到福州東南眼科醫院檢查。
  • 高度近視的年輕人:恐懼失明,相親被嫌棄基因差
    叔最近和患高度近視的朋友聊了聊,從他們的親身經歷裡,我看到了一種對視力變差的焦慮和惶恐,高度近視也給他們造成了很多生活和情感困擾。而想從這些困擾裡走出來,似乎並不容易。與失明相關的恐慌和魔怔@胡昱明 男 28歲 左眼1700度 右眼1800度說來諷刺,我的名字中有個字取自「光明」之意,但28歲的我卻是個戴了17年厚重眼鏡的超高度近視患者
  • 高度近視的人,這3種行為要儘量避免,不要「糟蹋」眼睛
    近視其實分好幾種:低度近視、中度近視和高度近視。據相關專業人士來說,低度近視是指300度以下,中度近視是指300-600度,高度近視是指600度以上,這是對於成人來說的數據,如果是兒童的話,400度以上就已經算是高度近視了。
  • 深圳眼科醫院 易患易漲,學生時期是高度近視的多發期
    35歲天津全盲青年王慧正是這麼一個鮮活的例子,自幼右眼失明,左眼高度近視,後在大學期間誘發青光眼,左眼也一同失明。雖然上天奪走了他的雙眼,但他並沒有因此而自暴自棄,雙眼失明沒有成為他備戰法考的阻礙,而是通過自己有計劃的堅持不懈複習,最終成功通過了國家法律職業資格考試,還被授予了「全國自強模範」稱號。
  • 東莞15歲小夥突然看東西變形,險些失明!醫生:這些問題必須重視
    高度近視15歲小夥患上視網膜脫離家住東莞東城的小吳今年15歲,受先天因素和後天不當用眼的影響,小吳年僅15歲便已高度近視,雙眼近視度數高達800度,同時伴有300度以上的散光,眼球結構變形嚴重,視網膜隨時有穿孔或脫落的危險。
  • 雷射手術對老年人傷害大?做了會失明?眼科權威專家來闢謠
    (健康時報記者 梁緣)「40歲後不能做雷射手術?做了晚年會失明?」這一流傳多年的朋友圈謠言讓不少中老年人對眼科手術望而卻步。 很多人認為準分子雷射手術對角膜傷害大,技術不成熟,中老年患者可能面臨失明的風險。陳世豪教授指出,準分子雷射手術自誕生起已有30多年的歷史,目前是一項非常成熟的手術,全球超過3000萬不同年齡段的患者接受該手術,技術方面不存在問題。
  • 聽說夏天做近視手術容易發炎?
    它沒有觸及到眼睛更深層的組織,也不會改變其他眼部結構,也就是說手術本身並不具備讓人失明的條件。 至於做近視手術老了會導致白內障與青光眼等眼疾,更是無稽之談了,人老了之後,患上白內障等致盲性眼病,一般是因為年齡的增長,導致晶體退化,與手術本身無關。
  • 眼科醫院每天近百孩子看眼疾
    這讓他很是擔心,孩子從小學習刻苦,幾乎不使用任何的電子設備娛樂,視力也一直也很好。眼看就要考大學了,卻要戴上眼鏡了,實屬無奈。專家分析眼疾原因接近16時許,診室的患者才漸漸少了下來,主治醫師祁恆濤終於可以鬆一口氣了。得知記者來意後,祁醫生稱,僅7月25日這一天,他就做了18臺手術,其中有16位患者是中小學生,主要涉及的症狀是斜視。
  • 高度近視四十餘年,通山男子摘鏡後初次體驗看清滋味
    楚天都市報12月9日訊(記者廖仕祺 通訊員裴霓裳)「沒有想到這輩子還可以看得這麼清楚,」本以為自己的眼睛已經無可救藥了,可沒想到一次手術竟然解決了困擾自己多年的眼疾,46歲的羅先生百感交集。該院副院長、白內障與老視專科主任王勇斟酌後,最終決定為羅先生進行手術,並植入三焦點晶體。通過晶體置換手術,戴上2000度近視眼鏡只有0.12視力的羅先生,術後第二天裸眼視力就達到了1.0,「這是我第一次看東西這麼清晰!」
  • 600度以上的高度近視,比起普通近視,要多注意這些!
    近視600度以上,則被視為高度近視。 在一般患者眼中,高度近視無非是度數比其他人高那麼一些,其實不然。 高度近視患眼底病風險高 正常人眼軸在22-24mm,而近視人群隨度數升高,眼軸會不斷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