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講文明、學禮儀"成江蘇中小學新學期開學熱詞
跳起文明禮儀版《小蘋果》、推廣文明禮儀原創遊戲、為「禮儀代言人」頒獎、舉行「我長大了」十歲成長儀式……昨天是開學第一天,記者採訪發現,「文明禮儀」成為新學期開學的熱詞。 據了解,去年春季開學,我省在全國率先推出並實施「八禮四儀」養成教育,引導全省1700萬未成年人講文明、學禮儀。
-
「文明校園」講文明 講衛生 從我做起 三河市第五小學開展專題教育活動
講文明 講衛生 從我做起三河市第五小學開展專題教育活動 人人講究衛生,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是文明社會的基本要求。作為一名小公民,我們應以創建文明和諧城市為己任,人人參與、各盡所能。暑假裡,我校開展了「講文明、講衛生」主題教育活動。同學們自覺發起「講文明、講衛生」倡議,大力倡導:要從小事做起,從身邊做起,引領文明風尚,爭做文明學生。
-
個性表達,從「講故事」開始
個性,從「故事」開始——中考作文的個性化表達(之一)單調的敘述千篇一律,有趣的故事萬裡挑一
-
汙染治理三公理|周道生態文明(第42講)
(第41講)綠會秘書長談穿山甲升級與藥典除名 | 周道生態文明(第40講)解碼新發地和華南海鮮市場:各地應立即行動 | 周道生態文明(第39講)如何讓國家聽到更多弱勢群體聲音?| 周道生態文明(第26講)「全國創新爭先獎」獲得者周晉峰:讓科技更好服務生物多樣性 | 周道生態文明(第25講)保護誠可貴,更應大力避免生物多樣性重大破壞工程 | 周道生態文明(第二十四講)森林旅遊與生態旅遊是不同或相反的概念
-
物理學家李淼給孩子講地外文明
出版方供圖物理學家李淼給孩子講地外文明南報網訊(融媒體記者 解悅)近日,物理學家、文津圖書獎得主李淼教授再推新作——《給孩子講地外文明》,這本關於外星智慧生命的科普讀物由博集天卷和湖南科技出版社出版發行
-
熱詞降維打擊、黑暗法則在講什麼?劉慈欣的逆天想像不亞於霍金
科幻小說,代表著一種新興事物,開始強勢進入人們的生活中,也就是在這一年,很多的網絡熱詞流行起來。降維打擊32歲高薪保姆逆天簡歷曝光:有一種開掛,叫降維打擊5小時5個億!蘋果的"降維打擊",華為也擋不住?
-
統一戰線年度熱詞大盤點(一):講黨性 強本領 促融合
統一戰線年度熱詞大盤點(一):講黨性 強本領 促融合 2019年12月27日 18:19 來源:「統戰新語」微信公眾號
-
語言學視角下的網絡熱詞探析
網際網路普及以來,一些網絡熱詞開始出現並廣泛運用於大眾的日常生活之中,甚至登上了主流媒體。網絡熱詞是指生成並流傳於網絡的被賦予特定時代和語言環境意義的使用頻率較高的新興詞彙。網絡熱詞,從宏觀角度講,是一種基於網絡媒體傳播而產生的文化現象,因此,當前對網絡熱詞的研究多集中於從社會文化和傳播學兩方面對其進行解讀。然而,就網絡熱詞本質來看,還是一種語言現象。
-
2020十大熱詞及其解釋 Y1S1,網絡熱詞有利於語言發展嗎
2020十大熱詞及其解釋 Y1S1,網絡熱詞有利於語言發展嗎時間:2020-11-11 19:27 來源:贏家財富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2020十大熱詞及其解釋 Y1S1,網絡熱詞有利於語言發展嗎 每一年都會出現一些熱詞,對於2020熱詞,5g衝浪的小夥伴應該已經都清楚了,但還是有很多人並不清楚
-
曾潔玲:禁用不文明網絡詞語須多管齊下
各種含有調侃玩笑意味的網絡流行語,越來越多地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網際網路的發展給人們工作、學習和生活帶來許多便捷,但由此也帶來了不少網絡垃圾。對於網絡中不文明語言的使用現象,若不加強管理與引導,長此以往則會導致語言文字應用失範的風險。當今世界發達國家對於公共媒體語言使用也有規範要求,網絡作為特殊公共交往平臺,自然也不能脫離規範要求。用語應嚴謹規範,不使用低俗、血腥、暴力、色情等用詞用語。
-
大學校長畢業典禮致辭引網絡熱詞 被批不可理喻
因此,畢業典禮上的致辭,不應當是尋求「最大受眾」,用網絡熱詞來歡娛大眾。有網友發掘出「霞姐」畢業於華中科技大學,因此推斷:「霞姐」此舉似乎頗得母校校長李培根院士的真傳。被學子們稱為「根叔」的李培根,2010年短短16分鐘的演講,2000餘字的致辭,被掌聲打斷30次,引發了7700餘名學子起立高呼「根叔、根叔」,並成為當年教育排行榜上的第一位。
-
公園英文標識也要講文明
(2015年3月24日《新京報》) 文明往往體現於細節。公園豎起中英雙語標識牌,原本是一件方便市民、遊客的好事,可是如果疏忽了細節,不僅會造成不必要的誤導,輕則讓人莞爾一笑,重則誤導大家做出不文明行為,更有甚者帶來不必要的危險。看來公園英文標識也要講文明,關注細節,才能讓文明腳踏實地。 小細節往往決定大文明。
-
網絡熱詞走出國門-教育頻道-新華網
值得注意的是,「喜大普奔」「不明覺厲」「人艱不拆」等網絡多字格在2013年異軍突起,成為2013年一大語言現象。北京語言大學教授楊爾弘認為,這些網絡新詞滿足了一些網友的語言創造欲,體現了語言的娛樂功能,但其生命力還有待時間檢驗。
-
講文明,樹新風!做文明有禮青少年
文明建設人人參與文明成果人人共享每個人都是文明建設的參與者我們每天的文明言行就是在參與文明城市建設那麼,如何做一個文明的人呢?↓↓↓學「文明八禮」,做禮德學生我國自古以來就是禮儀之邦,文明禮儀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是個人道德和社會公德的體現,更是一個現代文明人必備的素養。
-
網絡的文藝復興,回顧那些過時的網絡熱詞之「真香定律」
隨著網際網路娛樂的普及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參與到製造並傳播網際網路網絡熱詞中,按照規律來說,基本上每隔一段時間網上就會出現一個新的流行詞,剛開始可能只是某一個特定的群體在流傳,一旦被人們發現在網上使用這個詞彙會顯得自己處在網際網路流行前沿的時候就會迅速傳播到各個領域和平臺。
-
快樂閱讀 分享文明——連江縣進修校附屬園教研片幼兒講故事比賽
」講故事比賽,為小朋友們提供一個展示自我的舞臺,將精彩的故事分享給更多的夥伴。」講故事比賽正式拉開帷幕。選手們在輕鬆愉快地氛圍中用生動、形象,富有表現力的語言和適當的肢體動作,將故事情節、角色個性渲染的淋漓盡致。
-
文化輸出不只是網絡熱詞
有報導稱,源自網絡的中文熱詞「Tuhao(土豪)」、「Dama(大媽)」等詞彙有可能被收入《牛津英語詞典》,今後歐美人會說的中文單詞不再只是「豆腐」和「功夫」了。 據悉,隨著「土豪」一詞的網絡流行,牛津大學出版社雙語詞典項目經理朱莉·克裡曼在接受中國媒體採訪時表示:「如果『Tuhao』的影響力持續,它很有可能出現在我們2014年的更新名單之中。」這一併未確定的消息卻引來眾多關注,無非就是因為這一含有調侃意味的網絡熱詞「竟登大雅之堂」。
-
書稿寫作與編輯應慎用網絡語言
在日常工作實踐中,筆者也就此進行了一些思考,認為作者在使用網絡語言時,應保持一種嚴謹的態度;編輯在面對書稿中的網絡語言時,則須仔細甄別,保持一種審慎的態度。尤其在使用所謂的網絡熱詞時,作者與編輯更需要慎之又慎。 流行的未必是合規的,作者和編輯對網絡語言的使用要保持審慎態度 眾所周知,寫作其實就是一種文字表達,應該遵循基本的語言文字規範。
-
看球賽也要講文明
原標題:汪星撞足球㊴|看球賽也要講文明,這些你都做到了嗎?「足球從娃娃抓起」,興趣引導是關鍵。教育部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推出《汪星撞足球》第二季,通過動畫這種兒童喜聞樂見、輕鬆活潑的形式寓教於樂,讓少年兒童喜歡上足球這項運動。
-
中考指南 | 張原:個性表達,從「講故事」開始
言語表達的差異和變化,才是中考作文個性言說的重要前提。能結構一篇妥當記敘文的關鍵是故事的「講述」方式和策略,把故事講出其應有的意趣和意義,自然能帶起敘述、選材、言語、技巧等的個性與發展。因此,作為考場作文應注重故事化的敘述,它應該成為個性表達的前提和基礎。中考作文多以記敘文為主,記敘的實質是敘述或講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