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餘周偉
是一年可以看50本書的成就感。
是從小白到接刻章訂單接到手軟。
是把畫畫從業餘愛好變成職業變現的蛻變。
……
我沒開玩笑。
在我的門診,很多失眠的人不僅戒掉了安眠藥,還遇見了更好的自己。
我在各種場合反反覆覆地說:治療慢性失眠,首選方法不是安眠藥,而是認知行為治療(CBTI)。
CBTI,簡單說,就是糾正你對睡眠的錯誤想法,養成正確的睡眠行為習慣,實現床和睡眠之間的連接,增加睡眠驅動力。
晚上躺床睡不著,
你會這麼辦?
硬躺嗎?
我不反對你躺,但是如果你越躺越煩躁,那我建議你別躺了。
這樣躺下去不僅起不到休息的作用,反而會強化床和清醒之間的連接,後果就是在你下次躺床時更加睡不著。
不躺難道起來嗎?
沒錯,就是起來。
離開床,最好離開臥室。這樣可以切斷床和清醒之間的連接,切斷床和焦慮的連接。
起來幹嘛呢?
做你喜歡做的事。
做能讓你放鬆的事。
做能讓你從焦慮煩躁的情緒中解脫出來的事。
喜歡閱讀就讀書。
喜歡刻章就去雕刻。
喜歡畫畫就去畫畫。
喜歡書法就去練字。
總之,別躺在床上浪費時間。反正睡不著,那就乾脆起來做點有趣的事。
那什麼時候再上床呢?
等你有困意的時候再上床。
如果上床後又睡不著這麼辦呢?要麼繼續安靜的躺,如果煩躁,那就再起來。
你可能會想,這樣豈不是讓睡眠更糟糕?
嗯,有這個可能。但這只是短期的,2-3周以後,你就會發現:
1 你更容易入睡了。
2 你睡眠時間更長了。
3 前面的1和2都沒實現,但是,你不再過度糾結睡眠問題了——心態更從容了。
這個方法,就是所謂【刺激控制療法(Stimuli Control Therapy)】的核心:
不要在床上清醒的躺著。
這是美國睡眠醫學會等多個國家指南推薦的一線方法。
多說一點,這個方法有6句核心心法:
1不困不上床,困了再上床。
2如果睡不著,越躺越煩躁,就果斷起床。
3起床後,做點放鬆的事情。最好是需要一點專注力的事情(比如閱讀、書法等)。等到困了再上床。
4晚上不要看時間,你不需要知道是幾點。
5不管昨天睡多久,早上固定時間起床。
6中午不要午睡。
除了認知行為治療,部分失眠需要聯合藥物治療,尤其是合併有焦慮或抑鬱的朋友。
注意,是聯合,也就是說,認知行為是必選項。
整晚失眠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躺到凌晨3點起來去陽臺看星空,然後第二天繼續上班,靠猛灌咖啡續命。
沒錯,我曾經也痛過。
能睡就睡,睡不著就起。怎樣,怕你啊。
作者:餘周偉(神經內科餘醫生)
圖片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