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經中的「諸神」是什麼意思? | 微讀問答

2021-02-20 微讀聖經

我有一個疑問:我們不是只有一位上帝嗎?為什麼《詩篇》82:1說神在諸神中行審判呢?謝謝您!

神站在有權力者的會中,在諸神中行審判。(詩82:1)

這個問題很有趣。我們知道,聖經所啟示的真神只有一位,其餘冠以「神」名的都屬於假神。那這裡為什麼會出現很有異教色彩的所謂「諸神」呢?

首先,我們要清楚舊約中「神」一詞的含義,即希伯來語中的』elohiym。這個詞除了「神」以外,還有別的意思。我們打開微讀聖經,查看原文詞彙,可以看到如下解釋:

由於該詞的複雜性,《詩篇》82篇中所提到的諸神究竟何意,歷代解經家有一定爭議。我們不妨看上下文——

你們審判不秉公義,

徇惡人的情面,要到幾時呢?

你們當為貧寒的人和孤兒伸冤;

當為困苦和窮乏的人施行公義。

當保護貧寒和窮乏的人,

救他們脫離惡人的手。

(詩82:2-4)

新約中,主耶穌面對那些質疑他、甚至拿起石頭要打他的猶太人,也曾引用《詩篇》82:6——

耶穌說:「你們的律法上豈不是寫著『我曾說你們是神』嗎?經上的話是不能廢的;若那些承受神道的人尚且稱為神,父所分別為聖、又差到世間來的,他自稱是神的兒子,你們還向他說『你說僭妄的話』嗎?」(約10:34-36)

結合這些經文,我認為1a的詞義在此處是比較合理的,即「諸神」是指當時的統治者和眾法官。這種翻譯在舊約中可以找到先例。比如《出埃及記》21:6,和合本就把原文的「神」這個詞翻譯成「審判官」。

如果我們認同這個解釋,這詩篇的意思就是責備地上的審判官:他們有著神所賦予的權力,卻不秉行公義,反而徇惡人的情面。上帝在這裡告誡地上做君王和掌權的人,不可專橫地濫用權柄來放縱罪惡的情慾、壓制窮人、做各樣的惡事。這是輕慢賜給他們權柄的上帝,玷汙了上帝的名。

也有解經家提出「諸神」指異教偽神的可能性,有一定道理。比如範甘麥倫教授寫到:

神的會(詩82:1)是從迦南神話借用來的片語。根據迦南神話,諸神之首的伊勒(El)將諸神聚集在會議中。但對於以色列而言,除了耶和華之外沒有別神。他自己體現了被異教徒歸於諸神的所有稱號與能力。以色列的神主持一個模擬審訊,使他的百姓意識到唯有他是神。

若從這個角度,《詩篇》82篇也可理解為同時對異教的偽神和地上的人說話。

《詩篇》82篇的「諸神」含義有爭議,但在聖經其他章節中,確實存在使用「神」這個詞指代外邦偽神的現象。我們怎麼看待這個問題呢?

這其實是一個語言習慣問題。在希伯來人開始崇拜獨一神之前,希伯來語已經存在。這種語言中,「神」(』elohiym)可以泛指一切神明。開始崇拜獨一神之後,由於語言的慣性,聖經作者也就沿襲這種習慣用法。

這個過程,在聖經翻譯中尤其明顯。無論是希臘文的theos、拉丁文的deus或英文的god,原本都是指異教眾神;但在聖經的翻譯過程中,被用來指獨一真神。現在的語言中,獨一真神的首字母會大寫以示區分。但古代不存在這種區別,因為小寫字母是中世紀發明出來的。

中文的情況更加複雜一些。在聖經翻譯過程中,這個詞翻譯成「上帝」還是「神」?譯者們產生激烈爭論。按照其他語言的翻譯慣例,當然是翻譯成「神」。但是中文有其特殊性:

❶ 中文並不存在大小寫,不能起很好的區分作用(和合本的「神」前面加空格是排版遺留問題,不在此列);

❷ 中文的「神」這一詞含義複雜,並不單單指神明,還可以有下面幾種意思:

特別厲害,比如「神醫」;

心思,比如「傷神」;

表情,比如「神採」;

精神。

翻譯成「上帝」似乎不存在含義模糊的問題,但「上帝」本身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神,借用其名顯得奇怪。試想,以色列人的信仰進入希臘文化時,把獨一神翻譯成「宙斯」是多麼奇怪的事情。

兩種說法各有優劣。因此,在後來的翻譯中,兩種譯名都保留下來。但是,隨著時間推移,當我們向中國人談起「上帝」時,大家都默認是聖經中所說的上帝,少有人覺得是中國古代那位神明了。這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那麼,外邦偽神到底是什麼呢?這從聖經成書的年代就存在爭議。比如,《詩篇》96篇說到「外邦的神都屬虛無」;而在七十士譯本中,這句話被翻譯成「外邦的神都是鬼魔」。這或許代表了兩種主流的看法:一種認為它們只是人所想像出來的虛無的偶像,另一種則認為它們背後有邪靈作祟。

對我們來說,更重要的是真正認識那位獨一神。在《約翰福音》10章,猶太人拿起石頭要打耶穌,理由是「你是個人,反將自己當作神」(約10:33)。主耶穌引用《詩篇》82:6為自己辯護,指出猶太人稱那些有上帝所賜尊貴職分的人為「神」,卻不屑於思考耶穌——「父所分別為聖,又差到世間來的,他自稱是神的兒子」——的神性,對那些明顯的神跡視而不見。

今天,我們若真認識耶穌,就知道他是天父所分別出來的,遠遠超過一切。無論是地上的審判官或是有能力的靈體,都是被獨一真神所審判的對象。惟有那三位一體、創造天地、救贖我們的真神,是我們當敬拜的。

這也提醒我們:在地上活著的時候要追求公義,不可像「諸神」那樣胡作非為,這才「與蒙召的恩相稱」(弗4:1)。

結合《詩篇》82篇上下文和《約翰福音》10章,「諸神」指當時的統治者和眾法官較合理。但也有解經家根據當時迦南神話背景,提出「諸神」指異教偽神的可能性。

聖經其他章節中,確實存在使用「神」這個詞指代外邦偽神的現象。這是因為希伯來語中,「神」這個詞原本泛指一切神明;開始崇拜獨一神之後,沿襲了習慣用法。其他語言中也有類似現象。

關於外邦偽神,一種看法認為它們是虛無的偶像,一種則認為背後有邪靈作祟。對我們來說,更重要的是真正認識那位獨一神,惟有他是當敬拜的。

給你關心的聖經問題一個透徹的回答。

你可能還喜歡

如何理解「當信主耶穌,你和你一家都必得救」? | 微讀問答

神不偏待人,為什麼還有許多不公平? | 微讀問答

微讀聖經發布新版本!研讀經文更便捷

「微讀問答」欄目向各位讀者徵集問題!

只要是你關心的聖經問題,都可以寫留言告訴我們。

凡是留言的問題,都有機會在今後的欄目中,得到特邀聖經學者的回答。

快將你的困惑分享出來吧!

👇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下載「微讀聖經」APP

相關焦點

  • 聖經關於會幕的記載,對我有什麼益處? | 微讀問答
    「我們」是誰——是帶著具體問題的讀者個體,還是聖經最初的受眾,還是從最初的受眾直到如今跨越時代與空間的全體讀者?什麼是「有益的」——是解決一個人生選擇,還是提出一種可以直接應用的行為教導,還是引申出某種屬靈原則?這幾個問題,都不存在「唯一正確」的答案。
  • 信仰App「微讀聖經」,到底「美」在哪兒?
    微讀聖經是一款聖經閱讀軟體和學習工具,在 App Store 上將近 1 萬條點評中微讀聖經評分高達 4.9 分,並且在用戶選擇向上有替代掉過往競品的大勢。考慮到泛讀者群,本文會從 App 產品和設計角度來做分析,不會涉及信仰知識,來看一看這款收割大部分基督徒(尤其是年輕人)的 App 到底有何過人之處。
  • 微讀問答:如何理解聖經中「狠毒」的話?
    提問怎麼跟人解釋聖經中又極端、又有些狠毒的話?想把別人嬰兒摔死之類的話,實在是太過了點,不是嗎?回答在《詩篇》這卷書當中,有一些篇目包含了對敵人的咒詛和求審判的禱告。這一類的詩篇被稱作「咒詛詩」(imprecatory psalms)。
  • 微讀聖經
    微讀聖經4.0版本有以下的特點:1.精緻排版:簡潔明朗的排版,力求還原紙版聖經閱讀效果。此版本,我們為您優化了筆記、高亮和搜索功能。希望您的微讀聖經更像是一個隨時查考,默想,記錄的靈修場所。 2.正版授權:我們尊重版權,為您提供高質量內容的同時,我們也保護版權方的權利,促進文字事工健康發展。您在微讀中閱讀到的所有內容,皆獲得了正版授權。
  • 民數記6章-《陪你讀聖經》現在還有「拿細耳人」嗎?
    (民數記6:2)【讀經小指南】聖經中有一群上帝特別看重的人,叫做「拿細耳人」,意思就是指「歸給耶和華的人」。他們遠離一般人的生活,將眼目專注在上帝的身上。對於「拿細耳人」還有一些特別的規定,像是不可以喝酒、不可以剃頭髮等等。
  • 日語零基礎想讀日文版《聖經》,需要幾天?
    所謂50音圖,簡單的說就是日語「假名」,你可以把它想像成「英文的26個字母」(不過日語有46個,「50音」只是個近似數)。可是,你見過有人專門買一本書,來學習26個英文字母的嗎?「平假名」你可以把它想像成「小寫的英文字母」(abc)
  • 日語中的文字&符號「〆」「〼」「卍」都是什麼意思?
    比如在之前的文章中介紹過的表示疊字的「々」,以及地名&數量單位中常見的「ヶ」。今天我們再來看一下其他的文字&符號。看到「〆」時,大家都以為是簡寫的符號吧?其實這個字是和製漢字,部首為「丿部」,讀作「しめ」,被收錄在日本的漢字辭典中喔~日本女聲優「〆野潤子(しめのじゅんこ)」的名字裡就有這個字。
  • 《羅馬書》第七章的「苦中人」究竟是誰?|微讀問答
    我想討論一下《羅馬書》7:14-25裡面有關「我」的身份——這段文章引致那句呼喊:「我真是苦啊!誰能救我脫離這取死的身體呢?」自從奧古斯丁的日子以來,釋經家在這個問題上一直持分歧的意見,時至今日,仍有極大分歧。問題是這樣產生的:在《羅馬書》7:7,保羅提出這個問題:「律法是罪嗎?」
  • 「中」什麼時候讀「じゅう」,什麼時候讀「ちゅう」呢?
    今天要給大家要講解的知識點是,有關結尾詞「~中」的用法。作為結尾詞的「~中」有兩種發音,分別是「~じゅう」「~ちゅう」。不同的發音對應不同的意思和用法,這一點也是困擾同學們多年的問題,今天老師就為大家解一解這個疑惑。
  • 唐崇榮牧師:怎樣區分聖經中間的「相對真理」與「絕對真理」
    答:聖經的真理是從絕對的神賜下來的,而聖經的話是絕對沒有錯誤的,所以聖經的真理是絕對的。那你說:「聖經的真理又有相對真理、絕對真理」,我不這樣分。我說在聖經裡面有一些論到相對的事情,有一些論到絕對的事情。所以不是聖經有「相對真理」,聖經有「絕對真理」。
  • 「一」什麼時候讀「いち」什麼時候讀「ひと」?
    「一」有的時候讀作「いち」,比如「一芸」、「一面識」,有時候讀作「ひと」,比如「一安心」、「一工夫」。
  • 從認識聖經開始——真正認識神
    說這話的就真是外行啦,大家應該知道,教會歷史有段時間,就是怕信徒讀經讀錯了,所以乾脆「封經」,禁止一般信徒讀經,只有經過認證的神職人員才能讀經,可見「如何讀聖經」也是一種專業,所以後來才有「神學院」啊。只不過,就像所有的黑心油都能通過考驗一樣,這些「經過驗證」的神職人員後來也成為一個腐敗的階級,導致宗教改革。
  • 「聖經」基督徒的性情與遭遇
    「聖經」你心中所顧念的是什麼「聖經」錯誤的堅持,帶來不良結果;正確的認識,帶來良好結局「聖經」不要被心中的嫉妒,蒙蔽了心眼,丟棄起初的愛心「聖經」在耶穌的眼中,基督徒應該是個怎樣的人呢「聖經」人生的方向、目標、經過㈡ 導言
  • 郵件中的「次第です」究竟是什麼意思
    比如什麼「~という次第です」,或者「~した次第です」。聽起來是不是很有「成熟社會人」的感覺呢?下面J胖就結合例句,給大家總結以下它的使用方法吧。「次第です」は「物事がそうなるに至った理由や経緯」を説明する言葉です。首先讓我們從確認「次第」這個詞的意思開始。次第包含「順序」、「趨勢」、「過程」等含義。讀作「しだい」。「次第です」就是在它後面加了一個「です」。
  • 「聖經」按照耶穌的吩咐等候
    耶穌讓你在耶路撒冷等候,而你卻跑到加利利去等候,這樣你能夠得到什麼呢?你必將一無所得,兩手空空,因為你不遵行耶穌的囑咐去等候,按自己的意思去等候。貳 門徒的選擇——聽從耶穌的囑咐那門徒們是如何選擇的呢?他們心門是否已經打開呢?
  • 讀聖經100遍的方法 (作者:邱表國 )
    退休後即進入「石門水庫教會」作全職同工,種植花木、整理庭院、清理打掃內部,兼總務工作,餘暇便竭力靈修。  我從小有一個習慣,早睡早起,平時晚上七點多便可入睡,凌晨一點多便起床,以前起床到六點這段時間,都用在作畫上,我學習國畫五十餘年,直到數年前才封筆,改寫讀經亮光,先後出刊「一百個見證」、「一百二十個讀經亮光」。而「七百個讀經亮光」,正在印刷中。
  • 「聖經」人生的方向、目標、經過
    「聖經」殘疾的瞎子聽命順服,健壯的法利賽人拒絕抵擋「聖經」你心中所顧念的是什麼「聖經」錯誤的堅持,帶來不良結果;正確的認識,帶來良好結局「聖經」不要被心中的嫉妒,蒙蔽了心眼,丟棄起初的愛心「聖經」在耶穌的眼中,基督徒應該是個怎樣的人呢
  • 「聖經」耶穌被捕,門徒絕望
    「聖經」在耶穌的眼中,基督徒應該是個怎樣的人呢「聖經」人生的方向、目標、經過「聖經」基督徒的性情與遭遇「聖經」人生,有時也需要堅持和等候「聖經」彼此相扶,合一相愛㈡ 導言
  • 【聽讀聖經學英語】Mark 3 馬可福音第3章
    這十二使徒在人看都是普通的小人物,除了彼得在使徒行傳有所記載之外,聖經中很少提到他們的豐功偉績,因為神所注重的不是他們的工作,而是聖靈如何借著他們工作。「十二個使徒」將來要「坐在十二個寶座上,審判以色列十二支派」(太十九28)。
  • 「聖經」基督的軟弱與神的大能
    #主導經文:哥林多後書第13章回顧昨天我給大家分享的是,哥林多後書第12章的內容「聖經」基督徒前進的方向。「聖經」基督徒前進的方向查驗一下自己內心裏面是否擁有信心,應該選擇去學習聖經的教導和真理。你賴以生存的依靠是什麼⒉選擇順服真理的基督徒生命得到造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