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一年開學季,國內大一新生的軍訓生活正在有條不紊的進行著,有的可能已經結束了軍訓,天南海北的同學聚集在一起,難免會少不了這個話題——對地域的刻板印象。
已經老掉牙的故事還在不斷地上演著,比如:
內蒙的同學是真的會被問是不是騎馬上學、住蒙古包?以及是不是少數民族、滿清貴族此類的;還有就是內陸同學對沿海省份同學的羨慕,前途君到現在都記得開學自我介紹時,有一位同學說他來自福建,家裡在一座小島上,那時候我滿腦子想的都是「鳥語花香」、「碧水藍天」、「世外桃源」這些詞,別提有多羨慕了!
當然,這些都是沒有去過本地的人在固有認知裡的感覺,國內不同省份的人之間都是這樣,前途君就好奇了,留學生們去國外會遇到什麼樣的刻板印象呢?
中國人均會武術
網上一直流行著一個梗——中國人均會武術!這既是一個調侃,也是一個對老外誤以為的回應吧!而之所以會讓老外產生這樣的錯覺,這大概是跟本世紀初的宣傳有關:以前的宣傳片裡少不了市民打太極、舞劍的場景,以少林寺為代表的團體也會經常去海外表演,加上現在網絡的發達,有不少真正的練家子上傳自己的習武視頻到網上,這樣就形成了一種錯覺,就讓老外真的以為中國人均會武術。
關於被老外以為「中國人均會武術」的刻板印象這個問題上,來看看中國留學生都經歷了什麼:
老師以為我要統治世界
美利堅留學,有次跟導師閒聊,聊著聊著就談到了kungfu,以下是對話內容:
導師:你會不會功夫?
答:你知道電影裡都是假的,安排好的吧?
導師:哦哦哦,好吧,那你會不一樣的麼?
答:如果打太極拳算的話我是會一點兒(初中課間操)。
導師:天啊!你的師傅是誰?(肅然起敬,雙雙手抱拳)
答:我的體育老師,我們初中全校一起打。
導師:黑人問號.jpg + 吃驚.jpg
答:是啊,練了三年呢,總計二十四招。
導師:你們已經在為統治全世界做準備了麼?
答:……
就去考個試,被老師說成「絕殺格鬥」
一次音樂考試,我抱著一米六多的古箏去了,當遇到我的物理老師後,他禮貌的問了我然後走了。
兩個小時後我同學告訴我:那個老師詳細的問了古箏的發音和演奏方法,並表示他知道在中國古代當有人演奏完這個就要開始決鬥殺人了……
我…???感謝老師沒有報警???
老外對中國人數學的自信
你長得很像數學很好的樣子
社會學課上教授請了一位美籍華裔的攝影師來講他的Asian American Identity。
這位攝影師是二代移民,父母完全不會英文,全家只有他一個人是生下來的時候就在美國了。
他上學後注意到很奇特的一件事,大家有不會的數學題都願意找他,他一問,美國人說:你長得很像數學很好的樣子。
被一致認為中國人數學好
A同學,澳大利亞留學:身為一個標準的文科生,在澳村讀高中時被人請教了無數次數學題。
B同學,加拿大留學:曾被這樣評價——你是中國人,難怪數學這麼好。
莫名其妙會「數學心算」
前途君嚴重懷疑,土澳對中國人的數學有什麼特別特別大的誤解!
在澳村某地上學,一天數學課,老師在黑板上寫題:「x+240=3x,求x」,他沒帶眼鏡看著那道題看了好久(因為近視看不清黑板)。
沒想到這個行為就被旁邊一個local小哥直勾勾的盯著,我也沒多想,在差不多看清了就直接寫了答案(題目簡單,好像也不需要草稿紙演算),結果這小哥當場就叫起來了「天哪,她在心算!」
然後四周響起雷鳴般的掌聲,這換誰都會是當場一臉懵吧?!…
日常中的刻板印象
中國人太保守
外國人關係好的朋友親人一見面就親親、抱抱、貼面禮。中國留學生一般不習慣,甚至經常會被外國人很惋惜的問:「你們平時父母都不會每天抱抱親親你嗎?」
我也遇到了此類問題,於是回答:「不會」,
沒想到,還會接著被問:「那中國父母用什麼方式表達愛你們呢?」
當場無語……最終受不了炮轟回答到:「給現金。」
這直接刷新了老外的三觀,之前的優越感也煙消雲散,表示願意交換活在中國。
中國人打招呼不是有模板的嗎?
沒想到英語課本中的對話來到了現實中!我在美國留學,一次做志願者的時候和一個美國人聊天:
美國人:how r u?
答:good.
美國人:你是中國人?
答:是啊!
美國人:那你為什麼不說 fine thank you,and u?
答:... ???(然後,這位同學不知道怎麼回答,就笑著說開玩笑的…)
化解尷尬的最好方式是「對詩」
美國留學,我要上一門文學課,為了刷GPA就選了Chinese Literature.
沒想到教授是一個中文賊6的老外,然後有一天上課的時候突然被這位教授提問「床前明月光。」
當時一臉懵,然後弱弱地回了一句「疑....疑是地上霜?」
然後教授很得意地就對全班同學說(全班就我一個亞洲人)「看到了嗎,這就是中國詩歌的魅力,當你在中國不知道怎麼和一個人聊天而感到尷尬時,你只要說這句,他絕對會接下去,然後你們就可以沒那麼尷尬了」。
好吧,只要你不覺得尷尬,尷尬的就是別人!
話說回來,你遇到過這類被刻板印象的事情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