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外對中國的刻板印象有多搞笑?

2020-09-10 大連新東方前途出國

又到了一年開學季,國內大一新生的軍訓生活正在有條不紊的進行著,有的可能已經結束了軍訓,天南海北的同學聚集在一起,難免會少不了這個話題——對地域的刻板印象。


已經老掉牙的故事還在不斷地上演著,比如:


內蒙的同學是真的會被問是不是騎馬上學、住蒙古包?以及是不是少數民族、滿清貴族此類的;還有就是內陸同學對沿海省份同學的羨慕,前途君到現在都記得開學自我介紹時,有一位同學說他來自福建,家裡在一座小島上,那時候我滿腦子想的都是「鳥語花香」、「碧水藍天」、「世外桃源」這些詞,別提有多羨慕了!


當然,這些都是沒有去過本地的人在固有認知裡的感覺,國內不同省份的人之間都是這樣,前途君就好奇了,留學生們去國外會遇到什麼樣的刻板印象呢?


中國人均會武術


網上一直流行著一個梗——中國人均會武術!這既是一個調侃,也是一個對老外誤以為的回應吧!而之所以會讓老外產生這樣的錯覺,這大概是跟本世紀初的宣傳有關:以前的宣傳片裡少不了市民打太極、舞劍的場景,以少林寺為代表的團體也會經常去海外表演,加上現在網絡的發達,有不少真正的練家子上傳自己的習武視頻到網上,這樣就形成了一種錯覺,就讓老外真的以為中國人均會武術。


關於被老外以為「中國人均會武術」的刻板印象這個問題上,來看看中國留學生都經歷了什麼:


老師以為我要統治世界


美利堅留學,有次跟導師閒聊,聊著聊著就談到了kungfu,以下是對話內容:


導師:你會不會功夫?


答:你知道電影裡都是假的,安排好的吧?


導師:哦哦哦,好吧,那你會不一樣的麼?


答:如果打太極拳算的話我是會一點兒(初中課間操)。


導師:天啊!你的師傅是誰?(肅然起敬,雙雙手抱拳)


答:我的體育老師,我們初中全校一起打。


導師:黑人問號.jpg + 吃驚.jpg


答:是啊,練了三年呢,總計二十四招。


導師:你們已經在為統治全世界做準備了麼?


答:……


就去考個試,被老師說成「絕殺格鬥」


一次音樂考試,我抱著一米六多的古箏去了,當遇到我的物理老師後,他禮貌的問了我然後走了。


兩個小時後我同學告訴我:那個老師詳細的問了古箏的發音和演奏方法,並表示他知道在中國古代當有人演奏完這個就要開始決鬥殺人了……


我…???感謝老師沒有報警???


老外對中國人數學的自信


你長得很像數學很好的樣子


社會學課上教授請了一位美籍華裔的攝影師來講他的Asian American Identity。


這位攝影師是二代移民,父母完全不會英文,全家只有他一個人是生下來的時候就在美國了。


他上學後注意到很奇特的一件事,大家有不會的數學題都願意找他,他一問,美國人說:你長得很像數學很好的樣子。


被一致認為中國人數學好


A同學,澳大利亞留學:身為一個標準的文科生,在澳村讀高中時被人請教了無數次數學題。


B同學,加拿大留學:曾被這樣評價——你是中國人,難怪數學這麼好。


莫名其妙會「數學心算」


前途君嚴重懷疑,土澳對中國人的數學有什麼特別特別大的誤解!


在澳村某地上學,一天數學課,老師在黑板上寫題:「x+240=3x,求x」,他沒帶眼鏡看著那道題看了好久(因為近視看不清黑板)。


沒想到這個行為就被旁邊一個local小哥直勾勾的盯著,我也沒多想,在差不多看清了就直接寫了答案(題目簡單,好像也不需要草稿紙演算),結果這小哥當場就叫起來了「天哪,她在心算!」


然後四周響起雷鳴般的掌聲,這換誰都會是當場一臉懵吧?!…


日常中的刻板印象


中國人太保守


外國人關係好的朋友親人一見面就親親、抱抱、貼面禮。中國留學生一般不習慣,甚至經常會被外國人很惋惜的問:「你們平時父母都不會每天抱抱親親你嗎?」

我也遇到了此類問題,於是回答:「不會」,

沒想到,還會接著被問:「那中國父母用什麼方式表達愛你們呢?」

當場無語……最終受不了炮轟回答到:「給現金。」

這直接刷新了老外的三觀,之前的優越感也煙消雲散,表示願意交換活在中國。


中國人打招呼不是有模板的嗎?


沒想到英語課本中的對話來到了現實中!我在美國留學,一次做志願者的時候和一個美國人聊天:


美國人:how r u?


答:good.


美國人:你是中國人?


答:是啊!


美國人:那你為什麼不說 fine thank you,and u?


答:... ???(然後,這位同學不知道怎麼回答,就笑著說開玩笑的…)


化解尷尬的最好方式是「對詩」


美國留學,我要上一門文學課,為了刷GPA就選了Chinese Literature.

沒想到教授是一個中文賊6的老外,然後有一天上課的時候突然被這位教授提問「床前明月光。」

當時一臉懵,然後弱弱地回了一句「疑....疑是地上霜?」

然後教授很得意地就對全班同學說(全班就我一個亞洲人)「看到了嗎,這就是中國詩歌的魅力,當你在中國不知道怎麼和一個人聊天而感到尷尬時,你只要說這句,他絕對會接下去,然後你們就可以沒那麼尷尬了」。

好吧,只要你不覺得尷尬,尷尬的就是別人!


話說回來,你遇到過這類被刻板印象的事情嗎?

相關焦點

  • 中國人如何看待外國人對於中國的刻板印象?路人回答挺精彩
    近日,外國人在中國上海街頭進行了一次十分有趣的採訪,主題為:How Do The Chinese Feel About Chinese Stereotypes?(中國人對外國人對於中國的刻板印象感覺如何?)。說實話,外國人認識中國多數是通過新聞媒體和電影。
  • 給別人留下刻板印象之後,怎麼被消除?
    社會學上有一個詞,叫「刻板印象」。就是我們很容易給別人貼標籤。比如說,看到黑人,我們就會想到貧民窟;看到女司機,就覺得她們開車技術差;看到00後,就想到二次元。這些都屬于于刻板印象,是社會強加給我們的符號。那麼,人為什麼會有刻板印象?怎麼才能打破刻板印象呢?今天我們用五個問答來介紹刻板印象這個概念。1. 什麼是刻板印象?
  • 蘇州改變了我們對 中國的刻板印象
    他們來自美國、德國、英國、印度、澳大利亞、加拿大、瑞典、日本、韓國等三十多個國家,而且從起初基本是外企高管、職業經理人、專業技術工程師的「金領」老外,逐漸演變到包括外企普通專技人員、學校外教老師等「白領」老外,還有來蘇州尋夢的普通老外,有的在蘇州自主創業,當起了洋老闆。學中文、品美食、逛園林,他們在竭盡全力工作之餘,希望能更好地融入「第二故鄉」。
  • 《誤殺》:人的刻板印象有多可怕?
    後來,他跟一個老闆談生意,要給一個地方鋪設網絡。 所以後來,李維傑的大女兒平平受了素察的侮辱,一氣之下,平平舉起鐵鍬打死了素察。
  • 社會心理學——刻板印象讀後感
    這種群體對立有三個相關但又可區分的成分。這三個分別為:刻板印象、偏見和歧視。刻板印象是指關於某群體或社會類別典型特徵的理解和價值觀;偏見是對某群體或群體成員的消極評價,不考慮個人差異;歧視是人們通過不允許某群體的成員獲取渴望的資源,區別對待不喜歡的群體的行為。以上這三種心理在日常生活中也很常見。
  • 中國的星座性格刻板印象與歧視
    這些性格屬性有事實依據嗎?最近,麻省理工學院的陸冠南教授等研究者,在心理學核心期刊上發表的論文,通過9項研究,探究了西方星座在中國的流行、刻板印象與歧視的現象。研究發現,由於星座的性格屬性而造成的歧視在戀愛交友和招聘中真實存在。與此同時,研究通過20 多萬人的大樣本調查,發現星座的性格屬性並沒有事實依據,星座並不能預測人的性格。
  • 刻板印象到底有多可怕?從大眾眼中的老師形象說起
    誤解來源於我們的【刻板印象】,許多人習慣將群體進行分類,然後把個體看成是典型代表。這種刻板印象就好像我們覺得——北方人都很豪爽,南方人都很細緻。年輕人都很衝動,老年人都很守舊。黑人貧窮,白人富裕,亞洲人刻苦而內向。1922年,美國著名記者李普曼拿刻板印象這個詞,來形容人們對某一個社會群體形成的過於簡單、僵化的印象。
  • 西方「刻板印象」之下,中國文化該怎麼「走」?
    尤其是為此次大秀製作的「起筷吃飯」廣告片中,亞裔面孔的模特用筷子吃披薩,配以刻意的中式發音旁白,引發了網絡對於杜嘉班納品牌曲解、貶低中國文化的聲討。二百多年前,大英帝國以給乾隆祝壽為名向中國派出了馬戛爾尼勳爵率領的龐大使團。正是這次訪華及其引發的爭議,使英國對中國的印象發生了很大改變,一個「停滯的帝國」的刻板印象在西方逐漸形成。
  • 淺談性別刻板印象
    「性別刻板印象」也許很多人沒有接觸過這個詞彙,但是卻有很多人這麼做了,什麼叫性別刻板印象呢?最簡單通俗的一種解釋,當你說出「男人就應該有男人的樣子」「女人就該有女人的樣子」這種話時,就是一種性別刻板印象。
  • 為什麼會有性別刻板印象?
    有幾個女生,從小沒被父母、親朋、甚至老師用這種性別刻板印象打壓過?可是,幾千年封建社會,一直以文為重,科舉只考文的時候,怎麼不見說女性適合文科,讓女性參加科舉考試,有機會當官發財呢?但等到彼此熟悉一點後,他再拿性別來說事,我都會不厭其煩提醒他,他才發現,原來他在那麼多方面,都習慣用男女性別來判斷問題。性別刻板印象,不僅簡單粗暴,而且往往先預設一個前提:女性在許多方面,不如男性。這是出於社會中的慣性思維:根深蒂固的維護男性優勢。
  • 對柬埔寨的刻板印象,有哪幾個是真的?
    因此「貧窮落後、物價高、好吃懶做、治安差」成了我對柬埔寨的刻板印象。「耳聽為虛眼見為實」是我來柬埔寨之後,將這句話理解得最為淋漓盡致的一次。 柬埔寨貧窮落後?
  • 刻板印象有多可怕:曾小賢、容嬤嬤都是,就連哈利波特也難逃
    之所以你會說他是哈利,這一切都要從刻板印象說起。那刻板印象又是什麼呢?刻板印象主要是指人們對某個事物或物體形成的一種概括固定的看法,並把這種看法推而廣之,認為這個事物或者整體都具有該特徵,而忽視個體差異。它是每個演員都非常害怕的,因為你一旦因為一件作品讓觀眾將你的形象定位,你想要再演別的風格的角色,觀眾也很難將情感代入進去。
  • 為什麼我們身邊,會有這麼多男女性別刻板印象?
    有幾個女生,從小沒被父母、親朋、甚至老師用這種性別刻板印象打壓過?可是,幾千年封建社會,一直以文為重,科舉只考文的時候,怎麼不見說女性適合文科,讓女性參加科舉考試,有機會當官發財呢?(新手開車當然不會太熟練,和男女有什麼關係?難道駕校沒有男學員嗎?)等到了餐廳,他給我讓菜的時候又說:女生吃這個好,多吃點!(健康食品對男女都好啊!)
  • 中年女性刻板印象的形成與破除
    破除和改變中年女性的刻板印象需要多管齊下,從尊重女性價值、完善保障體系、重塑社會文化三個方面著手。關於中年女性的刻板印象,以往討論得並不多。打開網頁,輸入關鍵詞「中年女性」,會發現相關連結十之八九是美容與健康,呈現出一種歲月危機感以及「心有餘而力不足」的勉為其難。在現代社會中,網絡對生活的滲透無所不在,多元化的媒介提供了對刻板印象最直觀的感知路徑。隨著公共話語空間的拓展,越來越多的女性形象出現在大眾傳媒中。但由於男性在媒介的話語掌控權方面具有絕對優勢,女性的刻板印象不但沒有消除,反而愈加明顯。
  • 李銀河:性別刻板印象是對男女的雙重壓迫
    這段時間,不僅有前面提到的對那些男演員形象很娘的焦慮,還有很多人驚呼:中國出現了男孩危機,說年輕男孩越來越娘,缺乏男子氣概,有人把世界盃球星的陽剛之氣與中國當紅男星的陰柔之氣做對比,大聲疾呼要培養男子漢,辦很多學習班訓練營,要男孩在那裡學習怎麼才能變成男子漢。
  • 新聞報導中的刻板印象研究
    [2]刻板印象有積極的一面,也有消極的一面,其積極的意義在於「刻板印象」運用在廣告宣傳當中,能減少受眾獲取信息的費力程度,受眾在解碼過程中相對輕鬆。同時,反覆地傳播同一概念也能達到累積的效果,加深消費者對廣告產品的印象,從而形成良好的記憶效果,發揮出廣告的效能。
  • 有書共讀|輿論|刻板印象帶來的影響
    在場的40個受過訓練的人只有6個人匯報的報告虛構內容少於10%,可以稱之為證據,事實上,這些觀察者看到的是他們對於打鬥的刻板印象。他們生命中都經歷過打鬥場景,而這些場景如今就會在他們眼前閃爍。他們關於打鬥的刻板印象對真實的場景出現了篡改,其中只有6人讓自己的刻板印象篡改程度低於10%。
  • 文獻閱讀精選 | 刻板印象威脅
    作者 |晴天學姐本文為 晴天學姐 原創作品,轉載請授權一周前的實驗分析是我們節選自《心理學報》中的《元刻板印象對隨遷兒童攻擊行為的效應及挫折感的中介作用》,在做題目之餘,有小夥伴在後臺留言對「刻板印象威脅」比較感興趣,那今天我們就來從定義、實驗、影響因素、綜合過程模型、後果及應對來探討「刻板印象威脅」。
  • 程式設計師都是禿頭,女司機不會開車……為什麼這麼多刻板印象
    如果我們的實際所見和我們預先所想吻合了,刻板印象就會進一步強化,其效果就如同一個人預先聽聞日本人很狡猾,緊接著便先後被兩個不誠實的日本人欺騙一樣。2刻板印象是怎麼形成的?我們通常會通過兩種途徑形成社會刻板印象。一種是通過直接的社會實踐獲得。
  • 刻板印象威脅 · 相關實驗
    「那些最優秀的人,一旦背負著負面的刻板印象,將會變成最容易放棄的那一些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