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如何看待外國人對於中國的刻板印象?路人回答挺精彩

2021-01-07 魚魚觀世界

近日,外國人在中國上海街頭進行了一次十分有趣的採訪,主題為:How Do The Chinese Feel About Chinese Stereotypes?(中國人對外國人對於中國的刻板印象感覺如何?)。說實話,外國人認識中國多數是通過新聞媒體和電影。類似「中國人都會功夫」這樣的觀念還有不少老外信以為真。在知乎上也有不少類似這方面的個人回答,然而普通中國人是如何看待外國人對中國的看法的?看看下面路人對於類似問題的回答吧。

▲中國人如何看待外國人對於中國的刻板印象?路人回答挺精彩(文/界通快訊/魚魚觀世界)

問題一:您覺得外國人對中國都有哪些印象?

外國人對中國都比較 old school 吧(比如用老眼光看待中國),多數人認為中國還比較封閉沒有那麼開放。

他們覺得中國還是很神秘,就是說外國人覺得中國人跟世界溝通還有障礙問題。

問題二:有一些印象比較常見,比如,中國遊客最不受歡迎,沒有禮貌,您同意這些觀點嗎?

不太同意,因為就上海來說,許多人是否很守規矩的。剩下一小部分我承認,因為中國非常大,人口眾多,我們的城市分一線二線三線等等,一線城市的人不用說,像二、三線以下的城市經濟也剛剛發展起來,這些城市裡的人也逐步開始接觸出國旅遊,可能還是會存在一些不太文明的言行舉止。

一部分人確實是說話比較大聲,缺乏禮貌。在中國的環境下大家可能都習慣了,外國人比較喜歡點對點的溝通方式,而中國是一群人面對面的,所以溝通時中國人的聲音會響亮一些。當然聽到一些負面的新聞報導時,作為中國人心裡肯定是不舒服的,我不可能要求別人如何,只能做好自己。隨著中國人受教育的普及程度越來越高,這個問題幾十年之後肯定會大大減少。

問題三:所有的中國人都會功夫,這是真的嗎?為什麼外國人會對中國人有這種印象?

呵呵,這是不可能的。我就不會啊。我沒喲學過功夫,但如果有機會我可能會去學。小時候學過一些武術的套路,但也只不過是花拳繡腿。可以說沒辦法用於實戰。至於外國人這麼想,可能因為有李小龍,中國也有少林寺,各種各樣的武俠電影和小說等等,就宣揚了中國人會功夫這樣一個刻板印象。

問題四:中國人都吃狗肉,這種說法真實嗎?

emmm... 我是不吃狗肉的。而且我周圍的朋友也很少有人吃,我覺得這個要看地域性。有一些地方確實存在狗肉火鍋這樣的東西,比如徐州沛縣,我知道他們當地的狗肉是很有名的,也是他們的特產。至於大部分人吃狗肉這肯定是不真實的。因為現在養狗當寵物的人越來越多了。而且你想,狗肉是什麼時候流行的?那是上世紀五十年代末三年困難時期的時候,那時候食物緊缺,就只能吃狗肉了,還有麻雀肉、貓肉和老鼠肉都有。所以現在還有這種說法的話是不夠客觀的。

問題五:中國人的英文都不太好,這是真的嗎?

差不多是真的,不過這個現象已經改善很多了,簡單的聽和看幾乎都沒有太大問題,中國年輕一代的英語教育不差,老一輩可能完全不懂,現在年輕人口語方面有待加強。但是外國人來中國,他們的中文也不好,對中國有研究的,他們也不會說我們中文。

問題六:中國人比較物質嗎?是真的嗎?

我覺得物質的人哪裡都有,不只是中國人而已。這個全球的人都半斤八兩。沒有人不喜歡物質的條件,我看外國人也挺物質的。

最後一個問題:你覺得中國人能做些什麼能減少外國人對中國的錯誤印象?

說實話,我真的沒想過要改變這些東西,外國人怎麼想隨便他們去吧,我們中國發展強大就行了,最好的就是讓他們一直都覺得中國還是以前的樣子,哈哈,開玩笑,我認為還是加強教育吧,多多跟國際接軌,多方面進行中國文化的輸出。中國是一個很棒的國家,不要相信你們外國的媒體,來這裡親自看看再下結論。

外國網民也對此採訪視頻也參與了討論:

1、我對中國的印象:這是一個龐大的國家,在文化方面極為多樣化。他們也迫使孩子們取得好成績。

2、哇,很厲害,他們都很厲害。我愛中國,還有我喜歡中國人,我有很多中國朋友。這個採訪非常好,我喜歡。我是美國人,我非常喜歡學習中文,我的中國朋友英文都很好啦。很棒的視頻!刻板印象通常是愚蠢的概括。我認為所有種族群體都可能屬於不好的類別,但我不會從少數人的錯誤中判斷出這一點。我覺得中國人是一群可愛的人,我有很多中國朋友!(全文完。大家對此怎麼看?)

相關焦點

  • 知乎精選:外國人是如何看待中國和中國人的?
    外國人是如何看待中國和中國人的?   有些中國人我挺喜歡的,就像我喜歡其他國家的朋友一樣,但也有一些是我不想理會的。   Travelling around is not difficult, except at rush hour and holidays.
  • 外國人街頭採訪中國人:在中國結婚難嗎?路人的回答亮了
    近日外國人跑到中國上海的街頭針對中國人的婚戀觀進行了一次採訪,主要的話題是:How Difficult Is It To Get Married In China? ——在中國,想要結婚有多難?目前小編看到這些年來關於中國單身狗、結婚的話題一直都是大家熱議的話題。從之前的剩女,男人找對象難,到現在反而越來越多中國人不想結婚等等問題在國內知乎上也層出不窮。
  • 外國人是如何看待中國人的
    五千年禮儀之邦,中國人自己的感覺是熱情好客的,但是事實是這樣嗎?外國人又是如何看待中國人的呢?下面就為大家 帶來一個在中國生活了五年的美國人,是如何看待中國人的。
  • 老外對中國的刻板印象有多搞笑?
    又到了一年開學季,國內大一新生的軍訓生活正在有條不紊的進行著,有的可能已經結束了軍訓,天南海北的同學聚集在一起,難免會少不了這個話題——對地域的刻板印象。關於被老外以為「中國人均會武術」的刻板印象這個問題上,來看看中國留學生都經歷了什麼:
  • [請回答2017]外國人眼中的中國新印象
    央廣網北京10月23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大會之聲」報導,十九大受國人關注,也牽動世界目光。一個更加自信和開放的中國,給世人留下了深刻印象。比如,一批「外國面孔」參與了中共十九大報告的譯校工作,成為最早看到十九大報告的外國人,涵蓋英語、法語、俄語、西班牙語、日語、德語、阿拉伯語、葡萄牙語、寮語9種語言。
  • 「種族歧視」對上「刻板印象」,竟然負負得正了?
    他們創造出了獨特的頗具中國風格的表情包,發布在社交媒體上,並用該平臺為全世界的年輕人提供理解作為亞裔的意義的機會。那麼效果如何? 華人的「刻板印象」,究竟從哪裡來? 這些亞裔年輕人,利用外國人對他們的刻板印象,加工成種族緊張的「潤滑劑」,卻反而給出意想不到的效果。其實亞裔習以為常的一些生活習慣和愛好,也會讓一些外國人感到不可思議,並被放大成為關於某一種族的刻板印象。
  • 在中國文化中,哪些令西方人印象深刻?聽聽老外的精彩回答
    那麼在中國文化博大精深中,哪些文化令西方人印象深刻?現在我們就來聽聽老外們的精彩回答。有老外回答道:最有趣的是龍文化。西方龍是邪惡的火龍,可以摧毀一切。中國龍是負責下雨的水龍,降雨減少乾旱。人們服從龍,自稱是龍的後裔。建立水利項目,發展農業,增加人口。
  • 圈外人是如何看待ACG圈的?路人對二次元有哪些刻板印象?
    二次元這個圈子是年輕人中的一個小群體,而對於很多圈外的人來說對二次元都有一些刻板的印象,二次元被大部分人貼上兒童化、抽象化、可愛、暴露、女性化、動漫漫畫等標籤,但這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雖然二次元是一個平常人不常接觸的群體,但有些外人看二次元的觀念倒是被一些特殊個體帶偏從而影響對ACGN的整個體印象。普通的二次元愛好者更多的只是喜歡宅在家裡看看自己喜歡的動漫作品,購買自己喜歡的角色周邊,大部分中二行為更多的只是在網絡上流行,對於正常生活該幹什麼還是要幹什麼的。
  • 正確看待生活中常見的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是指我們對事物形成的比較籠統的、概括的看法,認為某一類事物應該具有某種屬性,而忽視事物的個體差異。它具有積極的作用,同時也存在消極的影響。那麼,生活中哪些常見的刻板印象事件?在我們印象中,男人常常談論的話題多數是科技、財經、時事、軍事、建築、汽車、體育等領域;而女人關注的話題就比較生活化,比如娛樂、生活、時尚、旅行、美食、養生等,這種說法實際上是我們對男女性別差異所形成的刻板印象。刻板印象二:在生活中,我們總覺得別人的東西是最好的。自己沒有時,覺得別人的東西就好像有某種神奇的力量,別人的東西能夠閃閃發光。
  • 西方「刻板印象」之下,中國文化該怎麼「走」?
    尤其是為此次大秀製作的「起筷吃飯」廣告片中,亞裔面孔的模特用筷子吃披薩,配以刻意的中式發音旁白,引發了網絡對於杜嘉班納品牌曲解、貶低中國文化的聲討。二百多年前,大英帝國以給乾隆祝壽為名向中國派出了馬戛爾尼勳爵率領的龐大使團。正是這次訪華及其引發的爭議,使英國對中國的印象發生了很大改變,一個「停滯的帝國」的刻板印象在西方逐漸形成。
  • 旗袍+功夫=中國角色?日本動漫中,中國人的刻板形象是如何形成的
    但無論文學和讀者再怎麼改變,有一樣東西卻是始終未變,那就是人們對於中國角色在各種作品中的刻板印象。《叛逆的魯魯修》的黎星刻1.中國功夫:他/她是中國人,所以應該可以一拳錘爆我功夫,這毫無疑問是外國人對於中國角色最大的刻板印象,那些來自東方的神秘力量中,可以說至少有一大半都是來自多如繁星又玄乎其玄的中國功夫。
  • 【專訪】漢學家彭軻:我的工作是揭開人們對中國刻板印象的面紗
    他主要研究中國當代政治與社會變遷,曾多年供職於英國牛津大學現代中國研究中心,後擔任荷蘭萊頓大學現代中國研究中心主任。近年來,他的研究重點更多集中在海外的中國華人移民群體。界面新聞近日在荷蘭萊頓專訪了彭軻,這也是他被MERICS任命之後首次接受中國媒體的專訪。訪談中,他指出了歐洲社會對中國的三種常見刻板印象,並表示他在MERICS的工作重點將是揭開人們對這些刻板印象的面紗。
  • 外國人如何看待中國人吃雞爪?一起來看看外國網民怎麼說
    曾經有外國人在評價中餐雞爪時說道:顯然中國人也知道吃雞的爪子是一件不光彩的事情,所以他們改名為鳳爪。實際上這位外國人想多了,在中餐裡食物的地位是平等的,而不像一些西餐文化將食物分為「邊角料和貧民食物」我們將雞爪改名為鳳爪,只不過是商業上的噱頭,並沒有什麼不光彩的事。
  • 跨文化交際的心理與態度(如何克服刻板印象)
    既然刻板印象對跨文那麼,如何克服刻板印象呢?其中以下幾點建議對於克服跨文化交際中的刻板印象會很有幫助。1. 意識到刻板印象的存在。要意識到我們對不同文化的人所做的判斷可能是建立在刻板印象的基礎之上的。當我們說日本人比較沉默、法國人很浪漫時就要想一想,這種判斷是不是一種刻板印象呢?2. 改變懶惰和簡單化的思維習慣,使概括的過程更複雜。
  • 「我吃中國的湯麵條,不喝湯是不是失禮了?」外國人的回答精彩了
    「我吃中國的帶湯麵條,不喝湯是不是失禮?」外國人的回答精彩了我們中國的菜餚裡面的麵條和國外的麵條肯定是大不一樣的,在中餐裡面,我們吃麵條講究的不只是麵條的種類,還有一個就是我們有乾麵和湯麵的區分,但是在外國人的桌子上見到的也就是義大利麵這單一的一種,而且是沒有麵條湯的。
  • 蘇州改變了我們對 中國的刻板印象
    現在Philip Beck已經沒有這個擔憂了,園區給外國人辦理社保,待遇和中國人一樣,而且園區也有了面向外國人的診所。Philip Beck來到蘇州後,帶著妻子在同一公司上班,「我太太是景觀設計師。受我的影響,她也很喜歡蘇州,現在正學習中文。」
  • 外國人如何看待中國人反對接納中東難民?
    有人曾經在網絡上做過一個調查,絕大多數中國人還是比較反對接納中東難民的。對此,國外論壇有大量的討論,很多討論還是很支持中國人的看法,很理解中國人的心情。另外,在中國定居,比在歐洲或其他西亞國家如黎巴嫩、約旦等國定居要難得多。普通話非常難學,中國的風俗習慣讓外國人感到困惑,畢竟整體文化不大一樣。而中國曾經努力控制他們的人口。現在如果有一波又一波的難民過來,這也不符合中國的利益。
  • 李小龍女兒李香凝不滿好萊塢往事醜化父親,華人刻板印象幾時休?
    李香凝同時也指出導演昆汀可能是在表現李小龍的形象如何被刻板印象化,但實際上這是一種反面的呈現效果。李香凝認為自己的父親不是那樣的形象,片中的他被表現為一個傲慢、口若懸河的蠢貨,而不是一個比起能夠獲得同一些東西的別的同行,需要用三倍努力去拼搏的人物。
  • 中國人如何看待歐洲?外媒自己做了張地圖然後怒了
    正文中說道:「我們每個人都可能會聽說和關於我們自己國家的那麼一兩條刻板偏見,所以我們會聽到關於其他國家的刻板印象,這也不是什麼秘密。它們中的一些比較正面,比如比利時的華夫餅好吃得難以置信,德國有最好的啤酒,瑞士有最好的巧克力,還有義大利的披薩也很棒。
  • 你知道外國人如何看待中國方言嗎?小姐姐留學英國學會河南話!
    你知道外國人如何看待中國方言嗎?小姐姐留學英國學會河南話!她說,去了英國,自己相處的圈子大多數還是中國留學生,所以還是中文說的比較多,而恰好自己的朋友圈裡有個河南人,所以河南話變成了自己的口頭地域音。我們會選擇出國留學,外國人自然也是一樣啦,但是我們中國方言很多,我們中國人自己都聽不懂的,外國人是怎麼看待我們中國方言的呢?又發生了什麼有趣的事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