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外人是如何看待ACG圈的?路人對二次元有哪些刻板印象?

2020-12-20 ACG情報君

二次元這個圈子是年輕人中的一個小群體,而對於很多圈外的人來說對二次元都有一些刻板的印象,二次元被大部分人貼上兒童化、抽象化、可愛、暴露、女性化、動漫漫畫等標籤,但這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

雖然二次元是一個平常人不常接觸的群體,但有些外人看二次元的觀念倒是被一些特殊個體帶偏從而影響對ACGN的整個體印象。

普通的二次元愛好者更多的只是喜歡宅在家裡看看自己喜歡的動漫作品,購買自己喜歡的角色周邊,大部分中二行為更多的只是在網絡上流行,對於正常生活該幹什麼還是要幹什麼的。

那麼這兩年有哪些行為對二次元的影響較為深刻?一起來看看那些在ACG圈中給人印象深刻的例子。

女裝大佬

在古代大部分時候只有女扮男裝替父從軍這種劇情,而女扮男裝是很少的基本上可以說沒有,畢竟那時候男人地位比現在更高,女裝只會被人說變態!

時代變遷,現在都是女裝大佬的時代了,女裝大佬是指那些男孩子男扮女裝的行為,可能這種現象最早出現在cosplay中吧?畢竟早期的Cosplay當中女孩子參與的比例並不多而且也沒現在開放,很多人都不敢穿那些潮流漂亮的衣服,沒辦法漫展只好讓部分女性角色的裝扮讓男孩子來穿了,原本也只是玩玩角色扮演模仿一下顧自己喜歡的人物角色。

這種本來打著玩玩態度的事情,在後來越來越多人參與到其中,後來在圈中成為一個特殊的全體「偽娘」有些女裝大佬真的一發不可收拾,越玩越上癮,這種現象不只發生在國內在國外也是一樣,然而技術好的偽娘看著還行,不過有時候一些惡搞的女裝圖片真的辣眼睛。

康娜醬

由於動漫角色人物設計可愛,所以很多人都會拿來當頭像,這麼做一來可以在網絡上保護自己的隱私,還能讓頭像看起來更賞心悅目更容易交到朋友,而且還能隱藏性別非常好用,畢竟有時候一個帥哥的頭現實中可能是萌妹子。

而用動漫角色作為頭像大家都見多了,動漫頭像作為馬賽克這種應用並不是一個普通的例子,馬賽克通常都是給敏感部位打碼。

喬碧蘿事件

但是在直播裡用動漫頭像打碼就更加耐人尋味了,一位看上去身材很好的女主播因為軟體打碼遮擋失效導致真容暴露,讓大批粉絲遭受打擊,甚至連在禮物榜上上榜的那些土豪都連夜刪號跑路,至今很多人都表示看到康娜頭像的時候都會有想起大媽臉的後遺症。

這才是可愛的康納醬

跪舔黨

一般我們會有自己喜歡的作品或者角色,通常這些角色要麼很有人物個性,要麼打鬥熱血,讓我們欣賞的作品總有它的某個閃光點吸引著我們,讓我們愛上這些作品。

男神

我們也會為自己支持的作品刷一些支持的口號,比如在超電磁炮中就經常看到有人刷「你指尖躍動的閃光是我此生不變的信仰」這些梗也廣泛流傳。

但無腦刷才是最噁心二次元的行為,前段時間因為小英雄事件牽出來很多事件,很多UP主和網友也翻出了很多小英雄原作者的黑底,各種巧合的生日日期設定,角色人設設等等。

本來在這種關乎國家利益和尊嚴的情況下,一個中國人作為任何一部動漫的粉絲都應該在中立的立場看清事實作出正確的判斷。

如果盲目洗地只會讓別人對二次元的印象扣分,如果二次元被大眾扣上不好的帽子,那對二次元產生的誤解就更深了,畢竟如果日漫變成洗腦作品,那外界不清楚的人對二次元領域的偏見只會更深。好在但大部分人還是能分清楚立場明辨是非。所以在這次事件中,外界來看二次元領域還是有很多愛國者的。

大家覺得圈外人對ACG圈的印象怎麼樣?你爸會反對你在二次元的圈子裡玩嗎?我是ACG情報君,歡迎留言評論!

相關焦點

  • 中國人如何看待外國人對於中國的刻板印象?路人回答挺精彩
    (中國人對外國人對於中國的刻板印象感覺如何?)。說實話,外國人認識中國多數是通過新聞媒體和電影。類似「中國人都會功夫」這樣的觀念還有不少老外信以為真。在知乎上也有不少類似這方面的個人回答,然而普通中國人是如何看待外國人對中國的看法的?看看下面路人對於類似問題的回答吧。▲中國人如何看待外國人對於中國的刻板印象?
  • 其實二次元就是對ACG文化的另一種叫法
    其實二次元就是對acg文化的另一種叫法,沒什麼幼不幼稚的,對這個圈不關注的你和他說acg他也不知道是啥,二次元這個叫法就顯得大眾了很多。不喜歡這個稱呼恐怕主要還是由於周圍的環境,不理解這個圈子的提起二次元就和提傻子一樣。
  • 正確看待生活中常見的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是指我們對事物形成的比較籠統的、概括的看法,認為某一類事物應該具有某種屬性,而忽視事物的個體差異。它具有積極的作用,同時也存在消極的影響。那麼,生活中哪些常見的刻板印象事件?刻板印象一:生活中我們習慣給他人標籤,我們把長相可愛的小女孩稱為「小蘿莉」,貼心的男孩稱為「暖男」,成熟的男人稱作「大叔」,愛吃東西的人叫做「吃貨」。這些都是貼標籤的表現。我們甚至不願意動腦筋,直接給他人貼標籤,這樣一來幾個標籤就成就了你對他人的評價,這也是刻板印象的表現。除此之外,在生活中我們喜歡討論各種類型的話題,不同的人討論的話題不相同。
  • 衣服穿越少漫展越熱鬧 二次元怎麼就成了搞顏色的代名詞
    一句帶有調侃戲謔的「不會吧,你不會是二次元吧?」就能將刻意維持的平凡外殼砸得稀碎。  二次元成了一個不再彰顯性格愛好的標籤,它帶有刻板印象,就像提起「女優」這個詞總有懂行老哥的嘴角會不自覺上揚。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的俗語在現在的環境之下往往截然相反,造成目前混亂表象的原因大抵能分為兩類,一是圈層年齡小,涉世未深,二是有心之人的歪門邪道和大肆宣傳。  二次元圈,尤其Cos圈是一個「永遠年輕」的圈子,每年都有新鮮血液湧入,每年都有陳年老血離開,這個循環就像一所學校,新生入學的同時伴隨著老生畢業。但區別是,在這所學校裡沒有教務主任,更鮮有新生教育。
  • 當我們在談論上海男人時,我們有哪些刻板印象?我們該如何克服?
    當然,需要指出的是,這裡提到的優點,或許涉及到個人的刻板印象。優點1:聽老婆話,會做飯我上班的時候,項目組裡有個30歲出頭的上海人,他的老婆也是上海人。他有個口頭禪是:我老婆說。這樣經常把「我老婆說」掛在嘴邊的,我們覺得挺有趣的,看來這個男人還是挺聽老婆話的,會把老婆放在自己心中比較重要位置上。此外,上海男人一般都很聽父母的話。
  • DNF皆肥宅 王者榮耀=小學生 這些年圈外對於玩家的刻板印象有多深
    然而,"遊戲圈"終究還不能算是大眾文化,不管是在當年,還是在在多元文化大碰撞的今天,許多圈外人士對於遊戲玩家總是不可避免的擁有著或多或少的刻板映像,有些著名的雷人發言更是成為了遊戲玩家之間自娛自樂,自我調侃的"梗"。今天復讀姬就來帶大家重溫一下,那些年,圈外人對於遊戲玩家的那些"傷害"吧!
  • 動漫那些事:番劇類別知多少,ACG的萌屬性,二次元文化知識科普
    文化分為很多種類,是由人所創造、為人所持有的;每個圈子都有他們自己獨特的文化,而今天我們就來談談二次元文化。是正經的二次元,而非諷刺性的二刺螈。二次元文化一般指ACG,是動畫、漫畫和御宅向遊戲的總稱,Anime動畫,Comics漫畫和Games遊戲每個單詞取其首字母組成了ACG,有需要的時候會被譯為二次元。
  • 二次元裡火出圈的東西,這個應該沒有誰沒聽過吧?
    隨著二次元受到越來越多人的喜愛,很多東西甚至火出圈外,帶來了許多圈外人的安利。那麼今天就和康娜醬一起來看看這些火出圈外的作品,看下自己有沒有聽說過吧。甩蔥歌這首歌相信是很多人接觸到日語這門語言的第一首歌了吧,我在小學的時候就已經有聽過這首歌了,當時就覺得這首歌很魔性,是完全沒有接觸過的感覺。
  • 刻板效應:一味保持刻板印象,對孩子成長極為不利,3招或能改善
    這就是刻板印象對人們的觀念產生影響,刻板印象會使我們忽視了每個人的獨特性,妨礙我們做出正確的判斷。一、什麼是刻板效應?刻板效應簡單來說就是一個人受到外界的影響而對一些人和事持有固定的看法。由於刻板印象往往不是針對於個人,而是針對於一類人,所以它存在有許多的弊端,大多數的刻板印象都是錯誤的。
  • 您對孩子會有這種兒童性別刻板印象嗎?
    女孩喜歡小汽車,不會有問題吧?這幾個問題,大家腦海裡是不是有點印象?這不是我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經常會出現的疑慮嗎?簡單來說,性別教育就是讓孩子知道自己是男還是女,是讓孩子悅納自己的性別,以及學會如何對待異性。而刻板印象是人們對某一類人或事物所持的較為固定的看法。對於孩子而言,他們的性別認知基本來自於父母親朋的引導以及身邊事物的影響,不同的認知過程都可能造成孩子們不同的性別差異。
  • 拒絕「刻板效應」,家長用全新的眼光看待孩子,撕掉固有標籤
    「刻板效應」,也就是對一類人的固有印象,比如認為北方人都豪爽大方,南方人都溫柔婉約就是"刻板效應"的一種。另外,「刻板效應」也指對一個人的看法停留在以往的印象中,就像廣為人熟知的《孫權勸學》之故事,魯肅以為呂蒙還是以前不識字的傢伙,誰知呂蒙能夠引經據典分析問題,魯肅對呂蒙的看法,亦是詮釋了何謂"刻板印象"。那麼,現實中家長用「刻板效應」看待孩子的現象有哪些?
  • 給別人留下刻板印象之後,怎麼被消除?
    社會學上有一個詞,叫「刻板印象」。就是我們很容易給別人貼標籤。比如說,看到黑人,我們就會想到貧民窟;看到女司機,就覺得她們開車技術差;看到00後,就想到二次元。這些都屬于于刻板印象,是社會強加給我們的符號。那麼,人為什麼會有刻板印象?怎麼才能打破刻板印象呢?今天我們用五個問答來介紹刻板印象這個概念。1. 什麼是刻板印象?
  • 《誤殺》:人的刻板印象有多可怕?
    《誤殺》的主角是李維傑,曾經是一個善良熱心的老實人,後來瞞天過海做了違法之事,他瞞天過海的行為幾乎沒人相信,但是他確實那麼做了,他憑什麼能夠騙過所有人?我們且往下看。 李維傑是居住在泰國的中國人,他在小鎮上打拼了17年,開著一家網絡公司。他沒什麼文化,上完小學就不上了。
  • 新聞報導中的刻板印象研究
    摘要:刻板印象伴隨著對某一事物或者人物的價值判斷和好惡情感,阻礙人的正確認知。在新聞報導之中,媒體長期對某一群體累積報導形成的信息環境,使大眾對某一群體或者事物的認知產生影響,就會形成刻板印象。
  • 面試中如何打破HR對你的刻板印象,撕掉被貼的標籤
    你有沒有給自己貼標籤、設限,不敢去嘗試某些機會?已經被貼標籤了,面試或工作中怎麼破?無意識的刻板印象的形成人與人之間印象的形成是隨時隨地的,不僅僅和每個人的過往經歷相關、甚至和當時的心情都有很大的關係,有些印象是有意識的判斷,還有很多印象是無意識的形成。
  • 跨文化交際的心理與態度(如何克服刻板印象)
    既然刻板印象對跨文那麼,如何克服刻板印象呢?Adler(1997)和 Brislin(2000)都曾經提出了一些很有啟發性的建議。其中以下幾點建議對於克服跨文化交際中的刻板印象會很有幫助。1. 意識到刻板印象的存在。要意識到我們對不同文化的人所做的判斷可能是建立在刻板印象的基礎之上的。當我們說日本人比較沉默、法國人很浪漫時就要想一想,這種判斷是不是一種刻板印象呢?2.
  • 刻板印象到底有多可怕?從大眾眼中的老師形象說起
    誤解來源於我們的【刻板印象】,許多人習慣將群體進行分類,然後把個體看成是典型代表。這種刻板印象就好像我們覺得——北方人都很豪爽,南方人都很細緻。年輕人都很衝動,老年人都很守舊。黑人貧窮,白人富裕,亞洲人刻苦而內向。1922年,美國著名記者李普曼拿刻板印象這個詞,來形容人們對某一個社會群體形成的過於簡單、僵化的印象。
  • 二次元愛好者才懂的五句暗語,圈外人根本聽不懂,你知道幾個?
    喜歡看動漫的人,現在的位置不是大佬也是元老級別了。對於初出茅廬的小白,他們常常用以引誘的方法,促使小白們前進和成長。凡是進入二次元這個世界的人,基本上都會一些暗語。可謂是說人不帶髒字的,還能讓對方一臉懵圈的點頭贊成。
  • 為什麼很多喜歡ACG文化的人,都不承認自己喜歡二次元?
    父母的話有他們的道理,他們不懂我的愛好,甚至因此罵我,我會難過,會委屈,會哭,但我不會覺得他們有錯,我會在跟他們聊天時不經意地談起看過的番,認識的人,互相多一些了解會變得更好。有人跟我看法不一樣,我尊重他的看法,不做過多的爭執。認識二三好友,互相聊聊生活和番劇,有時也會互相安利。我覺得我很開心,是不是二次元有什麼關係?
  • 打破刻板印象,女孩也擅長理科
    相比之下,心理學在吸引和留住女性學生方面顯得更成功(剛畢業的博士中,女性佔72%),2015年的博士畢業生中,非裔美國人佔到7.8%,儘管這個數字仍然落後於這個群體在人口總數中的比重,但仍比哲學專業高出6倍。這種差異很難讓人理解。我們倆在專業領域中有很多的共通點:哲學家和心理學家都在研究人們如何感知和理解這個世界、如何分辨對錯、如何學習和使用語言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