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內容為虛構故事,如有雷同實屬巧合。
1.發瘋
李喜一腳踢開房門,屋內景象瞬時驚呆眾人。
中央擺有長凳,眼前女子正遭受笑刑折磨。宜妃明明笑得前仰後合,眼角卻流出淚來,那張嬌小的臉上伴著絕望痛苦,教人揪心。她到底是個從沒受過酷刑的小姑娘,身子再也支撐不住暈厥過去。
施虐者在一旁瘋癲叫好,正是從前的虞常在和常德儀。她們早已神智不清,只以摧殘人為樂。
李喜急得大喊:「快救宜妃娘娘!還不趕緊把這兩個瘋女人拖出去!」
看守冷宮的嬤嬤嚇得跪地磕頭,一個勁求饒,堅稱自己毫不知情,更不清楚宜妃是何時被關進來的。
太監們小心翼翼地把捆綁在長凳上的宜妃解救下來,匆匆送回宜和宮。
路途中,一個小太監十分疑惑:「這裡明明是冷宮,宜妃娘娘本是回宜和宮休息,卻怎麼會在這裡呢……」
李喜沉吟片刻說:「徹查下去,宜妃娘娘從御宴宮出來後的行蹤以及路上有何人跟隨,任何一點都不能遺漏。」他略頓了頓,「還有冷宮裡的人都要問清楚,這件事定然沒有那麼簡單。」
皇上與各嬪妃已在殿內等候,魏綜御醫被急忙召來,仔細替宜妃診治。
然而魏綜臉上的神色並不見好,他眉頭緊鎖,一會兒搭脈,一會兒驗目,最終連連搖頭。皇上詢問如何,他只說:「宜妃娘娘受了巨大刺激,唯恐會迷失心智。微臣先開幾服調理的藥,再觀其效。」
笑刑的狠毒可怕在後宮是出了名的,即便不死也只剩半條命。
果然宜妃服過藥後雖然醒來,卻是受刺激太重,眼前人一個都不認識,看見誰都是咯咯地笑,神情恍惚,還問他們究竟是誰。
服侍她的宮女藍芝想用帕子替她擦拭嘴角,她卻嚇得裹緊芙蓉被將自己捂得嚴嚴實實。藍芝還欲下一步動作,竟被她用手抓破臉,然後慌亂跳下床躲在衣櫃再不肯出來。
皇上陷入內疚,兀自懊惱:「朕答應過她爹會好好照顧她,如今她變成這樣,朕有責任。來人,徹查此事!」
皇后寬慰他:「皇上別太擔憂,本宮定會日夜在佛前誦經,祈求上蒼保佑宜妃早日清醒。」
陌歌也勸:「皇上,宜妃吉人天相,一定會恢復如初的。」
她望著衣櫃裡的宜妃,內心幽幽嘆息,若是宜妃從未入宮,又怎會變成這樣痴傻的模樣。
2.宜妃
說起這位宜妃是皇上戰勝遼東後今日凱旋京都帶來入宮的。
儀仗隊一直到正陽門,皇上自馬車上下來,從後面馬車攙扶下一位女子,大聲昭告:「從今日起,她就是朕的宜妃,居宜和宮主位。」
宜妃長相併不出眾,於一眾妃嬪裡幾乎只是下乘,甚至樣貌都比不上好些普通宮女。而她更不堪的是其身份,不是官宦小姐不說,連商賈之女都算不上,僅僅是一個鄉野之地的採藥女。
區區這樣一個村姑,怎麼能一躍而上成為萬人敬仰的娘娘,這讓其他妃嬪如何信服。大家都如是說,定是宜妃用了醜惡不堪的手段迷惑皇上,背地裡定要好好查查她的底細。
陌歌心裡也不好受,皇上素來不愛重美色,除了會來她這裡,後宮幾乎如同虛設。可這位宜妃,皇上對她究竟有了什麼情愫?
皇上似乎早知她心裡會有計較,並未在前朝多有停留,很快就來到鹹福宮,可眼前佳人卻怏怏不樂,似乎不願搭理他。
他也不急,開始解釋。
原來,皇上曾私自出營騎馬狩獵,不想墜馬跌入山下,幸被採藥女所救,連續兩日貼身照料。鄉野注重女子清白,她爹逼迫皇上娶她為妻。皇上感念救命之恩便透露身份,當即許她為妃,並答應會護她一世。
陌歌聽完這才釋懷地綻出笑意:「既是你的救命恩人,我一定會代替陛下報她恩情。」
當夜皇上為慶祝勝利回朝,特在御宴宮擺酒設宴,犒賞三軍,妃嬪百官同賀。
宴會進行一半,英貴妃帶頭舞劍助興,身姿矯捷,長劍如手中繡花針信手拈來,洋洋灑灑,一氣呵成,飄然劍影,只如天宮仙子般翩翩起舞,美輪美奐。
其他小主按耐不住,提議各獻才藝,百官眾將高聲叫好,於是百花齊綻,千嬌各媚,詩書歌舞,樣樣稱絕,精彩至極。
輪到宜妃時,大家都等看她的笑話。她大字不識,哪有什麼所謂才藝。
看著宜妃愁容滿面的樣子,鄭嬪內心暢快極了,然而面上卻狀似好心問:「不知宜妃娘娘要表演什麼?妾身聽聞邊塞女子能歌善舞,想必娘娘也是身懷絕技,不妨讓大家開開眼!」
她語笑嫣然,轉首卻對旁邊的姜貴儀低語:「哼!我倒要看看當著這麼多人的面,她如何下得了臺?」
3.結怨
鄭嬪與宜妃的仇怨是在午後結下的。
她原就看不起宜妃,一個無才無色的鄉下女子想在後宮佔一席之地,簡直痴心妄想。是以下午在御花園碰見宜妃後,只敷衍地朝她一福,轉而就翻白眼離開,態度極為傲慢。
宜妃妄自菲薄,也知她這皇妃不過徒有虛名,可藍芝卻是要替主子立威的,她從前也是窮苦出身,潛意識裡同情宜妃,見不得別人欺負她,更何況主子才是妃。
藍芝追上去,反手就給了鄭嬪一記耳光,神色平淡地說:「我家娘娘寬和大度,不願與鄭小主計較。可宮規就是宮規,難道奴婢要親自教小主跪拜規矩麼?」
宜妃驚訝之餘,滿是感激。她沒料到藍芝會替自己出頭,可她不願惹上是非,認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於是拉住藍芝衣角說:「還是算了吧,我想她定不是故意的。」
宜妃明是要講和,但在鄭嬪眼中卻是譏笑嘲諷,先是給了巴掌然後說句軟話敷衍她,宜妃還真把自己當成軟柿子捏了嗎?
鄭嬪氣不打一處來,怒衝衝地也猛還藍芝一巴掌,她力氣之大,藍芝被狠甩在地上,白皙的臉上赫然是個鮮紅掌印。
她破口大罵:「宜妃都未開口,你又算得上什麼東西!還敢教訓本主,我看你是不想活了!」
宜妃心疼地去攙扶藍芝,藍芝手捂著臉頰,疼得眼淚一直在眼眶裡打轉。但看鄭嬪不肯饒恕藍芝,宜妃急忙為她求情:「這件事千錯萬錯都是我的錯,鄭小主大人有大量,饒她這次吧!」
鄭嬪自然不鬆口,責罰藍芝跪在地上整整兩個時辰。藍芝再不敢頂嘴,只得受著。宜妃知曉她是因自己才遭受折磨,愧疚萬分,便在一旁默默陪著。
不多時,天空忽然下起大雨,雨點很快就將二人衣裳打溼,涼亭裡的鄭嬪卻不以為意,沒有半分要藍芝站起來的意思。
雨越下越大,鄭嬪莫名瞧見宜妃有些發黑的臉上,竟露出了一丁點白皙的膚色。鬼使神差地,她衝入雨中,手正欲碰觸宜妃的臉時,陌歌卻從遠處走來,面上怒不可遏。
她瞪著鄭嬪說:「又是你!前幾日你剛因毆打宮女被本宮責罰,今天你又惹事,現在下這麼大的雨,宜妃若被雨淋弄壞身子,本宮看你如何面見皇上!」
鄭嬪欲要辯解,陌歌卻不給她說話機會,搶先道:「你且記住,宜妃是皇上的救命恩人,不論以前如何,可從今往後宜妃是妃,你必須尊敬她服從她聽命於她,你可明白?」
鄭嬪不敢違逆陌歌,訕訕回答:「妾身知錯。」
臨了,陌歌見她屢教不改,罰她回去抄寫宮規全卷。鄭嬪幾乎氣絕,卻只得隱忍不發,偷雞不成蝕把米,宜妃啊宜妃,她最好保佑永遠是這樣好運。
若有下一次,我一定要你顏面失盡。
4.驚豔
這個機會很快就來了,鄭嬪興致盎然地飲著果酒,等待宜妃在什麼都不會後被眾人恥笑,想當後宮嬪妃,也不看看自己當不當得起。
宜妃面露窘色,一時間不知如何應付。
過了許久,她也沒作反應,皇后替她圓場:「宜妃初初入宮,身子還未適應,今晚就罷了,倒不如下次再讓宜妃大放異彩。」
座下已竊竊私語,議論紛紛。
然而這時,宜妃起身一笑:「讓各位久等了,本宮這就獻唱一首《勝歌謠》!」說罷,又小聲同身旁的陌歌求助:「懇請貴妃娘娘為我解燃眉之急,可否?貴妃娘娘恩情,我必誠懇相報。」
陌歌欣然同意,原來宜妃是想自己用琵琶配合她的歌聲彈奏。
大家愣怔之際,陌歌已撥彈琵琶,宜妃清了清嗓子,開始歌唱。
「龍谷飛將,虎谷馳騁,飲風雪宿沙場。蒲公英勇,誰敢橫刀向?三軍從容匹敵,連翹首,已過半夏。待續斷槍擦亮,夜明沙色,直搗重樓,爭做常山將。木賊死,合歡歌,金縷織硫黃,紅花佩兒郎,佩兒郎。」
誰都沒想到,宜妃一開口便驚豔眾人,歌聲天籟純淨,空靈悠遠,再以琵琶附和,弦聲如鼓,激流勇進,把三軍戰士英勇殺敵的場面展現在眾人面前,聽得人如痴如醉。
最令人叫絕的是,宜妃雖不識字,卻能用十五種藥名唱出這首歌謠:龍骨、虎骨、縮砂(宿沙)、蒲公英、蓯蓉(從容)、連翹、半夏、續斷、夜明砂(夜明沙)、重樓、常山、木賊、合歡、硫黃、紅花。
皇上爽朗大笑,忍不住誇讚:「妙!實在是妙!」
今晚宜妃震驚四座,眾小主莫不是嫉恨之色。鄭嬪臉色更是難看至極,她想不通這個鄉下女竟然會唱曲兒,還讓大家都鼓掌叫好。
她再不願待在酒宴,謊稱身體不適就率先離開。
回去途中,她越想越氣,走到清鯉池一個勁往裡扔小石子,突然宮女雪茹低聲說:「小主,前面不正是宜妃娘娘麼?她似乎喝醉了往宜和宮回去呢。」
鄭嬪隨即止住動作,手捏成拳,目光驟然生出怨恨,「走,我們跟上去。」
5.殺機
隔日,宜妃瘋了的消息傳遍各宮,有些人暗暗竊喜,這麼快就少了一人分羹爭寵,有些人則萬分同情,才入宮第一天就遭遇不測,悲嘆她命運不濟。
皇上將此事交予陌歌,要她務必儘快查出究竟是誰將宜妃綁去冷宮。
很快就有小太監稟報說,他曾親眼看見昨晚酒宴後鄭嬪鬼鬼祟祟地一直跟在宜妃身後。
得知是鄭嬪後,宜妃的宮女藍芝情緒激動萬分,咬定是鄭嬪報復才綁架折磨主子。
陌歌命人將鄭嬪帶來,可她堅決否認:「貴妃娘娘,昨晚的事當真不是妾身做的,妾身的確跟蹤過宜妃娘娘,也嫉妒她想讓她當眾出個小丑,可根本沒來得及……貴妃娘娘明察啊!」
陌歌未作回答,只說:「你將事情原委說給本宮聽聽。」
鄭嬪點點頭,開始回憶:「妾身本在清鯉池投石子,恰巧看見醉酒的宜妃娘娘途徑御花園,妾身本想捉弄她便一直跟在後面,但一直沒找到合適的機會,直到穿過紫竹林時卻發現她們不見了,妾身與宮女連忙追上去後就看見藍芝一個人躺在地上,宜妃娘娘卻不知所蹤了。」
陌歌仔細打量她,眼神中透出一絲凌厲:「若真按你所說,你既發現宜妃不見為何不趕緊上報?」
鄭嬪被看得渾身不自在,有些緊張地答:「妾……妾身害怕……惹禍上身……」
梅心從鹹福宮外進來,低聲附在陌歌耳邊說:「奴婢已仔細盤問雪茹,她說鄭嬪昨晚偷偷跟著宜妃是想趁宜妃經過閬苑臺階時將她推下去以解氣。奴婢覺著定是鄭嬪在撒謊,或許就是她將宜妃綁去冷宮的。」
陌歌陷入沉思,方才李喜回稟,那個時辰途經冷宮宮道上當值的太監並未看見有人綁架宜妃去冷宮,也未聽見任何叫喊聲,這樣活生生的人究竟是如何被綁去冷宮的呢?
她其實並不認為是鄭嬪所為,平日口無遮攔看似刁鑽,卻生性膽小怯懦。換句話說,有害人之心卻無動手之勇,即便她真要推宜妃下臺階,也未必見得她敢。
李喜在得知鄭嬪對宜妃有殺機後急忙稟報給皇上,皇上匆匆趕到,二話不說就下令:「大膽鄭嬪,你以下犯上謀害宜妃,從今日起降為答應,打入冷宮!」
鄭嬪聽聞幾欲就要暈死過去,連跪帶爬地撲到陌歌身前,直喊救命:「貴妃娘娘,您一定要救救妾身啊!妾身真的沒有害宜妃娘娘!」
現下毫無證據表明鄭嬪不是兇手,陌歌也無法說清真相,眼看鄭嬪就要被人帶出去,院子裡卻傳來姜貴儀的求情聲:「皇上,貴妃娘娘,妾身有證據證明鄭嬪不是兇手!」
姜貴儀和鄭嬪關係甚好,兩人形影不離,情誼深厚。姜貴儀這些年一直很照料鄭嬪,看見鄭嬪被構陷自然是為她四處奔波,洗去嫌疑。
姜貴儀看著一旁哭泣的鄭嬪,心有不忍,深吸一口氣後緩緩道來:「其實鄭嬪發現宜妃娘娘不見後很是緊張,離開竹林後就來了妾身居住的玉清軒,所有宮人都可證明她一直沒離開。」
陌歌凝視了她好一會兒,才問:「那會不會是你命宮人全部說謊呢?」
姜貴儀直搖頭,「妾身絕對沒有。若貴妃娘娘不信,妾身還有一人證。妾身這幾日感染風寒,尚藥局派了小太監來送藥,恰巧鄭嬪便是那時候來的玉清軒,小太監見過鄭嬪也能證明那時候她就在玉清軒,根本不可能將宜妃娘娘綁去冷宮。」
梅心將小太監召來,事實的確如此。如今鄭嬪被證實清白,只得將她放了。
姜貴儀扶著她離開,臨行前卻又轉過身。「貴妃娘娘,妾身其實有一事不明,若按藍芝所說,宜妃娘娘應當是離開御宴宮後不久被綁架的。」
她態度恭敬,目光裡卻生出疑慮,「可冷宮嬤嬤卻說那時辰只有送飯的小公公一人進去過,那宜妃娘娘又是如何被綁進去的呢?」
6.疑慮
陌歌不是沒思索過這問題,冷宮一向是上鑰的,關在裡面的棄妃舊婦永不得出,尋常也只有送飯的小太監定時進去。若當真昨晚那時辰沒其他人,唯有送飯的小太監有嫌疑。可嬤嬤又說她只讓他一個人進去,難道宜妃……
所謂綁架,是場欺騙。
陌歌忙喚來梅心,要她立刻把昨晚給冷宮送飯的小太監找來。然而,司膳坊所有宮人裡唯獨找不到那個小太監。據平日送飯的小李公公說,昨晚他鬧肚子,便將差事交給了一個新來的,卻沒想到那人憑空消失了。
梅心自知事態不對,便要他仔細回憶那人模樣,小太監只說長相普通,並無特點。然而就在梅心欲離開時,小太監卻大叫著:「奴才想起來了,她……她好像不是太監,耳垂上有耳洞。」
又去問冷宮嬤嬤,夜色昏暗,嬤嬤搖頭說未看清楚樣子,以為還是小李公公。梅心要她重新細想有何異處後,她睜大眼睛忽地低聲說:「梅姑娘,老奴好像聞到那人身上有藥香味。」
梅心稟報給主子,陌歌面容沉靜,較之先前的猜測已有了幾分證實,聽罷吩咐梅心,「陪我去宜和宮走一趟。」
還未到門口,就聽見宜妃的尖叫聲,陌歌連忙衝入宜和宮,就見宜妃躲在一旁瑟瑟發抖,口中大嚷著:「她是壞蛋!大壞蛋!」
宜妃面前一人著宮女衫,手裡正攥著一支金鳳簪,金簪根部正對著宜妃的左眼。這宮女不是旁人,竟是鄭嬪。
陌歌大聲質問:「鄭嬪,你這是在做什麼!」
藍芝方才在小廚房煎藥,聽聞動靜跑過來竟看見鄭嬪,驀地想起方才來送藥材的竟是她,隨即奔向宜妃急切查看主子可有受傷。
當她掀起宜妃臂袖看見一條猩紅的傷痕後,再也沉不住氣,對著鄭嬪破口大叫:「我家主子已經被你害得好慘,你竟然還不肯放過她,如今貴妃娘娘親眼瞧見,你還有什麼話說!」
鄭嬪變臉變色,只一味搖頭:「不是我!真的不是我!」金鳳簪掉落地上,梅心立刻撿起,防止她再有舉動。
外面的宮人已去稟報聖上皇后,一眾人風風火火趕來,姜貴儀得知消息也是最快到,她怎麼都不信鄭嬪會殺宜妃。然而人證物證,不容置辯。
陌歌揮揮手,幾名太監立即從外面進來,正當大家以為要將鄭嬪綁了時,他們卻一擁而上拉開藍芝把痴呆的宜妃押解在地。
皇上驚訝至極:「陌兒,你這是做什麼!好端端的你綁宜妃……」
陌歌打斷他的話,恭敬說:「陛下,臣妾自會解釋。」
7.罪證
梅心將金鳳簪遞到李喜手中,李喜仔細查看簪子才恍然大悟,原來金鳳簪內別有洞天,從外看只有金色鳳凰栩栩如生,實則每片羽毛內都是空心,裡面裝滿墨汁。若用它刺人,傷口必定留下痕跡。
然而,宜妃手臂除了紅色血跡再無其他。
所以她手上的傷根本不是鄭嬪所為。定然是她方才為了嫁禍鄭嬪,故意用鋒利物刺傷自己。
李喜附耳對皇上說了幾句,皇上聞之色變,鬱然坐下,肅色問:「這一切究竟是怎麼回事?」
陌歌望著眼神依舊呆滯的宜妃,步入正題:「其實鄭嬪是臣妾安排的,也是臣妾要她假裝刺傷宜妃,這樣宜妃是否裝瘋一目了然。」
頓了頓,她走向宜妃,並將金鳳簪扔下,低低一笑:「你其實演得極像,騙過了所有人,但百密一疏,你太想除去鄭嬪了,以至於落入本宮的圈套裡。」
然而宜妃並不驚慌,神色未變,始終痴笑裝傻。
陌歌並不急,繼續說:「起初本宮想不明白,你與鄭嬪最多不過口舌之爭,並無深仇大恨,為何要裝瘋誣陷她綁架你去冷宮,直到仔細詢問那天鄭嬪與你爭吵的細節,本宮才發現你的秘密。也正是因為鄭嬪曾看見這個秘密,你才必須要殺掉她,確保再無人知曉。」
說完,她極清淺地使喚一聲,「梅心,去打盆水來,幫宜妃梳洗一下。」
這話一出,宜妃驚慌失色,再也沉不住氣,使勁掙扎,但梅心已用清水將她臉上黑色膏泥洗淨,露出了一張清秀小臉,杏面桃腮,雪膚瑩然,清水出芙蓉的標準美人面。
眾人無一不大吃一驚,皇上最為震怒:「你……你是誰!朕的宜妃呢?」
她臉色慘白,滿面惶恐,只一味結巴:「我……我……民女……」
陌歌不忍回復,猶疑再三才說:「皇上,真正的宜妃……並未入京,臣妾派人去探時,發現她和她爹都已經……」後面的話她沒說下去,她明白皇上心裡不好受。
皇上更是惱怒,瞳孔裡明火頓起:「那她是誰?他們的死和她有沒有關係?」
假宜妃猛搖頭:「啟稟皇上,他們絕對不是民女害的,民女走的時候還是好好的,他們對民女恩重如山,民女怎麼可能會害他們!」
皇上並不聽她解釋,只問陌歌死因。陌歌早已查出是宮裡人傳信買通殺手殺害宜妃父女,殺手被找到卻當場咬舌自盡,但從他身上卻搜出來自宮中特有的貴重首飾。而偌大皇宮,唯有假宜妃害怕身份暴露,會對宜妃父女痛下殺手。
最後,陌歌又說出令全場無比震驚的話:「皇上,臣妾已查出她的真實身份,她之所以冒充身份入宮,是為了躲避官府通緝。」
原來,假宜妃竟是一名在逃通緝犯。
三年前,丹陽郡劉郡丞一家四十二口人慘遭屠門,主謀便是養女劉詩落,因覬覦家產便夥同土匪搶劫劉府,劉府以死相拼最終全被殺害。土匪被官府抓住,唯獨劉詩落逃離在外,尚未歸案。
如今,劉詩落又為了掩藏自己冒充身份入宮,還欲陷害鄭嬪怕她說出真相。
鐵證如山,皇上即刻下令:「此女心狠手辣,罪大惡極,將她押入天牢,明日午時斬首示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