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ax金融圈CRO張靜靜:用減法做風控

2020-12-14 環球網

當下,網際網路金融行業的迅猛發展,使得層出不窮的網際網路思維創新、創舉一路以來不斷地製造奇蹟,各種不同的金融理財方式和產品,不斷刷新人們對於這一領域的認知。

作為創業型網際網路金融公司,需要很好地理解網際網路與金融之間的融合效應。Formax金融圈風控負責人張靜靜加入公司前,曾在摩根大通、通用電氣等跨國企業從事風險管理和評估等工作,具備近十年的數據分析和風控管理經驗。在她看來,網際網路與金融行業的共通特點就是「穩、準、快」,說到這三個字所有人的第一反應就是大數據,她表示,如何讓網際網路和金融產生化學反應是Formax金融圈一直在研究和努力的方向。

大數據到底能為徵信做什麼

網際網路時代每天都有海量的信息數據產生,而所謂金融大數據,必須要具備對「技術+產品」的深刻理解,兩者結合才能體現真正的價值。

就來源而言大數據有三個渠道,1.網上公開數據,如社交數據,平臺可以打造自己的爬蟲系統,從網上不間斷地抓取數據;2.用戶授權數據,如獲得客戶授權查閱授權信息,作為有效信用記錄的一部分;3.第三方合作夥伴,如徵信機構提供的數據。

其中,八家持牌機構提供的徵信數據是目前最普遍被依賴的一類數據源,絕大多數平臺都在利用這部分數據判定優質客戶。張靜靜表示,不使用「大」數據而單獨依賴某一渠道,不僅會影響審批水平,更會造成包括業務量、用戶體驗、時效性和貸後管理等各種損失。若只是依靠這部分數據,不僅會降低篩查命中率,更會把未具備徵信記錄的客戶拒之門外。

眾所周知,「未知」和「高危」顯然不能簡單劃等,這是單一依賴性造成流量損失的原因之一。而我們通過社交、通話、地址和地圖等搜索數據,可以建立人物關係圖譜和提取生活軌跡信息,相對於self-claim(自我性)的主動填寫,通過這些信息的抓取不僅增強了用戶體驗,使得信息更加真實有效,同時也是對用戶授權和徵信類數據的有效補充。

在個人信用類產品的精準營銷上,多通道、大數據的綜合使用更可以發揮傳統徵信無法比擬的作用。「當然,大數據不是萬能的。簡單來說,如果你和社交圈子裡的人從不接觸網絡,那麼這一技術手段則會失效。」張靜靜談到,「通過技術手段(分析爬蟲)抓取這些瀏覽痕跡也是網絡上的公開數據,大數據將能夠實現實時在線授信。比如阿里小貸,可藉助天貓、淘寶的商家數據授信。目前大多數創新平臺還沒有這樣的數據支持,但我們仍可以在尊重數據安全性的前提下,運用其他技術手段去實現類似的事情。」

風險評級技術是核心競爭力

張靜靜認為,真正的網際網路思維應該是一種減法思維,表現在徵信上是「無罪推定」。傳統的個人徵信,許多情況下審批過程都拘泥於一種守株待兔式的被動防守:用警惕的眼光打量每一個申請者,尋找漏洞和缺點,這在徵信數據的設計和使用上就難免以偏概全。

Formax想實現的是一種更立體和更前瞻性的評估方式。張靜靜表示,「目前有很多擁有大數據的第三方企業可以提供各種渠道的數據來源,但怎麼從這些數據中找出目標可盈利客群是真正的難題。「可盈利」這一概念結合了不同的風險偏好,比如每月按時全額還款的信用卡持有者不一定是盈利性強的客戶,而偶爾輕度逾期但實際上有穩定收入的客戶,以及收入處於高增長期、伴隨消費升級的客戶是高盈利性客群。傳統金融機構暫時無法針對每位客戶未來的真實抗風險能力進行精準打分,所以會選擇信用評級塔尖的人群。Formax的評級打分的思路則是基於對某一類特定客群未來收入、現金流的預期,並基於對行業性風口、政策紅利的充分研究,這樣的視角在國內還較少被應用到。」

相較於傳統金融,網際網路金融在風險管理上雖然面臨缺乏徵信數據、以及政策不確定性的挑戰,但網際網路更大的機遇在於數據、技術和它們的無限可拓展性。今後,隨著監管政策的逐步出臺和徵信體系的日益完善,基於大數據下的網際網路金融平颱風控能力也將有所提升,國內已超過萬億元的小額信貸市場也會成為各大在線服務商爭奪的潛在市場,網際網路金融行業的蓬勃、規範發展仍然指日可待。

相關焦點

  • 死帳活要,做減法!
    個人之間的債務糾紛與金融機構的借貸糾紛,性質雖同,但在時間消耗與財力承受方面是個人損失不起的,因此個人債務不能用常規金融機構的操作方式:自身「畫個圈」,然後躺裡睡大覺。扔給法院去催討,其實在債務糾紛中,法院能做的就是調解,判決與執行!最終錢能否第一時間要回,還要看債權人畫的圈能否變小,再變小以靈活多變的形態把「死帳」盤活!
  • 風控策略產品經理:金融風控的業務規則、策略模型(認知)
    金融風控玩的就是策略+模型)。總的來說,風控類PM要記住的一個很關鍵的點,其實也挺有意思——就是我們做PM,往往都說用戶是上帝,尤其對於C端要和用戶做朋友,他們所想所需你應該要滿足,同理B端也是大概如此,只是用戶不是個人可能是企業可能是內部某群體。但是,風控PM則不同,你的落地所面向的用戶,其實看起來是用戶,但其實不是真正的用戶,或者理解不是一個符合你產品業務、公司行業規則的正常用戶,而是敵人。
  • 金融科技風控百家談
    業務模式上,短融網從創立之初就一直堅持發展汽車金融,今年年初,開始布局農村金融,這些主要的業務類型都符合《暫行辦法》所要求和倡導的小額分散和普惠金融的理念。風控模式上,短融網過去一直堅持的完全自主風控、實地徵信和評估以及快速有力的貸後催收等風控理念和風控方法,使得平臺始終保持著極低的逾期率和壞帳率。
  • 龍環滙豐出席「風控·命門」第四屆數字金融風控大會
    8月23日,一本財經主辦的「風控·命門」第四屆數字金融風控大會在上海舉辦。本次數字金融風控大會,是疫情之後,中國金融行業舉辦的少見的線下風控大會。   目前,中國的金融科技正處於寒冬。「去年的時候我們就在講風險,講更壞的事情要來,將會是一個嚴冬,現在我們果然到了這個嚴冬。我們要進一步想想,春天是不是還很遠。如果用樂觀主義來看,春天未必還很遠」在活動現場,挖財總裁顧晨煒表示。
  • 新富金融:創新模式與嚴格風控雙管齊下
    (原標題:新富金融:創新模式與嚴格風控雙管齊下) 11月27日,由人民日報旗下
  • 富勤金融『人控+車控』 直擊貸中、貸後風控痛點
    富勤金融利用小啟控車風控系統,打造汽車金融智能風控服務平臺。依託強大的人工智慧技術與海量基礎數據,運用精準策略模型,完善的大數據風控和場景化風控,實現汽車金融持續、高效、可靠、穩定的風險控制。在貸中、貸後通過精準風控模型實現反欺詐、防拆、設備分離、危險區域、離線報警、停車異常等風險預警;大數據智能分析則利用全渠道接入數據,敏捷性數據分析,對用戶行為和車輛行駛軌跡做實時分析,全面預警貸後風險。物聯網+SaaS雲平臺聚合各方數據,綜合評估風險。
  • 金融工程專業未來做風控怎麼樣,大學需要考什麼證書?
    金融工程專業是在國內外都很熱門的專業,你對你所學的專業了解多少呢?金融專業的人做風控怎麼樣呢?就讓我們來詳細了解一下吧!   給大家整理了一套電子版FRM備考資料,裡面有很多FRM資料可供大家選擇。而且在對於考生來說,電子版很適合隨時查閱:【電子版FRM備考資料】   金融工程專業未來做風控怎麼樣?
  • 如何利用大數據做金融風控?| 雷鋒網公開課
    隨著金融科技、科技金融等概念的熱起,以及網際網路金融、無金融服務群體的剛性需求下,大數據風控技術也獲得越來越廣泛地重視和應用。但是,如何利用大數據、機器學習等前沿技術做金融風控?如何通過海量數據與欺詐風險進行博弈?
  • 對話馬上消費金融風控官楊明:大數據模型解決不了風控
    「風控不僅僅是大數據模型,更應該是一個完整的閉環體系。大數據模型雖然對於風控管理非常重要,但只是其中的一環。」9月26日,馬上消費金融助理首席風控官楊明接受《投資快報》記者專訪時表示,自從今年以來,不管是政府還是監管機構,都釋放一系列的信號要加強消費金融行業的監管,有一些非持牌的機構面臨監管的壓力也會越來越大,而且已經出現了有一些機構完全退出市場,或者是部分退出市場。
  • 富勤金融:人工智慧在汽車金融風控場景應用的創新與實踐
    汽車金融近兩年被大眾喻為金融領域的風口,不管是市場導向還是國家政策都在向汽車領域傾斜,風控向來是金融領域的核心,而技術驅動已經成為最重要的手段,以AI為依託的「智能風控」已廣泛應用,被業界所關注。  當前人工智慧與大數據在量化經營風險方面更加突出準確性,包含了五部分,其一,人工智慧優化大數據風控模型更能確立最好的大數據收集和解決方案;其二,幫助企業平臺建立更好的風控模型;其三,在信用評級和風險定價方面比人腦更具有優勢;其四,便於數據存儲和提供處理方案;其五,更容易把所得到的相關風控要素集成到客戶數據化終端,提高客戶體驗感及公司運營效率。
  • PEM系統獨領風騷 空中金融的風控之道
    北京2016年12月27日電 /美通社/ -- 在網際網路金融領域中,風險的控制是一個P2P平臺能否安身立命的根本所在。因此,能否提供有效的風控,能夠提供何種程度的風控就成了平臺能否真正做大做強的關鍵。
  • 一篇文章探討下網際網路金融風控模型的設計
    從字面上來看,網際網路金融其實就是網際網路+金融的簡稱,這個詞語算是屬於中國特有,其實就是通過網際網路的手段進行金融的交易,畢竟國有的金融機構覆蓋人群範圍還是比較狹窄,在交易方式上還是偏重於傳統的線下審核和放款手段。網際網路金融的出現很好彌補了這個缺陷,但是它又面臨著線上交易的風險,這個時候網際網路金融的風控模型就顯得十分重要了。
  • 艾瑞諮詢:極融的大數據風控受多金融機構青睞
    今年10月份,艾瑞諮詢(iResearch)發布《2019年中國金融科技行業研究報告》中,詳細分析闡述了我夠金融科技領域發展狀況,並通過以極融為代表的業內典型企業對各細分領域落地進行了詳細分析。其中,極融的大數據風控也在此次報告中得到進一步分析闡述。
  • 智信通車聯網技術控車11年,耗資3億人民幣助力汽車金融風控
    企業尊崇:踏實拼搏、責任的精神,以誠信、務實、共羸、開創的經營理念;用品質做口碑,用口碑贏市場,收穫到了廣泛良好的聲譽;並一直以先進的管理模式、完善的技術、周到的服務、卓越的品質為生存根本;始終堅持客戶至上、用心服務於客戶、堅持用自己的服務與品質去打動客戶。擁有國家認證的車聯網專利技術和商標智慧財產權,嚴格按照國家相關標準及行業標準進行產品質量把關。
  • 富勤金融榮獲「2017年度金融科技最佳風控技術創新獎」
    富勤金融榮獲「2017年度金融科技最佳風控技術創新獎」獎牌在本次峰會上,富勤金融榮獲「2017年度金融科技最佳風控技術創新獎」。自主研發的車貸雲風控系統—利用大數據技術建立車聯網雲風控平臺,通過建立汽車金融風控模型,針對借款人的貸後車輛行為,並構建多維資料庫,通過內設預警機制,可以科學的預測整個借款周期內的風險。因此富勤金融獲此殊榮不僅僅是主辦方對富勤金融的認可,更是業內機構和廣大投資人對富勤金融高度信賴的佐證。
  • FinAuto 2018:突破汽車金融風控痛點
    FinAuto 2018:突破風控痛點數以智用•融馭未來  2018年10月11-12日∣中國·上海利用汽車行業大數據,讓車貸風控完美升級 網際網路汽車金融覆蓋業務範圍廣、模式多種多樣,最大的優勢就是方便、快捷、專業等優勢。但同時,汽車金融的高風險,如市場風險、操作風險、信用風險、違規經營風險等存在於汽車金融服務的各個環節。主要存在客戶欺詐、身份盜用、車輛估值不準、車輛二抵、還款拖延等汽車金融風險行為頻出,甚至已成為汽車金融行業不容忽視的痛點。
  • 更名後京東金融的戰略風控技術加持「安全感」
    來源:金融界網站京東金融作為科技公司,在更名稱京東數字科技集團後,重點將大數據和人工智慧風控技術在金融領域充分落地。以其為代表的科技公司幫助金融機構提升風控能力,讓用戶可以獲得更加安全高效的金融科技服務。
  • 領跑全球金融科技創新:飛貸如何玩轉新一代風控科技?
    以科技驅動金融創新  用開放/共享/連接者的態度面對用戶 金融科技能夠發揮的作用,正是彌補傳統金融行業的不足,通過技術創新做好風控,降低金融業務成本並提升效率,從而將普惠金融引向深入,這些都是金融科技應該做的事。
  • 薩摩耶金服官網:用科技提高金融效率,用風控護衛行業發展
    如何利用金融科技來搭建反欺詐防線?我們在薩摩耶金服官網上看到,在以「開放共享構建無界生態,監管科技重塑金融安全」為主題的「第三屆金融科技與金融安全峰會」上,薩摩耶金服董事長林建明就此話題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 點融攜手度小滿加強金融科技風控
    中新網上海新聞11月15日電(劉曉)中國知名金融科技公司點融15日披露,已與度小滿金融在加強風控方面達成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