碩果纍纍!北京積水潭醫院舉辦2020年科技成果推介會

2020-12-14 青瞳視角

近年來,北京市醫療領域的科技創新持續推進,並頻繁結出碩果。12月9日,在北京積水潭醫院第二屆醫工結合科技創新大賽暨2020年科技成果推介會上,北京積水潭醫院與北京天智航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籤訂了「骨科手術機器人」成果轉化協議。協議包括專利轉讓、建立智慧骨科研究基金及共建聯合實驗室,總轉化額達到1.023億元。北青-北京頭條記者了解到,為加強醫藥創新和協同創新工作,明年本市將再遴選十家左右的醫療機構開展研究型病房建設,為醫藥健康協同創新提供支撐。

人工智慧助力麻醉穿刺、全髖關節置換

北京市醫院管理中心黨委書記、主任潘蘇彥表示,十三五期間,本市市屬醫院累計獲批科研項目5868項,在綜合績效評價的基礎上,2019年市醫院管理中心專門設立了市屬醫院科技創新專項績效,以全面增強市屬醫院科技創新功能、醫療服務水平和產業支撐能力。

「我們一直致力於構建學科-科研-人才-成果四位一體的市屬醫院醫學科技創新體系,積水潭醫院『醫工企』模式就是一個成功案例,通過專利轉讓、建立研發基金、共建聯合實驗室等方式,為青年醫生搭建了良好的平臺。此外,本市還有創新大賽,通過文化引領、價值塑造來推動科技創新工作。」潘蘇彥說。

今天下午,北青-北京頭條記者在積水潭醫院看到,現場展示了多種醫工結合的創新成果。比如,一臺智能麻醉穿刺輔助機器人系統顯示了自己的高超能力。據積水潭醫院麻醉科醫師種磊介紹,這臺機器是根據臨床需求而開發的,以超聲作為實時的影像工具,通過人工智慧技術幫助年輕醫生尋找目標神經,同時通過機器人手臂輔助醫生完成精準注射,使醫生更加關注麻醉本身,而非穿刺手法和技巧,「這臺機器有三個特點,看得清、扎得穩、找得準,從而提高手術成功率和效率,減輕醫生負擔」,種磊說。

另一側,一臺「基於運動學與力學的個性化全髖關節置換手術機器人系統」則讓全髖關節置換術更加精準高效。據了解,這種手術在我國每年行40-50萬例,假體位置不良是手術失敗的首要原因(約佔25%)。積水潭醫院矯形骨科醫師唐浩表示,這個項目基於患者的骨盆姿態數據,通過採用運動學-動力學安全邊界算法,對假體位置進行個性化規劃,指導醫生採用手術機器人技術精準植入假體,可以提高手術的臨床療效,更是引領了人工髖關節置換進入精準化、智能化、高性能時代。

此外,現場還展示了多個項目,比如骨盆骨折微創復位手術機器人系統、ABM髖關節翻修系統等,均體現了積水潭醫院醫工結合的最新成果。

北京積水潭醫院院長劉曉光表示,積水潭醫院以田偉院士研發團隊為主導的智能骨科手術機器人已經廣泛應用於臨床,取得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今年,積水潭醫院成為科技部首批科技成果賦權改革試點單位,醫院將以此為契機,積極探索賦予科研人員職務科技成果所有權或長期使用權,不斷激發廣大醫務人員的創新活力。

隨後,北京積水潭醫院舉辦了第二屆醫工結合科技創新大賽決賽,經過初賽共有12個項目進入決賽。12個項目涉及手術機器人、3D列印技術、人工智慧輔助診斷、骨科高值耗材等領域的多個醫工企研發團隊,充分展示了積水潭醫院近期具有轉化前景的科研成果。

北京積水潭醫院黨委書記李玉梅表示,在北京市醫管中心的領導下,醫院黨委和領導班子高度重視並達成共識,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堅持以「高質量創新發展」為導向,以臨床需求為引導,持續推進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工作,積極開展醫藥健康協同創新,落實科技創新各項重點任務,為北京和全國的科技創新事業做出努力。

明年將再遴選10家左右的醫療機構建設研究型病房

為了加強醫藥創新和協同創新工作,去年本市出臺了《北京市關於加強研究型病房建設的意見》,在全市首批遴選了10家醫院開展示範性的研究型病房建設,帶動了全市醫療衛生機構科技創新的良好風氣。「2021年全市還將再遴選一批研究型病房,屆時將為醫藥健康協同創新,包括為新藥、新的醫療器械、新的診療技術、診療指南規範等提供支撐。第二批的數量預計是10家,可能會有更多醫院入選。」潘蘇彥透露。

在激發創新方面,本市提供了多種舉措激勵醫務人員創新開展醫工結合工作。潘蘇彥介紹,首先,在組織領導方面,本市明確醫療衛生機構是醫學科技創新的主體,要求醫院黨政主要負責人負責醫院的創新工作;其次,持續開展研究型病房建設;第三,搭建學科、人才、項目、轉化等方面的平臺;第四,在對醫院的績效評價上,採用多維度的方式進行考核,建立了專項的績效考核,還提高了科技創新的權重,從原來的12%提到了目前的15%,今後還要逐年提高,預計將達20%。

內容來自北京頭條客戶端

[ 北京頭條客戶端 ]

相關焦點

  • 北京積水潭醫院:探索將科技成果所有權賦予個人,激發創新
    今天下午,北京積水潭醫院舉辦第二屆醫工結合科技創新大賽暨2020年科技成果推介會。會上,北京市醫院管理中心黨委書記、主任潘蘇彥介紹,「十三五」期間,市屬醫院累計獲批科研項目5868項。「我們一直致力於構建『學科-科研-人才-成果』四位一體的市屬醫院醫學科技創新體系,積水潭醫院『醫工企』模式就是一個成功案例。」潘蘇彥說,「十三五」期間,市屬醫院累計獲批科研項目5868項。
  • 大醫院新聞北京積水潭醫院開展成果轉化
    原標題:大醫院新聞北京積水潭醫院開展成果轉化(首席記者劉志勇)12月9日,北京積水潭醫院舉辦第二屆醫工結合科技創新大賽暨2020年科技成果推介會。該院與北京天智航醫療科技公司籤訂「骨科手術機器人」成果轉化協議,總轉化額達1.023億元。
  • 展現骨科領軍醫院的創新實力——北京積水潭醫院再辦科技創新大賽
    這些獲獎項目充分展示了北京積水潭醫院近期具有轉化前景的科研成果,以及作為全國骨科領軍醫院的創新實力。 北京積水潭醫院2020年科技成果推介會同期舉行。北京積水潭醫院與北京天智航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籤訂了「骨科手術機器人」成果轉化協議。協議包括專利轉讓、建立智慧骨科研究基金及共建聯合實驗室,總轉化額達到1.023億元。
  • 北京積水潭醫院開創「醫工企」科技創新模式結碩果
    工人日報客戶端12月9日電 12月9日,在北京積水潭醫院第二屆醫工結合科技創新大賽暨2020年科技成果推介會上,北京積水潭醫院與北京天智航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籤訂了「骨科手術機器人」成果轉化協議。北京市醫院管理中心黨委書記、主任潘蘇彥表示,十三五期間,北京市屬醫院累計獲批科研項目5868項,在綜合績效評價的基礎上,2019年北京市醫院管理中心專門設立了市屬醫院科技創新專項績效,激勵市屬醫院解放思想、開拓創新,全面增強市屬醫院科技創新功能、醫療服務水平和產業支撐能力。
  • 北京積水潭醫院開創市屬醫院「醫工企」科技創新模式再結碩果
    央廣網北京12月9日消息 9日,在北京積水潭醫院第二屆醫工結合科技創新大賽暨2020年科技成果推介會上,北京積水潭醫院與北京天智航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籤訂了「骨科手術機器人」成果轉化協議。協議包括專利轉讓、建立智慧骨科研究基金及共建聯合實驗室,總轉化額達到1.023億元。
  • 北京積水潭醫院開創市屬醫院「醫工企」 科技創新模式再結碩果
    【環球網報導】12月9日,在北京積水潭醫院第二屆醫工結合科技創新大賽暨2020年科技成果推介會上,北京積水潭醫院與北京天智航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籤訂了「骨科手術機器人」成果轉化協議。協議包括專利轉讓、建立智慧骨科研究基金及共建聯合實驗室,總轉化額達到1.023億元。
  • 中關村火花下周繼續,積水潭醫院專場邀您報名
    中關村「火花」系列活動北京積水潭醫院第二屆醫工結合科技創新大賽決賽暨2020年科技成果推介會將於12月9日(下周三)舉行活動時間及地點時間:2020年12月9日(周三)下午1:30-5:00地點:北京積水潭醫院新街口院區行政樓四樓報告廳組織機構指導單位
  • 習近平點讚北京積水潭醫院骨科手術機器人成果
    中國醫院管理案例評選,醫院卓越管理實踐大秀場。點擊查看 2016年6月3日上午9時30分,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國家軍委主席習近平來到北京展覽館,參觀了13項重大標誌性科技成果和重要工作進展。
  • 第七屆大學生科技創新作品與專利成果展示推介會成功舉辦-科技創新...
    【每日科技網】  12月1日,第七屆大學生科技創新作品與專利成果展示推介會在陸軍裝甲兵學院文體訓練中心成功舉辦。本屆推介會由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聯合北京市教育委員會、北京市總工會、共青團北京市委員會、中關村科技園區管理委員會、北京市知識產權局、北京市工商業聯合會共同主辦,北京科技諮詢中心和陸軍裝甲兵學院聯合承辦。推介會圍繞首都經濟社會發展和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的總體要求,致力於激發大學生創新熱情,引導大學生創新創業方向,促進大學生和高校青年教師成長成才,推動高校科技創新成果產業化。
  • 北京積水潭醫院技術創新項目組團參加「第三屆中國醫療器械創新...
    同時這些參賽項目也參加了醫院項目專場賽,並獲得單項兩個二等獎、兩個三等獎的優異成績,北京積水潭醫院獲得大賽最佳組織獎。與此同時,作為優秀參賽項目單位,北京積水潭醫院受到大賽主辦方醫療器械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的邀請參加了2020年9月17日-19日,在蘇州國際博覽中心召開的「2020醫療器械創新與服務展覽」,該展覽並非是傳統的成品展,而是將醫療器械創新各環節的對應服務機構和創新項目及產品集中展示交流,打造一站式創新服務平臺。
  • 北京積水潭醫院舉行2020年新職工入職歡迎會
    2020年8月17日,北京積水潭醫院在新街口院區報告廳舉行了2020年新職工入職歡迎會。出席此次大會的嘉賓有:院黨委書記李玉梅、中國工程院院士田偉、常務副院長蔣協遠、副院長馮國平、總會計師侯常敏、工會主席孫麗芳和部分科室的科主任。歡迎會由人事處處長助理韓紅娜主持。
  • 「北京積水潭醫院張家口合作醫院」運行一周年工作紀實
    3月18日上午,「京津冀協同發展骨科論壇」在張家口市第二醫院成功舉辦,來自北京積水潭醫院、天津醫院、張家口市第二醫院的骨科專家齊聚一堂,共謀「京津冀」三地骨科專業的協同發展之路。此次論壇既是「京津冀」三地骨科專業合作交流的一次盛會,也是「北京積水潭醫院張家口合作醫院」在市第二醫院揭牌一周年以來的回顧和總結。
  • 劉曉光任北京積水潭醫院院長
    健康時報記者 孔天驕10月14日,北京積水潭發布了「北京積水潭醫院院長、脊柱外科知名專家劉曉光教授出診信息公告」。健康時報記者向北京積水潭醫院核實,院方告訴記者,8月底,劉曉光院長上任,接替田偉擔任北京積水潭醫院院長。2020年10月21日(周三)起,北京積水潭醫院院長脊柱外科知名專家劉曉光教授,將在新街口院區特需門診出診。
  • 2020年積水潭醫院產檢建檔需要什麼資料?積水潭醫院最新建檔攻略
    北京積水潭醫院有2個院區,分別位於北京市西城區和昌平區回龍觀,產科則在昌平回龍觀分院。想要在北京產檢和生完,是必要要在醫院建檔,外地戶口的孕婦媽媽也可以在北京醫院進行建檔產檢和生娃。那如何在北京積水潭醫院建檔呢?建檔需要什麼資料?需要注意什麼?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下積水潭醫院的建檔流程及注意事項。什麼時候開始建檔?
  • 北京積水潭醫院蔣協遠教授團隊、周一新教授團隊榮獲北京醫學科技獎
    11月28日,北京醫學會頒發第五屆北京醫學科技獎獎勵,北京積水潭醫院創傷骨科蔣協遠常務副院長主持的《肘關節外科疾病診療創新技術的建立及推廣應用》項目獲得北京醫學科技獎二等獎、矯形骨科周一新主任主持的《髖膝關節重建關鍵技術體系及臨床應用》項目獲北京醫學科技獎三等獎。
  • 「天璣」領先世界 讓北京積水潭醫院全球骨科手術量最大
    這一數字將北京積水潭醫院送上全世界單個醫院骨科手術量最大的位置。「自有骨科手術開始,如何看到深層內部結構並準確操作、同時還不傷到其他組織,是最大的難題。」中華醫學會骨科學分會主任委員、北京積水潭醫院院長田偉說。
  • 災區的「北京積水潭醫院」
    昨天,積水潭醫院醫生田文(左三)在雅安市中醫醫院對術後受災患者進行巡診。  本報特派記者 方非攝   本報特派記者 王東亮  清晨8時,北京,豔陽高照。  北京積水潭醫院掛號處,慕名而來的患者有些失望,手外科專家田文、脊柱外科專家行勇剛、燒傷科專家陳欣、創傷骨科專家毛玉江和公茂琪均不出診。  他們去哪兒了?他們都在四川雅安,在距地震震中最近的地方緊急救治傷員。過去的5天裡,他們13人就好像在災區建了一家「北京積水潭醫院」,已開展了近40臺手術。  8時15分,例行的大查房在雅安市第一人民醫院骨科開始。
  • 2020仲愷高新區(北京)科技推介會成功舉辦!
    為推進粵港澳大灣區與北京協同創新發展,10月27日,由仲愷高新區科技創新局、仲愷高新區科技創業服務中心聯合主辦,TGN新啟創承辦的「2020仲愷高新區(北京)科技推介會」活動在中關村成功舉辦。活動現場,中關村城市大腦研究中心副主任陳晨先生進行了《城市大腦時代的產業機會》主題演講,他對海澱「城市大腦」項目以及平臺的數據資源和應用領域進行了詳細解讀,與到場的領導和嘉賓共同分享了項目成果和產業機會。
  • 2020年廣東中山積水潭骨科醫院社會招聘8人公告
    廣東衛生人才網同步中山市衛生健康局政務網招考公告信息:2020年廣東中山積水潭骨科醫院社會招聘8人公告,報名時間:6月15日截止,請考生多加關注。
  • 北京積水潭醫院2020年青年教師教學競賽圓滿結束
    為了拓寬教學理念,鼓勵青年教師採用多種方式進行有效的課堂教學,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2020年9月17日,北京積水潭醫院教育處成功舉辦了第十四屆青年教師教學競賽。本次競賽得到了全院各個科室的積極響應和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