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孩子年歲漸長,他們逐漸開始對這個世界有所了解,但與此同時,他們也會對某些陌生的事物產生恐懼感。
前段時間,有位網友在社交平臺上上傳了一段視頻。江蘇南京的一位爺爺,在晚上帶著一歲半的孫女外出散步。不過,小女孩似乎並不知道影子為何物,因此在散步的時候,被自己的影子給嚇了一大跳,不僅如此,小女孩還對此感到十分百思不得其解,心裡還納悶為啥影子一直跟著自己。後來,小女孩還伸手試圖嚇跑影子,但卻發現影子也做出了同樣的動作,看到這「詭異」的一幕,小女孩心理再也承受不住了,哇的一聲大哭起來,怎麼都止不住。小女孩的家人見狀,只好抱起小女孩進行安撫,她才漸漸地止住了哭聲……
看完這段視頻之後,網友們紛紛在評論區裡「支招」:
網友A:家長可以先安撫,然後再藉機教他一下,你揮手,影子也揮手,你鞠躬,影子也鞠躬,這樣既能緩解小朋友的恐懼,也能夠教她懂得什麼是禮貌。
網友B:我小時候被家裡一副普通的畫嚇過,之後再也不敢去那個房間了。
網友C:我小的時候就是這樣,一看到影子就要爸爸媽媽抱,然後埋頭在爸爸媽媽的肩膀裡不敢看影子。
由此看來,不同年齡階段的孩子,他們所恐懼的事物也是不一樣的。那麼讓孩子感到恐懼的東西,究竟有哪些呢?
1、 怕黑
當處於黑暗環境下時,那些想像力豐富的孩子,因為無法看清周圍的一切事物,難免會開始浮想聯翩。倘若這個時候再來點風吹草動的話,孩子的心理就會變得高度緊張起來。
2、 怕小動物
孩子對這個世界的認知有限,所以當他們再看到那些陌生的小動物時,內心可能會滋生恐懼心理。尤其是那些外表兇狠,且具備攻擊性的動物,比如藏獒、狼狗等等,很容易把孩子給嚇哭。
3、怕噪音
不知道家長有沒有發現,每次下雨打雷的時候,孩子都會躲在爸爸媽媽的懷裡發抖,甚至是哭泣。這是因為,孩子不同於大人,他們尚未適應高分貝的音量,所以在聽到這些噪音的時候,會被嚇得不知所措。
4、 害怕父母吵架
相信很多人在小時候,都有過親眼目睹父母吵架的經歷。其實,父母們不知道的是,你在和伴侶吵架的時候,在孩子眼裡看來,無異於一場恐怖片。原本相敬如賓的父母,突然變成了互相指責、撕扯的「敵人」,這種轉變對於孩子來說,是難以接受的。當然,孩子害怕父母吵架的深層原因,主要還是害怕父母在吵架後會離婚,甚至是不要自己。
了解了令孩子恐懼的事物之後,那麼我們應該怎麼做,才能夠真正消除孩子的恐懼呢?
首先,我們應該先弄清楚孩子恐懼的源頭是什麼,如果孩子睡覺怕黑,那麼就給他開個小夜燈。如果孩子害怕父母吵架,那麼就減少吵架的次數,以此類推。除此之外,家長還可以利用安撫物品,比如一個布娃娃,或者是一個玩具汽車,以此來減輕孩子的焦慮感和恐懼感。當然,最重要的一點還是,父母要給予孩子充分的愛和陪伴,畢竟只有如此,孩子的內心才能夠充滿安全感,屆時,恐懼情緒自然也就煙消雲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