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萌寶貝居然被自己的影子嚇哭!家長這樣做,讓孩子不再膽小害怕

2020-09-09 酒窩肉妞妞

看了一個很有趣的小視頻,內容是一個1歲半左右的女寶寶,晚上在和爸爸媽媽路上散步,寶寶看樣子剛學會走路不久,走路還晃晃悠悠的,突然看到自己的黑乎乎的影子,遲疑了一下,然後一邊加快速度接著走一邊往後瞅自己的影子,走了幾步又停下。

然後由於驚慌,端著兩隻小胳膊,張著兩隻小手,同時影子也跟著張開,好像一個張牙舞爪的黑怪物,小寶寶終於崩潰了大哭起來,旁邊的媽媽趕緊抱起來安慰。

你家寶寶第一次遇到影子什麼反應?有沒有也被嚇得大哭?你是怎麼安慰和解釋給寶寶的?

寶寶害怕的原因

我們知道,寶寶剛出生幾個月大的時候不認生,誰抱都可以。再稍大點就開始看到陌生人要麼大哭,要麼不讓抱,而只能讓和自己經常相處的媽媽或者身邊的人抱。這是因為隨著寶寶通過日常生活的視覺、聽覺、觸覺、嗅覺等各種感官的認識,寶寶的認知能力在逐漸的提高。

在此過程中寶寶不是對所有的刺激都能接受或者適應,突然出現的一些聲響或者陌生不熟悉的畫面,容易讓寶寶因為害怕而感到恐懼。比如媽媽洗完頭包個毛巾,換個髮型,貼個面膜什麼的,都會引起寶寶的恐慌。寶寶出現這種反應是對潛在危險的一種本能防禦。

適當的恐懼會讓孩子逃避危險,避開傷害。但嬰幼兒時期的寶寶大腦皮層還未發育,對危險的輕重無法做出正確的判斷,面對各種刺激出現害怕是正常的。

了解呀寶寶害怕的原因後,我們再回到文章開頭的問題,就不難理解寶寶為什麼看到影子大哭了,因為寶寶對影子這個突然出現的東西或者現象沒見過,而且樣子還很恐怖,所以潛意識中覺得受到了威脅,所以為了逃避就表現出大哭。

此時家長先要共情寶寶感受,然後鼓勵寶寶把看到的出來。因為對同一樣東西,大人和孩子看到的是不一樣的,我們大人眼裡很平常的事情在寶寶眼裡有可能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

就比如影子這個東西,我們覺得這有什麼害怕的,因為我們已經熟悉了這個現象,而我們的寶寶確實第一次見到。如果孩子還不能清晰表達,家長則要用孩子容易懂的方式讓孩子知道影子是很平常的,沒什麼害怕的。

最簡單的辦法就是解釋給孩子這是影子,只要在有光的地方就會有影子,每個人都有,再把孩子抱到沒有光的地方,讓寶寶看到影子消失。

為了加深孩子影子的理解,家長可以通過遊戲比如踩影子,還有喜聞樂見的手影遊戲,這個遊戲能變出好多小動物,有趣而生動。相信寶寶一定會喜歡上影子的。

不同年齡段的兒童有不同的害怕內容

比如,6個月前的寶寶對聲音很敏感,害怕聽到高聲,刺耳的噪音。偶爾一兩次對孩子影響不是太大。但父母要做好安撫工作,比如輕撫,摟抱等。但以後儘量避免過多或者持續的刺激。

1)6~12個月的寶寶主要是害怕陌生人。

寶寶大學從6個月的時候開始認生,8~12個月達到了認生的高峰期。有的寶寶見了生人就會驚慌失措,有的會哇哇大哭。有的父母會說「真沒出息,膽子真小」,父母要知道幼兒有這樣的反應是正常的,千萬不要責罵寶寶。

寶寶在此期間已經和母親或者其他家人建立了親密的依戀關係,寶寶覺得只有和親密的人在一起才是安全的舒服的,而陌生人出現把這種安全祥和的格局打破了,寶寶感覺到了威脅,所以才有害怕的表現。

媽媽看到孩子對陌生人很拒絕牴觸,要抱離,讓寶寶有一個慢慢熟悉的過程。平時多帶寶寶出去,多接觸陌生環境,寶寶慢慢就會接受。

2)12~24月,寶寶害怕分離。尤其是媽媽。怕媽媽走了就會消失不見了,永遠不會回來。

建立安全依戀關係很重要,媽媽要在平日鍛鍊和寶寶分離。開始分離時間要短,後邊慢慢變長。媽媽每次分離要明確告訴寶寶,多久回來。千萬不要不告而別,偷偷溜走。

3)2歲以後寶寶害怕的事情變得有點個人化,對想像出來的東西以及未知情況產生預想更為恐懼。比如怕黑不敢一個人獨處,大約4歲時達到高峰,大約維持三年,也就是6歲這種恐懼才開始有7下降趨勢。

孩子晚上睡覺怕黑,不敢一個人獨自睡,不敢熄燈睡了,父母要儘量陪著孩子,給孩子多講講故事,轉移注意力。有時寶寶覺得床下有人或者窗簾後邊有妖怪,父母可以陪同孩子撩開窗簾床單查看,緩解寶寶的恐懼意識。

4)6~12歲學齡期的孩子恐懼多無學校,家長,社會還有突然的災害有關,這裡就不多說了。

孩子恐懼害怕是正常現象,父母在不同階段給予孩子足夠的關注,正確引導,正視恐懼,與孩子攜起手來,讓「恐懼」變成生活的調味劑,共同積極樂觀的面對生活。1

相關焦點

  • 孩子膽小,總說害怕,不要盲目鼓勵孩子去勇敢,根源在家長身上
    相信家長們,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都會不斷的聽孩子說,我害怕這個,我害怕那個,家長們的反應也是不一樣的,有的可能聽到會很生氣,然後脫口而出:「這有什麼好怕的,你就勇敢的去做就行了啊!」,有的家長也會細心的去鼓勵孩子要勇敢。
  • 萌娃散步被自己影子嚇哭火了,網友:一路「尾隨」,還張牙舞爪
    不過,小女孩似乎並不知道影子為何物,因此在散步的時候,被自己的影子給嚇了一大跳,不僅如此,小女孩還對此感到十分百思不得其解,心裡還納悶為啥影子一直跟著自己。後來,小女孩還伸手試圖嚇跑影子,但卻發現影子也做出了同樣的動作,看到這「詭異」的一幕,小女孩心理再也承受不住了,哇的一聲大哭起來,怎麼都止不住。
  • 孩子膽小、害怕怎麼辦?這幾個方法,幫助孩子克服恐懼
    平時,小傑自己也不敢獨處,他總說害怕,媽媽問他怕什麼,他又說不清楚,結果總是自己一個人悄悄地流淚。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孩子像小傑一樣膽小,動不動就被嚇哭。那麼,孩子膽小、害怕怎麼辦?嘗試讓自己的孩子出去多和其他孩子交朋友,並嘗試和陌生人交流,教育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要依賴大人,自己要有自己的想法。
  • 怕黑怕鬼怕影子、害怕就是膽小嗎?如何讓寶寶不害怕?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樣的經歷,兩三歲的孩子往往會對「黑」、「影子」、「鬼」等事物產生莫名的恐懼。在汪汪隊的故事中,有這樣一集:小礫有好幾個晚上看到有神秘的白色物體出沒,不是在玩蕩鞦韆,就是在玩狗狗跳舞機,甚至還會偷吃狗餅乾……小礫很害怕,覺得那一定是「鬼」。
  • 呆萌醫生出診記,讓孩子不再害怕「白大褂」,不再害怕打針吃藥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難免生病,可是讓很多家長頭疼的是,孩子對「白大褂」有很大的牴觸感,一進醫院就哭,看見「白大褂」就躲,打針吃藥更是哄到崩潰,這讓家長們手足無措。安東醫生是給動物們看病的醫生,他的溫柔、耐心和善良讓孩子們在忍俊不禁中減輕對打針吃藥的牴觸感,讓孩子了解醫生是在幫助生病的人,並不是可怕的存在,讓孩子不再害怕「白大褂」。
  • 孩子膽小、動不動就被嚇哭?學會4個方法培養出勇敢、自信的孩子
    萌萌是一個4歲的小女孩,在媽媽眼裡,她是一個特別膽小愛哭的孩子。有一次,很多小朋友在玩滑梯,萌萌不敢上去,媽媽再三鼓勵,她才慢吞吞地爬上去,可是坐在上面卻又不敢往下滑,最後哭著讓媽媽抱了下去。平時,萌萌自己也不敢獨處,她總說害怕,媽媽問她怕什麼,她又說不清楚,結果總是自己一個人悄悄地流淚。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孩子像萌萌一樣膽小,動不動就被嚇哭。
  • 孩子膽小、動不動就被嚇哭?學會4個方法培養出勇敢、自信的孩子
    平時,萌萌自己也不敢獨處,她總說害怕,媽媽問她怕什麼,她又說不清楚,結果總是自己一個人悄悄地流淚。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孩子像萌萌一樣膽小,動不動就被嚇哭。其實,膽小是出於孩子的一種恐懼心理。經常處於被父母限制的孩子,會懷疑自己的能力和價值,會不斷地否定自己,「爸爸媽媽都覺得我不行,我怎麼能做好呢?」久而久之,孩子不再有自信,變得膽小起來。長此以往,孩子的能力發展就會受到阻礙。所以,對於膽小的孩子,必須要進行及時的教育。
  • 孩子膽小害怕,家長應該怎麼做幫助孩子順利度過恐懼期?
    比如:害怕黑,害怕蟲子,害怕怪獸,甚至有人害怕狗。長大後,了解了這些東西本來的面目之後,就漸漸地克服了恐懼,不再害怕。但如果在孩子年幼時,面對這些突如其來的恐懼時,家長沒有進行適當的引導,則會在孩子的心裡留下嚴重的陰影。不如,害怕打雷聲,兒時害怕,長大了依然害怕。那面對孩子膽小害怕的時候,家長應該怎麼做呢?
  • 大聲吼一句孩子就被嚇哭,背後有這幾個深層原因,家長要重視
    文|文兒在孩子的問題上,家長總是希望能夠保護他免受傷害,讓他健健康康的長大,卻又不希望孩子太過於懦弱膽小,沒有勇氣和能力去獨自面對外面的環境。正如魚和熊掌不可兼得,家長對孩子的期望也並不會輕易如願。有些孩子太過於膽小怕事,在別人看來很正常的事他都怕的不行。怕黑也就算了,有時候大聲的吼他一句都能把他嚇哭,一哭起來就沒完沒了。要是這種狀態持續下去,長大以後又要怎麼辦?所以找到孩子為什麼會這樣的原因,然後著手解決,才是最有效的。
  • 被自己的「屁」嚇哭,寶寶都是易受驚體質?寶寶受驚,試試這樣做
    文|福林媽咪一個大學同學剛生了寶寶沒多久,前一段聊天的時候,同學笑著給我發語音說:我逗兒子玩兒的時候,兒子突然放了個很響很響的屁,他居然被自己的屁嚇哭了哈哈哈哈哈哈……害我哄了好久,小寶寶都好好玩啊!好多小寶寶都是「易受驚體質」,他們不僅會被自己放的屁嚇到,還會被自己肚子裡「咕嚕咕嚕」的聲音嚇哭,有時候尿個尿也能把自己嚇哭……網上還有一個視頻,好多小寶寶打嗝的時候,滿臉的茫然,大概是不知道為啥,自己會這個樣子吧。小寶寶真的很容易受到驚嚇,被自己嚇到,也是很萌、很可愛了。
  • 孩子膽小害怕,家長應該怎麼做幫助孩子順利度過恐懼期?
    每個人在幼年時都當過一段時間的膽小鬼,在幼年時期,都有自己害怕的東西。比如:害怕黑,害怕蟲子,害怕怪獸,甚至有人害怕狗。長大後,了解了這些東西本來的面目之後,就漸漸地克服了恐懼,不再害怕。但如果在孩子年幼時,面對這些突如其來的恐懼時,家長沒有進行適當的引導,則會在孩子的心裡留下嚴重的陰影。
  • 孩子為什麼膽小?真正的原因都在你身上,家長要學會這樣引導
    「寶貝,你要大膽一點,不用害怕。」 「怕什麼怕,有什麼好怕的,你膽子怎麼這麼小,你看妹妹都不怕!」 這樣鼓勵的話語,你是不是經常說? 但菌菌今天要告訴你們一個殘酷的真相:這樣鼓勵孩子,沒一點用! 孩子的恐懼感,並不會因為我們的一兩句鼓勵就消失。
  • 《害怕也沒關係》:孩子害怕別再說孩子膽小,允許害怕才會變強大
    它告訴寶寶不是只有你一個人才有這樣的困擾,所有人都會有害怕的情緒,男孩子如何面對害怕呢?是面對還是假裝不怕?遇到害怕的事情應該怎麼辦呢?怎樣才能緩解害怕的情緒呢?這本繪本都做了一一解答。還是害怕,就把害怕的東西寫在紙上:打雷、閃電、黑狗、鬼怪、看牙醫……,然後想像自己戰勝他們的模樣。在雨中昂首挺胸,獨自一人在房間睡覺,與鬼怪玩剪刀石頭布,撫摸狗狗腦袋,考試考了一百,勇敢躺在床上看牙,是不是就不再害怕了。害怕沒關係,勇敢面對才重要,自信和勇氣會漸漸顯現出來,最後,小朋友戴著紅色披風,戰勝了害怕,變成了人人誇讚的超人男子漢。
  • 做家長該知道的:孩子害怕,家長別再用「別怕」敷衍了
    所有人都一樣,內心裡都有自己害怕的東西。比如有的人害怕晚上獨自走路,有的人害怕雷聲,甚至有的人害怕氣球。孩子更是如此,他們對於害怕更加敏感。當孩子對家長表達自己的害怕時,家長不要再泛泛的使用「別怕」來敷衍孩子了,若再加上不當的措施,孩子日後將會一直生活在恐懼之中。
  • 孩子「膽小」,家長責無旁貸
    她擔心這樣發展下去,孩子將來會適應不了社會。心理醫生認真地為孩子做了心理測查後,發現孩子智力正常,但自我保護意識過強,害怕困難,害怕失敗,整個測試過程中都缺乏主動性,也沒有一般兒童的好奇心。同時醫生還了解了孩子的家庭教育情況,原來他們兩口子都是知識分子,從妊娠起就對孩子寄予了厚望。
  • 孩子膽小,很有可能是家長出了問題
    過於膽小的孩子,由於不敢主動去和他人交流,往往缺少朋友過於膽小的孩子,比較容易追隨大流而沒有主見過於膽小的孩子,不敢主動爭取自己想要的東西,這對以後的職場也有很大的影響讓孩子膽小的原因1、父母對孩子保護得太好父母怕孩子遇到危險,想方設法保護孩子,是很正常的事情
  • 孩子膽小、怕生、靦腆、不合群...父母這樣做,幫他收穫自信
    看到別的小朋友玩的那麼開心,明明自己很想去、很羨慕,但就是拉著父母的手不肯邁出那一步。有些家長最常見的做法是不停推孩子:"去,去加入,去一起玩呀!"如果推不動,甚至還會得出結論:"你這孩子怎麼這麼膽小",或者說"我家孩子太內向太不合群了"。
  • 銷量超百萬冊的英國經典情緒繪本,帶孩子解決情緒帶來的小煩惱
    爸媽們難免會遇到這樣的情況:稍有不如意,孩子就大發脾氣孩子害羞,不善交流孩子膽小,害怕回答問題遭遇一點小失敗小挫折,孩子總是找藉口,推卸責任.......這些都是孩子有情緒的表現。孩子有情緒是正常的。沒有通篇的說教,而是通過一個個故事幫助孩子看見自己,潛移默化地教會孩子情緒管理和習慣養成,這樣的引導方式有趣又好玩,每個孩子都抗拒不了。所以,我今天要給爸媽們推薦一套,由英國引進的《我親愛的小情緒:英國經典情緒管理雙語繪本》。書中通過Q萌的小恐龍故事,幫助孩子了解自己的情緒,學習有趣實用的情緒管理方法,做自己情緒的小主人!
  • 怎樣讓膽小的孩子變得真正勇敢?家長只需要幫助孩子走好三步
    一個朋友說,她家孩子上四年級了,晚上還不敢一個人睡覺,看到黑暗中衣服的影子,就會幻想那裡會有一個什麼妖怪,嚇得要命。朋友常常跟孩子解釋,沒什麼可怕的,妖怪都是自己想出來的,可是沒有用,孩子仍然很害怕。朋友很困惑,怎麼才能讓孩子膽子大一些呢?我們要通過三步法來解決這個問題。
  • 孩子膽小、懦弱怎麼辦?5個方法幫孩子克服膽小心理,變得自信
    除了不敢面對外面的朋友,在家有時也很膽小,比如怕黑不敢獨睡、有打雷和閃電也會嚇哭,很多家長為孩子膽小犯愁,這樣的心理素質,怎麼去上學,怎麼能自己面對外面的大環境呢?一、有哪些原因導致孩子膽小、害怕?做的任何事都是在極度安全的情況,孩子很少有自己去嘗試的機會,故而遇到陌生的人和事,就會從心底產生抗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