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津木
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每個人都聽過一個詞:小康。從前,大家的目標都是全國奔小康,這也是中國14億人口的一項重大任務。除了小康家庭,我們也聽說過「中產階級家庭」,現在最新的「中產階級」來了,你達標了嗎?
根據胡潤研究院2019年11月19日發布的一份披露中國目前人均財富狀況的數據報告,截至2018年8月,中國內地中產階級家庭數量達到3320萬戶。其中,新增中產家庭超過1000萬戶,而北京地區是擁有中產家庭最多的地區。
「中產階級」一詞近年來經常被使用,許多家庭都會努力成為「中產階級」。那麼,在我國什麼樣的人可以稱為「中產階級」?要月入多少錢才算中產階級呢?事實上,雖然我們經常提到「中產階級」這個詞,或者在新聞中經常聽到,但在現實生活中,很多人對「中產階級」的具體定義卻很模糊。
這主要是因為沒有官方的參考數據,而且許多研究對「中產階級」有不同的定義。「中產階級」應該首先出現在《白領——美國中產階級》一書中。在這本書中,美國著名社會學家賴特·米爾斯提出了「中產階級」這一概念。隨後多年以來,「中產階級」這個詞一直是人們談論最多的話題之一,不同的報導對「中產階級」的定義也不盡相同。
根據瑞士信貸2015年發布的全球財富報告來看,中國擁有最多的中產階級人口。雖然中產階級只佔全國成年人口的11%,但從絕對值計算來看,中產階級卻是世界上最大的,達到了1.09億人,超過了美國的9200萬人。
那麼瑞士信貸是如何定義「中產階級」的呢?《2015年全球財富報告》對中產階級的定義通過財富級別而非收入區間來界定中產階級。這份報告稱,如果以美國為基準,當地人的財富標榜為5萬至50美元(按照2015年中期的價格計算)來界定中產階級成年人,並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購買力系列,持平值按當地購買力計算,那麼在中國擁有20萬至180萬的財富,就可以稱之「中產階級」。
對於所謂的「中產階級家庭」,金錢並不是衡量階級的直接標準。我們都知道小康家庭的定義,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中產階級家庭」:「衣食無憂,物質上有滿足感,精神上有一定的充實。」因此,錢不是「中產階級家庭」的唯一標準。物質生活、精神生活、衣食住行都是「中產階級家庭」的新定義。
在這個高房價、高物價的時代,能夠養家餬口、不欠債是一件幸事,更不用說精神追求了。畢竟,今天很多人可能都無法負擔起每月的房貸。在之前數據統計,年收入在5萬元至50萬元之間的家庭就可以稱之為中產階級家庭。這些中產階級往往滿足於現狀。雖然他們不能被稱為富人,但他們擁有健康、汽車、房子、家庭和穩定的薪水。
畢竟,現在大多數年輕人都「負債纍纍」,大部分人還在為解決溫飽問題而不斷努力著,我國有14億人口,但只有3320萬個家庭達到這個標準。還有很多家庭都處在負債纍纍的狀態,所謂「無債一身輕」。大家都會為這一天而堅持下去,只有不斷努力,才能走出困境,才能實現這樣的生活,因為這樣的生活已經比現在好太多了!對此,大家入圍「中產階級」了嗎?對「中產階級」有何看法?
本文由企業先鋒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臺請勿轉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