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0月9日訊(記者 王亮)1天4組品鑑、20個大米樣品角逐金、銀、銅獎和優秀獎……9日下午,第二屆中國·黑龍江國際大米節品評品鑑終評結果揭曉,來自日本魚沼的越光、黑龍江省五常市安家鄉的五優稻4號榮獲金獎。時隔1年,日本越光與五優稻4號再次相遇。我國的五優稻4號究竟好在哪裡,如何賣上好價格?東北網專訪北大倉糧油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楊緒斌,帶您解密不一樣的「五優稻4號」。
楊緒斌接受記者採訪。
本次獲得金獎的五優稻4號是來自北大倉糧油股份有限公司,去年首屆國際大米節跟日本越光一樣也摘得了金獎。9日晚,楊緒斌一見記者,直接就表示今年壓力很大。
北大倉的五優稻4號也是通過五常的種子公司選種,為何只有北大倉連續2年獲得金獎?答案就是標準很重要。
「我們每一個環節都很嚴謹,並用工業化生產的標準和體系來做農業。」楊緒斌告訴記者,從選種、育秧、田間管理及加工,都是採用北大倉自己的標準。
那麼,標準具體是什麼?楊緒斌表示,就是北大倉推出的內控標準,簡稱「ESPO」,翻譯過來是「環境因素+品種+方式+服務」。影響一個作物是否好吃,環境因素佔首位,之後是品種,種植和加工的方式,以及訂製上的服務。
據介紹,北大倉只種植五優稻4號,在五常流轉了11000畝土地,其中,4000畝地在休耕。在產量方面,畝產440斤-450斤大米的土地,2018年生產出300噸大米,2019年生產2000噸大米;在價格方面,大米價格的均價在每斤30元左右。
楊緒斌告訴記者,他們已經連續3年休耕養地,2020年將會大規模種植,並增加產量;同時採取「先打品牌後做市場,先有渠道後增加銷量」的策略。
在渠道方面,楊緒斌表示,走的是訂製渠道,由於產地不同、休耕年限不同造成五優稻4號的品質也是不一樣的,按照品質來劃分,最好的地,賣最好的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