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黑龍江10月9日消息(記者蔣勇 喬仁慧)第二屆中國·黑龍江國際大米節評選結果10月9日揭曉,最終來自日本魚沼的「越光米」和來自黑龍江省五常市的「五優稻4號」脫穎而出,奪得本屆大米節的金獎。值得注意的是,日本魚沼越光米和五常市的「五優稻4號」都是連續第二屆奪得金獎。
北大倉糧油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楊緒斌接受記者專訪(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廣記者 蔣勇 攝)
金獎背後的秘訣和竅門是什麼?記者對五常大米「五優稻4號」的生產者北大倉糧油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楊緒斌進行了專訪。
用工業化生產的標準體系做農業
楊緒斌認為,「五優稻4號」連續兩年奪金的秘訣就是每個環節都很嚴謹很認真去做,用工業化生產的標準體系來做農業,把小農經濟變成規模性經營,從選種育秧到稻田管理,再到稻米加工,每個環節都是按照北大倉自己的標準去做。
定製化生產不擔心銷路
「五優稻4號」去年年產量只有300噸左右,去年奪得金獎以後開始增加產量,今年預計將增加到2000噸。在銷售價格方面,「五優稻4號」每斤大概賣到30元,貴的甚至能賣到幾百元一斤,但是這仍然難以滿足市場的需求。楊緒斌說,「五優稻4號」主要面向一些追求品質生活且有一定消費能力的個人消費者、大型企業的團購客戶以及禮品市場,產品主要採取定製化銷售策略,一般10月份左右銷售的大米,基本上3、4月份育苗插秧的時候就需要開始下訂單,晚一步下單可能就只能等來年了。
做最好的大米還要注重誠信體系建設
記者了解到,來自日本魚沼的越光米今年也是連續第二次獲得金獎,楊緒斌認為,從口感品質角度來說,五常市的「五優稻4號」並不比日本的越光米差,但是國際上的消費者仍然更加青睞越光米,這是跟消費者的消費習慣和品牌忠誠度有關。楊緒斌說,五常市的「五優稻4號」要想成為世界上最好的大米還需要在誠信體系建設、標準控制體系建設以及品牌背書方面下足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