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生產一百萬個外賣保溫箱,餓了麼、美團背後站著同一個男人

2020-12-20 電商在線官方

李梓是杭州的一家網際網路公司的小編,習慣工作到深夜時分。外賣讓她加班時續命,也讓她周末省去買菜的時間,順利當一個宅女。

她的手機裡,存著好幾個外賣平臺的APP:美團、餓了麼,「以前百度外賣還在的時候,我手機裡還有百度外賣的APP。」

工作3年來,她已經點了1000多份外賣。但她不知道的是,所有外賣平臺送餐小哥用的保溫箱,都曾來自同一家工廠。

外賣小哥哭了

何陳東是餓了麼的一名配送員。去年,他那間開了8年的10平方米大小的小店倒閉了,於是,他決定轉行做外賣員。

開自己的餐館時,何陳東每天自己也會送幾單外賣,他在網上買了一個白色的泡沫箱,安在電動車的後座。「冬天半小時就涼了,有時候送到了還要賠給人家錢。」

做外賣員後,何陳東直接用了公司配給的保溫箱。「食物容易涼的問題解決了。」

但不久後,他就面臨著新的問題。

他一共丟過2次外賣。

第一次是他剛入行沒多久,正中午,他在杭州餘杭區的一個小區送外賣,要給顧客送到14樓,結果電梯壞了,他飛快地跑上樓,送到後,連跑帶跳地下樓梯,一箱子外賣還是沒了。「賠了200多,很受打擊,甚至想要不要繼續幹下去。」

前幾天的一個傍晚,他給寫字樓的顧客送晚餐,送完那單,還有4單,他就準備下班了。正是晚飯時間,下來吃飯的人很多,他等了好一會電梯,下來時,4份外賣沒了。「我以為寫字樓的白領,素質會高一些。」

外賣被偷的事情,發生在很多外賣員身上。

前不久,上海一個00後餓了麼小哥蹲在路邊哭泣,原因是在他送餐的時候,自己的一箱子外賣全被偷了。他總共賠了190多元錢,相當於他一天的工錢。

網友將他蹲著哭泣的視頻傳到網上,餓了麼官方看到後,給他送去了一個能自動上鎖的智能餐箱。

生產這個智能餐箱樣箱的,是蘇州好樂康環保材料有限公司。

改變命運的「肯德基」訂單

江蘇崑山的一個工廠裡,全自動機器24小時不停運轉著。這裡一天生產著3600個外賣保溫箱,大貨車每天下午守在廠房門口,在天黑之前,工人要裝上1000多個保溫箱,運往全國。

何陳東的外賣箱,就是在這間廠房誕生的。

2009年,老闆廖志剛和幾個朋友合夥,租了一間1000平方米的廠房,用一臺設備,開始用「EPP材料」做電子產品的外包裝。

靠在1688上接單,廖志剛的廠房勉強運營著。

2011年,肯德基的採購員在1688上找到廖志剛。他們需要定製一批環保、又保溫的外賣箱,發給全國的宅急送配送員。

肯德基一開始就認定了EPP材料,採購員在1688上檢索「EPP」,第一個跳出來的,就是廖志剛的公司。「當時,整個1688的,也沒有幾家。」

第一筆訂單,肯德基要了幾百個箱子。這是廖志剛第一次接到食品領域客戶的訂單。肯德基的要求也高。「光打樣就打了10多次,每次打樣都要重建模型。」

箱子被肯德基方推翻了10多次,堆在倉庫的瑕疵品,足足有800多個。「說是瑕疵品,其實只是尺寸多了、或者少了1釐米,顏色沒有調均勻。」

這一單,廖志剛算了一帳,「幾乎沒掙錢,算上時間成本,或許還虧了。」但如今回想起來,肯德基的一單,卻是改變他公司命運的一單。

因為肯德基,廖志剛的箱子被外賣行業的大佬們看上了。

站在巨頭身後的保溫箱工廠

「從2013年開始,美團和餓了麼的競爭不斷,2014年,百度外賣也進來了。但他們都不知道,他們送外賣的箱子,都是我做的。」廖志剛笑了笑。

跟肯德基合作後,廖志剛把800多個庫存掛到了1688店裡,成本在100多元一個的箱子,他虧本賣幾十元。

識貨的「外麥王」看到了。這是一家專門做外賣用品的淘寶店。早期的餓了麼,就是從外麥王這裡定的外賣箱。

在那時,市面上的外賣箱,只有一層牛津布,裡面沒有EPP內膽。廖志剛把800多隻保溫箱賣給了外麥王,保溫箱到了餓了麼外賣員手上,送餐的體驗感瞬間提升了。

之後,餓了麼的外賣箱全都改成了有內膽的保溫箱。

2013年,美團入局送餐行業,巧的是,他們也找了外麥王做箱子。此後的幾年,外賣行業的競爭愈發激烈,站在外麥王背後的廖志剛,接的訂單越來越多。

那幾年,廖志剛的公司不斷傳來「捷報」,廠裡每年的訂單都在10萬隻以上。

「餓了麼又下了5萬個箱子。」

「美團跟了2000個!」

「百度也下了1000個!」

翻滾著的訂單數,背後是外賣行業的興盛崛起。

2014年之後,餓了麼、美團「你追我趕」地不斷融資。前腳,餓了麼宣布D輪獲得8000萬美元的融資。後腳,美團就說C輪已經實現了3億元的C輪融資。那段時間,杭州的河坊街上,美食小店密密麻麻地排成一排,他們店門口都貼著「美團」「餓了麼」已入駐的標籤。

外賣市場不斷在擴大,他們需要更多的外賣箱。

到2014年,廖志剛的工廠就已經跟不上進度了。他換了一間8000平方米的廠房,增加了5條全自動生產線,開始24小時不停生產。一天能出3600個箱子。

廖志剛也不再滿足於手頭上的固定大客戶,他做過調查,EPP保溫箱在學校、餐飲店都有使用需求。為了引起這些客戶的注意,今年,廖志剛加入了1688的「年框產品」,讓自己的店鋪浮現在首頁。不久後,一些學校、餐飲店也開始從1688上找到廖志剛。「他們的返單率相當高,基本每個月都有訂單。」

保溫箱的這十年

在餐飲行業的近十年來,何陳東見證了國內餐飲箱的升級改造。

以前,中國人習慣使用白色的泡沫箱,但那不保溫,也不環保,永遠不能被降解。使用壽命也只有十幾天。用EPP材料生產外賣箱後,食物可以保險、保溫幾小時。

2013年以後,國內的外賣行業進入了大爆發時期。大佬們之間的競爭,也體現在了外賣箱子上。

這一點,廖志剛的感受最明顯:比如,餓了麼的採購計劃很嚴謹;美團的採購頻率更快;百度最沒有「要求」。

「那幾年,餓了麼是按照季度採購外賣箱的,每次都要了5萬個箱子。」每隔3個月,廖志剛都能接到一筆餓了麼的採購訂單。

美團每個月都來下單,「每次補進2000個外賣箱」。百度外賣的採購是沒有規律的。「有時候一個月,有時候兩個月,每次要1000多個。」

百度外賣APP剛上線的時候,他們的預算不多,對箱子的要求也比較低。「他們要求降低箱體材料的密度,以此節約成本。」

今年,廖志剛還參與了餓了麼智能箱的樣箱開發。「我們在工廠做好樣箱,餓了麼再和智能鎖公司合作,在箱子上裝鎖。」

這幾年,廖志剛的保溫箱的技術越來越「人性化」,在兩側加上把手,方便外賣員搬運箱子;將蓋子做成可以摺疊的「合頁蓋」,然後在蓋子上安裝小搭扣,把搭扣關上,箱子就不那麼容易被人打開。

現在,何陳東每次送貨,總是會把箱子蓋上的搭扣關上,他再也不怕外賣被偷了。

相關焦點

  • 一年生產一百萬個外賣保溫箱 美團和餓了麼背後站著同一家1688上的...
    這裡一天生產著3600個外賣保溫箱,大貨車每天下午守在廠房門口,在天黑之前,工人要裝上1000多個保溫箱,運往全國。餓了麼、美團的外賣箱,就是在這間廠房誕生的。1688上邂逅肯德基2009年,老闆廖志剛和幾個朋友合夥,租了一間1000平方米的廠房,用一臺設備,開始用「EPP材料」做電子產品的外包裝。
  • 美團外賣 真的被餓了麼反超了?
    餓了麼方面稱,從試運營效果看,參與百億補貼的商家,訂單增速較日常翻了一倍。但補貼對於餓了麼可以說是一把雙刃劍,餓了麼曾在補貼上摔過跟頭。2019年初,餓了麼希望拿下三四線城市的市場份額,雲南大理被選為首站,掀起瘋狂補貼戰,然而隨著補貼停止,餓了麼市場份額重回低位,商家陷入「不做活動就沒單」的窘境。另外,補貼的資金也並非來源於餓了麼。
  • 美團外賣,真的被餓了麼反超了?
    餓了麼方面稱,從試運營效果看,參與百億補貼的商家,訂單增速較日常翻了一倍。但補貼對於餓了麼可以說是一把雙刃劍,餓了麼曾在補貼上摔過跟頭。2019年初,餓了麼希望拿下三四線城市的市場份額,雲南大理被選為首站,掀起瘋狂補貼戰,然而隨著補貼停止,餓了麼市場份額重回低位,商家陷入「不做活動就沒單」的窘境。另外,補貼的資金也並非來源於餓了麼。
  • 美團休息站出現餓了麼外賣小哥,網友:餓了麼的衣服,美團的心!
    很多人都已經習慣了到了吃飯的時間,拿出手機在網上訂餐,在一定的時間段內就會有外賣小哥讓餐送到我們的手裡。這也漸漸地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方式,更多的依賴手機網際網路行業。在外賣平臺上有兩個行業競爭者,一個是美團,一個是餓了麼。在大街上我們總是會看到他們的身影,穿梭在大街小巷和各種小區之間。他們每天為完成訂單不停地奔波,無論颳風還是下雨,完成訂單是他們的最後使命。
  • 餓了麼與美團外賣,開啟「頭盔大戰」較勁造型背後意味著什麼?
    點外賣嗎,美團還是餓了麼?作為外賣市場上的兩大巨頭,美團和餓了麼這次比上了「皮膚」。頭盔上的小小配飾,開啟了騎手的「皮膚大戰」。美團率先推出了袋鼠耳朵頭盔,看得出來騎手是非常喜歡了。接著,為了不讓自家騎手羨慕,餓了麼也出了竹蜻蜓頭盔,是哆啦A夢沒錯了。隨後,美團外賣騎手立刻接招,頭盔上「長」滿了耳朵。然而,這場頭盔造型的對決畫風越來越不一樣了:美團外賣小哥在頭上裝了小黃鴨,餓了麼則走起了狂拽吊模式,頭戴雙角和髒辮。本以為美團會就此收手,沒想到又有美團外賣小哥擺出頭戴雉雞翎的齊天大聖,看看這造型,簡直是無人能比。
  • 餓了麼商戶退美團怎麼回事 商家被餓了麼要求下架美團?
    中國小康網 餓了麼商戶退美團怎麼回事?商家:我只想好好賣個飯!近日,有網友在華商論壇發帖反映,因沒有聽從「餓了麼」工作人員讓其從「美團」下架的建議,他的餐館被「餓了麼」平臺強行下線。據了解,僅西安市高新區東大片區就有七家店鋪被「餓了麼」要求下架「美團」。「神仙打架,商戶遭殃」,這種窘境如何破解?
  • 月活被餓了麼反超,美團外賣怎麼了?
    外賣下半場,餓了麼和美團的戰爭有了新變化。據QuestMobile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餓了麼在10月的MAU(月活躍用戶)超越了美團外賣。媒體報導稱,這是餓了麼近兩年來月活用戶首次在APP端高於美團外賣。
  • 到底是美團厲害還是餓了麼厲害?外賣專送騎手說出了真相!
    可以說,美團和餓了麼在外賣領域競爭的是非常激烈。那麼,到底是美團厲害還是餓了麼厲害?外賣平臺數據顯示,73%的的用戶點外賣會首選美團,26%的用戶點外賣會首選餓了麼,還有1%的用戶會選擇其他平臺。從市場份額的角度來看,美團領先於餓了麼,餓了麼的市場份額還不到美團的一半。
  • 餓了麼收購美團 在酒店團購外賣上遇阿里系圍剿
    伴隨著百度外賣市場份額持續下滑,百度正式與外賣市場揮手作別,開始All in人工智慧戰略。從目前的行業數據來看,餓了麼和百度外賣二者市場份額之合將超過50%。行業老二美團的壓力陡增。目前,直接與美團對陣的是餓了麼背後的阿里巴巴,美團正面臨阿里從酒店、新零售等多個領域發起的圍剿。餓了麼接盤有阿里巴巴背景在BAT中,百度是唯一親自上陣在外賣市場廝殺的網際網路巨頭。
  • 困在系統裡的外賣騎手背後:美團與餓了麼的隱憂和機遇
    美團與餓了麼相繼回應9月9日凌晨,餓了麼官方微信號發布回應《你願意多給我5分鐘嗎?》,稱將推出一項新功能,發布新功能,在結算付款後增加一個「我願意多等5分鐘/10分鐘」的按鈕,並將對歷史信用好的騎手提供鼓勵機制,其個別訂單超時將不用擔責。但並未提及道歉與保障騎手工作條件的相關措施。
  • 美團上點的外賣為什麼卻是餓了麼送的?
    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隨著智能科技的普及,人們生活節奏的加快,外賣行業已經進入輝煌!可以說外賣小哥的身影無處不在!很多人都有過點外賣的體驗了吧?但是很多時候你的確是在美團上點的外賣為什麼是餓了麼配送的呢?(或者你是餓了麼上點的餐,送來的確是美團),是不是一臉懵逼?是不是很驚訝?是不是很奇怪?外賣配送員稱之為「騎手」,其實外賣配送的平臺有很多家,有百度外賣(已經被收購)、美團外賣、餓了麼、uu跑腿、達達、點我達、滴滴外賣(西安目前還沒上市)等諸多外賣平臺,最強最大,最常見的只有兩家既美團外賣和餓了麼。
  • 外賣收入超餓了麼2倍,美團開啟結構性競爭新時代?
    而聚焦到外賣業務,我們看到,在227億元的營收構成中,單餐飲外賣一項收入就達到128億元,同比增長44.2%,佔整體收入的56.6%。美團主營業務持續增長,在阿里收編餓了麼一年多的時間裡,已經成為常態,尤其是長達四個季度,兩者的營收差距維持兩倍。如今走到美團盈利這一節點,又是否意味著雙方的競爭邁向新的階段。
  • 餓了麼「拖住」美團的新方法
    餓了麼升級,難免被外界拿來與美團做直接對標。「送萬物」的本地生活即時配送方案,也讓人想起無邊界的美團。而作為其直接對標者餓了麼,進攻就是最好的防守。巧的是,美團從去年下半年開始,也開始頻繁引入美妝,服飾實體門店,今年上半年,又開始賣書和手機。
  • 【薅羊毛】美團外賣紅包和餓了麼紅包,每天領取教程
    美團外賣紅|餓了麼紅包免費領取,美團外賣紅包|餓了麼紅包天天領,美團外賣紅包|餓了麼紅包哪裡領,美團外賣紅包|餓了麼紅包怎麼用1、美團外賣紅包早餐紅包:滿20減3 可用時間:06:00-09:00下午茶紅包:滿45減5 可用時間:14:00-17:00夜宵紅包:滿79減12 可用時間:21
  • 餓了麼要求商戶退美團 外賣晴好但烏雲隱現
    非常在線2019年11月21日消息據華商網報導,有網友在華商論壇發帖反映,因沒有聽從「餓了麼」工作人員讓其從「美團」下架的建議,他的餐館被「餓了麼」平臺強行下線。據用戶用戶反映,其在西安市高新區東大村開了一家餐館,除了堂食,也在餓了麼和美團兩家平臺提供外賣服務,但店鋪卻在一個中午用餐高峰期被餓了麼強行下線關閉。在此之前,餓了麼曾打電話說讓其退出美團,但他們沒當回事。
  • 為什麼感覺餓了麼跟美團差距越來越大了?
    一、首先簡單介紹下餓了麼和美團先說餓了麼,它是2008年創立的本地生活平臺,主營在線外賣、新零售、即時配送和餐飲供應鏈等業務。截至目前,餓了麼在線外賣平臺覆蓋全國670個城市和逾千個縣,在線餐廳340萬家, 用戶量達2.6億。
  • 餓了麼紅包、美團外賣紅包,外賣紅包每天獲取方法
    美團紅包/餓了麼紅包可以通過券魚微信公眾號每天領取。在券魚領取的外賣紅包特點是,使用餓了麼或美團點外賣的時候,可以直接抵扣外賣金額。1、美團外賣紅包早餐紅包:滿20減3 可用時間:06:00-09:00下午茶紅包:滿45減5 可用時間:14:00-17:00夜宵紅包:滿79減12 可用時間:21:00-23:59,00:00-05:00
  • 餓了麼月活反超美團外賣有玄機
    但餓了麼的數據也表現搶眼,據QuestMobile的數據顯示,餓了麼在10月份的MAU(月活躍用戶)已經超越美團外賣,這是餓了麼近兩年以來月活用戶首次在App端高於美團外賣。怎麼看美團外賣的競爭能力?程俊:第一,美團在市場份額是餓了麼兩倍多的情況下,在餓了麼接入支付寶,且提供「百億補貼」虧損競爭的情況下,仍然保持了比餓了麼更快的增長速度,這本身就是市場統治地位的表現,也是規模效應的必然結果。
  • 這家神秘的公司,在美團、餓了麼背後,一年默默賺走20億
    平常為你服務的美團、餓了麼的送餐員,甚至是網約車司機,他們可能都來自於同一家公司!隨著當今社會的不斷發展,網際網路已經逐漸成為了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存在。其為廣大人民的日常生活提供了許多的便利。當今,幾乎你能想到的大部分事情都可以通過網際網路完成,比如吃飯通過外賣、出行呼叫網約車、購物通過網購等等。
  • 你長袋鼠耳朵,我插竹蜻蜓,美團外賣、餓了麼從「頭」比拼
    如今的外賣市場上,美團和餓了麼兩家外賣巨頭在持續搶佔市場份額,競爭激烈。最近,有網友注意到美團外賣的騎手小哥頭盔上多了一對「長耳朵」,餓了麼騎手的頭盔上也開始有了一頂竹蜻蜓。近日,美團與餓了麼可愛又有趣的比拼讓一眾網友收穫了不少快樂,不少網友戲稱為外賣騎手的「皮膚大戰」。沒過多久,餓了麼曬出外賣小哥頭盔上插滿竹蜻蜓的照片,美團外賣騎手立刻接招,擺出頭上插滿了「長耳朵」的「多肉造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