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天美國的疫情發展態勢不容樂觀,單日新增確診病例已經破萬。不過,美方一些人的精力似乎並沒有放在疫情防控上,反而是四下尋找「替罪羊」,尤其是把「新冠病毒」稱為「中國病毒」,轉移國內視線、「甩鍋」給中國的意圖昭然若揭。
這種「甩鍋」,既毫無道理,也不符合事實。
從對病毒和疫情的命名規則上看,世衛組織一向有一個原則:要避免對任何文化、社會、國家、地區、專業或民族群體造成侵犯。2月11日,世界衛生組織宣布將新型冠狀病毒引發的疾病正式命名為COVID-19,其中CO代表corona(冠狀),VI代表virus(病毒),D代表disease(疾病),19代表年份,中文意思為「2019年冠狀病毒疾病」。如果尊重世衛組織制定的全球性原則,如何能得出「中國病毒」的結論?
從事實層面來看,只要理一下時間表,也不難發現,美國疫情不斷惡化的原因並不是中國。中方自1月3日起就開始向世衛組織和包括美方在內的各國定期通報信息,1月23日,又關閉了離開武漢的通道,美國政府在2月2日宣布全面禁止過去14天到訪過中國的外國人入境,那時候美國國內公布的確診病例只有10餘例。如今,50天過去了,美國的確診病例激增到了4萬餘例。是不是中國的責任,一目了然。
至於病毒的起源,這是個科學問題,應該由科學家而非政客下結論。不妨聽聽美國科學家是如何看待這個問題的。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過敏和傳染病研究所主任、美國疾控中心頂級傳染病專家安東尼·福西近日接受《科學》雜誌採訪時明確表示,把疫情歸罪於中國的想法「與事實不符」,至於「中國病毒」這個說法,他從來沒有提過,未來也永遠不會提。
儘管如此,一些美國政客依然沒完沒了地聲稱「中國病毒」。其打壓中國、嫁禍中國的目的昭然若揭。這種「政治病毒」,不但無助於疫情防控,還會煽動群體對立,撕裂美國社會。
美國亞裔人群就是這種言論的受害者。美國媒體報導,不少美國亞裔人群已經因此遭到辱罵、騷擾和暴力。紐約市長白思豪在推特上表達了對此類言論的不滿:「我們的亞裔美國人群體同樣是你(川普)應當為之服務的人群,他們已經苦不堪言,你就不必雪上加霜了。」《紐約時報》專欄評論版文章認為,將「新冠病毒」改稱為「中國病毒」的行為,是試圖轉移公眾注意,以掩蓋其應對新冠疫情工作的災難性失敗。
在美國疫情兇猛的當下,美方一些人與其到處找替罪羊,不如把更多精力放在疫情防控上,伸出手來,與包括中國在內的其他國家進行合作。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此前就表示,流行性疾病沒有國界,需要各國合力應對。中國願繼續同包括美國在內的國際社會一道,加強疫情防控領域的溝通與合作,共同應對疫情挑戰,維護全球公共衛生安全。採取切實措施保護公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這才是當前首要的事情。(經濟日報 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