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繼續為 DeFi 尋找實用案例:讓音樂人從 Spotify 預支收入

2020-12-17 火星財經

免責聲明:本文旨在傳遞更多市場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火星財經官方立場。

小編:記得關注哦

來源:鏈聞

原文標題:我們繼續為 DeFi 尋找實用案例:讓音樂人從 Spotify 預支收入

熱鬧的「產業區塊鏈」總是和聯盟鏈捆綁在一起?不對,我們就想告訴你,利用去中心化金融(DeFi),一樣有可能為實體產業賦能。聽聽 DeFi 實踐者 Paperchain 創始人如何實現:讓音樂人從 Spotify 預支收入。

採訪 / 撰文:LeftOfCenter

1997 年,華麗搖滾音樂人David Bowie曾推出「鮑伊債券」(Bowie Bonds),將自己在 1980 年以前發行的所有專輯的版稅作為擔保發行債券,這些債券後被美國保德信保險公司(Prudential Insurance Company)以 5500 萬美元買下。這項 10 年期債券利率為 7.9%,較市場基準利率美國公債利率高約 1.5 個百分點。

在當時,這筆交易對鮑伊來說相當有利的,因為這讓他不必放棄自己歌曲所有權的情況下,就可以預支十年版稅和授權費收入。

「鮑伊債券」

這是一次大膽的金融實驗。在此之前,將流動性不足的資產包裝成債券的做法只是在住房和汽車抵押貸款中十分普遍,但 David Bowie 首次將這種方式用於音樂版權上,開創性地將智慧財產權包裝成金融產品。此舉獲得不少金融專家的讚嘆,因為他真正懂得智慧財產權的價值。

今天,流媒體已經成為音樂消費的主流模式。根據美國消費者技術協會(Consumer Technology Association)發布的預測,2020 年美國音樂流媒體產業會達到 90 億美元的營收規模。但是,這對音樂人卻並不見得就是好事:其一,流媒體的興起往往讓音樂人的專輯銷量受到全面衝擊,收入驟減;更何況,由於流媒體供應鏈中收入分發流程十分繁瑣,導致音樂人從像 Spotify 這樣的流媒體平臺拿到收入需要滯後 6 個月。

無獨有偶,和「鮑伊債券」一樣,來自紐約的初創公司PaperChain想要通過全新的金融手段為有資金短缺口的音樂人和廠牌預支收入,釋放這些資金的流動性和潛力。不同的是, PaperChain 選擇的是區塊鏈,更確切的說是,是 DeFi ——去中心化金融的解決方案!

流媒體音樂產業很大,但音樂人並不開心

當流媒體音樂的消費者能享受即時音樂和視頻消費的時候,內容創作者卻叫苦不迭,他們的收入支付卻總是被無限 delay。

人們的媒體消費方式已經大大改變,只需打開手機,就可以隨時隨地使用流媒體收聽到海量音樂,聽到飽的 Spotify 流媒體音樂,看不完的 YouTube 視頻,所有這些都指向一個關鍵詞——即時性。然而,這些媒體內容的創作者卻無法即時獲得收入。相比消費者獲得音樂的即時性,音樂人的收入是滯後的。

事實上,用戶每進行一次流媒體播放都應該會生成一筆「微交易」收入,然後,這筆收入會分配給流媒體音樂供應鏈中的廠牌或音樂人。目前流媒體音樂處於快速增長期,美國唱片工業協會 RIAA 發布的數據顯示,2018 年流音樂平臺收入同比增長 30%,達到 74 億美元。然而,由於當前各大流媒體平臺繁瑣的收入分發機制,導致收入從 Spotify 這樣的流媒體發放到廠牌通常需要 3 個月,最後到音樂人手中則需要 6 個月。

流媒體音樂消費模式中,從用戶播放產生利潤到最後一環創作者獲得收入須經歷的一系列流程

這個問題不僅僅是美國的問題,而是全世界的問題,本質上是整個產業結構的問題,而這個產業結構問題有望被區塊鏈和開放金融解決。

來自紐約的初創公司 PaperChain 想要通過 DeFi 協議解決這個問題。他們的辦法是:通過數據分析,對音樂人在這些流媒體平臺上產生的數據進行估價,然後將這些流媒體的營收評估和高效的低成本資金來源進行對接,而後者則是來自於一系列去中心化金融協議中無需許可的待借加密資產。

用 PaperChain CEO 兼聯合創始人 Daniel Dewar 的話說:「我們相信,去中心化金融能提供一種有效機制,來獲取資金並發行低成本的貸款。」

PaperChain CEO 兼聯合創始人 Daniel Dewar

這可不是隨便說說,他們已經做出了一些實踐。在 2019 年倫敦 DeFi 峰會上,Paperchain 已成功向一位客戶(一家未具名廠牌)預支了價值 6 萬美金的穩定幣 Dai 作為 Spotify 收入。相比 90 天的流程,整個流程不到 30 分鐘,交易成本不到 3 美元。

他們如何做到的?

那麼,本身並不涉及區塊鏈、更不涉及 DeFi 的 PaperChain 到底如何幫助客戶(音樂廠牌和音樂人)解決即時支付的難題呢?

PaperChain 本身是一家金融科技公司,為音樂人提供流媒體平臺數據分析服務,而這只是整個解決方案流程中的一環。從整個流程來看,這是一個用去中心化金融解決供應鏈金融的典型案例,更具體來說,是從 DeFi 借貸協議中借入資金,並將其發放給被延期支付收入的音樂人,從而解決流媒體音樂行業中的供應鏈金融難題。

此次試點是PaperChain 聯合 Maker 基金會以及德國供應鏈區塊鏈項目Centrifuge一起完成的,本次試點是在 Centrifuge 平臺上發生,最終集成 Maker 借貸協議,為廠牌借出穩定幣 DAI。

正如鏈聞此前的報導 《如何讓 DeFi 走出小圈子遊戲?不妨看看它在真實產業的應用》寫到的, Centrifuge 是一家專注於用 DeFi 方式,解放供應鏈金融環節資產的流動性問題的創業公司,此前在網際網路領域深耕供應鏈金融多年,當意識到之前的解決方案已經觸達中心化供應鏈金融的發展極限,轉而利用區塊鏈技術作為解決方案。

具體這個案例中, Centrifuge 解決方案流程是這樣發生的:

未來可獲得的流媒體收入實現一定的價值表現,這一步可通過 Centrifuge 平臺表示為 NFT 代幣實現通過 Centrifuge 開發的名為「Tinlake」的去中心化應用,實現超額抵押 NFT資產 ,借出CVT( 抵押價值代幣 )。在集成Tinlake的各DeFi借貸協議中(比如 Compound 和 Maker),鎖定CVT,借出穩定幣 DAI。

試點操作全流程

在這個流程中,PaperChain 作為一家數據分析公司,只參與其中一環,履行承銷商和借款發起人的角色。換句話說,PaperChain 會對音樂人和廠牌營收進行信用評估和做擔保。

作為承銷商,主要職責是對抵押品進行承銷、評估以及維持資產平衡,這裡主要是指流媒體平臺上創作者未來收入進行風險預估,然後設置相應利率和抵押率等,為抵押品 NFT 進行估值,該估值決定最終音樂人可提取的貸款額度。同時,PaperChain 還替代客戶履行貸款發起人的職責,發起借款。

PaperChain 擁有一套算法和機器學習分析模型,可對音樂人的未來流媒體收入進行分析,進而實現精準的風險預判和信用評估。

Daniel Dewar 稱:「隨著獲取的數據越來越多,精準度也將會變得更高。」

整個流程中,資金的需求方為音樂人或廠牌,作為真正的借款方,他們會支付一定成本(也就是利率)以提前獲得收入,而出借方通過出藉資金獲得利息。在此次試點中,出借方是 Maker 借貸協議的原生代幣 MKR 持有人,而 PaperChain 作為風險評估和借款發起人會從中抽取約為 1% 的服務費。 Daniel Dewar 稱:「比如某音樂人提前 60 天獲得 Spotify 收入,假如資金成本是 8% 年化,那麼我們從中抽取 1%。」

獨立音樂人開心了嗎?

坊間曾流行過一個「I will sing for food」的段子,「所謂搞樂隊的人就是: 帶著價值 5000 美元的樂器,開著 500 美元的車,行駛 50 公裡,去演一個只有 5 美元的報酬的演出。 」

雖然是線下音樂場景的一個縮影,但足以體現音樂創作者尤其是獨立音樂人的生活有多難。

事實上,獨立音樂創作者想要將音樂當成一門職業是一件很困難的事,僅靠音樂創作維持生計十分艱難。

音樂創作者實在太「南」了!

而在線上,流媒體平臺作為音樂人另一個重要的收入來源,情況也不容樂觀。且不說流媒體作為一種營收模式本身就存疑,在流媒體內部的收入分發周期中存在的問題也不少。

PaperChain 創始人 Daniel Dewar 認為,因為整個音樂產業存在結構性問題,即當流媒體用戶享受即時音樂和視頻消費的時候,音樂創作者的收入卻被 delay 半年。

流媒體作為目前一種主流音樂消費模式,播放收入統一由 Spotify、 Google、蘋果等音樂流媒體平臺上分發給創作者。如上文所說,通常播放收入從 Spotify 這樣的流媒體發放到廠牌需要 3 個月,最後到音樂人手中則需要 6 個月。

各大流媒體平臺分發播放收入的流程周期各不相同

這意味著,被傳統金融市場忽略的流媒體音樂產業中,存在一個尚待挖掘潛在的金融市場,事實上,說忽略也不準確,因為曾經有華爾街資本進駐過這個領域,不過遺憾的是,不僅沒有改善音樂人的收入,反而讓他們背負高達 45% 的巨額利息。

2014 年,一家名為Sound Royalties的初創企業在音樂人的小圈子裡口耳相傳,這是一家由約克基金旗下結構性基金公司 Novation Ventures 設立的業務,自稱對「音樂人友好」,是「保留音樂版本和版稅的新一代版權融資」。

具體來說,這家公司會為音樂人提供快捷的預付款,無需複雜的信用核查,也不需要音樂人放棄自己的版權,就能以 4% 的利率獲得相當於貸款的預付費。

然而,事實上,他們會通過一系列糟糕的條款,變相地將貸款利息提升到 45%。彭博社通過對一些業內人士採訪以及從法院文件上獲得的信息獲悉,這種方式讓音樂人實際支付的利率遠遠高於宣稱的 4%。

通常來說,它們聲稱的 4% 只是預付一年的費率,而銷售人員會極力遊說音樂人籤署更長的合約,Sound Royalties 會預估藝術家未來(比如 3-7 年)的收入,減去大約 10% 的前期費用之後,音樂人須在規定期限用自己的版權或其他收入償還預付款,這些錢直接繞過音樂人和 Sound Royalties 結算,導致音樂人可能需要支付超過本金 30% 的利息。

一份法律文件顯示,唱片製作人、詞曲作者及嘻哈歌手 Sean Garrett 2018 年 8 月收到 Sound Royalties 的 44852 美元,他需要在未來三年償還 74174 美元。

Daniel Dewar 稱,長期合約很可能會讓音樂人陷入困境,雖然可以提前獲得收入,但代價是吃掉 35% 或 40% 的利息,不僅如此,可能還為此將母帶使用權授權出去了。對於一個音樂創作者來說,這顯然是非常不利的處境。

與之對比,在上文提到聯合 Centrifuge 進行的試點項目中,Paperchain 以不到 3 美金的成本(主要用於支付以太坊 gas 成本費),向一家未具名的廠牌預支了價值 6 萬美金的 Dai Spotify 收入,整個流程不到 30 分鐘,該廠牌須支付的資金成本年化為 7% 。

Daniel Dewar 說,PaperChain 可以說是整個行業中的增長資本提供者,通過加速音樂流媒體供應鏈中的資金更快流轉,讓音樂人和廠牌即時獲得收入。有了這些收入,音樂人和廠牌可將錢用於巡演、宣發、業務增長等事務上,從而音樂人帶來增入收入的可能。

從目前 PaperChain 在新開發金融市場中扮演的角色來看,可以說是行業中增長資本的提供者。

除了實現將收入及時支付之外,Daniel Dewar 還稱,「我們提供流媒體平臺產生的營收數據,這樣音樂人就可以直接參與市場,甚至都不需要再籤約廠牌了」。因為這些音樂人可以直接訪問這些數據,可能性就變得很多,比如出售營收。一旦將出售營收和營收分析工具結合,就能提前獲得收入,甚至可以就此推出一系列針對(獨立)音樂人的金融工具和產品。

音樂產業正在轉型

PaperChain 採取分布式辦工,目前團隊成員分別在柏林、紐約和印度 3 個國家。

作為流媒體行業金融基礎設施,PaperChain 不僅代表了音樂行業中最前瞻性的產業趨勢,而且是一個與炒幣無關的落地案例,將區塊鏈技術與具體業務結合,成為一門真正的生意。在 2019 年 2 月,PaperChain 入選成為 Techstars 和全球區塊鏈諮詢集團 Alchemist 合作的加速器計劃首期 10 家入選企業中的一員。

PaperChain 目前有兩大業務模式,第一種是基於數據分析的流媒體收入定價服務,該服務按月訂閱收取費用;第二種就是集成 DeFi 融資服務,作為借款人和運營參與方,為音樂人和廠牌擔保提前 60 天獲得來自諸如 Spotify 的流媒體平臺收入,PaperChain 會從中抽取一定比例的發行費。目前團隊在探索其他的營收模式,包括可被其他企業用來構建服務的定價 API Feed 。

這樣的業務策略,源於該團隊對未來音樂產業亟待轉型這一變化趨勢的敏銳感知。

Daniel Dewar 告訴鏈聞,該團隊所有人都有多年的音樂行業背景,其中,聯合創始人 兼 CRO Dave Tomaselli 於 1998 年推出了自己的獨立廠牌,並在大名鼎鼎的 Mute Records 從事諮詢工作 20 餘年,甚至連 CTO 都是多年的音樂行業從業者,不僅擁有豐富的業內資源,對音樂場景的變化趨勢非常了解。

在 Daniel Dewar 看來,整個音樂產業現在正在轉型,轉型為以音樂人 / 創作者為導向的生意模式,這意味著,傳統廠牌中音樂人和廠牌之間的關係也將隨之改變。音樂人開始擁有自己的團隊,他們和經紀人一起合作經營廠牌,由於可以提前預支收入,音樂人將可以控制自己的 IP 和作品版權,而傳統唱片公司的交易模式,音樂人靠出賣自己的 IP 給唱片公司換取收入維持生計的模式將會逐漸消失。下一步唱片公司將會專注於提供服務,尋求為音樂人提供價值增長。

巧合的是,當年 David Bowie 發行鮑伊債券,也是為了贖回自己的專輯版權,用發債的資金一次性將自己從經紀人手中買斷,債券到期後,自己獨享所有專輯的所有權。

PaperChain 的目標客戶,正是這些獨立廠牌和獨立音樂人,而非那些對現金流沒有迫切需求的大型唱片公司。

根據 Daniel Dewar 的說法,廠牌作為一門生意,就必須產生營收,少至 1 萬美金的年收入,只要能夠追蹤到營收記錄,就可以利用這些數據預支收入。

PaperChain 目前的主要客戶是現金流為正的獨立廠牌,他們通常尋求快速預支收入,以用於急需資金的地方,其中一部分資金用於現金流管理,另一個部分用於支付旗下音樂人收入。

Daniel Dewar 告訴鏈聞,很多廠牌對於「無需破壞現有現金流的情況下每隔兩周向音樂人支付一次工資」的模式很感興趣。此外,這些廠牌和音樂人迫切地急需資金,用於音樂推廣和市場投放上。

不僅限於音樂產業,Daniel Dewar 認為,可將這種模式複製應用到其他產生豐富數據的媒介形式中,比如流媒體視頻、YouTube、Twitch、遊戲和應用等,因為只要是能產生大量數據,就能開發承銷和定價模型,進而創建新的金融產品。

在經過很長一段時間的內測之後,才剛剛公開提供服務的 PaperChain,目前合作的廠牌有 6 家,還有一些廠牌正在恰談中。

從數據上,該公司目前追蹤音樂超過 78000 首音樂,追蹤的音樂人數量超過 13600 人次,總共產生了 81.5 萬次流媒體試聽,收入規模達 400 萬美金,而目前這個數字還在不斷增長中。

PaperChain 業務相關數據

從合作平臺來看,PaperChain 目前的流媒體合作方主要有蘋果音樂、谷歌音樂、deezer 、Spotify 等。由於收到一些來自廠牌和音樂人的需求,目前 PaperChain 正在努力集成更多流媒體平臺。

PaperChain 本身並不是一家區塊鏈公司,而只是利用區塊鏈技術和 DeFi 協議來解決實際問題的一家金融科技公司。正如 Daniel Dewar 所言,區塊鏈只是一種解決問題的工具,重要的是,真正解決問題,而不是使用哪種技術。

區塊鏈行業想要褪去炒幣狂熱和泡沫,進入脫虛向實階段,或許還需要多一點這樣的公司。

參考:讓音樂人負債纍纍的華爾街資本 Sound Royalties:[https://www.bloomberg.com/news/articles/2019-04-02/hedge-fund-s-route-to-30-fees-cash-advances-to-hip-hop-artists]Bowie Bonds 的故事: [https://money.cnn.com/2016/01/11/media/bowie-bonds-royalties/]RIAA 數據報告: [https://www.riaa.com/wp-content/uploads/2019/02/RIAA-2018-Year-End-Music-Industry-Revenue-Report.pdf]美國消費者技術協會報導: [https://rainnews.com/cta-projects-9-billion-in-u-s-streaming-music-revenue-for-2020/]

相關焦點

  • Spotify(SPOT)實現盈利,未來的路怎麼走?
    2.Spotify的商業模式Spotify的商業模式是典型的免費增值業務模式,它的主要收入來源有兩個:付費訂閱和廣告。不過與大多數免費增值服務以廣告為重點不同,付費訂閱是 Spotify更主要的收入來源,付費用戶將享受到無廣告,更高碼率(320 kbps)的音樂和下載緩存等服務。
  • 月收入超過50萬元,酷狗音樂人如何改寫音樂人命運?
    針對音樂人的生存難題,酷狗音樂人推出的星曜|看見計劃旨在用直播的方式幫助音樂人變現,音樂人直播還可以獲得酷豆獎勵,「酷豆」體系是酷狗音樂開放平臺搭建的流量自主兌換機制,音樂人可以使用酷豆為自己兌換流量,將曝光的機會把握在自己手中。
  • 中國音樂人報告:5成音樂人月收入8000元以下
    該報告顯示,2020年,超9成音樂人入駐了數位音樂平臺,其中有超過七成音樂人從QQ音樂、網易雲音樂等數位音樂平臺獲得收入,較多的非學生音樂人群體的月收入集中在2000-4999元、5000-7999元,分別佔比達到了28%、22%。▲12月21日,中國傳媒大學《2020中國音樂人報告》發布,這是報告封面。
  • 李輝:「我們一直在尋找音樂人的出口在哪裡」——行業訪談
    在活動結束後的訪談中,李輝坦言,「其實我們的活動目前主要To B、To G,我們知道內容很好,但在座的很多人,可能他們自己也都知道,在這個場景中感動一下就走了。我們想要解決如何能夠讓甲方採買、受眾買帳。」 近日音樂人演出信息在微博上被限流與屏蔽的消息在圈內引起熱議。
  • Opening #DeFi
    就在前幾天,5月11日 Neutrino 在上海組織了主題為「DeFi:通往自由金融之路」 的活動。未來,全球的DeFi運動參與者必將更加豐滿。讓我們一同走進DeFi的世界。正文新的成員 新的成員結構#DeFi是為開發開源金融原語(financial primitives)的項目而創建的共享社區。
  • 半月談|音樂人沒有來自音樂的收入?中國音樂人陷維權之困
    然而,音樂市場雖在蓬勃生長,部分音樂人卻陷入侵權頻發、維權無門的境地,靠做兼職生存。國內各音樂平臺近年來相繼推出扶持獨立音樂和原創音樂人的計劃,有的平臺甚至拿出上億元支持精品創作。以網易雲音樂為例,該平臺入駐的原創音樂人超過10萬,原創作品數量超過150萬首。3年來,在此計劃扶持下,原創音樂人數量增長31倍。
  • 中國傳媒大學報告稱52%的中國音樂人沒有音樂收入
    數據顯示,有52%的音樂人沒有音樂收入,24%的音樂人的音樂收入佔總收入的5%以內。這份報告是中國傳媒大學張豐豔工作組對來自40多個城市的音樂人進行調研與採訪,同時配合104位音樂人的深度採訪,最終回收3174份有效問卷進行研究分析得出的結論。隨著中國經濟水平提高,文化產業建設正成為重要的社會議題。
  • 開啟DeFi鎖倉挖礦新紀元,OKEx上線OKB挖礦上幣
    OKEX作為頭部大所,早在2019年底,就和defi龍頭Maker Dao達成了深度合作。近期又上線了defi專區,聚合30多個優質defi項目。當然,這並不是我要說的重點,按照OKChain白皮書的規劃,在OKChain主網正式上線後,將把創世塊OKT100%空投給OKB持有者,而且opendex的全部手續費收入也將納入到OKB的回購銷毀費用中來。
  • 中傳報告:音樂付費見成效 兩成音樂人收入較上年漲50%
    但過半數的音樂人的音樂收入較上一年有所增長,其中19%的音樂人的音樂收入較上一年上漲了50%。根據報告,國內音樂版權環境逐步完善和線上音樂平臺的發展是音樂人收入增加的因素之一。換言之,在注重版權、音樂付費的大背景下,一部分音樂人的生存環境得到了改善。
  • 一文帶你讀懂什麼是DeFi?(下)
    如何參與defi項目 以下篇幅以去中心化交易所(uniswap)為例做一個演示:1.用戶可以到https://www.token.im下載一個去中心錢包。(蘋果手機需要海外帳號登錄appstore)2.打開imtoken,選擇最下面【瀏覽】按鍵,然後選擇【uniswap】看到兌換資金池。
  • 孩子喜歡「預支」時間?父母的態度決定了孩子能否遵守約定
    孩子「預支」娛樂時間和我們平常跟別人借錢是一樣的,如果是家裡親戚之間自是不用說,有借有還再借不難,如果我們是和銀行借錢,那就需要承擔一定的利息,在償還本金的同時也需要償還利息。和銀行借錢的時候,不可能會出現借多少還多少的情況,如果欠銀行錢又長期不還,那麼利滾利,欠的債只會越來越大,越來越多。
  • Spotify內測「花錢推歌」功能,能真正幫到音樂人嗎?
    Spotify的如意算盤:幫音樂人掙錢,增加平臺收入Spotify的主要矛盾,是用戶日益增長的聽好歌的需要與公司盈利困難之間的矛盾。根據MBW今年5月的報導,Spotify在過去十年中的累計年度淨虧損總計達26.2億歐元。
  • 47%中國獨立音樂人月收入不足2000,「做音樂不如掃大街」……
    (音樂人月收入數額結構分布圖)即使同張豐豔工作小組去年發布的音樂人生存狀況報告相比,音樂人的收入在今年已穩步提升。(想看去年的報告解讀的,可以看我們去年發的文章: )就像我們在文章開頭說的,《報告》顯示絕大多數音樂人仍生存艱難,近半數音樂人的稅前月收入在2000元以下。而且,月收入在8000元以上的僅 21%,月收入到1萬元以上的則只有9.3%。2000元,這是什麼概念?2019年,北京市的最低工資都漲到了2200元! 也就是說,北上廣一個普通的掃大街的,都可能比「搞音樂的」掙得多......
  • U2樂隊榮登《福布斯》最高收入音樂人榜首
    U2與邦喬維  在《福布斯》公布的最新一期音樂人收入統計中,愛爾蘭國寶級搖滾樂隊U2以1億9千5百萬美元的收入成為25位收入最高的音樂人之首然而這只是他們近兩年的360巡演收入的一小部分,在過去的兩年裡,360巡演共收益7億美元。位居第二的是老牌搖滾樂隊Bon Jovi(邦-喬維),他們的收入是1億2千5百萬美元,Elton John(埃爾頓-約翰)則以1億美元的收入位居第三。排在第四名的是Lady Gaga(900萬美元),Michael Bublé(麥克-布雷)則以700萬美元的收入位居第五。
  • Spotify明年進軍韓國重要市場,攜手加速串流音樂生態圈的成長
    Spotify方面還表示,「為創作者提供發表機會、為歌迷提供享受與靈感」時,韓國是個非常重要的地區。Spotify方面又表示道:「我們打算藉由在韓國推出服務,為韓國的用戶、歌迷、音樂人、創作者、音樂廠牌及流通公司等帶來正面的影響,並全力以赴地攜手加速推動串流音樂生態圈的成長。」
  • 比起今年的爆款歌曲,我們更想了解背後的酷狗音樂人
    而在這些歌曲背後,身為爆款製造者的酷狗音樂人們,其堅持音樂創作、以夢為馬的過往卻鮮為人知。今天,我們試著挖掘這群有著不同背景的音樂人的不同成長曆程,來呈現當下時代草根音樂人們如何在酷狗音樂助力下完成蛻變、實現夢想的故事樣本。
  • YAM這個幣種已經把DEFI徹底摧毀了!
    拋了一部分ampl後,我到群裡提醒大家黑天鵝,comp,ampl等昨天因為YAM而大漲的defi主流幣,今天這下都會暴跌。 具體這個黑天鵝事件,接下來老白會聊下原委。 當然,過去24小時,除了這個黑天事件,傳奇暴漲還在繼續,比如老白最近一直在寫的DAO,又暴漲。
  • 音樂市場這麼紅火,但大部分音樂人無法靠音樂養活自己
    創作過《你在他鄉還好嗎》《潮溼的心》等經典歌曲的知名音樂人李廣平,近十年來,每年靠寫歌和版稅取得的收入不會超過十萬元,而他在歌壇已經打拼數十年。其他默默無聞的從業者,其收入狀況也就不難猜測。在接受北青-北京頭條記者採訪時,李廣平表示,在他的印象中,以音樂為生的人基本上是音樂教師,音樂創作者和歌手能夠靠音樂賺錢的人不會超過10%,大部分會以第二職業養活自己。
  • 2018全球收入最高音樂人榜名單 2018全球收入最高音樂人是誰
    近日,福布斯發布2018年全球收入最高的女音樂人榜,看完你會驚呆的!本人很羨慕,不過也是他們的付出結果!2018全球收入最高音樂人榜名單U2樂隊排名第一,高達1.18億美元,酷玩樂隊第二,黃老闆Ed Sheeran排名第三,火星哥Bruno Mars、水果姐Katy Perry、黴黴TaylorSwift、碧昂絲Beyonce等均在榜。統計時間段為2017年6月1日至2018年6月1日,數據均為稅前收入,未扣除經紀公司、經理人和律師的費用。
  • Spotify想盈利,專家說只有這一個辦法
    作為全球最大的音樂流媒體平臺,大家為Spotify的盈利問題操碎了心。不信你搜搜過去十年來的新聞,從Spotify上線第一天起,媒體就格外關心Spotify什麼盈利。2008年,Spotify正式上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