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媒大學報告稱52%的中國音樂人沒有音樂收入

2020-12-27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北京12月21日電 (記者 王慶凱)中國傳媒大學音樂與錄音藝術學院教授張豐豔21日在第十期E法數位音樂論壇上發布的《2020中國音樂人報告》顯示,過去一年,中國音樂人來源於數位音樂平臺或短視頻直播平臺的收入呈現上升趨勢,但目前音樂人音樂收入的仍處於偏低水平。數據顯示,有52%的音樂人沒有音樂收入,24%的音樂人的音樂收入佔總收入的5%以內。

這份報告是中國傳媒大學張豐豔工作組對來自40多個城市的音樂人進行調研與採訪,同時配合104位音樂人的深度採訪,最終回收3174份有效問卷進行研究分析得出的結論。

隨著中國經濟水平提高,文化產業建設正成為重要的社會議題。國家近期採取多項措施助力文化產業發展:2020年著作權法的再次修訂、5G高品質音樂標準的發布等,充分體現出國家在建設文化產業方面的決心,而音樂產業作為文化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發展同樣備受關注。

報告認為,進入現代社會,有了科技加持,音樂作品的商業價值被充分彰顯。國際唱片業協會(IFPI)報告顯示,2019全球錄音市場收入達到20.2億美元,尤其是在流媒體的帶動之下,產業收入結構逐漸優化。根據IFPI《2019年音樂消費者研究》顯示,中國96%的網際網路用戶在2019年使用了獲得許可的音頻流媒體收聽音樂,這是全球參與音頻流媒體的最高比例。

在國內,騰訊音樂娛樂集團2020年第三季度財報顯示,其在線音樂付費率已從2018年的3.8%增長至8%。儘管國內在線音樂整體付費率相較於國外同類產品仍然處於較低水平,但其增速之快令人矚目。龐大的用戶體量、極高的流媒體滲透率、增長迅速的付費比例、創新的產品形態,使中國在數字時代逐漸成為全球最受關注、最有潛力的音樂市場之一。

報告認為,在過去一年,數位音樂呈現出幾個特點:

一是數位音樂平臺的註冊音樂人數量繼續增長,僅網易雲音樂一家音樂人數量已高達20萬人。

二是在數位音樂收入總體增長的背景下,音樂人來源於數位音樂平臺或短視頻直播平臺的收入呈現上升趨勢。2020年有超過七成音樂人從QQ音樂、網易雲音樂等數位音樂平臺獲得收入,有超過19%音樂人的收入在1000元以上,這個數據雖然仍處於較低水平,但相較往年已有大幅提升;

三是目前音樂人音樂收入的平均數仍處於偏低水平。數據顯示,有52%的音樂人沒有音樂收入,24%的音樂人的音樂收入佔總收入的5%以內,7%的音樂人音樂收入佔總收入的6-20%,僅7%的音樂人音樂收入佔比達到100%;

四是音樂創作的成本與收入不成正比,導致音樂人職業參與度不高,許多音樂人只能從事與音樂不相關的職業,以主業「養活」音樂維持創作。雖然有34%的音樂人願意將50%的音樂收入再投放至音樂事業下一步的發展,但不少音樂人表示這部分必須另外投入自有資金,單純靠音樂收入不足以支撐。

五是頭部熱門版權價值不菲,腰部尾部音樂人的作品則無人問津,音樂創作個體之間收益差異巨大,長久以往,難免削弱音樂創作的整體動力。總體而言,中國音樂市場具備極大的潛力,但如何在把蛋糕做大的同時,把蛋糕分好,是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完)

相關焦點

  • 中國音樂人報告:5成音樂人月收入8000元以下
    12月21日,中國傳媒大學製作的《2020中國音樂人報告》在第十期數位音樂論壇發布。該報告顯示,2020年,超9成音樂人入駐了數位音樂平臺,其中有超過七成音樂人從QQ音樂、網易雲音樂等數位音樂平臺獲得收入,較多的非學生音樂人群體的月收入集中在2000-4999元、5000-7999元,分別佔比達到了28%、22%。▲12月21日,中國傳媒大學《2020中國音樂人報告》發布,這是報告封面。
  • 半月談|音樂人沒有來自音樂的收入?中國音樂人陷維權之困
    半月談記者 張漫子國際唱片業協會2019年4月發布的《2019年全球音樂報告》顯示,中國音樂產業總產值再創新高,位列全球第七。業內預計,2019年中國音樂產業總規模或將超過4000億元。然而,音樂市場雖在蓬勃生長,部分音樂人卻陷入侵權頻發、維權無門的境地,靠做兼職生存。國內各音樂平臺近年來相繼推出扶持獨立音樂和原創音樂人的計劃,有的平臺甚至拿出上億元支持精品創作。以網易雲音樂為例,該平臺入駐的原創音樂人超過10萬,原創作品數量超過150萬首。3年來,在此計劃扶持下,原創音樂人數量增長31倍。
  • 中傳報告:音樂付費見成效 兩成音樂人收入較上年漲50%
    新京報貝殼財經訊(記者 羅亦丹)12月21日,第十期E法數位音樂論壇在北京舉行,中國傳媒大學音樂與錄音藝術學院教授張豐豔在論壇上發布了《2020中國音樂人報告》。報告顯示,目前音樂人音樂收入平均數仍處較低水平,超五成音樂人沒有音樂收入。
  • 47%中國獨立音樂人月收入不足2000,「做音樂不如掃大街」……
    2019年,Media發布的報告稱 全球獨立音樂人在2019年的音樂版權收入超過了10億美元。據中國傳媒大學張豐豔工作小組發布的《2019中國音樂人生存狀況報告》(以下簡稱「《報告》」):「 絕大多數音樂人仍生存艱難,近半數音樂人的稅前月收入在2000元以下。」
  • 《2019中國音樂人報告》正式發布: 網際網路流為新生音樂人提供更多...
    近日,由清華大學與中國傳媒大學聯合主辦,以「跨界·創新·無限」為主題的首屆「音創未來:跨界人才與產業繁榮國際論壇」在清華大學舉辦。原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國家版權局)政策法制司司長王自強、教育部國際司政策法規處處長舒剛波、清華大學副校長彭剛、中國傳媒大學副校長劉守訓作為嘉賓代表致辭,圍繞音樂的內涵、版權保護、產業發展與人才培養、跨界人才等方向,道出了音樂教育前沿新格局。
  • 《中國音樂人生存現狀報告》發布:網易雲音樂入駐音樂人超 20 萬
    11月6日,網易雲音樂發布《中國音樂人生存現狀報告(2020)》。《報告》數據顯示:近年來中國原創音樂取得重大發展,已漸與主流商業音樂並駕齊驅。音樂人生存現狀有較明顯改善,同時仍有較大發展空間。其中,網易雲音樂入駐音樂人超20萬,較4年前增長10倍。
  • 音樂市場這麼紅火,但大部分音樂人無法靠音樂養活自己
    在對來自40多個城市的104名音樂人調研後,中國傳媒大學音樂與錄音藝術學院教授張豐豔近日發布了《2020中國音樂人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其中透露:過去一年,中國音樂人來源於數位音樂平臺或短視頻直播平臺的收入呈上升趨勢,但目前音樂人的音樂收入仍處於偏低水平。
  • 抖音音樂2020音樂人扶持計劃,百億流量+音樂補貼助力音樂人成長
    」和「2020抖音看見音樂計劃」,通過「億元補貼+百億流量」的雙億計劃,助力音樂人成長及中國原創音樂發展。  麵包和夢想,  音樂人都值得擁有  根據《2019中國音樂人生存狀況報告》,9.3%的音樂人月收入能達到1萬元以上,稅前月收入維持在2000-4999元水平的音樂人有四分之一,而絕大多數的音樂人稅前月收入在2000元以下。
  • 維護音樂人權利 中國數位音樂版權管理應引入競爭機制
    1992年,中國成立了中國音樂著作權協會(下稱「音著協」),主要是管理詞曲著作權;2005年,又成立了中國音像著作權集體管理協會(下稱「音集協」),主要是管理音像節目的著作權和相關權利。  但業內專家表示,目前兩個協會在音樂版權管理上存在維權能力較弱、版權管理水平有待提高的問題。據音著協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底,協會會員總數達到9413(包括公司及自然人)。
  • 創作不應以流量論好壞|獨立音樂|原創音樂|音樂人
    以網易雲發布的《2020中國音樂人生存狀況報告》顯示,僅在該平臺上入駐的音樂人總數已超過20萬,相比2019年12月,人數同比增長超100%。那獨立音樂是否真的迎來了發展期? 獨立音樂人的生存狀況如何?
  • 月收入超過50萬元,酷狗音樂人如何改寫音樂人命運?
    根據中國傳媒大學音樂與錄音藝術學院張豐豔工作小組發布的《2019中國音樂人生存狀況報告》,音樂行業的兼職音樂人佔比仍高達80%,全職音樂人僅有12%,絕大多數音樂人仍生存艱難,近半數音樂人的稅前月收入在2000元以下。疫情所掐斷的線下演出,更是許多音樂人最後的收入來源。
  • 廣州音樂產業觀察丨聚焦獨立音樂人:在理想與現實間交鋒
    以網易雲發布的《2020中國音樂人生存狀況報告》顯示,僅在該平臺上入駐的音樂人總數已超過 20 萬,相比2019年12月,人數同比增長超 100%。 本土著名音樂人三本目在接受採訪時稱。 三本目是在廣州音樂圈摸爬滾打了十多年的填詞人,如今他所累積的作品數量相當可觀,其中包括莊心妍演唱的《生活艱難》以及關喆演唱的《更好的我們》等;除此之外,他還曾為GNZ48、青鳥飛魚、楊臣剛、東山少爺、胡芳芳、康天庥等本地知名歌手製作專輯,其中不少歌曲的傳播量在音樂平臺上累積為「億級」。
  • 中國傳媒大學原副校長蔡翔獲刑
    北京日報客戶端11月2日消息,記者當日從北京法院審判信息網獲悉,經審理,北京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已對中國傳媒大學原黨委常委、副校長蔡翔涉嫌貪汙一案作出一審判決。法院認定,蔡翔作為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便利套取公款,數額巨大,以貪汙罪判處其有期徒刑三年六個月。
  • 中國傳媒大學藝考開始 播音主持專業「82挑1」
    中國傳媒大學藝考開始 播音主持專業「82挑1」 昨日(1日),中國傳媒大學,報考表演系的考生在面試。
  • 第六屆「音樂創意人才扶持項目」總評選:酷狗音樂助力音樂人破圈成長
    根據中國傳媒大學《2019音樂人生存報告》顯示,目前中國絕大部分音樂人仍生存艱難,近半數音樂人稅前收入2000元以下,月收入在1萬以上的不足10%。由於收入微薄,全職音樂人生存艱辛,多數對音樂還有熱情和美好嚮往的音樂人不得不兼職從事其他領域的工作以支持音樂事業。
  • 《芒種》《紅昭願》創作者音闕詩聽維權,中國音樂人賺錢有多難?
    今日,原創音樂團隊「音闕詩聽」發微博維權,稱團隊原創歌曲在未經過同意和授權的前提下被多檔節目改編、演唱。對於創作團隊而言,如果沒有版權收益,就意味著失去最為靠譜的收益渠道。音闕詩聽曾曬出網易雲音樂上的年度成績單,在18億播放前提下,只得到231塊錢的收益。據中國傳媒大學《中國音樂人報告2019》顯示,近半數獨立音樂人月收入低於2000元,無法單純靠音樂養活自己。
  • 騰訊音樂人助力中國原創音樂出海 開啟《北歐回聲II》音樂計劃
    發布會上,騰訊音樂人和挪威駐華大使館對外宣布「北歐回聲」音樂計劃第二輯《極光落在北回歸線》正式發布,將兼具經典與創新之魅的音樂作品回饋聽眾,推動中國音樂人與挪威音樂人的深層次交流。「騰訊音樂人希望能夠承擔起連接者的作用,為跨國界音樂交流建立起溝通的橋梁,引進其他國家優秀的音樂作品,同時也助力中國原創音樂人走向全世界。
  • 2020中國網際網路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發布 QQ音樂領航在線音樂行業
    近日,北京師範大學網際網路發展研究院、網際網路司法治理研究中心發布了《2020中國網際網路企業社會責任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聚焦電子商務、人工智慧、社交平臺、網絡音樂、網際網路金融等18個細分領域,篩選240個分析對象,從「社會價值」「產品/服務責任」「企業家責任」「責任管理」「企業公益」「負面影響」六個維度設置具體指標,評價其社會責任發展現狀,特別是重點考察了疫情期間網際網路企業的社會責任表現。其中,在中國在線音樂行業,作為國內領先的流媒體音樂平臺QQ音樂社會責任指數排名第一。
  • 100位中國電視劇音樂人
    早些年的影視作品並沒有音樂總監這個頭銜,大部分影視作品會稱之為「音樂監製」,或者直接邀請不同的音樂團隊進行不同曲目的創作,再直接由製片人或項目負責人進行匯總。一些影視音樂人與相同的團隊有多次合作,這也源自於該團隊的作品類型也相對固定,與音樂人的擅長領域一致。當然,一些經驗豐富的音樂人包攬影視劇類型繁多,擅長的領域和曲風也更加廣泛,部分頭部音樂人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團隊內人才濟濟,也能夠分攤不同類型的題材。
  • 從流行到古典,從嘻哈到民謠,騰訊音樂人2020年原創音樂作品覆蓋...
    1月12日,騰訊音樂人正式發布2020年度騰訊音樂人年度盤點報告。此外,作為中國領先的原創音樂線上平臺,騰訊音樂人也在報告中展現了這一年通過不斷地自我優化升級,逐步完善自身平臺架構與功能,展現其獨有的音樂人平臺中臺服務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