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清華大學與中國傳媒大學聯合主辦,以「跨界·創新·無限」為主題的首屆「音創未來:跨界人才與產業繁榮國際論壇」在清華大學舉辦。論壇雲集了來自中國、美國、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海內外近500位頂尖音樂人才、音樂從業者、專家學者、行業夥伴等,共同就未來藝術人才的培養方向、產業繁榮發展新途徑、中國青少年文化認同構建與文化自信提升等主題,展開了前瞻性的思考與探討。本屆論壇中,全新研究成果——《2019中國音樂人報告》正式發布。在隨後進行的主題論壇中,多位中國音樂產業特邀嘉賓為原創音樂的未來建言獻策,以行業的視角給予新生音樂人入行指導。
論壇主席、著名作曲家趙季平先生通過遠程視頻,對論壇的成功召開表示祝賀,並對與會人員表示問候。原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國家版權局)政策法制司司長王自強、教育部國際司政策法規處處長舒剛波、清華大學副校長彭剛、中國傳媒大學副校長劉守訓作為嘉賓代表致辭,圍繞音樂的內涵、版權保護、產業發展與人才培養、跨界人才等方向,道出了音樂教育前沿新格局。
《2019中國音樂人報告》:網際網路點燃創作激情,頭部音樂人中半數為新人
中國傳媒大學音樂與錄音藝術學院張豐豔教授帶領工作小組歷經5個月的傾力調查研究,形成了前所未有的研究成果——《2019中國音樂人報告》,在論壇中正式發布。報告圍繞人群畫像、收入、流媒體音樂平臺使用情況、現場演出、版權問題等多個維度,全面深入剖析國內音樂人的畫面觀,並對如何提升市場活力及改善音樂人生存狀況,提出了針對性建議。
中國傳媒大學音樂與錄音藝術學院教授 張豐豔
發布《2019中國音樂人報告》
根據《2019中國音樂人報告》,網際網路音樂平臺的發展為音樂人提供了展示的平臺窗口。有62%的音樂人發行第一首單曲迄今不滿一年,有近八成的音樂人目前為止創作的完整單曲數在10首以下,在流媒體平臺上活躍的音樂人大多入行不久。在平臺的頭部音樂人中,入行不足3年的新生力量佔了一半多。從已經在流媒體平臺發布作品的音樂人得知,超過半數的音樂人從平臺得到過經濟利益。平臺在挖掘、幫助具有才華的音樂人,和推廣出色音樂作品的工作上具有極高效能。
網際網路對新生音樂人的平臺支持是近年來最與眾不同的行業環境。作為報告的底層音樂大數據支持方,尼爾森網聯發現,在中國音樂產業的「下半場」中,網絡音樂用戶和短視頻用戶分別以超過6億的聽眾規模與其他平臺拉開顯著差距。在網際網路「主場優勢」下,在線音樂平臺歌手偏向年輕化,90後/00後的歌手佔比超過5成,男女歌手比例為63%和37%。其中,90後歌手以47.13%的佔比成為最受歡迎歌手的年齡段,代表歌手如毛不易、鄧紫棋等。
原創音樂人與產業驅動力:原創音樂是產業發展的內核,大數據挖掘多元化音樂
新時代音樂產業將如何發展?本屆論壇特別安排了9大主題發言、8場圓桌論壇以及人工智慧下的音樂演示,分布在三大分會場。來自學界業界等不同領域的數十位海內外音樂從業者、教育家、投資人,分享並探討了音樂產業國際信息標準化、原創音樂人與產業驅動力、資本與科技對文創產業的賦能、藝術投融資與人才培養、中美人工智慧在音樂產業中的應用、藝術與科技的美美與共、高校音樂人才培養的機遇與挑戰、基礎教育中學校教育的創新與變革、文化與音樂教育學、複合型音樂人才培養、樂器大國的人才匱乏與解決之道、藝術家在版權改革中的獲益、版權改革與技術革新等。
在首個主題圓桌「原創音樂人與產業驅動力」中,尼爾森網聯副總裁兼營運長孫式良作為特邀主持人,與著名作詞家,音樂製作人崔恕、CTC娛樂副總經理、著名音樂人王雅君、音樂人、中體未來投資項目總監王楠、騰訊音樂娛樂集團星光工作室副總監李宇華、德國音樂廠牌MusicDish(中國)創始人Eric de Fontenay、唱片公司MAJOR RECORDS總經理Gil Corber就中國原創音樂產業的發展變遷、中外音樂市場環境的異同、原創音樂產業運營機制、音樂大數據的行業影響力、國內IP出海與海外IP引流等多個話題展開精彩討論。
尼爾森網聯副總裁兼營運長 孫式良
主持圓桌論壇「原創音樂人與產業驅動力」
作為中國原創音樂人的代表之一,崔恕認為中國市場最大的變化在於從唱片公司主宰的時代過渡到了自媒體時代,這意味著音樂人的發展空間將更加廣闊。在流行音樂人代表王雅君看來,她所親歷的音樂平臺整合變得更加健全,內地音樂市場的制度和環境一直在飛速進步中。而樂隊音樂人代表王楠則表示,音樂創作環境還有賴於媒介和信息的共享化——進入門檻慢慢變低,音樂人自製歌曲的操作難度更加簡單。
大數據見證了中國原創音樂產業的蓬勃發展。李宇華類比了世界範圍內的多個主流音樂榜單,在他看來,音樂榜單更多的是反映主流聽歌用戶群體的歌曲選擇偏好,源自用戶的多維度數據,對音樂從業者、製作人乃至上遊公司都是最直觀的市場驗證。孫式良在音樂榜單的基礎上,延伸了音樂大數據的行業意義。在音樂的不同場景中,在線音樂平臺、付費數字專輯、影視音樂作品、電臺渠道、線下音樂現場、電音節等都將更龐雜的用戶群體囊括其中。充分發揮大數據的價值,能夠為原創音樂人帶來更多的機會和空間。
左起:尼爾森網聯副總裁兼營運長孫式良、騰訊音樂娛樂集團星光工作室副總監李宇華、音樂人、中體未來投資項目總監王楠、著名作詞家,音樂製作人崔恕、CTC娛樂副總經理、著名音樂人王雅君、德國音樂廠牌MusicDish(中國)創始人Eric de Fontenay、唱片公司MAJOR RECORDS總經理Gil Corber
此外,其他分論壇的觀點主要圍繞兩大核心層面:一是關於未來音樂產業的創新發展。在多元化時代中,人才培養、版權保護、科技加持、藝術投融資等必將作為新合力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對產業發展輔以支撐。二是關於音樂人才的培養,多元化社會需要多元化人才組合,未來的人才培養要從以往的單一技能型轉向創作表演型、傳授型、技術型、產業服務型、跨界綜合型同步培養,以滿足不同領域對音樂人才的需求。
未來,中國音樂必將在世界舞臺上大放異彩。對於音樂人來說,以網際網路流媒體平臺為主的新平臺將滋養更多年輕的、小眾的、創新的多元化音樂。在更加優質的市場環境裡,音樂人和原創作品將讓世界聽見中國!
責任編輯:韓璐(EN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