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版士林夜市"吃貨湧入嚇壞臺灣攤主 食材幾乎產自本地

2020-12-18 東方網

  昨晚8時,錦江樂園門前依然人潮湧動。工作人員舉著寫有「排4小時隊才能吃到美食」的牌子,勸說食客改天再來,但人們還是執著地排著長隊。「滬版士林夜市」開幕5天,每天保持上萬人的流量,「吃貨」的熱情遠超主辦方的預期,也讓臺灣主廚們驚呼「被嚇到了」。

  臺灣攤主「嚇壞了」

  下午4時剛過,錦江樂園門前排隊的人流就把售票廣場堵得滿滿當當,保安們忙著闢出一條條通道,出入停車場的車輛小心翼翼地在人堆中穿行。類似場面上次出現,還是在十多年前軌交1號線錦江樂園站開通時。排隊購買夜市門票,起碼要花半小時,長長的購票隊伍從廣場一直排到馬路上。排隊者站上機動車道,過往車輛不得不繞道而行。「今天人不算多,雙休日更擠。」錦江樂園總經理助理朱偉民介紹,「滬版士林夜市」開張僅僅4天,已吸引數萬市民,人們的熱情大大超過主辦方的預期,在最高峰時只能控制入園人數。

  士林夜市區位於錦江樂園正門入口處,佔地約3000平方米,只佔遊樂場面積的很小一部分,卻一下子湧入了上萬人,而整個錦江樂園的接待極限也不過2.5萬人。記者看到,在一些熱門美食攤位前都有數百人排隊,場面幾乎趕超世博會,就算攤位全力開工,也很難「消化」海量客流。「第一天我都被嚇壞了,怎麼一下子來這麼多人。」一名來自臺灣的攤主說,開張首日的接待量相當於臺北士林夜市的4倍。他第一次希望生意別太好,因為根本忙不過來。他也好奇,為什麼上海市民這麼熱情。有顧客告訴他,因為上海夜市都被取締了,太久沒有夜市可逛。

  垃圾遍地 插隊頻現

  夜市內每個攤位前幾乎都排起了長龍,彎彎曲曲根本看不見「龍尾」。夜色已暗,有遊客趁機插隊,引起其他排隊者不滿,不時爆發口角。

  由於攤位緊挨攤位,排隊等候的遊客混成一團,不少人甚至分不清自己排的究竟是哪一個攤位。後來者也是看到哪裡還有容身之地,就排到哪裡,能吃到什麼已不再重要。

  士林夜市設有一片就餐區,裡面的桌椅根本不夠用。有的遊客好不容易買到美食,就三五成群坐在草坪上享用。一時間,罐頭、骨頭、菸蒂、塑膠袋、燒烤籤等垃圾隨意散落在草坪上,看著十分扎眼。

  不遠處的垃圾桶早已爆滿,各色垃圾溢到桶外。記者撥打了錦江樂園投訴電話,工作人員表示,會馬上派人清理垃圾。

  這次「滬版士林夜市」將持續58天,主辦方提醒,遊客最好錯時前來,由於停車場容量有限,希望遊客儘可能選擇公共運輸,且夜市結束時間是晚上10時,此時軌交還未結束運營,不會影響回家。

  主辦方回應遊客質疑

  「滬版士林夜市」持續火爆的背後,出現了不少負面評價,主要集中在「排隊長」「食材並非臺貨」「廚師並非都來自臺灣」等,對於這些質疑,主辦方一一回應。

  疑問一:主辦方的準備工作不夠充分,人滿為患,排隊動輒幾個小時,且現場垃圾成堆,管理比較混亂。

  對於長時間排隊導致遊客體驗較差,主辦方坦言,問題確實出在接待能力不足上。園方負責人朱偉民介紹,錦江樂園方面正在與士林夜市觀光發展協會協商,儘快增加攤位數量,提高攤位的食品供應能力,並將夜市分散到其他區域,避免遊客集中扎堆,造成擁堵。朱偉民表示,隨著園方接待能力的提升,長時間排隊的情況有望得到緩解。

  疑問二:活動開始前有宣傳號稱「食材是從臺灣空運而來」,但網友實際體驗後發現,事實並非如此,食材幾乎都產自本地。

  對此,臺北士林觀光發展協會執行長特別助理黃浩瑋解釋說,為了保證食材新鮮和控制成本,確實都是在上海採購的,但夜市中的調料都是從臺灣帶來的,所以對食品的口味沒有太大影響。

  疑問三:有宣傳稱,夜市攤位上的掌勺人都來自臺灣士林夜市,但許多網友發現,攤位上出現了各地口音,顯然有許多臨時工。

  黃浩瑋解釋說,這次從臺北士林夜市共招募了20多人來到上海,沒想到客人這麼多,人手明顯不足,只能培訓了一批大陸員工充實一線,但食品的質量都是由臺方人員掌控,每個攤位基本由一位來自臺灣的主廚負責,因此可以保證夜市美食的口味正宗。

  編後

  本土夜市去哪兒了

  許多人去過「滬版士林夜市」後,都感覺很失望。如何保障他們飽口福時的好心情,值得管理方思考。加強配套設施,重視服務細節,少些忽悠口號,多點真材實料,大家才能吃得開心。

  之所以去錦江樂園,有的人是想回味赴臺旅行的快樂;有的人是想品嘗地道的臺灣美食;而更多人是想在涼風習習的夏夜,和朋友小聚,感受愜意而難得的夜市文化。上海本土的夜市,都去哪兒了?

  20多年來,曾經繁盛一時的多個本土夜市,都因為簡單粗放的經營方式,以及帶來的噪音、交通、汙染等問題,紛紛消失。去年,曾名噪一時的彭浦夜市就因佔道等問題被取締。

  如果,上海可以從臺北士林夜市的發展中,找到培育夜市文化的新思路,也孕育出一批地道而規範的本土夜市,上海市民何必再去擠爆錦江樂園?

相關焦點

  • 滬版"士林夜市"或再迎7000"吃貨" 實時播報排隊時間
    網友圖(請私信「新民晚報新民網」以奉稿酬)  【新民網·獨家報導】滬版「士林夜市」來了。在上周六首個開放日裡,1.5萬客流、大排長龍的隊伍、幾近癱瘓的周邊交通都成讓不少「吃貨」失望不已、吐槽不斷。經過一周的運營,今天(12日),再次迎來周末開放日的夜市準備好了嗎?  「實際上,從昨天(11日)起我們已經通過微博、微信來實時播報入園客流了。」
  • "夜食尚"能否打造滬版士林夜市 ?
    據《勞動報》報導,去年11月底,滬上聞名的彭浦夜市因佔道逼走公交而被閘北區相關部門徹底取締。佔道、喧囂得到制止的同時,也有不少市民感嘆,上海失去了一個可吃可逛的地方。今夏,錦江樂園的「滬版」士林夜市,因各色臺灣小吃而受到「吃貨」們關注。不少市民唏噓,臺灣夜市來滬開辦火熱,偌大的上海能否擁有屬於自己的本土夜市?
  • 足不出滬品嘗臺灣美食 臺北士林夜市再次落戶上海
    足不出滬品嘗臺灣美食 臺北士林夜市再次落戶上海 2016年05月23日 13:40:00  來源: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
  • 士林夜市或常駐北外灘 不設門票預計至少開10年[圖]
    錦江樂園士林夜市很火爆。  東方網8月25日消息:據《青年報》報導,隨著8月底錦江樂園的臨時版士林夜市的離開,滬上的夜市將出現新的空白。合作事宜涉及夜市規劃、品牌導入和後續管理三方面。  經過錦江樂園近2個月的試水,高啟原發覺,上海人對價格的敏感度高。他介紹說,錦江樂園的夜市商品價格有的比臺灣當地要低,有的要高30%左右。之所以有的遊客覺得價格普遍偏貴,是有原因的。  這是因為臺灣攤主來滬要借住酒店,還要邀請臨時幫手,更要考慮到進貨成本,平攤成本後小吃的價格自然就上去了。
  • 陸客不來臺夜市「觀光」變「關光」 蔡英文假善意攤主盼兩岸破冰
    臺灣包袱鋪,逛吃逛吃好幸福!我是嘴上喊著減肥體重卻一直飆升的大侃子~對於吃貨們來說,走到哪兒就要吃到哪兒,若是出去旅個遊,一定要有的一趴就是:逛當地夜市、吃特色美食!  不管是大陸遊客還是其他國家的旅者,凡到臺灣旅行的必去夜市逛吃一番,這其中尤屬我們陸客中的「吃貨」最多,戰鬥力MAX到整個東南亞地區加上日本、韓國和歐美國家,都沒人能「吃」得過我們!
  • 臺灣士林夜市又要來上海了!這次在這裡……
    借著這波浪潮,2014年,上海錦江樂園選擇引進臺灣士林夜市。此舉不僅「復活」了當時已幾近被市場拋棄的錦江樂園,甚至改變了一大批臺灣夜市攤主的個人命運。作為臺北士林夜市協會的負責人之一,周俊佑親身參與並見證了這一切。「第一次面向全臺灣的夜市招募赴滬攤主,我們收到了100多封報名信息。」周俊佑說。
  • 上海,究竟想要一個怎樣的臺灣風情夜市?
    作為臺北士林夜市協會的負責人之一,周俊佑親身參與並見證了這一切。 「第一次面向全臺灣的夜市招募赴滬攤主,我們收到了100多封報名信息。」周俊佑說。彼時的臺灣,經濟已呈下行趨勢,民眾失業率高,夜市設攤成了成本最低、最普遍的再就業選擇。
  • 臺灣士林夜市二闖上海,能贏嗎?
    「第一次面向全臺灣的夜市招募赴滬攤主,我們收到了100多封報名信息。」周俊佑說。彼時的臺灣,經濟已呈下行趨勢,民眾失業率高,夜市設攤成了成本最低、最普遍的再就業選擇。然而臺灣本地消費力有限,士林夜市、六合夜市等大小知名夜市商戶基本飽和,一個攤主一年的收入至多不超過20萬新臺幣。來滬發展,無疑是絕佳的翻身機會。
  • 士林夜市昨天試營業 摩天輪下品70餘種臺灣小吃
    士林夜市昨天試營業 摩天輪下品70餘種臺灣小吃2016-5-22 02:56:59 來源:解放網 作者:李曉明 選稿:成昭遠 圖片說明:不少「吃貨」昨天冒雨前來嘗鮮/晨報記者何雯亞  東方網5月22日消息:昨天,錦江樂園士林夜市試營業,不少食客冒雨前來嘗鮮。錦江樂園專門開闢了一個夜市區,欲將此打造成為滬上首個規範管理的固定夜市。
  • 盤點今夏滬上三大正規夜市的人氣之道[組圖]
    今年夏天滬上最火的餐飲夜市非進駐錦江樂園的士林夜市莫屬,引來全城食客聚集。最火爆的時候,每晚都有上萬人前來追捧,周邊交通一度癱瘓,攤檔大排場龍。  此次引入的夜市攤頭共30個,基本囊括了士林夜市的所有經典小吃品種。「掌勺者」來自臺灣,食材和烹飪方式保證原汁原味,再加上「士林夜市」的金字招牌,一下子就引爆了全城食客的味蕾。  錦江版的迷你士林夜市火在哪?
  • 美食天堂,吃貨的朝聖地——臺灣第一夜市逢甲
    這裡是吃貨的天堂,位於臺中市西屯區逢甲大學附近的逢甲夜市更是全臺聞名的夜市,這個臺灣最大最著名的觀光夜市,以「俗擱大碗」為最吸引各路愛好夜市的當地居民和訪臺遊客,又以新奇有趣的小吃聞名,成為創新小吃的發源地。所以有句話說的好——不逛夜市便稱不上到過臺灣,逛夜市不去逢甲就不叫資深吃貨。
  • 士林夜市經營談:要的就是臺灣味[圖]
    東方網8月29日消息:據《新聞晨報》報導,在臺灣地區,從夜市走出的「英雄人物」無處不在:臺灣鼎王麻辣鍋總經理陳世明,從臺中忠孝夜市起家,把一個小攤打造成一個年營收逾10億臺幣的麻辣火鍋連鎖帝國;臺南女子曾鳳玉,從路邊攤起家,借60萬臺幣高利貸用7年時間,把擔仔麵一路賣到了五星級的臺北「故宮」晶華,她自己也獲選「臺灣英雄」;年營業額達10億臺幣的滷肉飯名店「鬍鬚張」,從寧夏夜市起家,
  • 福州版士林夜市來了 達明路步行夜市下周開街
    海都記者 王林成/文 包華/圖實習生 陳鳳鳴說起臺北的士林夜市你是不是口水直流吃貨們看過來「福州版士林夜市」來啦!開街後每晚6點至次日凌晨2點達明路將「變身」步行街打造精品美食夜市記者今日獲悉,「達明美食街」全面改造提升即將收尾,計劃在下周六(2月10日)正式開街,將成為三坊七巷景區旁的精品美食一條街。
  • 士林夜市開場1.5萬"吃貨"擠癱交通 價格比臺灣稍貴
    正宗士林夜市登陸申城(點擊查看高清組圖)    東方網7月6日消息:據《新聞晨報》報導,沒有什麼可以阻擋美食的力量,自本報獨家報導正宗士林夜市昨日登陸申城的消息後,在昨晚夜市的首個開放日,錦江樂園迎來了超過1.5萬名
  • 臺灣士林夜市攤主紮根大陸的「味道」情結
    中新社石家莊9月20日電 題:臺灣士林夜市攤主紮根大陸的「味道」情結  作者 李茜  連日來,每當河北省會石家莊夜幕降臨,來自臺灣的53歲蚵仔煎鋪老闆陳忠雄便格外忙碌,他不僅要照顧自家店鋪生意,還要到其他攤鋪轉轉,看有什麼問題需要解決。
  • 在露天夜市吃遍各地美食 從錦江樂園士林夜市開始
    錦江樂園夜市今年引進了78家攤位,涵蓋了臺南、臺北、成都和陝西四地的各種小吃,甜的、酸的、辣的……園方想讓前來的食客,足不出滬吃遍全國各地小吃。  從2014年引進士林夜市,這種嘗試已經有5年。錦江樂園相關負責人稱,這裡可能是全上海唯一一家露天夜市。錦江樂園在引進各地小吃方面,已經有相當的經驗。相比彭浦新村、臨汾路等老牌夜市,又缺少某種落地的重量。
  • 士林夜市在滬人氣爆棚 上周末日均進場達1.5萬人次
    東方網7月8日消息:昨天,設在錦江樂園的臺灣士林夜市迎來了到上海後的首個工作日。夜市17時開門迎客,記者17時20分抵達時,排隊人群從錦江樂園東門延伸到了滬閔路上,隊伍長達百米,還要繞幾個彎。為了安全考慮,主辦方採取S形排隊方式,控制遊客有序進場。   根據公開數據,上周末夜市日均進場達1.5萬人次。
  • 吃貨的臺灣逢甲夜市朝聖之心
    說起臺灣之行,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莫過於大大小小的各色夜市了。臺灣人熱情自不必說,景點嘛,在電視雜誌上也看過不少,但唯獨吃這一項,只有親自品嘗才更有發言權。在臺灣,幾乎每座城市都有紅火的夜市、琳琅滿目的小吃。夜市以濃厚的地方特色和地道的鄉土原味俘獲了每一個夜遊人士的心,在這裡,你可以盡情地用眼睛看、用嘴巴嘗,用心去感受這獨特的夜市文化。
  • 夜市裡的臺灣味道(看臺灣)
    「臺灣的夜市是個讓人開心的地方,既有吃的也有玩的。在我們那邊,只有過節的時候才有這麼熱鬧。」荷蘭姑娘珊娜說。   澳大利亞小夥威廉姆喜歡在夜市裡逛,「夜市裡有我最喜歡臺灣的兩樣東西,就是食物和人。小吃很有特色,攤主們都非常熱情,大家都很開心。」   臺灣的夜市之多,全球知名。
  • ...夜市 排檔 攤販 盧漢龍 攤主 士林 上海市 臺北 臺灣 寧夏-上海...
    小小一個夜市背後,牽涉到攤主、居民、食客、政府各方面利益的博弈。在晨報記者對夜市樣本的調查中,已充分證明了市民對夜市的需求與情感,以及攤主迫切期盼被納入管理的意願。把夜市管起來,顯然需要更多的智慧、手段與成本,也是解決問題的關鍵。在政府管理向政府治理轉型的時代,怎麼用創新的手法管夜市,是城市管理者面臨的一道考題。   夜市文化能帶動旅遊   一輛小推車、一個大炒鍋、幾張小桌凳……一邊,夜排檔周圍居民譴責著夜排檔帶來的汙染和喧囂,一邊,夜間出來「覓食」的人又享受著這樣的輕鬆與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