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必聽的數學家故事——劉徽

2021-03-05 伊嘉兒數學

劉徽是公元三世紀世界上最傑出的數學家,他所撰寫的著作《九章算術注》以及後來的《海島算經》,是我國最寶貴的數學遺產,這奠定了他在中國數學史上的不朽地位。《九章算術》約成書於東漢之初,在許多方面:如解聯立方程,分數四則運算,正負數運算,幾何圖形的體積面積計算等,都屬於世界先進之列。


九章算術

劉徽為了圓周率的計算一直潛心鑽研著。一次,他看到石匠在加工石頭,覺得很有趣就仔細觀察了起來。「哇!原本一塊方石,經石匠師傅鑿去四角,就變成了八角形的石頭。再去八個角,又變成了十六邊形。」一斧一斧地鑿下去,一塊方形石料就被加工成了一根光滑的圓柱。誰會想到,在一般人看來非常普通的事情,卻觸發了劉徽智慧的火花。他想:「石匠加工石料的方法,可不可以用在圓周率的研究上呢?」


劉徽

於是,劉徽採用這個方法,把圓逐漸分割下去,一試果然有效。他發明了亙古未有的「割圓術」。他沿著割圓術的思路,從圓內接正六邊形算起,邊數依次加倍,相繼算出正12邊形,正24邊形……直到正192邊形的面積,得到圓周率π的近似值為157/50 (3.14);後來,他又算出圓內接正3 072邊形的面積,從而得到更精確的圓周率近似值:π≈3927/1 250(3.1416)。劉徽提出的計算圓周率的科學方法,奠定了此後千餘年來中國圓周率計算在世界上的領先地位。

小朋友們,想一想,劉徽是怎麼想到用割圓術的呢?數學源於生活,高於生活,多觀察,多思考,也許你也能發現什麼!

相關焦點

  • 動漫科學:數學家劉徽
    這期我們來了解一下劉徽。他的數學成就很高,其九章算術注和海島算經是數學經典,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十進小數概念的人。數學家劉徽在圓周率研究上,他提出割圓術求圓周率方法。通過正接n邊形近似表示圓面積周長,圓分成了很多部分,當n趨於無窮大時,誤差慢慢減小為0。
  • 數學家劉徽與《九章算術注》
    劉徽作為中國古代歷史上著名的數學家之一,對中國數學史的發展做出的貢獻不亞於祖衝之父子二人。
  • 大數學家劉徽是淄博人?可能家就在淄川!
    按照劉紀淮等劉氏後人的說法,劉家這位怪才老爺爺劉徽,可能就是魏晉時期的傑出數學家劉徽。中國的「阿基米德」「給我一個支點,我就能撬起整個地球。」這是古希臘享有「力學之父」美譽的偉大數學家阿基米德說過的一名言。
  • 中國古代故事:劉徽
    劉徽,山東淄川(或臨描)一帶人,魏晉之際的數學家,也是中國古代傑出的數學家。並撰有《重差》(《重差》單行,改稱《海島算經》)、《九章重差圖》。對先秦至兩漢時期中國數學的成就,作了系統的闡發和理論總結,並提出許多創造性的見解,從而把我國古代數學提高到一個新水平。
  • 劉徽
    劉徽(約225年—約295年),漢族,山東濱州鄒平市 [1] 人,魏晉期間偉大的數學家,中國古典數學理論的奠基人之一。
  • 中國數學家的故事
  • 【人傑地靈】劉徽
    劉徽(約225年—約295年),漢族,山東濱州鄒平市 [1] 人,魏晉期間偉大的數學家,中國古典數學理論的奠基人之一。
  • 劉徽在數學上都有哪些成就?
    學習強國上考數學題,經常就會見到劉徽這個名字。那麼,劉徽在數學上究竟都有哪些成就呢?我們一起來盤點盤點。 劉徽是魏晉時代人,是中國數學史上一位重量級的數學家。他在數學上的成就非常多,突出體現在三個方面。
  • 魏晉時期的「割圓術」者劉徽
    劉徽(約公元225年—295年),漢族,山東鄒平縣人,魏晉期間偉大的數學家,中國古典數學理論的奠基人之一。
  • 【最洛陽】劉徽在洛陽創立割圓術
    魏晉時期的數學家劉徽,在中國最早創立了割圓術。就是跟「π」有關!  劉徽,生平不詳,曾在洛陽作《九章算術注》九卷。他是中國傳統數學理論國傳統數學理論的奠基人和代表人物,他的主要貢獻之一是在《九章算術注》中創造了「割圓術」,為圓周率研究工作奠定了理論礎和提出了科學的技術方法。
  • 趙爽和劉徽:中國古代數學理論體系的開端
    03和趙爽差不多同時期時還出了一個非常偉大的數學家——劉徽。劉徽是魏晉時期的數學家,雖然他比趙爽晚出生了四十幾年,但是他的成就在我國數學史,乃至世界數學史上都是舉世矚目的。劉徽之所以能在數學上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首先,劉徽是個富有批判精神的人。劉徽研究數學會借鑑前人之路,但不會迷信前人的定論。他批評那種墨守成規的思想,指出:「學者踵古,習其繆失。」
  • 【融容三小.智慧星】中國數學家的故事
    一、中國著名數學家——華羅庚自學成材的天才數學家,中國近代數學的開創人——華羅庚在眾多數學家裡華羅庚無疑是天分最為突出的一位,華羅庚通過自學而成為世界級的數學家
  • 微積分先驅Ⅹ劉徽與他的割圓術
    「割圓術是劉徽創造的運用極限思想證明圓面積公式及計算圓周率的方法。」——摘自《中國大百科全書》數學卷劉徽是中國數學家,魏晉時代人。籍貫、生卒年月不詳,有的資料說他是現今山東臨淄或淄川一代的人,約生於225年左右,卒於295年左右。中國古代數學史書,傳下來的主要有10種,稱為「算經十書」。
  • 魏晉時期劉徽給出了答案,東方數學從不比西方差
    今天,就來談一談中國古代卓越的數學家劉徽,或許從他的生平經歷,我們能夠感知東方與西方數學的不同。 《數學三書》劉徽作為中國古代傑出的數學家,用一顆赤誠的心推動了中國古代的數學發展,甚至將自己對於數學理論的純粹興趣,上升到了「為數學而學」的階段,為後人留下了如此寶貴的文化遺產與精神財富
  • 秦漢數學家的傳奇人生——張蒼
    在秦漢時期有個大數學家,叫做張蒼。他完善了著名數學著作《九章算術》,裡面的許多研究都領先西方一千多年。
  • 世界史:劉徽創立用割圓術,計算圓周率,開創中國數學史的新紀元
    而首先對《九章算術》注釋具有獨創性見解的數學家正是魏晉時期的一代數學宗師劉徽。我們繼續往下了解一下吧!關於劉徽的籍貫、生平事跡和生卒年代由於缺乏史料而知之甚少。據有關資料可以推斷劉徽當是魏晉時人。他在《九章算術注·自序》中說:「徽幼習《九章》,長更詳覽,觀陰陽之割裂,總算術之根源,探賾之暇,遂悟其意。是以敢竭頑魯,採其所見為之作注。」
  • 中國古代數學家和他們的學問
    ——劉徽(《九章算術注》序)到了三國魏晉時代,中國又出了一位了不起的大數學家,他的名字叫劉徽。但是,幾千年以前的數學家們,不知道花了多大的工夫,經歷了多少不眠不休的思考,才終於捅破了這層窗戶紙。《九章算術》書影2「假令圓徑二尺,圓中容六觚之一面,與圓徑之半,其數均等。」劉徽則在他的《九章算術注》裡詳細寫到了如何計算「圓周率」,也就是圓的周長和直徑之間的比率。
  • 他是我國古代著名的數學家,被稱為「東方阿基米德」
    今天給大家介紹的是我國古代著名的數學家劉徽,他被人們稱為是「東方阿基米德」。他在幼年時代就開始學習《九章算術》這部巨著,可是由於書中內容艱深,所介紹的方法又過於簡略,因此覺得很難深刻理解。曾經就有人奉勸他,把瞎折騰了,這根本就不是你能幹的事。
  • 用劉徽的「重今有術」做數學作業
    劉徽的數學課現在讓我們回到知識的源頭。學校老師教的比例的知識,古代中國稱為「今有術」,今有術的進一步推廣,涉及多個量的關係,叫「重今有術」。三國時期魏國數學家劉徽把今天的連比例或複比例,稱為「重今有術」。下面讓劉徽為大家上一堂數學課。內容是「重今有術」。
  • 透過數學家了解中國古代數學文化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在古代數學發展中湧現出了許多傑出的數學家,為推動數學發展作出了彪炳千古的貢獻。劉徽、祖衝之,祖𣈶、賈憲和楊輝是其中的佼佼者,他們的豐功偉績值得我們崇敬,他們百折不撓的治學精神,值得我們學習。西漢時代旳《九章算術》,標誌著中國數學已逐漸形成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