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劉徽的「重今有術」做數學作業

2020-08-08 百科漫談

數學作業之應用題解析

即將讀六年級的女兒問了我一道數學作業題,老師給她打了個紅叉,問我錯在哪兒了?

請看題目:

大叔的書架有上下兩層,上層和下層的書本數量比為5:7,在大叔從上下兩層分別拿出33本之後,數量比變為2:5,請問下層書架有多少本書?
解法一:列方程式解答
首先審題,搞清數量關係的變與不變。兩層書架的數量都變了,相差都是33,總數量也變了,相差66,兩層的數量對比也變了,從5:7變成了2:5。但是,在這個過程中有一個量保持不變,就是下層減上層的差不變。找到這個等量關係就可以列方程式求解了。
設上下兩層原來的數量之和為x,那麼原來上層有(12分之5)x本書,下層有(12分之7)x本書,現在上層有(7分之2)(x-66)本書,下層有(7分之5)(x-66)本書,於是列方程式:
(12分之7)x-(12分之5)x=(7分之5)(x-66)-(7分之2)(x-66)


用劉徽的「重今有術」做數學作業

微軟數學截圖1


用劉徽的「重今有術」做數學作業

微軟數學截圖2


用劉徽的「重今有術」做數學作業

微軟數學截圖3


用劉徽的「重今有術」做數學作業

word截圖


解方程得x=108
那麼原來上層有5×108÷12=45本書,下層有7×108÷12=63本書,現在下層有63-33=30本書
答語略
解法二 連比例解法
由題意可得以下兩個連比例式
5:7:2=原上:原下:原差
2:5:3=現上:現下:現差
現在我們調整一下這兩個連比,我們知道,比的前項和後項同時乘以一個數,比值不變。調整的目的是讓原差=現差
調整後得到以下連比:
15:21:6=原上:原下:原差
4:10:6=現上:現下:現差
我們發現原下和現下相差11份,相差33本書,那麼一份就是33÷11=3(本),於是根據比例式就可以寫答語了:
現在下層有10×3=30(本)書。
出題老師的本意是讓同學們用連比來解決問題。

劉徽的數學課

現在讓我們回到知識的源頭。學校老師教的比例的知識,古代中國稱為「今有術」,今有術的進一步推廣,涉及多個量的關係,叫「重今有術」。三國時期魏國數學家劉徽把今天的連比例或複比例,稱為「重今有術」。

下面讓劉徽為大家上一堂數學課。內容是「重今有術」。


用劉徽的「重今有術」做數學作業

例題一

請同學們認真學習劉徽的齊同術。「三率悉通矣」意思是:

生絲:熟絲=4:3=129:96

熟絲:青絲=32:33=96:99

生絲:青絲=128:99


用劉徽的「重今有術」做數學作業

又一道例題


用劉徽的「重今有術」做數學作業

練習題

我用圖中的練習題第2小題考女兒,結果是女兒輕鬆解答,給出了正解。

相關焦點

  • 劉徽在數學上都有哪些成就?
    學習強國上考數學題,經常就會見到劉徽這個名字。那麼,劉徽在數學上究竟都有哪些成就呢?我們一起來盤點盤點。 劉徽是魏晉時代人,是中國數學史上一位重量級的數學家。他在數學上的成就非常多,突出體現在三個方面。
  • 什麼是東方數學?魏晉時期劉徽給出了答案,東方數學從不比西方差
    「為數學而數學」的科學觀,所以,他才會在註解《九章算術》時寫下:「析理以辭,題體用圖」這樣的數學宗旨;當劉徽在進行數學研究時,他重新定義了數學概念,論證了數學命題,讓中國的古代數學更加具備嚴謹性與精確性,這兩點就是魏晉時期辯難之風在劉徽的數學研究上的具體反映。
  • 劉徽
    在中國數學史上作出了極大的貢獻,他的傑作《九章算術注》和《海島算經》,是中國最寶貴的數學遺產。劉徽思想敏捷,方法靈活,既提倡推理又主張直觀。他是中國最早明確主張用邏輯推理的方式來論證數學命題的人。劉徽的一生是為數學刻苦探求的一生。他雖然地位低下,但人格高尚。他不是沽名釣譽的庸人,而是學而不厭的偉人,他給我們中華民族留下了寶貴的財富。
  • 趙爽和劉徽:中國古代數學理論體系的開端
    如果要表示多位數時,個位用縱式,十位用橫式,百位用縱式,千位用橫式,依此類推,遇零則置空,也可以用算籌來進行運算。這時對除法並沒有明確描述,但是已經出現了有關分數的記載。到了秦漢時期,統一的度量衡,穩定的政治局面為數學的廣泛運用與發展奠定了基礎,秦漢時期出現的《九章算術》標誌著我國古代數學體系的正式確立。
  • 【人傑地靈】劉徽
    在中國數學史上作出了極大的貢獻,他的傑作《九章算術注》和《海島算經》,是中國最寶貴的數學遺產。劉徽思想敏捷,方法靈活,既提倡推理又主張直觀。他是中國最早明確主張用邏輯推理的方式來論證數學命題的人。劉徽的一生是為數學刻苦探求的一生。他雖然地位低下,但人格高尚。他不是沽名釣譽的庸人,而是學而不厭的偉人,他給我們中華民族留下了寶貴的財富。
  • 動漫科學:數學家劉徽
    這期我們來了解一下劉徽。他的數學成就很高,其九章算術注和海島算經是數學經典,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十進小數概念的人。割圓術也為祖衝之提供了參考方法,劉徽得到的徽率是3.1416。中國從劉徽那時已經有數學極限了。
  • 魏晉時期的「割圓術」者劉徽
    是中國數學史上一個非常偉大的數學家,他的傑作《九章算術注》和《海島算經》,是中國最寶貴的數學遺產。劉徽思想敏捷,方法靈活,既提倡推理又主張直觀。他是中國最早明確主張用邏輯推理的方式來論證數學命題的人。劉徽的一生是為數學刻苦探求的一生。他雖然地位低下,但人格高尚。他不是沽名釣譽的庸人,而是學而不厭的偉人,他給我們中華民族留下了寶貴的財富。
  • 數學家劉徽與《九章算術注》
    《九章算術注》在中國數學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它奠定了中國古代數學堅實的理論基礎,集中體現了劉徽深刻的數學思想、嚴謹的邏輯思維,而且,在《九章算術注》中可以看到劉徽對《九章算術》的推廣及延伸,以及創造了許多解決數學實際問題的新方法。
  • 世界史:劉徽創立用割圓術,計算圓周率,開創中國數學史的新紀元
    他們在注文往往記錄了自己獨到之見和新的發現,從而利用這種方式來推動中國古代數學的進步。而首先對《九章算術》注釋具有獨創性見解的數學家正是魏晉時期的一代數學宗師劉徽。我們繼續往下了解一下吧!關於劉徽的籍貫、生平事跡和生卒年代由於缺乏史料而知之甚少。據有關資料可以推斷劉徽當是魏晉時人。
  • 微積分先驅Ⅹ劉徽與他的割圓術
    「割圓術是劉徽創造的運用極限思想證明圓面積公式及計算圓周率的方法。」——摘自《中國大百科全書》數學卷劉徽是中國數學家,魏晉時代人。籍貫、生卒年月不詳,有的資料說他是現今山東臨淄或淄川一代的人,約生於225年左右,卒於295年左右。中國古代數學史書,傳下來的主要有10種,稱為「算經十書」。
  • 中國古代故事:劉徽
    劉徽,山東淄川(或臨描)一帶人,魏晉之際的數學家,也是中國古代傑出的數學家。並撰有《重差》(《重差》單行,改稱《海島算經》)、《九章重差圖》。對先秦至兩漢時期中國數學的成就,作了系統的闡發和理論總結,並提出許多創造性的見解,從而把我國古代數學提高到一個新水平。
  • 孩子必聽的數學家故事——劉徽
    劉徽是公元三世紀世界上最傑出的數學家,他所撰寫的著作《九章算術注》以及後來的《海島算經》,是我國最寶貴的數學遺產,這奠定了他在中國數學史上的不朽地位。《九章算術》約成書於東漢之初,在許多方面:如解聯立方程,分數四則運算,正負數運算,幾何圖形的體積面積計算等,都屬於世界先進之列。九章算術劉徽為了圓周率的計算一直潛心鑽研著。
  • 大數學家劉徽是淄博人?可能家就在淄川!
    該著開闢了一條數學公理化的正確道路,對於幾何學、數學和科學的未來發展,對於西方人的整個思維方法都產生極大的影響。能與阿基米德、歐幾裡得相提並論的,在中國唯有劉徽。他撰著的《九章算術注》所貫穿的思想,長期以來深刻影響了數學的歷史進程,成為中國古代數學理論的奠基人。劉徽的數學著作留傳後世很少,所留之作均為久經輾轉傳抄。
  • 【最洛陽】劉徽在洛陽創立割圓術
    魏晉時期的數學家劉徽,在中國最早創立了割圓術。就是跟「π」有關!  劉徽,生平不詳,曾在洛陽作《九章算術注》九卷。他是中國傳統數學理論國傳統數學理論的奠基人和代表人物,他的主要貢獻之一是在《九章算術注》中創造了「割圓術」,為圓周率研究工作奠定了理論礎和提出了科學的技術方法。
  • 高考數學與《九章算術》(一)
    根據考古研究,《九章算術》具體作者無法查證,一般認為它是經歷代各家的增補修訂,而逐漸成為現今定本的,西漢的張蒼、耿壽昌曾經做過增補。最後成書最遲在東漢前期,但是其基本內容在西漢後期已經基本定型。現今流傳的大多是在三國時期魏元帝景元四年(263年),劉徽為《九章》所作的注本。
  • 數學史精編 第三章 希臘亞歷山大裡亞與中國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數學
    一、希臘亞歷山大裡亞時期的數學公元前323年-公元330年,這一時期稱為亞歷山大裡亞時期,在亞歷山大裡亞城,形成了著名的亞歷山大裡亞學派。海倫的另一部數學著作是《幾何》。二、魏晉南北朝時期中國的數學在三國時代的魏國,出生了大數學家劉徽。公元263年,劉徽為《九章算術》作注,提出了自己的數學理論,建立了完整的中算理論體系。大量的創造性工作,使劉徽成為我國乃至世界上的偉大數學家之一。
  • 中國古代數學有多厲害?領先歐洲一千多年,很多人卻早已遺忘
    劉徽出身貧寒,地位低下,在三國亂世中艱難謀生,同時一生沒有放棄對數學的追求。劉徽最著名的成就就是《九章算術注》和《海島算經》,這是中國古代最為寶貴的數學寶藏。據歷史記載,劉徽思維敏捷,是中國第一個提倡用邏輯推理來解決數學問題的人,在他70歲的人生裡,可以說完全是為了數學而活。《九章算術注》為什麼世界矚目呢?
  • 中國人數學成績非常好,有個人發揮了重要作用
    好像已經成為國際上普遍共識的事情,許多去外國留學的小夥伴,僅僅用初中的數學知識就高分通過了美國高考?英國高考?其實,不僅僅是中國人現在的數學水平很厲害,早在幾千年前,我們的數學水平就領先世界幾百年啦,當然每一個領域都需要有一個領導者,劉徽是中國歷史上的數學大家,是中國古典數學理論的奠基者之一。
  • 「晉升有術」第13講:「系統思考圖」(總結)
    上圖是一張「魚眼」鏡頭拍的照片,視角達到或超出人眼的範圍,從系統思考的角度來看,即在眼睛覆蓋不到的範圍,用思維去觸碰。現實中影響晉升的因素主要包括核心目標的達成及重要工作成果的實現,故需要在這些方面做系統性的思考,這也就意味著「系統思考圖」成為幫助管理者實現晉升的工具,主要分為地域航線圖和細胞分裂兩種方式,具體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