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將讀六年級的女兒問了我一道數學作業題,老師給她打了個紅叉,問我錯在哪兒了?
請看題目:
大叔的書架有上下兩層,上層和下層的書本數量比為5:7,在大叔從上下兩層分別拿出33本之後,數量比變為2:5,請問下層書架有多少本書?
解法一:列方程式解答
首先審題,搞清數量關係的變與不變。兩層書架的數量都變了,相差都是33,總數量也變了,相差66,兩層的數量對比也變了,從5:7變成了2:5。但是,在這個過程中有一個量保持不變,就是下層減上層的差不變。找到這個等量關係就可以列方程式求解了。
設上下兩層原來的數量之和為x,那麼原來上層有(12分之5)x本書,下層有(12分之7)x本書,現在上層有(7分之2)(x-66)本書,下層有(7分之5)(x-66)本書,於是列方程式:
(12分之7)x-(12分之5)x=(7分之5)(x-66)-(7分之2)(x-66)
微軟數學截圖1
微軟數學截圖2
微軟數學截圖3
word截圖
解方程得x=108
那麼原來上層有5×108÷12=45本書,下層有7×108÷12=63本書,現在下層有63-33=30本書
答語略
解法二 連比例解法
由題意可得以下兩個連比例式
5:7:2=原上:原下:原差
2:5:3=現上:現下:現差
現在我們調整一下這兩個連比,我們知道,比的前項和後項同時乘以一個數,比值不變。調整的目的是讓原差=現差
調整後得到以下連比:
15:21:6=原上:原下:原差
4:10:6=現上:現下:現差
我們發現原下和現下相差11份,相差33本書,那麼一份就是33÷11=3(本),於是根據比例式就可以寫答語了:
現在下層有10×3=30(本)書。
出題老師的本意是讓同學們用連比來解決問題。
現在讓我們回到知識的源頭。學校老師教的比例的知識,古代中國稱為「今有術」,今有術的進一步推廣,涉及多個量的關係,叫「重今有術」。三國時期魏國數學家劉徽把今天的連比例或複比例,稱為「重今有術」。
下面讓劉徽為大家上一堂數學課。內容是「重今有術」。
例題一
請同學們認真學習劉徽的齊同術。「三率悉通矣」意思是:
生絲:熟絲=4:3=129:96
熟絲:青絲=32:33=96:99
生絲:青絲=128:99
又一道例題
練習題
我用圖中的練習題第2小題考女兒,結果是女兒輕鬆解答,給出了正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