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數學有多厲害?領先歐洲一千多年,很多人卻早已遺忘

2020-12-16 歷來現實

眾所周知,中國古代擁有五千年燦爛的文化,但許多人可能不知道,中國古代數學同樣達到了很高的造詣。如果沒有數學的發展,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包括絲綢和瓷器都將難以實現,數學的作用就是這麼大。

但是現在的很多人卻不知道,認為世界數學一直是西方國家領先,這其實是非常錯誤的。

窺一斑而知全豹,我們今天就來看一下中國古代生活在同一時代的兩位數學家。他們就是劉徽和祖衝之,兩個人都生活在一千五百多年前的魏晉南北朝時期。

劉徽出生在三國時代,生活在當時曹操統治下的山東臨淄。劉徽出身貧寒,地位低下,在三國亂世中艱難謀生,同時一生沒有放棄對數學的追求。劉徽最著名的成就就是《九章算術注》和《海島算經》,這是中國古代最為寶貴的數學寶藏。據歷史記載,劉徽思維敏捷,是中國第一個提倡用邏輯推理來解決數學問題的人,在他70歲的人生裡,可以說完全是為了數學而活。

《九章算術注》為什麼世界矚目呢?因為在這本書裡,劉徽提出了許多當時世界上從未出現的數學概念,我們這裡隨便列舉幾個,就足以震撼人心。比如,劉徽是世界第一個提出十進小數概念的數學家,而且用它來表示無理數的立方根。

再比如,劉徽也是第一個提出正數和負數概念的人。在圓周率的計算上,劉徽提出了"割圓法",得出了世界上最早最精確的圓周率結果,π=3.1416,奠定了中國上千年來在圓周率計算上的領先地位。劉徽是中國古代數學理論體系的奠基人,他用當時的世界觀,闡述了通分,約分、四則運算、繁分數化簡等運算法則,堪稱奇蹟。

然而可惜的是,由於戰亂等其他原因,劉徽的其他著作都已經遺失了,現在我們看到的只剩下《九章算術》的一部分,不得不說非常讓人遺憾。

第二個人物就是祖衝之了。

祖衝之是南朝人,是繼劉徽之後的第二大天才數學家。雖然祖衝之和劉徽的出身截然不同,他出身於官宦世家,從小生活非常優渥。本來家裡人希望祖衝之能夠繼續在官場上發展,但祖衝之的興趣卻在數學、天文曆法和土木工程上,後面即便做了官,也始終在堅持自己對這方面的喜愛,並且取得了許多突出的成就。在天文學上,祖衝之編撰了著名的《大明曆》,雖然很多人認為《大明曆》是明朝的,但實際上這是一個很大的誤區,《大明曆》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曆法,誕生在距今1500多年前的南朝。

與此同時,祖衝之精通機械製造,設計建造了指南車、千裡船、定時器等,這些精妙儀器的製作方法現在都已經遺失,以指南車為例,祖衝之建造的指南車採用了銅做的內部機件,無論怎麼活動,指南車上的木人都朝向南方,非常神奇。以當時的條件想要用金屬製作精密的零部件,可想而知難度有多大。

當然,祖衝之最為讓人驚嘆的成就還是在數學方面。在看到劉徽對圓周率的研究後,祖衝之繼續進行了推算,並成功推算到了圓周率小數點後七位,也就是3.1415926和3.1415927之間,這個計算結果比歐洲早一千多年。

正是在劉徽和祖衝之為代表的中國古代數學家的努力下,中國古代才能夠取得那麼多驚人的成就。其實,古人非常強調數學的研究,比如著名的六藝,就是禮、樂、射、御、書、數。所謂的"數"又稱術數,是計算、數學的技術。然而非常可惜的是,從明朝後期到清朝這段時間,中國數學領域長時間沒有取得進步,影響了科學的進一步發展,這也導致中國近代遭受到了西方列強的侵略。

正是因為這一點原因,民國時期在全國範圍掀起了一場學習數學的風潮。當時的知識分子認為,只有學習數學,才能發展科學,才能讓祖國振興起來,因而學習數學就是救國之道。當時也湧現出了一大批優秀的數學教育家,他們的一些教育思想即便放到21世紀,依然非常值得借鑑。

現如今,已經習慣了玩電子產品的孩子很難產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其實放在民國也一樣,因為這是由孩子的天性決定的。那麼如何才能讓孩子喜歡上數學,在未來的學習中取得更大的成就呢?一位叫劉燻宇的民國數學家就提出了他的觀點。那就是"趣味"。

劉燻宇認為,數學知識對於剛接觸的孩子來說是枯燥的,想讓孩子產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那就要將趣味性貫穿到數學教育中,只有生動有趣,才能讓孩子喜歡上數學。劉燻宇的教育理念得到了不少數學家的推崇。有許多國內大師級人物都接受了劉燻宇的數學啟蒙,從此才走向研究的道路。

現在,劉燻宇留下的珍貴教學資料被重新匯總,成為了全新的《數學三書》,相信這套《數學三書》將成為孩子數學道路上的好幫手。

相關焦點

  • 中國古代的數學家有多厲害,領先歐洲一千多年,很多人卻不知道
    我國古代在數學上的造詣就已經達到了很高的程度,其中在一個分支上領先歐洲一千年。   魏晉南北朝時期就出現了兩位數學界的奇才,一位是劉徽,另一位就是祖衝之。
  • 美國人眼中的十大帝國,中國古代王朝沒進前三名,第一名在歐洲
    中國古代各個王朝都有特點,在中國人心中,秦漢隋唐宋元明清等王朝都很強大,但若要評比誰最強,在國人眼裡唐朝比較強大。但在外國人眼裡,古代十大帝國卻是另一種角度,唐朝並沒上榜。近日,美國網友對古代帝國強弱進行了排名,中國竟然只有漢朝入選,而且還沒進前三名,著實讓人不理解。
  • 中國九九乘法表震驚英國,究竟有多厲害?
    ,計劃從中國引進數學老師的計劃的新聞,究竟英國人的數學有多差呢?是的,中國的老祖宗就是這麼吊這麼厲害,在阿基米德費盡心力用字號表示一些大數的時候,我們春秋時期就已經有九九口訣了!基本上在亞洲地區,九九乘法口訣的傳播度是最高的。▼不過可能不包括印度這種偶爾開掛跟我們能一拼數學的民族。
  • 中國古代數學的成就與衰落
    在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有一些是記錄數字的文字,包括從一至十,以及百、千、萬,最大的數字為三萬;司馬遷的史記提到大禹治水使用了規、矩、準、繩等作圖和測量工具,而且知道「勾三股四弦五」;據說《易經》還包含組合數學與二進位思想。2002年在湖南發掘的秦代古墓中,考古人員發現了距今大約2200多年的九九乘法表,與現代小學生使用的乘法口訣「小九九」十分相似。
  • 復旦大學張維為教授:古代中國憑什麼全球領先?
    復旦大學的中國研究院院長張維為教授,他就講述了一個文明型國家的邏輯,為什麼古代中國能夠領先歐洲?憑啥?中國歷史上領先西方主要是什麼原因?在過去長達2000多年的時間裡,以歷史橫向比較,橫向地對比,我們不難發現,歷史上的中國基本上都是先進的。
  • 古代中國科技水平有多高 先看看數學十大發明
    眾所周知,造紙術、印刷術、指南針和火藥並列為中國的 「四大發明」,它已經成為中華文明的一種標誌。但也毋庸置疑,我國古代的重要發明創造遠不止於此。古代中國人還有哪些重要的科技發明創造呢?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編寫的《中國古代重要科技發明創造》一書詳細地回答了這一問題。
  • 中國古代數學所取得的輝煌成就
    在世界古代數學中,古希臘歐幾裡得幾何學的輝煌成就可說是家喻戶曉,為人們所熟知了。但是,對於中國古代數學的成就,人們卻知之甚少,或知之不詳。其實,中國古代數學的成就同樣是極其輝煌的,並對人類文明的發展做出了特殊的貢獻。
  • 中國古代數學對世界文化的偉大貢獻
    法家對工農業生產與科學技術比較重視, 由此促進了數學的迅猛發展, 出現了一批高水平的數學家, 如張蒼、耿壽昌等. 《周髀算經》《許商算術》與《杜忠算術》(後二者已失傳), 都在這時期出現. 我國最主要的一部傳於後世的數學著作《九章算術》, 也基本上成書於西漢初年, 其內容為以後一千多年的輝煌成就奠定了基礎.
  • 我國古代數學,距離微積分有多遠?是否摸到微積分的門檻?
    導語:之前發表了一些關於微積分方面的文章,很多網友都在對阿基米德、牛頓、歐拉、高斯等數學大神佩服的五體投地,感慨歐洲的那些數學家們簡直是神一樣的存在,與此同時有一些網友問到:我國古代數學在微積分方面有哪些貢獻?他們是否摸到了微積分的門檻?下面我們主要談一下我國古代微積分思想的萌芽和發展以及微積分在中國的傳播,帶你了解這段塵封的數學史!
  • 十進位在歐洲的推廣與普及,是促進歐洲數學大發展的重要因素
    相比於西方,中國對於十進位的運用,甚至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時代,在中國青海樂都縣柳灣出土一千多枚新石器時代骨片中,研究人員發現有些骨片長度為2-2.4釐米,厚約1毫米。骨片上有刻痕,少的一個,多不超過八個,每個骨片上的刻痕數目不超過十個,他們以此認為新石器時代已有加法運算和十進位。
  • 中國九九乘法表震驚英國,九九口訣究竟有多厲害?
    記得前一陣子還有新聞報過英國人的數學太差,計劃從中國引進數學老師的計劃的新聞,究竟英國人的數學有多差呢?鏟屎官我隨便搜了兩下以前的新聞:▼12塊錢3件,平均每件3塊?!是的,中國的老祖宗就是這麼吊這麼厲害,在阿基米德費盡心力用字號表示一些大數的時候,我們春秋時期就已經有九九口訣了!基本上在亞洲地區,九九乘法口訣的傳播度是最高的。▼不過可能不包括印度這種偶爾開掛跟我們能一拼數學的民族。
  • 中國人對「宇宙」的理解比歐洲早了兩千多年
    然而,中國留給世界的天文學寶庫卻沒能在西方國家得到充分認可,很多歐洲人至今依然錯誤地認為「是耶穌會傳教士將天文學帶到了中國」。作為一位法國天體物理學家,讓-馬克·博奈-比多在新近出版的《4000年中國天文史》中以一位歐洲人的視角,對中國歷史上的天文成就進行了客觀、公正的闡述。——編者中國歷史上,為什麼有那麼多的天文成就?
  • 中國古代數學:不僅重「實用」,而且有「理論」
    李約瑟已經指出楊輝有演繹推理的傾向。實際上,劉徽《九章算術注》中的演繹推理和數學證明比楊輝高明得多,深刻得多。我們經過考察發現,現今形式邏輯教程中關於演繹推理的幾種主要形式,劉徽都嫻熟地使用過,而且沒有任何循環推理。劉徽的數學證明是相當嚴謹的。說中國古代數學沒有演繹邏輯,大約是沒有讀或者沒有讀懂劉徽的《九章算術注》。
  • 中國是世界數學之源:算術、代數、幾何都是中國古代數學家創造
    今天的中小學數學,如算術、代數、幾何等內容,都源自中國古代數學家的創造,大部分在漢朝《九章算術》就俱已齊備。而中國以西的印度、阿拉伯和歐洲非常晚,文藝復興時期中學西漸,啟發歐洲人破除了神學至尊的愚昧思想。例如,微積分就是中國數學式戰勝希臘式數學的產物,主要是靠中國數學而非希臘數學,決定當時的數學發展進程。之後近代數學突飛猛進,帶動西方科學技術快速發展。
  • 透過數學家了解中國古代數學文化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在古代數學發展中湧現出了許多傑出的數學家,為推動數學發展作出了彪炳千古的貢獻。劉徽、祖衝之,祖𣈶、賈憲和楊輝是其中的佼佼者,他們的豐功偉績值得我們崇敬,他們百折不撓的治學精神,值得我們學習。西漢時代旳《九章算術》,標誌著中國數學已逐漸形成體系。
  • 中國無現金社會領先世界?這個國家早已實現,人民卻苦不堪言!
    但是儘管行動支付已經出現了這麼多年了,我國卻依然沒有進入無現金社會。中國無現金社會領先世界?這個國家早已實現,人民卻苦不堪言!為什麼會遇到這麼一種情況呢,這其實是因為,我國並不主張全面無現金化,因為社會上其實還有很多的人並不會使用行動支付,如果不出臺規定管理,那麼很多商家都會拒絕收紙幣,這讓那些無法使用或者不會使用的人群該怎麼辦呢?
  • 中國古代科學發達?專家:其實中國古代數學成就遠遠不如古希臘
    我們一直沉浸在中國偉大的歷史中無法自拔,認為中國古代的科學技術水平是領先於西方的,直到清朝才被超越,其實這是個錯誤的認知,其實中國古代科學技術的發展是遠不如西方的,在很早的時候就埋下了根,在古希臘時期,西方人的數學成就相比於中國就已經超前很多了,我們一起來看看都到底是怎麼回事。
  • 然而中國「計算機」早於西方一千多年!
    那麼為什麼小編會說中國「計算機」早於西方一千多年! 然而古代的人類是沒有電子計算能力,但不代表先人們沒有創造計算工具。 早在原始社會的時候,我們先人就已經開始了貝殼計數了,隨後又發展到刻痕計數和石子計數,而我國古代計算也被稱為算籌,並且在西周之前就已經擁有了十進位的思想。可是使算籌進行四則運算,通俗來講就是加、減、乘、除這四則。也可以說我國古代在數學上取得了許多卓越的成就。
  • [趣味數學]中國古代在幾何學領域的貢獻
    中國是世界文明發達最早的國家之一,與古代埃及、印度、巴比倫並稱為四大文明古國.在綿延不斷的五千年文明史中,中華民族集累了極其豐富的文化遺產.  在這個多姿多彩的歷史文化寶庫中,數學無疑是其中一顆特別璀璨的明珠.它在世界數學史上,乃至在整個人類文明發展史上都光彩奪目,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和價值.中國古代的數學成就如同造紙、火藥、指南針、印刷術這四大發明一樣,是中華民族對世界文明的一項重大貢獻,是值得炎黃子孫珍視的一份驕傲.
  • 古代歐洲人竟然是黑皮膚!
    據國外媒體報導,西班牙進化生物學研究院的研究人員發表論文稱,古代歐洲人皮膚與現在非洲人膚色一致,為有黑色,眼睛為藍色。據報導,研究人員分析了一具2006年在西班牙西北部一千多米高山上發現的男性人類骸骨「La Brana 1」,通過研究骸骨的DNA,發現當時的歐洲人的相貌具有非洲人的特徵,擁有藍眼睛、黑皮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