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的數學家有多厲害,領先歐洲一千多年,很多人卻不知道

2020-12-17 騰訊網

  中華文化幾千年,歷來都是人才輩出,涉及領域,天文曆法、算術、詩詞歌賦等等,給後世留下了寶貴的財富。

  我國古代在數學上的造詣就已經達到了很高的程度,其中在一個分支上領先歐洲一千年。

  魏晉南北朝時期就出現了兩位數學界的奇才,一位是劉徽,另一位就是祖衝之。

  劉徽是曹魏時期山東臨淄人,他本人對數學可謂是非常的熱愛,在數學上的造詣也非常高。

  在劉徽的潛心對數學的研究下,他創作了《海島算經》《九章重差圖》,以及我們都聽說過的《九章算術》,讓人感到惋惜的是,由於古代對數學的不重視以及時代久遠的問題,如今我們唯一可以見到的就只有《九章算術》了,不得不說是我國數學研究的一大損失!

  中國古代的數學理論體系,就是在劉徽的手中成就的,他在書中闡述了通分,約分、四則運算、繁分數化簡等的運算法則。

  有時候真的感覺,後人的智慧和古代人真的沒辦法相比,我們現在看起來很簡單,只是我們學到的知識多了,在智慧上和古代人真的不可同日而語。

  我們在中學課本上學習的勾股定理,其實兩千年前的劉徽就已經提出並且論證了他的計算原理;在面積的計算上,他也提出了一些原理,可以解決很多種圖形的面積計算,甚至是提及的計算,超級厲害的!

  劉徽在圓周率上的計算也有突出的成就。

  我國先秦時期,人們在計算圓周率的時候是用3,但是這個數字卻不是很精確,往往在計算的時候很容易出現偏差,此後,有人採取過3.1547,也有人採取過3.1466,但是卻都沒有準確的理論依據。

  劉徽在前人的基礎上總結經驗,並且自己大膽的進行創新,他經過一系列精密的研究和測試之後,得出了計算圓周率的科學理論依據。

  它採用的是割圓術,然後把圈一直等分下去,當他把圓等分到3072個邊形的時候,最後他經過大量的計算,得出了圓周率的值是3.1416,這不僅是中國古代數學界的一大突破,更是世界數學史上的一大突破。

  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另外一個人——祖衝之。

  祖衝之是南朝的人,他在劉徽之後,又一次把中國古代數學的發展推上了另一個高峰。

  祖衝之的祖上為官宦世家,他的祖上由於職業的原因,和天文曆法、土木工程以及數學都有很深的淵源,正是因為家庭原因的薰陶,所以,祖衝之對天文曆法和數學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祖衝之由於官宦世家,又博學多才,所以他就進入了仕途,進入仕途之後,他並沒有荒廢自己對天文曆法和數學的喜愛,而是把它們運用到自己的工作實踐當中。

  祖衝之在天文曆法上的功績,就是編撰了《大明曆》,因為他發現前朝的曆法有很多缺陷,就自己經過多年的觀測和推算創作了新的曆法,不過很不幸,在他活著的時候並沒有推行實施。

  祖衝之的數學研究成果比較深奧,他的數學精髓都匯集在了一本《綴術》的書中,但是不幸的是,這本書並沒有流傳下來。

  祖衝之在看到劉徽計算的圓周率之後,對他進行了肯定,但是,他相信圓周率還是可以繼續推算下去,於是,他採用了新的方法對圓周率進行推算,最終,他推算出圓周率的值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間。

  同時,他在進行數學研究的過程中有了新的發現,約率22/7,密率355/113。他的研究成果趕超歐洲一千多年,其中1573年歐洲人才得出密率。

  資料來源:

  《周髀算經》、

  《中國數學史大系》、

  《九章算術》、

  《南史·卷七十二·列傳第六十二》、

  《梁書·本紀·卷四》

相關焦點

  • 中國古代數學有多厲害?領先歐洲一千多年,很多人卻早已遺忘
    眾所周知,中國古代擁有五千年燦爛的文化,但許多人可能不知道,中國古代數學同樣達到了很高的造詣。如果沒有數學的發展,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包括絲綢和瓷器都將難以實現,數學的作用就是這麼大。但是現在的很多人卻不知道,認為世界數學一直是西方國家領先,這其實是非常錯誤的。窺一斑而知全豹,我們今天就來看一下中國古代生活在同一時代的兩位數學家。他們就是劉徽和祖衝之,兩個人都生活在一千五百多年前的魏晉南北朝時期。劉徽出生在三國時代,生活在當時曹操統治下的山東臨淄。
  • 頂級數學家有多厲害?看看希爾伯特就知道了(5k字)
    5k字4圖5頁PDF頂級數學家有多厲害?看看希爾伯特就知道了。關鍵詞:數學家(mathematician)。QinlongGEcai微信被封,轉向自用、科普文章、學術論文OAJ電子刊免費開放獲取。頂級數學家有多厲害?看看希爾伯特就知道了秦隴紀,科學Sciences©20201105Thu人類科技的進步離不開數學的發展,數學已經被廣泛應用於各種領域。
  • 透過數學家了解中國古代數學文化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在古代數學發展中湧現出了許多傑出的數學家,為推動數學發展作出了彪炳千古的貢獻。劉徽、祖衝之,祖𣈶、賈憲和楊輝是其中的佼佼者,他們的豐功偉績值得我們崇敬,他們百折不撓的治學精神,值得我們學習。西漢時代旳《九章算術》,標誌著中國數學已逐漸形成體系。
  • 美國人眼中的十大帝國,中國古代王朝沒進前三名,第一名在歐洲
    中國古代各個王朝都有特點,在中國人心中,秦漢隋唐宋元明清等王朝都很強大,但若要評比誰最強,在國人眼裡唐朝比較強大。但在外國人眼裡,古代十大帝國卻是另一種角度,唐朝並沒上榜。近日,美國網友對古代帝國強弱進行了排名,中國竟然只有漢朝入選,而且還沒進前三名,著實讓人不理解。
  • 3.14圓周率日:中國古代數學家的狂歡「π」對
    「π」對於我們許多人來說並不陌生,是我國南北朝時期傑出的數學家、科學家祖衝之最早計算出來的。本著向數學、科學致敬的心態,筆者就對中國古代數學家和與之相關的數學成就來一場狂歡「π」對,目的是向中國歷史上每位數學家致敬。NO1.劉徽劉徽 (生於公元250年左右),三國後期魏國人,是中國古代傑出的數學家,也是中國古典數學理論的奠基者之一。
  • 中國古代數學家和他們的學問
    ——周公(《周髀算經》)三千多年前的某一天,周朝的著名政治家周公在周王的花園裡,碰到了數學家商高。周公問商高:你們這幫數學家不是故弄玄虛的吧?什麼天有多高地有多大,日月星辰一天走幾度,怎麼你們都知道啊?「夫天不可階而升,地不可得尺寸而度,數安從出?」
  • 中國九九乘法表震驚英國,究竟有多厲害?
    ,計劃從中國引進數學老師的計劃的新聞,究竟英國人的數學有多差呢?▼那九九乘法表究竟有多厲害呢?可能從小背誦過的我們從來都沒覺得這是藝術或者有多麼厲害,其實被英國人說是數學的藝術真的一點都不誇張。九九乘法表,又稱九九歌、九因歌,是中國古代籌算中進行十進位制乘法、除法、開方等運算中的基本計算規則,春秋戰國沿用到今日,已有兩千多年。
  • 然而中國「計算機」早於西方一千多年!
    那麼為什麼小編會說中國「計算機」早於西方一千多年! 然而古代的人類是沒有電子計算能力,但不代表先人們沒有創造計算工具。 早在原始社會的時候,我們先人就已經開始了貝殼計數了,隨後又發展到刻痕計數和石子計數,而我國古代計算也被稱為算籌,並且在西周之前就已經擁有了十進位的思想。可是使算籌進行四則運算,通俗來講就是加、減、乘、除這四則。也可以說我國古代在數學上取得了許多卓越的成就。
  • 數的幾次大發展:古埃及人好傻,古代中國人聰明
    有人說最早的數可能就1和2,也有人說最早的數應該是1到10,畢竟人的雙手是十個指頭。正因為不同的經歷,所以自然數的表現形式就有很多種。就進位來說,當今最流行的是2進位(計算機方面)、60進位(計時,角度)、10進位,但是歷史上也出現過七進位、八進位、十六進位等非主流的進位,中國古代就有十六進位。
  • 中國有史以來最厲害的數學家是誰?
    但是有一個例外,那就中國的很多「專家」,其實是沒有資格被稱為「XX家」的。在數學領域尤其是需要創造力的。比如一個優秀的數學家他可以發明一種新型的計算工具,才代替過去一些繁雜冗餘的計算過程,大大減小數據處理的時間。這便是偉大的創造,對於這樣的人,他們是當之無愧的數學家。比如,笛卡爾的解析幾何,以及牛頓萊布尼茨的微積分就是這一類的典型代表。
  • 業餘數學家還能有多厲害?這位大神他創立了解析幾何
    很多人都曾覺得一個人如果沒有接受過什么正統的教育,那麼他就一定是民科,哪怕他做出很多成就,也依然被認定是民科。但事實上,民科和所謂正統科學家的根本區別恰恰就在於他到底對於科學有沒有貢獻,並不在於學歷的高低。
  • 復旦大學張維為教授:古代中國憑什麼全球領先?
    復旦大學的中國研究院院長張維為教授,他就講述了一個文明型國家的邏輯,為什麼古代中國能夠領先歐洲?憑啥?中國歷史上領先西方主要是什麼原因?在過去長達2000多年的時間裡,以歷史橫向比較,橫向地對比,我們不難發現,歷史上的中國基本上都是先進的。
  • 中國是世界數學之源:算術、代數、幾何都是中國古代數學家創造
    今天的中小學數學,如算術、代數、幾何等內容,都源自中國古代數學家的創造,大部分在漢朝《九章算術》就俱已齊備。而中國以西的印度、阿拉伯和歐洲非常晚,文藝復興時期中學西漸,啟發歐洲人破除了神學至尊的愚昧思想。例如,微積分就是中國數學式戰勝希臘式數學的產物,主要是靠中國數學而非希臘數學,決定當時的數學發展進程。之後近代數學突飛猛進,帶動西方科學技術快速發展。
  • 比費馬大定理還難的數,數學家證明1不是同餘數,花了一千多年!
    最早提出同餘數概念的是阿拉伯人,一千多年前,他們提出這樣一個問題:一個正整數n,何時能存在一個有理數x,使得x-n,x和x+n都是有理平方數?這就是同餘數問題,其中n就是同餘數。阿拉伯人還給出了30個特殊的同餘數,其中包括:5,6,14,15,21,31……。
  • 厲害了我的國!中國領先全球的三大技術,甚至很多中國人都不知道
    科技的發展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巨大的變化,我們的生活相比於之前已經是有了翻天覆地的改變,回過頭來看之前的日子,總會覺得有一種不真實的感覺,我們從以前那個剛剛吃飽穿暖的國家,一躍成為現在這樣的超級大國,不僅經濟領先大部分國家,科技更是享譽全球。
  • 論算圓周率,中國從古至今就沒輸過,但這麼做有什麼意義?
    如果讓你列舉中國古代有名的文人,相信很多人張口就來「李白」、「杜甫」、「曹植」等。但如果要列舉中國古代有名的數學家,很多人只能想到祖衝之,因為他一生的成就中有一項是我們從小就接觸的,那就是關於圓周率的計算。
  • 懟得過貪官,殺得了土匪,摸得透天文,還有什麼是中國古代數學家不會的?
    翻開數學教材,似乎裡面也就只有這些西方大咖,中國數學家的身影從未出現過。今天呢,超模君就帶領大家探訪一下中國古代的九大數學家。直到16世紀,阿拉伯數學家阿爾·卡西(Al kasi)才打破了這一紀錄,祖衝之足足比歐洲阿拉伯早了1000多年。
  • 中國九九乘法表震驚英國,九九口訣究竟有多厲害?
    是的,中國的老祖宗就是這麼吊這麼厲害,在阿基米德費盡心力用字號表示一些大數的時候,我們春秋時期就已經有九九口訣了!基本上在亞洲地區,九九乘法口訣的傳播度是最高的。▼不過可能不包括印度這種偶爾開掛跟我們能一拼數學的民族。
  • 中國數學家的故事
    數學家的故事--祖衝之 祖衝之(公元429-500年)是我國南北朝時期.河北省淶源縣人.他從小就閱讀了許多天文.數學方面的書籍.勤奮好學.刻苦實踐.終於使他成為我國古代傑出的數學家.天文學家.求得π=3.14.並指出.內接正多邊形的邊數越多.所求得的π值越精確.祖衝之在前人成就的基礎上.經過刻苦鑽研.反覆演算.求出π在3.1415926與3.1415927之間.並得出了π分數形式的近似值.取為約率 .取為密率.其中取六位小數是3.141929.它是分子分母在1000以內最接近π值的分數.祖衝之究竟用什麼方法得出這一結果.現在無從考查.若設想他按劉徽的"割圓術"方法去求的話.就要計算到圓內接1
  • 揭秘:象徵中國文化符號的白瓷,為何會被歐洲技術趕超
    在古時候,中國的陶瓷技術長期領先於世界,中國的瓷器也出口到全球,13世紀到18世紀,中國瓷器一直是歐洲最名貴的奢侈品,特別是白瓷,更是名貴中的極品,簡直就是無價之寶。歐洲的貴族、商人、工匠都試圖探尋瓷器製作的秘密,但是中國的白瓷製造技術,一直都是不外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