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曾經給我講過一個故事:
有一位青年,在學習的道路上遇到了不少貴人指點,再加上他自身天賦異稟,年僅二十歲便獲得數學博士學位,一所名牌大學破格直接聘他作副教授,從自己手上教導出來的高材生也是數不勝數,曾經也因為優秀的教育水平得到了不少學生家長的稱讚。
可是奇怪的是,他過了十年都沒有升教授,一直就是在副教授的職位上,這是為何?
原因出在他十年以來所發表的論文,都有指責哪個教授哪裡不好,而且講得精闢,以踩別人的弱點,來襯託自己的睿智。所以他這十年要升任時,都被那些教授壓了下來。
為人師表培育人才,是這位青年的善行,之所以日後得到眾多學生家長的高度讚揚,這也是屬於他自己的善報。
但是可惜的是他持才自傲,不斷的通過貶低他人來抬高自己,這種惡行不經意間又讓自己辛辛苦苦積累起來的福報流逝。
我曾有幸在揚州禪智寺中拜訪了一位得道老僧,就此事向他請教過,老僧認為 :教授的打壓只是表面原因,自造業障,消磨福源導致福報竭盡,這才是他始終沒有得到升任的根本原因。
其實我們每個人身上都有自己的福報,懂得積累福報的人,就好比如把自己的善行當成自己的存款,放在銀行裡面儲存積累,自然福澤深厚。
但是如果我們只懂得享用福報給我們帶來的好處,不懂得如何去積累獲取,那麼自然而然它也有竭盡的一天。到那時,就會逐漸體驗到痛苦與生活的艱難。
臨走前,老僧告誡我,如果一個人的身上出現以下三個徵兆,那就是在提醒你,福報已經耗盡,切記糾正自己的言行舉止,多多行善積累善德,以免後患無窮。
01諸事不順,眾善難行
「諸事不順,諸善難行」的意思就是指人在做事情的時候總是不順利,當我們身上出現這種問題的時候,就意味著我們的福報越來越少。如此一來我們就應該想想,為什麼會有這樣的事情落到自己的身上?簡單分析一下。
「諸事不順」的根本原因在於心態,也就是說我們的用心不夠專一。
老僧說現在很多的想要投身佛門清淨之地的人,嘴上說是看破紅塵,想要斬斷世俗煩惱。實際上他們只是在生活中遇到無法解決的事情,一時之間沒有了決策,才假借求佛的名義來迴避現實。結果在求佛的道路上走的異常艱難,最後也只能無功而返。
這種的行為實際上只是在自欺欺人。
這樣做不僅在求佛的道路上走不遠,即便短時間內自己身心能夠得到緩解。但是矛盾終究也是得不到本質的解決,終有一天還會引來更加嚴重的禍難。
老僧說,人生無論是什麼事情,既然決定去做,那麼就一定要用心去承擔它所帶來的後果,倘若敷衍的態度去面對現實,那麼現實也會敷衍你。
「諸善難行」在於行為舉止,也就是指我們的日常言行不當所導致的。
譬如生活中我們在自己的言行舉止上不加於約束,總是有什麼說什麼,從來不去在意別人的感受,這種自私自利的為人處事註定會給我們的交際帶來非常大的不良影響,同樣也是在消磨我們自己的人緣和福報。
當別人見你品行不端正,言行不注意的時候,自然而然的就會選擇和你劃清界線。
如此一來,你要辦什麼事情,需要別人幫助的時候,別人理所當然的會冷漠以待。到時候回過頭來想想自己事事不如意,件件不稱心的原因,也就覺得情有可原了。
所以,當我們生活中出現諸事不順,諸善難行的時候,我們往往要從自己的身上去尋找解救之道,反省自己的行為舉止是否合理、心態是否平和。學會這兩點後,問題自然而然也就會迎刃而解。
02煩惱滋生,心神不寧
曾經有一位商人,雖然自己富甲一方,但是他總是心神不寧,每天都在想著如何維持住自己的財富,讓自己變得更加富裕。
家裡人都勸他不要著急,順其自然。可是無論怎麼勸他他都不能聽進腦子裡。為此每天他吃不下飯,睡不著覺,日夜被這些煩惱的「問題」所困惑。
果不其然,因為他沒日沒夜的把精力放在了想一些莫須有的問題上,導致生意經營出現了問題,越來越多的毛病逐漸出現,讓原本就頭大的商人更是雪上加霜,結果因為身體受不住這麼高強度的負荷,讓他得了一場大病。
伴隨著競爭對手越來越強大,自家的生意最後也全部被別人一搶而空,落得一個衰敗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