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看《雍正王朝》的時候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想過這樣一個問題:在徹底粉碎八爺黨密謀篡權(八王議政)的陰謀後,雍正皇帝終於亮出了自己的獠牙,不僅將老八、老九褫爵抄家,還將他們削去宗籍,冠上「阿其那」、「塞思黑」的惡名,意圖給這些恨之入骨的政敵,以身體上和精神上的雙重打擊。
可是,同樣是八爺黨的核心骨幹,同樣參與了陰謀奪權的「八王議政」,十阿哥卻似乎沒有受到多大的打壓。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
很多人肯定要說,十阿哥背景深厚,雍正「幹不動」。當然,這是一方面的原因,可是小編覺得,當一個皇帝的真的想要收拾誰時,單憑一句「他背後有人」,肯定是不能解釋九五之尊突然「手下留情」的原因的。
其實,作為一部邏輯自洽的歷史正劇,《雍正王朝》曾經用幾個小細節很好地解釋了,為什麼雍正會對十阿哥「網開一面」:
仗義執言,為十三阿哥開口求情
在木蘭圍場太子被廢之夜,十三阿哥因為替四阿哥頂缸,和鬱鬱寡歡的太子外出散心徹夜未歸。
本來這件事說大不大,說小不小。可是,四阿哥他們沒有想到,也是在這個晚上,八阿哥與十四阿哥等人,竟然偽造「調兵手諭」,意圖給二阿哥胤礽(太子)冠上謀反的罪名。而在這個時候,軍中資歷深厚的十三阿哥恰巧還和太子一同「消失」,就是明顯的「有嘴也說不清」了。
就在康熙下令,將十三阿哥拘禁之時,一向與「四爺黨」不和的十阿哥卻突然仗義直言:「我胤 素來和老十三不和,可是要說他會調兵謀反,這事我不信」!
這時候,早就急於求情的四阿哥胤禛立馬說道:「十弟所言有理,十三弟為人光明磊落,決不會幹出這等陰謀卑劣之事。請張大人轉奏聖上,胤禛願以身家性命擔保!」
朋友們,可不要小看十阿哥的這句話。十阿哥的這一句「憨直」之語,不僅說明其對兄弟有情有義,更是無意間化解了四阿哥胤禛的一個「兩難之局」:
有奪嫡之心,但一直以「孤臣」自居的四阿哥,在朝中滿打滿算就只有十三阿哥這麼一個鐵桿支持者。如果在十三阿哥遭受不白之冤之時(更不要說,十三阿哥當時還是替雍正頂雷才去見的太子),四阿哥胤禛「屁都不放」一個,不僅會讓十三阿哥心寒,更會令其他人不齒;但是,以當時的情形,四阿哥一旦開口求情,就憑他「太子黨」的身份,很有可能當場就被人打成「逆黨」——畢竟大部分人當時並不知道,太子到底有沒有起兵謀反。
所以,到底要不要開口替十三阿哥求情,此時的四阿哥胤禛一定在苦苦糾結。而十阿哥的一句「率性」而為,卻恰好解決了這個難題。可以說,正是十阿哥這一句無心插柳,幫了四阿哥一個大忙,他怎麼能不感恩於心?
胤 雖然「混蛋」,但卻真誠
而且,小編覺得,在雍正心裡,雖然十阿哥胤 屬於「敵對陣營」,但是,由於其心莽撞憨直且心腸不壞。所以,雍正對於這個弟弟並沒有多大的記恨,只是覺得他是一個不聽話的弟弟。
不知道,大家是否接的這樣一個情節:在「追繳國庫欠款」的差事辦到緊要關頭時,十阿哥胤 竟然不顧身份去前門大街買起了家當。四阿哥聽說之後,氣憤難當,隨口崩出兩個字——渾人。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細細想過這兩個字?人一般在極度氣憤下,會口無遮攔,說出一些心裡話。而這個「渾人」就是十阿哥一直以來在胤禛心裡的印象。
注意是「渾人」,不是「混蛋」。」混蛋」是單純的罵人詞語,而「渾人」更多的是「哀其不爭」且無可奈何,有愛護的意思在裡面。
再者,早在胤禛開始追繳欠款之前,十阿哥就和滿朝文武大臣在碼頭給四阿哥來過一出「鴻門宴」。我們都知道,這場鴻門宴是「毒蛇老九」提議的,意圖讓四阿哥騎虎難下,在後來的「追繳國庫欠款」一事上左右為難。
當時,皇子百官巧言善辯、輪番地向四阿哥「灌迷魂湯」,唯獨十阿哥實在,直接跪下敬酒,想著四哥可以給他一個面子。
而且,結合後面的劇情,我們不難發現:十阿哥當時「出此下策」的原因很簡單,就是沒錢還債。換句話說,在他的心裡並沒有想算計四阿哥,只是想著自己的兄弟可以寬限幾天。
現在,我們再說回「八王議政」,在這場你死我活的朝堂鬥爭中,急於上位的老八與老九可謂下了「必死」之心,他們在朝堂上不僅攻擊「新政」意圖,瓦解雍正的權威;更是幾次三番地直接無視雍正的命令,頂撞皇帝。
而同樣是八爺黨的十阿哥,他的表現著實有些「可愛」,在張廷玉一起精湛的業務知識,將八王議政懟得一無是處之時,十阿哥收到了八阿哥的暗示,開始出了「犯渾」。
結果,在聽到雍正皇帝的一句「你給朕坐回去」時,向來很「渾」的十阿哥,竟然默默地坐回去了!每每看到這個情節,小編就忍不住想笑——這是「政變」呢,十阿哥您可以認真點嗎?
結語:所謂,世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不論是從當初顧念兄弟情誼,仗義搭救十三阿哥的天大人情,還是從各種各樣的「渾人渾事」上來看,十阿哥這個「憨弟弟」,在雍正心裡還是有可取之處的。故而其能夠得到「善終」,絕非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