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全方位外交方略解讀:絕不犧牲核心利益

2020-12-13 參考消息

原標題:習近平全方位外交方略解讀:主動謀劃 努力進取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黎萌)下月,習近平主席將啟程對美國進行國事訪問。此訪在保持中美高層交往良好勢頭的基礎上,亦將為兩國關係在具體領域取得更多進展,並推動中美新型大國關係建設。回顧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為首的黨中央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在保持外交大政方針連續性和穩定性的基礎上,主動謀劃,努力進取,對外工作取得顯著成績。

認清長遠趨勢

習近平:認識世界發展大勢,跟上時代潮流,是一個極為重要並且常做常新的課題。中國要發展,必須順應世界發展潮流。要樹立世界眼光、把握時代脈搏,要把當今世界的風雲變幻看準、看清、看透,從林林總總的表象中發現本質,尤其要認清長遠趨勢。

2014年11月28日至29日,中央外事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習近平在會上發表重要講話。

他指出,我們著眼於新形勢新任務,積極推動對外工作理論和實踐創新,注重闡述中國夢的世界意義,豐富和平發展戰略思想,強調建立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係,提出和貫徹正確義利觀,倡導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安全觀,推動構建新型大國關係,提出和踐行親誠惠容的周邊外交理念、真實親誠的對非工作方針。

國務委員楊潔篪曾在《求是》上撰文稱,從2013年3月到8月不到半年時間裡,習近平等黨和國家領導人通過走出去、請進來和多雙邊結合,已同一百多位外國國家元首和領導人會見接觸。如此算來,期間新一屆領導班子平均不到兩天就見一位外國領導人。

2013年全年,習主席出訪四次,足跡遍及五大洲,對十三個國家進行了國事訪問,在四次重要的國際多邊會議舞臺亮相,與數十個國家或地區領導人會見。2014年,出訪七次,足跡遍布亞洲、歐洲、拉美和大洋洲的18個國家。

中國公共外交協會副會長馬振崗在評價習近平外交戰略新特點時稱,中國新一代領導人科學判斷時代潮流的發展大勢,準確把握國際形勢和環境的變化特點,在保持外交大政方針延續性與穩定性的基礎上,以戰略的高度和前瞻的視野因應國際因素的變化,拓展創新,全面推進外交理論與實踐的發展,積極探索出一條中國特色的大國外交道路。

復旦大學國際關係與公共事務學院副院長蘇長和表示,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同志在外交戰略方面有許多新論述、新觀點、新思想,突出了外交工作在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治國理政體系中的重要地位,體現了他獨具特色的外交觀與戰略理念。

必須有自己特色的大國外交

習近平:我國已經進入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階段。中國與世界的關係在發生深刻變化,我國同國際社會的互聯互動也已變得空前緊密,我國對世界的依靠、對國際事務的參與在不斷加深,世界對我國的依靠、對我國的影響也在不斷加深。我們觀察和規劃改革發展,必須統籌考慮和綜合運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國際國內兩種資源、國際國內兩類規則。中國必須有自己特色的大國外交。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院長金燦榮認為,現在中國雄心很大,習主席的政治外交意識很強,並且外交操作是基於實用主義基礎上的積極進取,是在穩定大國關係的前提下,積極推進中國的外交議程,是把鄧小平的「韜光養晦」和「有所作為」進行了重新塑造。

金燦榮說,習近平始終注意穩定與美國、俄羅斯和歐盟這「三強」的關係。在習主席的戰略定位當中,世界大國現在是分成兩類:一類是有世界影響力的,包括中國、美國、俄羅斯、歐盟,它們的影響是全球性的;還有一類是有一定事件影響力,主要是地區大國,其中包括日本、印度、巴西等。「三強」穩定了,中國大的外交盤子就穩定了。

清華大學國情研究院院長胡鞍鋼表示,當今的中國外交,是對過去60多年新中國外交之路的成功延拓,是有重大意義的新發展、新跨越,是對以往外交戰略思想與外交實踐的繼承和創新。中國外交以此為起點,走向中國特色大國外交。

外交學院國際關係研究所所長王帆表示,當前中國和國際局勢都處於轉型期,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新一屆領導集體總體思路是展開全方位外交:將大國、周邊、發展中國家和多邊外交相結合。

絕不犧牲國家核心利益

習近平:要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針,堅持把國家和民族發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點上,堅定不移走自己的路,走和平發展道路,同時決不能放棄我們的正當權益,決不能犧牲國家核心利益。要堅持不幹涉別國內政原則,堅持尊重各國人民自主選擇的發展道路和社會制度,堅持通過對話協商以和平方式解決國家間的分歧和爭端,反對動輒訴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脅。

國防大學教授李大光認為,黨的十八大以來,在習近平的正確指引下,我軍事外交以創新理念和積極實踐贏得了良好開局。從推進大國軍事關係到構建有利的周邊環境,從為提升戰鬥力創造平臺到爭取國際輿論鬥爭主動權,全面表現出新一屆中央軍委的外交風格。通過研究近年來我軍軍事外交活動和習近平主席一系列軍事外交實踐,可以看出習近平主席的軍事外交思想的內涵和特色。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國際戰略研究所副所長蘇曉暉認為,中國的大國外交獨具特色。中國不幹涉別國內政又不無所作為。中國堅持不幹涉別國內政原則,尊重各國人民自主選擇的發展道路和社會制度,主張通過對話協商以和平方式解決國家間的分歧和爭端,反對動輒訴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脅。中國在國際事務中積極發揮負責任大國作用,主持公道,伸張正義。中國主張結伴而不結盟,在堅持不結盟原則的前提下廣交朋友、深交朋友。

蘇曉輝表示,中國堅決維護國家主權、安全與發展利益。中國堅持自己選擇的社會制度和發展道路,不允許外部勢力幹涉中國內政,高度警惕和防範國際上各種反華敵對勢力的滲透破壞活動。中國不會吞下損害自身利益的苦果。中國努力維護和平穩定的國際與周邊環境。發展始終是中國第一要務。外交依靠發展、服務發展、促進發展,積極維護有利的外部發展環境。中國不容許在家門口生事,不容許他國為一己之私擾亂地區和平穩定的大局。

大國、周邊、發展中國家和多邊外交相結合

習近平:要切實抓好周邊外交工作,打造周邊命運共同體;切實運籌好大國關係,構建健康穩定的大國關係框架;切實加強同發展中國家的團結合作;切實推進多邊外交;切實加強務實合作,積極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切實落實好正確義利觀,做好對外援助工作,真正做到弘義融利;切實維護我國海外利益,不斷提高保障能力和水平,加強保護力度。

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國際研究學部主任張蘊嶺認為,中國與鄰國的關係歷史遠久,因此,脫不開歷史的積澱,但是,現實的關係更具多樣性和複雜性,這需要用新的理念和手段來處理。長期以來,中國奉行的是「與鄰為善,以鄰為伴」的周邊外交方針和睦鄰、富鄰、安鄰的周邊戰略思想。

北京交通大學中國企業兼併重組研究中心教授張秋生說,習近平主席倡議用創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和「海上絲綢之路」建設,成為新一屆領導人創新周邊合作的最大亮點,引起國內外廣泛關注。

國家創新與戰略發展研究會常務副主席吳建民認為,中國外交包含四個大方面:大國關係、周邊關係、與發展中國家關係以及多邊外交。習主席領導下的中國外交是全方位的,在上述四個領域裡均取得了明顯的進展,既保持了連續性,又有新的突破。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國際戰略研究所副所長蘇曉暉認為,對中國長期友好而自身發展任務艱巨的周邊和發展中國家,中國更多地考慮到對方利益,開展合作時更注意多予少取,絕不搞損人利己,以鄰為壑。在多邊外交方面,中國呼籲並積極推動增加廣大發展中國家的代表性和話語權。另外,針對日益拓展的海外利益,中國不斷提高保障能力和水平,加強保護力度。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資料圖片:2014年各國元首齊聚北京APEC盛會。(圖片源於網絡)

相關焦點

  • 習近平全方位外交
    - 習近平全方位外交方略解讀:主動謀劃 努力進取新華網 2015年08月15日 11:51習近平全方位外交方略解讀70周年系列峰會後,習近平主席...長久以來,大國外交始終是中國全方位外交著力推進的重點領域之一。
  • 在習近平外交思想指引下奮力推進中國特色大國外交
    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把握中國和世界發展大勢,提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倡導共建「一帶一路」,引領全球治理體系變革,體現了全人類共同價值追求,指明了國際社會的前進方向,對中國和平發展、世界繁榮進步都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特別是習近平外交思想指引下,我國對外工作攻堅克難、砥礪奮進,堅定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積極拓展全方位外交布局,開創了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新局面。
  • 【學思踐悟·十九大】「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思想」指引...
    報告系統闡釋了新時代的中國對外戰略思想,集中體現在其第三部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基本方略」)和第十二部分(「堅持和平發展道路,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不乏新表述、新概括、新提法,形成了與報告的靈魂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高度吻合的、「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思想」,必將給世界帶來光明、給人類帶來福祉,其要有八: 一、從「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基本方略
  • 中共中央機關報:習近平日程勾勒中國全方位外交軌跡
    新華社北京1月6日電 中共中央機關報《人民日報》近日發表署名文章指出,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夙興夜寐的日程,清晰勾勒了中國全方位外交的軌跡。  自擔任總書記以來,習近平出訪19次,累計133天,行程38萬多公裡,相當於繞地球飛行了近10圈。
  • 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推進全方位外交的成功實踐
    新華社北京1月4日電 人民日報1月5日文章:闊步走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徵程上  ——記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推進全方位外交的成功實踐  歷史的縱深,鑄就了戰略的高度。中拉領導人會晤、太平洋建交島國領導人集體會晤、聯合國南南合作圓桌會和全球婦女峰會、中非合作論壇約翰尼斯堡峰會……人們對習近平說,中國像塊磁鐵,因中國的到來,這裡高朋滿座。  有步驟,有章法。有高瞻遠矚的戰略布局、有化簡馭繁的策略運籌。捍衛利益正氣凜然,對待老朋友情深義重,承擔責任當仁不讓,外交博弈撥雲見日。和平、發展、合作、共贏,一路走來始終秉持。
  • 習近平對中國外交人員提四點要求
    習近平首先代表黨中央向使節們和辛勤工作在外交戰線的全體同志致以誠摯的慰問。習近平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在黨中央領導下,在全國各族人民支持下,外交工作攻堅克難、砥礪奮進,堅定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積極拓展全方位外交布局,主動參與全球治理,推動共建「一帶一路」,取得了前所未有的重大成就,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營造了良好外部環境,為推動人類社會發展進步作出了重大貢獻。5年來外交工作取得的成就贏得了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普遍讚譽。
  • 全方位外交
    作者:孫靈萱2018-04-18關鍵詞:全方位外交全方位外交 http://mp42.china.com.cn/video_tide/video/2018/4/18/20184181524014997744_430_3.mp4
  • 《平易近人—習近平的語言力量(外交卷)》
    圖書簡介: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中國特色大國外交不斷取得新成就,開創新局面,形成了完整的理論體系、豐富的實踐內容和鮮明的風格特徵。在對外交往中,習近平善於引用古今中外的詩文諺語,以生動形象的語言闡述中國外交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給人留下深刻印象。本書以語言力量為出發點,選取習近平關於中國外交的意義深遠且富有特色的論述,分開篇、形象比喻篇、俗文俚語篇和詩文引用篇四個部分,對黨的十八大以來的中國外交作了全面系統的解讀,以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習近平外交思想的深刻內涵,體會習近平既高屋建瓴又平易近人的語言魅力。
  • 十九大記者會:10個關鍵詞讀懂我國統戰與黨的外交工作
    中共中央統戰部常務副部長張裔炯表示,統一戰線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團結各黨派、各階層、各民族、各團體、各界人士的政治聯盟,在黨的十九大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統一戰線是黨的事業取得勝利的重要法寶,並把發展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納入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本方略。
  • 習近平外交思想那些劃時代的重大意義
    習近平外交思想是新中國外交理論建設中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重大成果,為進入新時代的中國外交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有機組成  →外交是國家意志的集中體現,外交工作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
  • 聚焦十九大:習近平28次出訪勾勒中國全方位外交圖景
    原標題:【聚焦十九大】(理政「研習所」)習近平28次出訪勾勒中國全方位外交圖景  中新社北京9月24日電 (記者 沈嘉)在距中南海約6公裡之外,有一家歷史悠久的莫斯科餐廳,這是許多北京市民親友相聚之地。在政論片《大國外交》的鏡頭下,這家餐廳也是濃縮中俄之間「山水相連、毗鄰而居」的友誼地標。
  • 2015年習近平外交線路圖
    在當今世界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的時代,習近平主席從國內國外兩個大局著眼,基於我國發展仍然處於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的科學判斷,以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大國外交理念,構建合作共贏新夥伴、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服務和平發展大局、善處利益紛爭亂局、開創共同發展新局,唱響中國聲音、宣示中國主張、貢獻中國智慧,譜寫大國外交新華章。請隨「學習中國」小編一起回顧習主席2015年的外交足跡。
  • 推進新時代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科學指南——深入學習《習近平談...
    在這一偉大進程中,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引領中國外交攻堅克難、銳意進取,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保駕護航,為世界和平與發展作出新的重大貢獻,譜寫了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新篇章。
  • 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外交思想推動構建新型中國與世界關係...
    面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階段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現實環境,中國外交需要解決兩個重大問題——中國如何和世界相處、世界應該是什麼樣的世界。中國已多次向世界宣示:始終走和平發展道路,絕不走殖民主義的老路,絕不走擴張主義和霸權主義的絕路,絕不會通過戰爭實現現代化。
  • 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外交思想 推動構建新型中國與世界關係
    面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階段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現實環境,中國外交需要解決兩個重大問題——中國如何和世界相處、世界應該是什麼樣的世界。中國已多次向世界宣示:始終走和平發展道路,絕不走殖民主義的老路,絕不走擴張主義和霸權主義的絕路,絕不會通過戰爭實現現代化。
  • 看看Discovery拍的中國這五年 美媒這樣解讀習近平治國方略
    最近,美國探索頻道的紀錄片《習近平治國方略:中國這五年》火了!這部電視紀錄片一共三集,於10月14日起在探索頻道亞太電視網首播,覆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等37個國家和地區的逾2億收視戶。據新華社報導,這是國際主流媒體首次播出全面、系統解讀習近平治國理政思想的節目。
  • 中國外交「從A到Z」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全方位推進中國特色大國外交,一個承前啟後的外交新格局全面展開。新時期的中國外交有哪些新特點?取得了哪些新成就?記者梳理了從A到Z的26個關鍵詞,帶你速讀中國外交。
  • 《巴基斯坦觀察家報》發行習近平英文專刊
    新華社伊斯蘭瑪巴德2月18日電(記者季偉)巴基斯坦首份介紹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英文專刊發行儀式18日在伊斯蘭瑪巴德舉行。巴基斯坦總理外事顧問阿齊茲、中國駐巴基斯坦大使孫衛東以及巴中各界人士200多人出席發行儀式。
  • 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旨在回答的三個核心問題
    原標題: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旨在回答的三個核心問題   黨的十九大報告著眼於推動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崇高事業,全面闡述了中國對世界發展的暢想與願景,系統提出了新形勢下中國外交的基本主張、原則及重大戰略部署,科學回答了需要建設一個什麼樣的世界、怎麼建設這個世界、中國外交如何更加積極有為三個核心問題,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勾畫了新的藍圖與實現路徑
  • 人民日報整版刊發「聞言」署名文章:努力開創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新局面
    《習近平關於中國特色大國外交論述摘編》一書,以2018年6月中央外事工作會議提出的「十個堅持」為總體框架,收入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論述504條,集中反映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對外工作中取得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創新成果,對於我們深入學習領會、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外交思想,努力開創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