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習近平外交思想指引下奮力推進中國特色大國外交

2020-12-24 求是網

  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七十周年。七十年來,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我國對外工作歷經風雨、披荊斬棘,為國家發展和民族復興作出了重要貢獻。當今世界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接過歷史的接力棒,帶領全黨和全國各族人民銳意進取、開拓創新,開創了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新局面,中國的國際地位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當前,我國發展正處於「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期。對外工作戰線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特別是習近平外交思想,全面把握我國發展的歷史方位和世界發展大勢,繼續奮力推進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而不懈奮鬥。

一、在黨的領導下,新中國成立七十年來中國外交取得了輝煌成就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開啟了中國與世界關係的新紀元,也開啟了新中國外交波瀾壯闊的歷史徵程。近代的中國積貧積弱,飽受列強欺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一直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最偉大的夢想。中國共產黨一經成立,就把實現共產主義作為黨的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義無反顧肩負起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歷史使命。正是這個初心和使命,激勵中國共產黨人不斷前進,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實現了民族獨立和國家富強,深刻改變了中華民族的前途和命運,深刻改變了世界發展的格局和趨勢。

  新中國成立七十年來,中國始終堅定地同廣大發展中國家站在一起。圖為1959年,毛澤東和亞非拉朋友在一起。 新華社發(資料照片)

  以毛澤東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經過28年浴血奮戰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從此站立起來,把命運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以嶄新的姿態屹立在世界的東方。新中國從一開始就堅定地站在社會主義和世界和平民主陣營一邊,堅定支持各國人民的正義鬥爭,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國倡導以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係準則,提出「三個世界」劃分理論,無私支持亞非拉國家民族解放運動,堅決反對殖民主義、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毛澤東、周恩來等老一輩領導人親手奠定了新中國外交的基石,直接領導和採取了一系列重大外交行動,包括調整同美國的關係、形成中美蘇大三角格局,有力維護了國際戰略平衡和世界和平穩定。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初,中國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開始全方位大踏步走向國際舞臺。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以鄧小平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洞悉世界大勢,把握時代特徵,明確提出和平與發展是時代主題,世界大戰打不起來,中國應該抓住時機發展自己,作出了把黨和國家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及時調整了內外政策,開啟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時期。中國先後同日本、美國建交,實現了中蘇關係正常化,全面發展同世界各國友好關係,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創造了良好外部環境。在蘇聯解體、東歐劇變的歷史關頭,鄧小平同志面對國際風雲變幻,提出了對外工作必須堅持的戰略方針,堅持走社會主義道路,同時堅持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確保了中國這艘巨輪的正確航向。

  黨的十三屆四中全會以後,以江澤民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正確分析和把握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趨勢,在複雜嚴峻的國際形勢下捍衛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開創了全面改革開放新局面,成功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向二十一世紀。中國同主要大國建立了新型大國關係,積極發展同周邊國家的睦鄰友好關係,推動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到世紀之交逐步建立起全方位多層次的對外關係新格局。

  黨的十六大以後,以胡錦濤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準確把握中國與世界聯繫日益緊密的發展趨勢,順應世界求和平、謀發展、促合作的時代潮流,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抓住重要戰略機遇期,在新世紀新階段堅持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我們始終不渝走和平發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推動建設和諧世界,致力於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在國際事務中的重要影響和作用不斷擴大。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立足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著眼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提出「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把握中國和世界發展大勢,提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倡導共建「一帶一路」,引領全球治理體系變革,體現了全人類共同價值追求,指明了國際社會的前進方向,對中國和平發展、世界繁榮進步都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特別是習近平外交思想指引下,我國對外工作攻堅克難、砥礪奮進,堅定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積極拓展全方位外交布局,開創了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新局面。我國國際影響力、感召力、塑造力進一步提高,成為國際社會公認的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

  新中國成立七十年來,我國對外工作參與和見證了國家發展和民族復興的歷史進程,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大國外交之路,形成了一整套具有中國特色、順應時代潮流、促進人類進步的方針原則,積累了豐富的寶貴經驗。

  ——七十年來,我們始終堅持黨的領導、堅持走社會主義道路。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歷史和人民的選擇,黨領導我們開闢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唯一正確的道路,這是中國外交的根本底色和最大優勢。新中國成立以來,不管國際風雲如何變幻,我們一直堅持這一原則,毫不動搖。蘇東劇變後,我們頂住西方壓力,始終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制度。新時代,我們進一步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旗幟,給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發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獨立性的國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選擇。

  ——七十年來,我們始終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獨立自主是中國外交的優良傳統。我們歷來主張:中國的事情要由中國人自己做主,世界上的事情要各國一起商量著辦。新中國成立之初,我們就通過「另起爐灶」、「打掃乾淨屋子再請客」全面收回了國家主權,實現了外交的獨立自主。我們一貫堅持根據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決定自己的立場和政策。新時代的中國外交更加強調秉持公道、伸張正義,強調尊重各國人民自主選擇發展道路的權利,絕不把自己的意志強加於人,也絕不允許任何人把他們的意志強加於中國人民。

  1985年3月4日,鄧小平在北京會見日本商工會議所訪華團。他在談話時指出:「現在世界上真正大的問題,帶全球性的戰略問題,一個是和平問題,一個是經濟問題或者說發展問題。和平問題是東西問題,發展問題是南北問題。概括起來,就是東西南北四個字。南北問題是核心問題。」 新華社記者 馬俊田/攝

  ——七十年來,我們始終倡導以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為核心的國際關係基本準則。上世紀五十年代,中國與有關國家一道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得到廣大發展中國家的熱烈響應,以及越來越多國家的支持和贊同,成為世界公認的國際關係準則。多年來,中國一直推動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基礎上建立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在國際社會發揮了積極建設性作用。今天,中國已經成為聯合國所有會員國中第二大出資國和五個常任理事國中派遣維和人員最多的國家,在一系列國際熱點問題上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成為維護多邊主義、推動國際體系變革的中流砥柱。

  ——七十年來,我們始終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不畏強權,不懼壓力,堅決反對各種形式的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堅決反對以大欺小、以強凌弱那一套。進入新時代,中國堅持倡導國際關係民主化,堅持國家不分大小、強弱、貧富一律平等,堅持通過對話協商和平解決國家間的分歧和爭端,反對動輒訴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脅,堅決反對霸凌主義,並莊嚴宣告中國不認同國強必霸的陳舊邏輯,堅持與各國共同走和平發展道路,中國無論發展到什麼程度,堅持永不稱霸、永不擴張、永不謀求勢力範圍。

  ——七十年來,我們始終堅定地同廣大發展中國家站在一起。中國既是社會主義國家,也是發展中國家,這就決定了我們的自身定位和角色。一直以來,我們堅定支持廣大發展中國家爭取民族獨立和解放、謀求和平與發展,積極促進南南合作和南北對話,推動國際秩序朝著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進入新時代,我們堅持發展中國家定位,支持發展中國家在國際事務中發揮更大作用,維護發展中國家在國際體系中的正當權益,加大對發展中國家的援助力度,通過互利合作帶動更多國家實現共同發展。

  ——七十年來,我們始終堅持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國家利益至上,這是我國對外工作始終如一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從新中國成立初期到改革開放,我們堅決捍衛國家主權安全和民族獨立,鞏固和發展了社會主義制度,維護了國家發展穩定大局,提出了「一國兩制」方針,收回了香港、澳門主權,開闢了海峽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新局面。進入新時代,我們堅決捍衛國家利益和民族尊嚴,在涉臺、涉海、涉疆、涉藏、涉港以及經貿摩擦等一系列問題上展現了鐵一般的意志和決心,任何人都不要幻想讓中國吞下損害自身利益的苦果。

  ——七十年來,我們始終堅持將維護自身利益與促進人類共同發展相結合。中國共產黨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的政黨,也是為人類進步事業而奮鬥的政黨。我們一貫堅持從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發,把中國的前途命運與世界的前途命運緊密聯繫在一起。我們一直致力於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尊重並推動世界文明多樣化。進入新時代,我們積極倡導和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與各國一道建設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共同開創人類美好未來。

  ——七十年來,我們始終堅持實事求是、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在實踐中檢驗真理和發展真理,既是我們黨的思想路線,也是指導對外工作的根本原則。毛澤東同志從中國的實際出發,帶領我們走上自力更生建設社會主義的發展道路,使中國從一個落後的東方大國快速發展成為在世界上有重要影響的大國。鄧小平同志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帶領中國實現了由封閉半封閉到全方位開放的歷史轉變,闖出了一條改革開放的新路。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同志帶領全黨和全國各族人民,承前啟後,繼往開來,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強國之路,開創了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新局面,對當代中國與世界的發展進程產生了深遠影響。

  七十年來我國發展的巨大成就和中國外交的光輝歷程充分證明,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完全正確的,中國人民有勇氣、有能力、有智慧改變自身命運並為世界作出更大貢獻,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已經並將進一步展現出更加光明的前景。

二、在習近平外交思想指引下,我們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新路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取得全方位、開創性重大成就,推動黨和國家事業發生歷史性變化。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習近平總書記著眼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全局,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主張新倡議,帶領我們譜寫了新時代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恢宏篇章。正是在這個實踐過程中,形成和確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外交思想即習近平外交思想。習近平外交思想是新中國七十年外交理論與實踐的結晶,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新時代我國對外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習近平總書記運籌帷幄、擘畫藍圖、親力親為,為全面開創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新局面作出了歷史性、決定性貢獻。

  在習近平外交思想指引下,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們堅持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就當今世界重大問題提出中國主張,在國際事務中體現大國擔當;充分發揮元首外交戰略引領作用,成功舉辦一系列重大主場外交活動,主客場、雙多邊、點線面相結合,實現了對重要地區、重要國家、重要機制、重要領域全覆蓋,完善和拓展了對外工作戰略布局;加強頂層設計、策略運籌和底線思維,形成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戰略思想和策略方法,不斷增強對外工作的戰略性、策略性、協調性。新時代對外工作展現出鮮明的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取得了一系列歷史性、開創性的重大成就。

  2013年3月23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莫斯科國際關係學院發表題為《順應時代前進潮流 促進世界和平發展》的演講。 新華社記者 丁林/攝

  (一)準確把握新時代中國和世界發展大勢,提出世界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重要論斷。放眼全球,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加速發展,第四次工業革命初露端倪,各國深切感受到世界變革大潮的衝擊,同時又對自身發展方向和世界何去何從感到迷茫。在這個歷史轉折關頭,習近平總書記高屋建瓴地指出,當今世界正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這是任何國家都無法迴避的。這場大變局的核心是一個「變」字,國際力量對比正在發生歷史性變化,新興市場國家和廣大發展中國家群體性崛起,世界多極化加速發展。中國的發展與世界的發展同步交織、相互激蕩。當前,中國處於近代以來最好的發展時期,不斷為人類社會發展作出巨大貢獻,成為推動世界大變局的重要力量。同時也要看到,國際形勢更加錯綜複雜,國際環境中的不穩定、不確定因素顯著增多,世界大變局不會一蹴而就,將不斷向縱深發展。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斷,深刻揭示了什麼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以及如何塑造和引領這場大變局,深刻揭示了世界發展的潮流所向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深刻揭示了國際體系轉型過渡期與我國發展歷史交匯期相互交織的階段性特徵,為我們準確把握世界大勢、抓住用好重要戰略機遇期指明了方向,堅定了信心。

  2017年1月18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瑞士日內瓦萬國宮出席「共商共築人類命運共同體」高級別會議,並發表題為《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主旨演講。 新華社記者 饒愛民/攝

  (二)堅持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明確新時代對外工作的目標方向。當今世界,人類交往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深入、更廣泛,同時全球發展的深層次矛盾和全球性挑戰也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突出、更複雜。習近平總書記站在人類歷史發展進程的高度,2015年出席聯合國大會和2017年訪問聯合國日內瓦總部期間發表重要講話,明確指出:人類生活在同一個地球村裡,越來越成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沒有哪個國家能夠獨自應對人類面臨的各種挑戰,世界各國要開展全球性協作,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要實現這一目標,世界各國應該共同走和平發展道路,共同推動建設相互尊重、公平正義、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係,建設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這一重大倡議,為人類社會實現共同發展、持續繁榮、長治久安指明了方向和途徑,受到國際社會的高度評價和熱烈響應,多次被聯合國文件引用,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國際影響。中國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倡導者,也是積極踐行者。我們堅持把中國發展與世界共同發展相結合,堅持把中國夢與世界夢相結合,為實現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而奮鬥。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已經成為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鮮明標識,得到了國際社會的廣泛認同,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爭取了更多理解支持。

  (三)倡導和推進共建「一帶一路」,開創新時代全方位對外開放新模式和國際合作新平臺。習近平總書記準確把握國際合作新需求和我國對外開放新趨勢,傳承和弘揚「絲路精神」,在2013年提出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合作倡議。「一帶一路」不僅是我國今後相當長時期對外開放和對外合作的管總規劃,也是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實踐平臺。2017年和2019年,我們成功舉辦兩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取得豐碩成果,歷史性地開創了各方攜手共建「一帶一路」的新局面。我們堅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本著開放、綠色、廉潔理念,追求高標準、惠民生、可持續目標,共同推動共建「一帶一路」合作高質量發展。我們已同16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籤署相關合作文件,政策溝通不斷深化,資金融通不斷擴大,設施聯通不斷加強,貿易暢通不斷提升,民心相通不斷發展。「一帶一路」已經從倡議變成了現實、從「大寫意」深入到「工筆畫」。「一帶一路」倡議源於中國,機會和成果屬於全世界,不僅帶動了沿線國家經濟發展,而且促進了世界經濟增長,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全球共識、全球平臺、全球行動,為經濟全球化開闢新路徑,為國際合作拓展新空間。

  (四)深化拓展對外戰略全方位布局,打造全球夥伴關係網絡。習近平總書記著眼各國相互依存日益加深的大趨勢,帶領我們協調推進與不同類型國家關係全面發展,擴大我國同各方利益交匯點,完善了我國的對外戰略布局。我們著力運籌同主要大國關係,深入發展中俄新時代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堅定主張按照中美兩國元首共識推進以協調、合作、穩定為基調的中美關係,積極打造中歐和平、增長、改革、文明四大夥伴關係,推動構建總體穩定、均衡發展的大國關係框架。我們按照親誠惠容理念和與鄰為善、以鄰為伴周邊外交方針,加強同周邊國家睦鄰友好關係,深化同東協等地區組織的合作。我們成功主辦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金磚國家領導人廈門會晤、上海合作組織青島峰會,大力支持和發展中拉、中阿戰略合作,不斷增進同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團結合作,鞏固壯大和平發展的積極力量。我們始終支持聯合國及其安理會發揮維護國際和平安全、促進發展穩定的應有作用,在地區熱點問題上積極斡旋,推動各方通過對話協商以和平方式解決爭端,得到國際社會廣泛讚賞和高度評價。我國已與世界上110個國家和地區組織建立了不同形式的夥伴關係,其中全面戰略夥伴關係達60對,形成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化的全球夥伴關係網絡,打造了遍及全球的「朋友圈」。

  (五)積極提供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深入引領全球治理體系變革。習近平總書記本著「以天下為己任」的情懷和擔當,在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北京非正式會議、第70屆聯合國大會、二十國集團領導人杭州峰會、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2017年年會等多邊場合發表重要講話,提出一系列攸關人類發展和世界前途命運的重大倡議和主張,為世界發展與國際合作把脈引航。我們積極參與全球治理進程,引領塑造全球治理體系變革方向,堅定維護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以國際法為基礎的國際秩序,支持擴大發展中國家在國際事務中的代表性和發言權。我們深入參與應對氣候變化、反恐、維護網絡安全等領域國際合作,認真履行相關國際責任和義務,為應對全球共同挑戰作出了巨大貢獻。我們大力倡導多邊主義,反對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堅定維護多邊貿易體制,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我們舉辦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展示了中國擴大對外開放的決心和誠意,為經濟全球化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我國負責任大國作用更加彰顯,國際制度性權力和全球影響力全面提升。

  (六)堅決捍衛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為改革發展和民族復興保駕護航。習近平總書記統攬國家安全全局,提出總體國家安全觀,要求我們堅持底線思維、增強憂患意識、發揚鬥爭精神,堅決維護國家核心和重大利益,全面維護各領域國家安全。我們堅決維護中國共產黨領導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在臺灣問題上堅定維護一個中國原則,堅決遏制和打擊一切形式的分裂行徑。在涉藏、涉疆、涉港等問題上堅決駁斥反華勢力的歪曲抹黑,絕不允許外部勢力幹涉中國內政。在南海等問題上堅持原則,堅決捍衛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妥善應對經貿摩擦,有力維護我國發展空間和長遠利益。貫徹「外交為民」宗旨,進一步完善海外利益保護體系,切實保障中國公民和企業的海外合法權益。我們在這些涉及國家核心和重大利益的問題上原則堅定、立場鮮明、敢於碰硬、堅決鬥爭,振奮了黨心軍心民心,也贏得了國際社會的廣泛尊重,為改革發展和民族復興提供了堅強保障。事實證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前進步伐是誰也阻擋不了的。

  (七)加強同世界各國交流互鑑,牢牢佔據國際道義制高點。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我們既不「輸入」外國模式,也不「輸出」中國模式,不會要求別國「複製」中國的做法;要尊重人類文明多樣性,加強不同國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鑑,建設開放包容的世界。我們成功主辦中國共產黨與世界政黨高層對話會,加強同有關國家治國理政經驗交流,支持發展中國家維護主權和安全、堅持自主發展的努力,受到廣大發展中國家的高度讚揚。我們深入宣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特別是習近平外交思想,全面闡述中國發展戰略和對外方針政策。習近平總書記主持亞洲文明對話大會,深刻闡述中國的文明觀,倡導不同文明平等對話、交流互鑑、共同發展,給國際思潮和輿論注入正本清源、激濁揚清的強大正能量,為亞洲命運共同體和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引領。

  2019年4月27日,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在北京雁棲湖國際會議中心舉行圓桌峰會,國家主席習近平主持會議並致開幕辭。 新華社記者 李學仁/攝

  (八)堅持外交大權在黨中央,加強黨對對外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外交是國家意志的集中體現,必須堅持外交大權在黨中央,堅持以維護黨中央權威為統領加強黨對對外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總體部署下,中央外事工作領導小組改為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推進對外工作體制機制改革取得重要成果,加強了黨中央對各領域各部門各地方對外工作的統籌協調,確保了對外大政方針和戰略部署得到有力貫徹執行。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召開首次周邊外交工作座談會和兩次外事工作會議,進一步加強對外工作的頂層設計、戰略謀劃和統籌協調。政黨、政府、人大、政協、軍隊及地方、企業、民間對外交往蓬勃發展,形成了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對外工作大協同局面。

  新時代我國對外工作取得一系列輝煌成就,為我國改革發展穩定創造了有利條件,這個局面來之不易。展望未來,我們堅信有習近平外交思想的科學指引,有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堅強領導,有全國各族人民的大力支持和共同努力,中國特色大國外交一定能繼續不斷攻堅克難,邁上新臺階、開闢新境界。

三、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外交思想,全力做好歷史交匯期的對外工作

  當前,我國發展正處於「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期,這個階段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進程中具有特殊重大意義。做好對外工作具備很多有利條件,同時也面臨一系列風險挑戰。我們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特別是習近平外交思想,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緊緊圍繞歷史交匯期的目標和使命,保持戰略定力,加強戰略謀劃,積極擔當作為,堅持底線思維,妥善應對和防範化解各種風險挑戰,全面推動中國特色大國外交開創新局面。

  (一)深入學習和貫徹落實習近平外交思想,牢牢把握對外工作的正確方向。習近平外交思想明確了新時代我國對外工作的歷史使命、根本目標和必須堅持的一系列方針原則。我們要認真學習領會和深刻認識把握習近平外交思想的科學體系、豐富內涵、精神要義,掌握貫穿其中的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用以武裝頭腦、指導實踐,為推動對外工作提供強大動力。新形勢新任務不斷對我們提出新要求,要堅持以習近平外交思想為指引,勇於推進外交理論和實踐創新,不斷深化對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規律性認識,不斷增強對外工作的生機活力。

  (二)緊緊圍繞黨和國家工作重要節點,更好服務國家發展和民族復興。慶祝新中國成立七十周年是貫穿今年全年、統領各項工作的一條主線。明年,我國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並將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2021年,我們將迎來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我們要全面把握歷史交匯期的階段特徵,準確判斷國際形勢和世界發展大勢,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圍繞上述重要時間節點和重大活動,加強謀篇布局,通盤考慮、綜合運籌對外工作,確保國家發展和民族復興進程順利推進。

  (三)全面深化對外戰略布局,營造更加有利的外部環境。堅持全方位對外開放,推動建設新型國際關係,全面發展同各國友好合作,不斷豐富完善全球夥伴關係網絡。促進與主要大國關係全面均衡發展,為世界和平發展提供穩定基礎和戰略保障。做好周邊外交工作,深化睦鄰友好合作,為我國和亞太地區發展營造有利環境。堅持正確義利觀,做好同發展中國家團結合作的大文章。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理念,推動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走深走實、行穩致遠。高舉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旗幟,推動引領全球治理體系朝著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

  (四)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不斷增強對外工作「一盤棋」意識。堅持黨對對外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統籌協調政黨、政府、人大、政協、軍隊、地方和民間開展對外交往,在更高層次、更高水平上加強各領域各部門各地方相互配合、協同發力。堅決維護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不折不扣貫徹落實黨中央對外大政方針和決策部署,確保令行禁止、步調統一。持續深入推進落實對外工作體制機制改革,促進對外工作不斷提質增效。

  (五)堅持底線思維,防範化解外部環境中的風險挑戰。我國發展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同時,我們必須始終保持清醒頭腦,增強憂患意識,積極主動作為,堅決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我們要緊緊圍繞統籌推進偉大鬥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的總要求,充分認識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鬥爭的長期性、複雜性、艱巨性,在對外工作中發揚鬥爭精神,敢於鬥爭,善於鬥爭。要加強戰略謀劃,講究策略運籌,不斷提高鬥爭本領。

  (六)加強組織保障,建設一支忠於黨、忠於國家、忠於人民的對外工作隊伍。按照習近平總書記對新時期對外工作隊伍建設的總要求,堅持以政治堅定、業務精湛、紀律嚴明、作風過硬的標準,錘鍊外交外事黨員幹部忠誠乾淨擔當的政治品格,堅定理想信念,強化使命擔當,增強工作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鼓足幹事創業的精氣神,聚氣凝神服務民族復興大業。要以政治能力為統領,全方位提升外交外事幹部的專業能力和綜合素質,做到讓黨中央放心、讓人民群眾滿意。

  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徵程中,對外工作使命光榮,責任重大,任務更加艱巨。我們要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特別是習近平外交思想指引下,堅守初心,勇擔使命,埋頭苦幹,開拓進取,奮力創造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新輝煌,以更加優異的成績迎接新中國成立七十周年,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為推動人類和平與發展的進步事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相關焦點

  • 推進新時代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科學指南——深入學習《習近平談...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收錄了這一時期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對外工作的19篇重要文獻,反映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外交工作中準確把握世界格局發展演變、高舉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旗幟、破解時代難題、開展偉大鬥爭的光輝實踐,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外交思想提供了生動教材,為全面推進新時代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提供了科學指南。
  • 【學思踐悟·十九大】「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思想」指引...
    (題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報告系統闡釋了新時代的中國對外戰略思想,集中體現在其第三部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基本方略」)和第十二部分(「堅持和平發展道路,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不乏新表述、新概括、新提法,形成了與報告的靈魂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高度吻合的、「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思想」,必將給世界帶來光明、給人類帶來福祉,其要有八: 一、從「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基本方略
  • 構建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理論體系
    構建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理論體系 2018年01月02日 07:29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凌勝利 字號 內容摘要: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引下,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理論體系的框架已基本成型
  • 習近平對中國外交人員提四點要求
    日電 (記者 蔣濤)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28日在人民大會堂接見回國參加2017年度駐外使節工作會議的全體使節並發表重要講話,充分肯定黨的十八大以來外交工作取得的成就,要求使節們深刻領會黨的十九大精神和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正確認識當今時代潮流和國際大勢,深入推進中國特色大國外交。
  • 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外交思想 推動構建新型中國與世界關係
    ,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新時代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習近平外交思想堅持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使命,推進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堅持以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為宗旨,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並把兩者有機統一起來。面對「世界怎麼了、我們怎麼辦」的時代之問,習近平外交思想給出了攜手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答案,為人類社會實現共同發展、持續繁榮和長治久安指明了方向。 要牢牢把握「需要一種什麼樣的中國與世界關係以及如何構建這種關係」這一主題。
  • 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外交思想推動構建新型中國與世界關係...
    ,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新時代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習近平外交思想堅持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使命,推進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堅持以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為宗旨,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並把兩者有機統一起來。面對「世界怎麼了、我們怎麼辦」的時代之問,習近平外交思想給出了攜手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答案,為人類社會實現共同發展、持續繁榮和長治久安指明了方向。  要牢牢把握「需要一種什麼樣的中國與世界關係以及如何構建這種關係」這一主題。
  • 「中國特色大國外交」英文怎麼說?
    6月22-23日,中央開了一次非常重要的外事工作會議,會議討論了「新時代中國特色大國外交」。通過官方新聞稿可以發現,「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英文表述是:major country diplomacy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 人民日報整版刊發「聞言」署名文章:努力開創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新局面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面對國際形勢風雲變幻,我國對外工作砥礪前行,取得了歷史性成就。在波瀾壯闊的外交實踐中,習近平總書記牢牢把握中國和世界發展大勢,深刻思考人類前途命運,提出了一系列富有中國特色、體現時代精神、引領人類發展進步潮流的新理念新主張新倡議,形成了習近平外交思想。
  • 習近平外交思想那些劃時代的重大意義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有機組成  →外交是國家意志的集中體現,外交工作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外交工作,從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全局出發,著眼世界大變局和中國新時代相互交織的時代特徵,對中國特色大國外交作出了頂層設計和戰略規劃。
  • 每日一詞∣中國特色大國外交 major country diplomacy with...
    2019年上半年,習近平主席的外交活動日程排得滿滿當當,4月至5月,在半個多月的時間裡主持或出席了3場主場活動,6月份,又在一個月內4次出訪、出席4場重要國際會議。習近平主席引領中國特色大國外交不斷開拓新局面。
  • 【思享家】新時代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傳統文化淵源
    作者: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國際戰略研究中心研究員  蒲俜  新時代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是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背景下,中國以大國身份開展的具有鮮明特色的外交,以推動構建新型國際關係、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目標,走出了一條與歷史上傳統大國不同的外交道路
  • 踐行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理念 服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
    你能否概括介紹一下這三年多來外交工作的主要成就?    答: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中國外交奮發進取,開拓創新,經歷了成功開局、深化布局、全面推進三個階段,取得豐碩成果,為我們進一步做好「十三五」時期外交工作打下了堅實基礎。    一是國際地位和影響全面提升。
  • 習近平全方位外交方略解讀:絕不犧牲核心利益
    中國公共外交協會副會長馬振崗在評價習近平外交戰略新特點時稱,中國新一代領導人科學判斷時代潮流的發展大勢,準確把握國際形勢和環境的變化特點,在保持外交大政方針延續性與穩定性的基礎上,以戰略的高度和前瞻的視野因應國際因素的變化,拓展創新,全面推進外交理論與實踐的發展,積極探索出一條中國特色的大國外交道路。
  • 人類命運共同體引領下的中國外交創新
    就世界而言,它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順應當今世界潮流與歷史大勢,就解決事關人類前途命運的重大問題所倡導的重要理念,以及在此基礎上提供的中國方案。就中國而言,它已成為引領中國外交的核心理念與行動指南。在這一理念的指引下,中國外交目標、國際定位、外交理念與實踐等諸多方面都發生了顯著創新,不僅凸顯了當代中國大國外交的特色與擔當,而且必將對中國的和平崛起產生重要而深遠的影響。
  • 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破浪前行(2019,國際社會這樣說③)
    翁奇羽攝(人民視覺)  2019年,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成就斐然。  4次主場外交、7次出訪、3大洲、12個國家、6場國際會議、百餘場雙多邊活動,紮實的數據勾勒出2019年中國元首外交的清晰輪廓。主場外交、雙邊外交、多邊外交,過去一年,在習近平主席的親自掌舵和謀篇布局下,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格局立體有致、破浪前行,打出漂亮組合拳,收穫更大朋友圈。  「一帶一路」、擴大開放、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展現大國擔當,為全球治理提供中國方案和中國智慧,也有力提升了中國的感召力和影響力。
  • 習近平全方位外交
    70周年系列峰會後,習近平主席...長久以來,大國外交始終是中國全方位外交著力推進的重點領域之一。習近平主席拉美三國之行,是這一全方位外交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完善、充實和平衡中國外交的新格局,推動中國和拉美以及加勒比海地區國家關係的深入發展具有...
  • 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旨在回答的三個核心問題
    原標題: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旨在回答的三個核心問題   黨的十九大報告著眼於推動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崇高事業,全面闡述了中國對世界發展的暢想與願景,系統提出了新形勢下中國外交的基本主張、原則及重大戰略部署,科學回答了需要建設一個什麼樣的世界、怎麼建設這個世界、中國外交如何更加積極有為三個核心問題,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勾畫了新的藍圖與實現路徑
  • 世界在《大國外交》中感受中國的溫暖與力量
    《星島日報》《信報》《香港經濟日報》《成報》等香港媒體近日也紛紛就《大國外交》的轟動播出進行報導,稱讚專題片通過大量權威訪談和鮮活故事,既勾勒出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理論框架,也展現了新時期中國外交波瀾壯闊的宏偉實踐,反映了中國外交給人民帶來的獲得感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一帶一路」等中國理念、中國方案的世界迴響。
  •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大意義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吹響了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在新時代偉大進軍的號角,照耀著邁向民族復興的偉大徵程,凝聚起實現民族復興的強大精神力量。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導下,我們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統攬偉大鬥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推動黨和國家事業取得全方位、開創性歷史成就,發生深層次、根本性歷史變革。
  • 王毅總結今年中國外交成果 展望明年外交工作
    今年的中國外交更具主動性和開創性,可謂開局順利,成果豐碩,開闢出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新局面。記者:今年是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外交開局之年,您認為今年的中國外交取得了哪些重要成果?王毅:2013年是中國外交工作不平凡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