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份好消息!南京大學物理學院萬賢綱教授團隊研究成果入選2019...

2020-12-16 澎湃新聞

今日份好消息!南京大學物理學院萬賢綱教授團隊研究成果入選2019中國十大科技進展新聞

2020-01-11 23: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2019年度的中國十大科技進展新聞、世界十大科技進展新聞已由中國科學院院士和中國工程院院士投票評選產生,1月11日在北京揭曉。

南京大學物理學院萬賢綱教授團隊以及中科院物理所方辰、翁紅明團隊的研究成果《最新研究表明自然界中約24%的材料可能具有拓撲結構》入選2019年度「中國十大科技進展新聞」。

據悉,中科院物理所、南京大學物理學院,以及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團隊的三個獨立工作同時發表在2019年2月28日的《自然》期刊上。《自然》編輯部以《新穎材料的寶庫使物理學家興奮不已》為題進行了報導,指出該項成果「使得新奇的拓撲現象離應用更近了一步,或可引發電子學和催化學等方向的革命。」

近年來,拓撲量子態是物理學和材料科學領域的前沿熱點。2016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了發現物質拓撲相以及在拓撲相變方面作出的重要理論貢獻的三位科學家。隨著新的拓撲相出現,人們發現,拓撲材料具有常規材料沒有的奇特物性,在電子、信息和半導體技術等方面有很大潛力。目前,科學家主要通過計算拓撲不變量尋找各種拓撲相,這種方法效率較低,所以已知的拓撲材料數目十分有限。

萬賢綱教授介紹:「具體來說,就是發展了一套非常高效的預測有實用價值的拓撲材料的方案。」 中國科學院院士、南京大學教授邢定鈺表示,「這樣高效的方案,很適合對晶體庫進行地毯式搜索,從而得到拓撲材料基因庫。」他認為,拓撲材料基因庫將在未來給實驗物理學家帶來極大便利,將來的研究可以專注於基因庫中的材料,而不必像以前那樣「大海撈針」。

本次獲選「中國十大科技進展新聞」的南京大學物理學院萬賢綱教授和中科院物理所翁紅明教授均為南京大學物理學院培養的博士。更巧合的是,萬賢綱教授和翁紅明教授是同門師兄弟,他們的博士生導師都是南京大學物理學院董錦明教授。

在另一項年度重大科學評比「中國科學十大進展」評選中,據了解,南京大學物理學院有兩項研究成果已經入圍了科技部2019年度「中國科學十大進展」30項候選名單,近期會由專家投票從中選出10項並向社會公眾發布。

「中國十大科技進展新聞」和「中國科學十大進展」是我國科學研究工作傳播的兩大品牌項目,在科學家群體以及公眾中的影響力和公信力日益增長。「中國十大科技進展新聞」 由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主辦,中國科學院學部工作局、中國工程院辦公廳、中國科學報社承辦。「中國科學十大進展」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科技部基礎研究管理中心等部門組織開展,涵蓋自然科學所有領域的重要進展。

來源:物理學院

撰稿:吳煜昊

原標題:《今日份好消息!南京大學物理學院萬賢綱教授團隊研究成果入選2019中國十大科技進展新聞》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南京大學張永光教授團隊在全球變暖研究上取得重大突破
    22019年2月27日,國際學術期刊《Nature》以「Comprehensive search for topological materials using symmetry indicators」為題,發表了南京大學物理學院萬賢綱教授的科研團隊及其哈佛大學合作者的研究成果
  • 科學院工程院評選2019中國十大科技進展,南大物理學院參與項目入選
    ,一位是南京大學教授萬賢綱,一位是南京大學校友翁紅明。最新研究表明自然界中約24%的材料可能具有拓撲結構 2019年2月28日凌晨,來自中科院物理所、南京大學和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3個研究組分別在《自然》雜誌發布了最新相關研究成果。
  • 南京大學一篇《nature》背後的故事,從倒數第一到博士延期的堅持
    揚眉吐氣的南大校友從2016年開始南京大學校友們一直都很憋屈,受到南京大學教授團出走名單的曝光,以及2017年學科評定時的頹勢,其中A+學科甚至不如同城的東南大學,更令南京大學校友難堪的是,全國各大高校紛紛發表CNS
  • 名師風採(三) 南京大學物理學院
    萬賢綱,南京大學物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經歷:1997/03-2000/12,南京大學,理論物理博士; 1994/09-1997/02,南京大學,理論物理碩士; 1990/09-1994/06,南京大學,工程地質學士.
  • 南大科研團隊「漁網式搜索」揭秘萬種拓撲材料獲Nature發布
    《Nature》正刊2月28日刊登了萬賢綱團隊的相關論文。被採訪人供圖南大科研團隊「漁網式搜索」揭秘近萬種拓撲材料獲Nature發布中新網南京2月28日電 (記者 申冉 通訊員 齊琦)28日,南京大學物理學院萬賢綱團隊對拓撲材料的突破性搜索成果,以「Comprehensivesearchfortopologicalmaterialsusingsymmetryindicators
  • 物理學院:從你的科研世界路過!
    目前,物理學院有教職工221人,其中教授113人、副教授44人,包括中國科學院院士8人,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18人,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24人,教育部跨世紀/新世紀人才39人,高層次優秀青年人才30人, 國家基金委創新團隊2個,教育部創新團隊4個,「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計劃)」項目首席科學家15人。
  • 2019江蘇南京大學招聘物理學院專職科研人員1人公告(王雷教授課題組)
    因工作需要,南京大學物理學院王雷教授課題組現公開招聘專職科研崗特任副研究員1名。一、崗位描述:主要從事二維材料、器件微加工及其電、磁輸運性質等的相關研究。;(6)團隊意識強,愛崗敬業,積極與課題組其他成員開展合作科研;(7)積極參加學校和院系的學科及平臺建設,以及國內外高水平學術交流活動。
  • 南京大學環境學院「環境政策與健康風險」團隊...
    南京大學環境學院「環境政策與健康風險」團隊...南京大學環境學院「環境政策與健康風險」團隊成果入選ES&T期刊2018年度最佳論文!》 近日,在環境學科國際權威期刊EnvironmentalScienceandTechnology公布的2018年度「最佳論文」中,我校環境學院「環境政策與健康風險」團隊與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等單位合作發表的研究類論文「RevealingEnvironmentalInequalityHiddeninChina'sInter-regionalTrade」入選該期刊2018年度環境政策類最佳論文
  • 同濟大學一項合作研究成果入選「2019年度中國光學十大進展」(應用...
    同濟大學一項合作研究成果入選「2019年度中國光學十大進展」(應用研究類) 來源:物理科學與工程學院   時間:2020-03-20  瀏覽
  • 我校顏雲輝教授團隊的研究成果入選國際知名期刊的Popular Articles
    近日,東北大學機械工程與自動化學院顏雲輝教授團隊的研究成果「An End-to-end Steel Surface Defect Detection Approach via Fusing Multiple Hierarchical Features」入選國際儀器儀表類知名期刊《
  • 湘潭大學劉平樂教授團隊連續在頂級期刊發表研究成果!
    Materials & Interfaces)等頂級期刊發表研究成果。今年4月,劉平樂教授團隊在化學類頂級期刊《綠色化學》(一區TOP期刊,影響因子為9.405 )上發表題為「萘一步催化胺化高收率製備萘胺(One-step catalytic amination of naphthalene to naphthylamine with exceptional yield)」的最新研究成果,第一作者是郝芳副教授,通訊作者是劉平樂教授。
  • 南京郵電大學兩教授入選「全球高被引科學家名單」
    其中,南京郵電大學嶽東教授,解相朋研究員入選。嶽東教授是繼2018年入選全球高被引科學家之後第二次入選。「全球高被引科學家名單」是由美國科睿唯安(Clarivate)權威發布,經過分析評估從2008年到2019年被SCI收錄的論文後,將科學家同一年度他引頻次在同學科前1%的論文進行嚴格排名統計得出的。
  • ...今晚19:30,祝世寧院士談光學微結構研究與南京大學的「前世今生」
    你聽過光學微結構研究與南京大學的「前世今生」嗎?你想知道南京大學微結構科學開拓起源嗎?你想掌握光子器件與現代光量子信息技術發展的前沿資訊嗎?5月12日(今晚)19:30-20:30,南京大學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祝世寧將帶來線上報告「光學微結構研究:回顧與展望」,與你一覽基礎學科的魅力,快來解鎖今日份的名校公開課吧!
  • 雲南大學周瓊教授成果入選《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成果文庫》
    未來網高校頻道9月15日訊(記者 楊子健 通訊員 王盡遙)9月11日,從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辦公室獲悉,雲南大學歷史與檔案學院周瓊教授的《清前期重大自然災害與救災機制研究》擬入選2019年度《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成果文庫》。經學科評審組專家嚴格評審、報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領導小組批准,本年度共有78項成果入選,周瓊教授此次成果也是雲南省高校唯一入選成果。
  • 南京大學多項成果入選「2018中國光學十大進展」!
    南京大學多項成果入選「2018中國光學十大進展」!其中,南京大學獲得一項基礎研究類獎項與兩項應用研究類獎項,此外,還有一項重要參與成果入選。「中國光學十大進展」評選活動由中國雷射雜誌社於2005年發起,旨在傳播中國光學科研人員發表的具有重要學術和應用價值的論文,促進光學成果的傳播。
  • 全省高校第一,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新增5人入選江蘇特聘教授
    近日,江蘇省教育廳公布了2020年江蘇特聘教授入選名單。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地理科學學院趙小寧教授、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卜雲飛教授、化學與材料學院張譞教授、大氣科學學院李娟教授和水文與水資源工程學院尹君教授成功入選,其中趙小寧教授獲得特別資助。
  • 天津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福州聯合學院胡文平教授研究團隊博士後招聘
    一、天津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福州聯合學院簡介   天津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新國大)與福建省和福州市於2018年12月1號正式籤訂協議,建設天津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福州聯合學院,聚焦柔性電子與新興光電子,先進化學製造,能源材料和催化等研究領域,目標為建設國際一流的研究中心,整合基礎科研和工程技術創新,培養頂尖科研人才,現公開招聘博士後研究人員
  • 南信大廖宏教授團隊成果入選「中國生態環境十大科技進展」
    中國江蘇網6月1日訊(通訊員 王海君 林雯 記者 羅鵬)在第四個全國科技工作者日到來之際,「2019年度中國生態環境十大科技進展」正式揭曉。記者獲悉,南京信息工程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廖宏教授團隊及其合作者的研究成果「我國近地表臭氧汙染加劇成因及協同控制策略」榮列其中。
  • 科學頂刊南大團隊再下一城
    滑動查看更多南京大學國際地球系統科學研究所和地理與海洋科學學院陳鏡明院士、居為民教授和張永光教授團隊在主持的全球變化重大科學計劃、全球變化及應對重點研發計劃、江蘇省傑青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國際合作等項目支持下,致力於植被遙感、全球陸地生態碳通量優化計算、全球陸地生態系統碳源匯演變特徵及其驅動機制研究。
  • 5位教授同時入選這一名單,還都來自南京這所大學!
    近日,江蘇省教育廳公布了2020年江蘇特聘教授入選名單。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地理科學學院趙小寧教授、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卜雲飛教授、化學與材料學院張譞教授、大氣科學學院李娟教授和水文與水資源工程學院尹君教授等5位教授成功入選,其中趙小寧教授獲得特別資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