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這片的價格有點兒高。」24日中午,購房者趙先生在合肥濱湖新區衡山路房產中介門店裡感嘆道。他表示,他原本想給兒子買套婚房,卻發現最近房子都在漲價。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昨日從濱湖新區多家中介獲悉,二手房主最近抱團漲價的現象暫時停止,但也有個別房主仍在提價。為此,合肥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合肥市住房保障和房產管理局等部門已明確表示,將加強對市場的調研和引導,提倡二手房理性交易。
[購房者]
周末看7套房 發現房價均上漲
24日中午,趙先生和妻子來到合肥濱湖新區衡山路一家房產中介門店。「想買套房給兒子明年『五一』結婚用。」趙先生說,他和妻子主要挑選的目標是120平方米、兩室兩廳、毛坯房、小高層的8~10層。「我們在附近看了幾天了,價格沒有低於200萬的。」趙先生說,他這幾天看下來,發現120平方米的房子總價大多在240萬元之上,而且「很多房主不講價。」
「其實我們從9月就開始看房了。當時總價210~220萬元的房子還有不少,而如今從中介門店了解的大部分房子的總價在240~250萬元之間,地段和配套好一些的房子總價都接近300萬元,單價大多都在2萬元/平方米以上。」趙先生說,他們的主要看房地點就是濱湖新區,本想著慢慢挑,結果這個月發現好像房子都在漲價。「我從一些渠道看到說濱湖的二手房在抱團漲價。」所以他和妻子這幾天加緊看房子。「上個周末我們看了7套房子。」趙先生說,他從中介電腦上看到,一些房子標註的信息顯示隔了兩天就漲價10萬元左右。
[中介機構]
到了最後商談 確有人臨時加價
24日,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在貝殼找房合肥站網頁上看到,合肥濱湖新區在該網站登記的二手房共有4055套,其中單價較低的為10000元/平方米左右,為濱湖新地城一套面積69.74平方米的房子;很多小區單價高的超過3萬元/平方米。不過,標價較低的房子在網頁上顯示出的掛牌時間,比價格相對較高(單價2萬元左右)的房子掛牌時間要長不少,「這些房子價格低是有不同原因的。」該機構一位房產經紀人說。
「最近濱湖的房主漲價是比較多」,這位經紀人介紹,10月底開始到門店掛牌的房子單價明顯要比今年夏天高不少,「而且是不少房主都一致」。其還表示,他也從其他地方看到了濱湖新區二手房價格上漲的消息,其中提到濱湖區部分小區房主「抱團漲價」。
「是否抱團漲價這個我們不太了解。」合肥濱湖新區天山路上一家中介公司門店的店長趙女士說,但從他們門店目前掌握的情況看,部分最近掛牌出售的二手房總價的確有上漲,「比如一套100多平米同戶型樓層朝向的房子,今年夏天單價還是2萬元/平方米左右,這個月來掛牌時單價就到了22000元/平方米左右」。不過,趙女士也表示,從最近幾天的情況看,二手房門店掛牌的房子總價大部分都沒有再漲了。
「最近加價有點兒暫停的感覺。」合肥濱湖新區漢水路上的中墅地產門店一工作人員介紹,從他帶看二手房的情況來看,1套房源短時間內有10位意向買家看房。而11月初開始的逐步抬價,讓中介也感到困惑。「實際上這個區域的價格不應該那麼高。」一位經紀人說,基本上每平米1000~2000元的漲價幅度在中介機構看來已有點兒「冒進了」。在旁邊的21世紀不動產門店裡,一位經紀人認為濱湖二手房價最近的漲價有些「不理性」。「很多房主其實不是誠心賣的。」他說。
「臨時加價把我們也害苦了。」合肥濱湖新區衡山路裕豐地產經紀人陳先生說。他和同事最近遇到好幾個這樣的房主。「都到最後的商談了,又臨時加價。」陳先生說,對於急著買房的人,加價5萬、10萬元可能也能成交,但對於更多的買家來說,房主臨時加價往往導致的是交易破裂,他們前面大量的工作就等於白做了。在附近另一家中介電腦屏幕上,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看到合肥萬達臨湖苑一套接近120平方米、10樓的房子,22日標註信息顯示總價230萬元帶車位,24日上午9點多更新的信息就顯示為總價245萬元,而且房主要求標註「不談價」。
「像正常的二手房談價格,都要在掛牌總價上往下砍個10萬左右,最近這種加價真的是很反常。」多位中介經紀人說。不過,他們也認為,雖然很多房主加價、臨時抬價,但二手房市場自身會有一個調節,「你掛價高了買家可以不買。」經紀人說。
[部門回應]
已經召開會議 將聯合多部門加強監管
針對近期合肥濱湖新區部分二手房的漲價,合肥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已於本月9日召開專題會議,表示堅決打擊房地產交易領域發布虛假信息、哄抬價格損害購房者利益扥個違法行為,該局將依據工作職能,聯動協作,嚴格規範房產中介公司線上、線下房產信息發布,堅決查處虛假信息,維護合肥房地產市場交易秩序。
隨後,合肥市房地產中介協會也發布《通知》,要求合肥房產中介機構在承接業務時,按照「房住不炒」的精神,結合房屋實際情況,向委託人提供專業合理的掛牌價格建議。在信息發布後設計價格調整等委託內容變化的,應取得委託人統一併注意保留相應憑證。不得對外發布尚未交付或暫未取得產證的房源信息。
作為房地產市場的行業主管部門,合肥市住房保障和房產管理局日前回復市民建議時表示,已注意到近期部分媒體、業主、中介炒作掛牌房價,擾亂市場秩序,影響市場預期,該局市場管理處已就此展開調查等相關工作。下一步,該局將會同發改、市場監督管理局、網信辦等部門,約談有關人員和中介機構,採取針對性措施,重點打擊各類炒作行為,嚴格規範中介機構線上、線下信息發布,查處虛假信息,穩定市場預期。同時,該局將持續關注合肥房地產市場運行變化,將根據市場情況適時調整調控政策。
合肥10月份 二手房成交量環比下降
據了解,合肥濱湖新區作為合肥市房產市場較為活躍的區域,目前大多掛牌在售的二手房單價都明顯超過合肥市二手房均價。
24日貝殼指數顯示,合肥10月二手房均價為15487元/平方米,在售房源多達74700套,最近90天內成交房源為5434套。「從9月開始二手房成交量明顯增加。」上述多位經紀人都表示。實際上,合肥濱湖新區二手房近期加價及成交活躍,和區域市場氛圍有關。貝殼官網一份全國二手房市場周報(11月9日~15日)顯示,上周全國重點23個城市二手房總成交套數環比增長4.3%。從長三角區域來看,上海、蘇州、杭州、南京、合肥五個數據監控城市,上周二手房成交量僅南京環比有所下滑(-3.4%),蘇州成交套數環比增長50%最高,合肥環比增長13.8%,列第二位。
供需方面,長三角區域二手房新增房源主要集中在合肥、南京和上海。其中,合肥上周二手住宅房源環比增長6.6%,領跑長三角五個城市。新增客戶方面,合肥也以27.3%的環比增幅領跑。
不過,從月度看,合肥二手房成交反而是收縮狀態。合肥市住房保障和房產管理局公布的數據顯示,10月合肥二手住宅成交7083套,環比9月下降13.94%。前10個月,合肥二手住宅總共成交62629套,比去年同期下降8.26%。
■專家意見
莫貪短期利益
維護市場健康更重要
「合肥人購房的確出現了一些變化」,合肥學院房地產研究所副所長凌斌介紹。
該所撰寫的《2020年10月份合肥市房地產市場分析報告》顯示,1~10月,合肥房地產市場總體平穩,二手住宅成交繼續向好,市區累計成交達4.2萬套,但購房主力還是在新建商品住宅領域。居民短期購房意願有所上升,但總體購房意願仍處於冷區,呈現出剛需猶豫,改善積極的現象。購房者心理房價漲幅較大,1月份出現次數最多的眾數心理房價為1.5萬元/平方米,11月則漲到了2萬元/平方米。
在11月該學院的街頭隨機調查中,2175份問卷中,購房者希望購買的平均面積為100平方米,平均總價為177.5萬元,中位數心理單價是16667元/平方米。而根據該所最新調查數據,合肥人的換房周期平均為6.7年。
凌斌認為,從總體上看,合肥房地產市場比較穩定,但由於區域分化,冷熱不均。從他們的調查來看,目前購房者對二手房價的認可程度並沒有部分區域掛牌價格那麼高。抱團漲價,房主短期得利,但長期看卻是對二手住宅市場的透支,畢竟購買力和購買意願在合肥目前也有差異,大多數買家對高房價是排斥的,這或許在未來會造成有價無市的狀況,對市場的健康良性發展不利,對房主和購房者來說也非長久之計。
【來源:安徽新聞網-安徽商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