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我們隨處可見小孩子在公共場所大哭大鬧的情況,面對哭鬧時的寶寶很多父母都束手無策,不知道怎麼解決才好,大部分情況都是以父母的妥協而落下帷幕。那麼小孩子特別愛哭怎麼辦呢?下面就一起來詳細了解一下吧!
1. 分散注意力
寶寶總是容易被新鮮事物所吸引,如果寶寶哭鬧可以用新奇有趣的玩具或者遊戲來分散他的注意力。只要他的注意力被轉移,那麼很快就會忘記自己的述求和不高興。
2. 約法三章
在帶寶寶外出活動之前先和寶寶約定好規則,只要遵守規則就可以得到適當的獎勵。比如可以提前約定今天不能買玩具。只要不買玩具那麼逛街結束之後可以吃到某一種喜愛的零食。
3.改善親子教育方式
從小教孩子看事情的光明面,增進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凡事鼓勵孩子說出來,只有他用說的不用哭的,才給予正面響應;培養孩子的情緒管理能力;同時也要反省自己對待孩子的態度,是不是忽略了孩子,或太兇、太嚴厲?或者太保護?當然更不能孩子一哭就妥協。最後,還要給孩子時間,協助他逐步改善,等孩子身心成熟度夠了,情況自然會逐漸好轉。
另外,哭,並不一定是件壞事。大哭後,孩子可以感覺輕鬆、減輕壓力。有些學者發現愛哭的人甚至比不愛哭的人生理與心理更健康,因此,父母不要為了清靜,過於抑制孩子的哭。
4.理解孩子的敏感性
敏感的孩子感到疼痛的閾比其他孩子更強烈。不準孩子哭是不道德、不友善的。為了讓敏感的孩子少哭、少流淚,應該鼓勵說他是一個堅強者,引導他克制哭,對他抱有理解、同情,反而可減少他的孤獨感和脆弱感。
5.培養孩子的自尊心
缺乏自尊心的孩子易敏感而哭泣,因此提高孩子的自信自尊使孩子善於自我認可,產生成就感。不應該對孩子期望過高,要求他做超出能力之外的事。
6.不要強化孩子的哭
哭時不能給予表揚,不能因此給予特權或取消規矩,或因哭而免予懲罰等。父母對孩子的哭應採取中性態度,使孩子分散注意力而停止哭泣。可給一定的安慰,不能給太多同情,否則會哭得更兇。媽媽抱一抱,就會使他「雨轉晴」而高興起來。(您的轉發與收藏,是對我們的最大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