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施壓,中芯國際遇阻7納米晶片

2020-12-22 網易新聞

美國施壓,中芯國際遇阻7納米晶片

2020-12-20 04:31:21 來源:

財經雜誌 舉報

(原標題:美國施壓,中芯國際遇阻7納米晶片)

此舉對中芯國際最大的影響是14納米以下先進工藝的推進,對於成熟工藝業務的影響不大

繼本月初將中芯國際(688981.SH)認定為「涉軍企業」後,12月18日,美國商務部再次加大制裁,將其列入實體名單(「Entity List」)。
被納入「實體名單」,意味著未經美國商務部的許可,美國公司無法向中芯國際提供技術與產品。美國商務部在禁令中還特別指出,10納米及以下半導體晶片生產所需的特定技術與設備將被直接拒絕出口,以防止此類關鍵的技術用於中國的軍民融合。
中芯國際是中國大陸最大的晶片代工企業,也是中國大陸目前唯一正在研發7納米先進位造工藝的代工廠,美國制裁對其現有業務和未來研發造成什麼影響最令人關注。

多位在晶片代工行業有豐富經驗的行業人士告訴《財經》記者,此舉對中芯國際最大的影響是先進位程的推進,對於成熟工藝業務的影響不大。另外,由於中芯國際14納米以下先進位程產品的佔比很小,營收主要來自成熟製程,因此對營收影響有限。根據中芯國際2020年三季度財報,該公司主要營收來自0.15/0.18微米、55/65納米以及40/45納米製程,14/28納米製程僅佔14.6%。

一位在晶片代工廠有多年經驗的工程師告訴《財經》記者,成熟工藝,尤其是55納米以上對設備廠商的依賴不大。代工廠自己也有工程師隊伍和knowhow(行業知識),可以自己來做設備的維護。耗材方面,供應商大都來自日本和臺灣地區,並且成熟的代工廠都會有第三方供應商以降低供應鏈斷供風險。
經《財經》記者綜合調查,部分中芯國際現有客戶也不太焦慮。一位晶片設計公司副總裁也表示,該公司有部分晶片一直由中芯國際代工,但他不擔心中芯國際業務會就此停擺,理由主要是兩方面:
一是由於美國商務部明確限制的是10納米以下的技術和設備,也就意味著10納米以上半導體製造所需設備和技術,美國公司還有機會通過申請許可證的模式繼續向中芯國際供貨。
其二,美國晶片公司高通也有相當一部分晶片由中芯國際代工。據他估計,高通電源管理晶片60%都由中芯國際代工,如果中芯國際就此停擺,高通最新的5納米手機晶片出貨短期也將受到影響,「相信高通也會積極促進許可證的發放。」他說。
但另一方面,中芯國際受限確實會加劇目前晶片產能吃緊的狀況。上述晶片公司副總裁表示,A股上市公司裡,兆易創新(603986.SSE)受影響較大。但同時,將會利好華虹國際半導體(01347.HK),以及國產設備與材料廠商。截至本文發稿,高通、兆易創新沒有回應《財經》記者置評請求。
美國商務部這一制裁最直接影響的是中芯國際的先進位程研發。目前,中芯國際的製程推進到N+1(介於10納米和7納米之間),並已實現小批量產,預計2022年實現N+2量產,但由於EUV光刻機(極紫外光刻機)遲遲無法到位以及沒有共同推進的大設計廠商,難以推進。
另外,雖然EUV光刻機的生產商為荷蘭ASML公司,但光刻機中的零部件和技術大都來自美國,例如為光刻機提供曝光光源設備的西盟科技、計算光刻技術的睿初科技以及微雷射系統的矽谷光刻集團。這些涉及到10納米以下的技術和設備,將被拒絕出口。
不用EUV光刻機可以做出7納米的晶片嗎?一位在晶片代工行業有將近30年經驗的研發人員告訴《財經》記者,如果7納米不用EUV光刻機,成本會略高,性能上不能和臺積電7納米進階版相比,只能和臺積電的7納米的第一個版本(使用DUV光刻機版本)相提並論。並且,除了光刻機之外,涉及到10納米以下技術與製造的機臺、物料、零部件、EDA等,也幾乎卡死了。
除了設備層面,沒有大設計廠商共同推進,先進位程等於沒有被產品驗證過。因為產品的設計會根據中芯國際的IP和器件性能去設計和驗證,而國內能夠承擔先進位程的設計公司只有華為海思。其他設計公司很難有成本和能力承擔先進位程研發。如今看來,這兩個條件目前暫不具備。
截至本文發稿,中芯國際尚未對美國禁令做出公開回應。

點擊圖片「了解詳情」

責編 | 阮璐陽luyangruan@caijing.com.cn本文為《財經》雜誌原創文章,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建立鏡像。如需轉載,請在文末留言申請授權。

本文來源:財經雜誌 責任編輯:覃肄靈_NB17208

為您推薦

  • 推薦
  • 熱點
  • 娛樂
  • 體育
  • 財經
  • 時尚
  • 科技
  • 軍事
  • 汽車
  • 房產
|

瀟湘晨報

11小時前

47611 跟貼47611

|

界面新聞

7小時前

474 跟貼474

|

環球時報

6小時前

410 跟貼410

|

央視新聞客戶端

3小時前

80 跟貼80

|

每日經濟新聞

2小時前

1 跟貼1

|

中國裁判文書網

22小時前

1364 跟貼1364

|

環球網

13小時前

2415 跟貼2415

|

上遊新聞

6小時前

381 跟貼381

|

觀察者網

10小時前

6935 跟貼6935

|

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

12小時前

3313 跟貼3313

|

人民日報

3小時前

73 跟貼73

|

發布時間

2小時前

60 跟貼60

|

北京日報客戶端

8小時前

79 跟貼79

|

中國新聞網

21小時前

12354 跟貼12354

|

環球時報

19小時前

13779 跟貼13779

|

北京日報客戶端

23小時前

70 跟貼70

|

北京日報

12小時前

43 跟貼43

|

央視新聞

19小時前

540 跟貼540

|

北京日報客戶端

4小時前

1472 跟貼1472

|

環球網

10小時前

171 跟貼171

金牌娛樂

2020-12-22 11:03:36

會火

2020-12-22 15:34:34

金融界

2020-12-21 23:57:20

蓋飯娛樂官方號

2020-12-21 21:08:16

影視新人類

2020-12-20 07:55:24

鍾銘聊科學

2020-12-19 15:47:39

搬磚小組

2020-12-22 17:31:42

東方之星V

2020-12-22 16:10:08

事事播報

2020-12-22 01:25:38

巴比特資訊

2020-12-22 12:10:04

海峽軍志

2020-12-21 15:59:56

張殿成

2020-12-21 15:27:43

明星八卦net

2020-12-21 00:37:06

海拔新觀察

2020-12-21 11:31:55

中國軍魂V

2020-12-22 00:04:22

財經宋建文

2020-12-22 15:29:40

科技你懂的

2020-12-22 01:15:51

夢想臨

2020-12-22 11:50:55

理財電報

2020-12-22 02:13:03

晴兮帥紅

2020-12-22 11:07:49

2020-12-22 19:20:59

相關焦點

  • 國產7納米晶片大邁進!中芯國際喜訊不斷,14納米良品率突破大關
    可以看出,我國晶片行業均需要進口組裝,若能打破壟斷完全實現自產自造控制開發,國產晶片才會有本土產業鏈,不受制於人。近日,我國晶片巨頭中芯國際傳來消息,中國7nm晶片正在和世界縮小差距,14nm的晶片工藝更是實現大步邁進式發展。
  • 國產7納米晶片獲得突破 中芯國際實施N+2工藝戰略
    長期以來,國產晶片發展受到了在該領域一路領先國家的壟斷,長期受制於日韓,美國等晶片大國。今年,白宮方面更是發布一系列制裁條令,讓華為的晶片行業再次受挫。華為總裁餘承東此前更是表示,目前發售的mate40搭載的麒麟晶片將是最後一代國產晶片。
  • 中芯國際詳細介紹其N+1製程技術——中國的新一代納米晶片技術
    2019年初,中芯國際投資額達100億美元,完成中芯國際南方FinFET晶圓廠的建設,該晶圓廠將用於領先的製造技術,並將在設備中投入使用。一旦該晶圓廠準備投入商業運營,中芯國際將能夠使用其14納米和12納米FinFET製造技術來顯著提高晶片產量。
  • 「中國芯」正式破冰7納米晶片?美巨頭始料未及
    根據最新外媒報導,德國正式認清了自己的態度,其實一開始德國就沒有想過放棄華為設備進行5G網絡的建設,只是礙於來自美國的壓力,所以沒有像英國、法國一樣正式的對外高調宣布,也沒有強制性的要求本土運營商以最快的速度拆除華為設備,而是低調的對華為設備進行了安全性檢測,還在了解華為會繼續在法國建設為歐洲專攻的供應鏈工廠後,火速的授予了自己的5G訂單給華為,但是美依舊秉持著安全問題的態度
  • 中芯國際新工藝亮相,正式取代7納米光刻機,多久後完全自主?
    圖為張召忠最近,中芯國際新工藝終於亮相,據悉,中芯國際此次新研發了N+1工藝,該工藝將正式取代7納米光刻機,使用該工藝製造的N+1晶片在性能上相比14納米晶片,有較大的提升,那麼多久後中國晶片能夠迎來自主發展呢
  • 中芯國際只論性能,把14納米晶片做大,性能是否能到7納米水平?
    中芯國際去美化後的設備可以為華為生產晶片的,荷蘭阿斯麥公司表示了DUV光刻機不含美國技術,可以向中國出口。製程越小並不一定最好。就像攝像頭的像素一樣,像素越大不代表畫質越好。晶片有一個重要的指標是密度,拋開密度談製程都是耍流氓。製程越小,固體擴散現象越嚴重,壽命越短。
  • 中芯國際人事地震:梁孟松去留關鍵時刻 誰將主導7納米?
    來源:新京報中芯國際人事地震:梁孟松去留關鍵時刻,誰將主導7納米?中芯國際聯合執行長梁孟松梁孟松。圖片來源:中芯國際官網梁孟松是引發這場震動的主角。近年來,中國大陸發展本土半導體製造業,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挖角重量級高手加入,這被視為縮短晶片產業學習曲線的有效方式。梁孟松就此進入了中芯國際董事長周子學的眼中,雙方進行了長達一年多的反覆接觸。三星電子合同期滿,中芯國際邀請梁孟松加入。
  • 【點評】[電子元器件]美國施壓,中芯國際夢斷7納米?
    【1】事件:美國將中芯國際列入實體清單,12月20日中芯國際發布公告表示,經公司初步評估,此事件對公司短期內運營及財務狀況無重大不利影響,對10nm及以下先進工藝的研發及產能建設有重大不利影響,公司將持續與美國政府相關部門進行溝通,並視情況採取一切可行措施,積極尋求解決方案,力爭將不利影響降到最低。
  • 餘承東承認:華為手機沒晶片了!中芯國際能否追上臺積電?
    另外,業內人士稱美國的手也握在中芯咽喉上,倘若沒有美國設備,中芯國際很可能只停留在14納米,無法升級製程。在招股書經營風險一欄,中芯國際聲明,「在獲得美國商務部行政許可之前,可能無法為若干用戶的產品進行生產製造。」
  • 中芯國際被美國制裁!能為華為代工晶片了嗎?沒想到還憋了個大招
    中芯國際被制裁,我想道理也是一樣的。事實上,在今年9月就曾傳出,美國正考慮將中芯國際列入「實體清單」,隨後就對中芯國際進行了一些出口限制,也就是說美國供應商向中芯國際供應的一些產品需要申請許可證。之後,中芯國際確認此消息屬實。
  • 在被列入美國黑名單後,中芯國際未來面臨不確定性
    中芯國際在周一的一份聲明中表示:「根據我們的初步評估,(列入黑名單)對10納米以下先進工藝的研發產生重大負面影響。」該公司補充稱,此舉對公司運營和財務的短期影響有限。中芯國際在先進晶片製造方面的能力受到限制,可能會對中國在半導體領域追趕競爭對手的努力產生深遠影響。
  • IPO 速覽 | 被選中的中芯國際
    藉助規模效應,臺積電的毛利率高達 46%,遠高於中芯國際的 21% 和行業平均水平 26%。 在工藝的先進性上,中芯國際也落後於臺積電、三星、Globalfoundries 和聯電。納米數越小的工藝一般越先進,製造出來的晶片性能和能耗更優越,單個晶片的生產成本也更低。中芯國際雖然在近年奮起直追,但其最新的 14 納米工藝量產時間仍比三星和 Globalfoundries 晚了四年。
  • 晶片狂人夢斷中芯國際,說好的復仇臺積電呢?
    梁孟松 在中國晶片突破美國封鎖的關鍵時期,4000億市值的晶片龍頭企業中芯國際傳出內訌——中芯國際聯席CEO梁孟松被曝在董事會上提出了辭職。梁孟松離開三星,正好給中國晶片產業一個機會。這時中芯國際向他拋出了橄欖枝。 中芯國際的創始人張汝京與臺積電也有多年的恩怨,為了規避風險,他把控股公司設在安曼群島,而在上海張江成立了中芯國際,從此開始帶動大陸晶片產業鏈的起飛。為此,中芯國際成立時就有大陸、臺灣以及資本三股力量,為日後綿延不斷的內部紛爭埋下伏筆。
  • 10nm以下晶片被「卡脖子」,技術突圍或成中芯國際戰略重點
    作者:時代財經 莊俊朗 編輯:王薇薇中芯國際頭頂的「達摩克裡斯之劍」,終究還是落下了。12月20日晚,中芯國際正式對外確認已被美國商務部列入「實體清單」。Omdia晶片分析師何暉告訴時代財經,中芯國際先進晶片製造領域所需的海外合作廠商,幾乎都因此受到了波及。被列入「實體清單」,中芯國際早有預期。今年9月份起,就有媒體爆料稱,美國正計劃將中芯國際列入「實體清單」。據中芯國際公告顯示,該公司一直與美國商務部溝通,以期得到公平、公正的對待。
  • 荷蘭光刻機到貨中芯國際,7nm時代將來臨,超乎美國意料
    在整個晶片製造過程中,幾乎每一道工序都離不開光刻機的光刻技術,而由於光刻機的技術難度極高,目前全球只有少數國家能夠製造。其中,荷蘭ASML是全球唯一一家能夠生產頂尖EUV光刻機的廠商。之前中國中芯國際曾向荷蘭ASML訂購了一臺最新型的EUV光刻機,本應於2019年初交付,然而卻不斷遭到美國方面的阻撓,交易至今仍未完成,不過前不久從荷蘭ASML進口另一臺大型光刻機順利到貨。前不久,中芯國際深圳公司成功進口一臺荷蘭ASML大型光刻機,目前已順利進入深圳廠區,據知這臺光刻機主要被用於生產線的擴容。
  • 遭美國列入「實體清單」後,中芯國際首次發聲!如何應對重大不利影響?
    原標題:遭美國列入「實體清單」後,A股「晶片一哥」首次發聲!如何應對重大不利影響?針對被美方列入「實體清單」一事,中芯國際20日晚做出回應。中芯國際公告稱,被列入「實體清單」後,根據美國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針對適用於美國《出口管制條例》的產品或技術,供應商須獲得美國商務部的出口許可才能向中芯國際供應;對用於10納米及以下技術節點(包括極紫外光技術)的產品或技術,美國商務部會採取「推定拒絕」的審批政策進行審核;同時中芯國際為部分特殊客戶提供代工服務也可能受到一定限制。
  • 中芯國際被列入實體名單,7nm晶片還能製造出來嗎?
    根據最近國外媒體的消息稱,近日,中國的多家企業再次被列入了西方國家的實體清單,而中芯國際也出現在這份名單當中。西方國家的企業需要通過本國政府的同意批准之後,才能夠向被列入實體清單的企業銷售產品,而生產10納米及其以下的半導體企業,更是需要特批之後才能夠供貨。
  • 中芯國際擠走臺積電,拿下華為海思14nm代工大單
    (觀察者網訊)面臨美國在晶片領域「卡脖子」,中國企業繼續布局。關注半導體產業的臺灣《電子時報》13日報導稱,中國大陸晶片代工廠商中芯國際擊敗臺積電,奪得華為旗下晶片企業海思半導體公司的14納米FinFET工藝晶片代工訂單。
  • 中芯國際 (SMIC) 和 Cadence 共同推出用於65納米的低功耗解決方案...
    完全集成的能效型流程令快速、輕鬆地設計低功耗尖端器件成為可能 加州聖荷塞2009年10月29日電 /美通社亞洲/ -- 全球電子設計創新領先企業 Cadence 設計系統公司(NASDAQ: CDNS)今天宣布推出一款全面的低功耗設計流程,面向基於中芯國際集成電路製造有限公司(「中芯國際」,紐約證交所股份代號
  • 3年突破7nm製程,晶片大佬梁孟松或離開中芯,中國晶片遭重創
    根據報導,中芯國際聯合CEO梁孟松遞交了書面辭呈,或將出走中芯,而梁孟松的出走無論是對中芯國際,還是中國晶片產業,都是巨大的損失。而梁孟松的離開,對中國大陸晶片產業則是一個機會。 三年幫助中芯掌握7nm工藝 2017年10月,中芯國際正式任命趙海軍與梁孟松二人擔任執行長兼執行董事,梁孟松的到來被媒體稱為「中國半導體產業進入梁孟松時代」。 梁孟松來到中芯國際的目的借中芯這個平臺超越臺積電。